'武威市委書記柳鵬:七十載涼州大地滄桑鉅變 新時代武威發展催人奮進'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

武威市委書記柳鵬:七十載涼州大地滄桑鉅變 新時代武威發展催人奮進

大 西北 網 訊(記者王志儉)8月29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在蘭召開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邀請武威市委書記柳鵬和市長周偉介紹武威70年發展的情況。

武威市委書記柳鵬說,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歷屆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各族人民,艱苦奮鬥,開拓創新,使武威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鉅變。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

武威市委書記柳鵬:七十載涼州大地滄桑鉅變 新時代武威發展催人奮進

大 西北 網 訊(記者王志儉)8月29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在蘭召開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甘肅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邀請武威市委書記柳鵬和市長周偉介紹武威70年發展的情況。

武威市委書記柳鵬說,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歷屆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各族人民,艱苦奮鬥,開拓創新,使武威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鉅變。

武威市委書記柳鵬:七十載涼州大地滄桑鉅變 新時代武威發展催人奮進

一、經濟實力大幅提升,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經過70年的發展,武威經濟實力實現了歷史性飛躍。近年來,武威市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生態工業、文化旅遊產業,著力構建生態產業體系,培育發展新動能,打造武威經濟升級版,經濟步入高質量發展的軌道。2018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469.27億元,居全省第6位,總量是1949年的1062倍。一、二、三產業佔比為25.7:28.1:46.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5.72億元,是1949年的1761.3倍。特別是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方興未艾,正在成為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新引擎和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投資58.5億元的全省最大PPP項目雷臺文化旅遊綜合體項目加快建設,投資37.09億元的武威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2018年全市旅遊接待1513.8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84.4億元,分別是2011年的5.91倍、7.14倍。

二、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效,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武威市四個縣區中,涼州區、民勤縣為省定“插花型”貧困縣,古浪縣為國家六盤山貧困片區縣,天祝縣為“四省藏區”貧困片區縣、國定“三區三州”深度貧困縣。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市縣抓落實、鄉村抓具體”和“五級書記一起抓”,制定完善“一戶一策”脫貧計劃,精準落實“五個一批”政策措施,到2018年底,全市貧困人口由2014年的25.72萬人下降到2.6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7.43%下降到1.81%,涼州區、民勤縣2017年摘帽退出。今年計劃減貧2.29萬人,全市貧困發生率降至0.2%,確保古浪縣、天祝縣摘帽退出,全市整體脫貧。我們把發展產業作為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因地制宜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產業帶”,大力發展牛羊雞菜果菌薯藥“八大產業”。貧困村種植特色作物25.88萬畝。天祝縣種植藜麥6.4萬畝,食用菌年產量達1.46萬噸,被譽名“中國高原藜麥之都”“中國高原食用菌之鄉”。特別是將易地搬遷作為貧困群眾“挪出窮窩、拔掉窮根”的治本之策,“十二五”以來,在古浪縣黃花灘、天祝縣松山灘等地建成移民安置點68個,搬遷南部山區群眾1.98萬戶8.1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群眾1.43萬戶6.93萬人,同步搬遷非建檔立卡戶5500戶1.17萬人,基本實現了移民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可持續。通過生態移民,走出了一條脫貧攻堅同生態保護建設雙贏的路子。2018年底,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68元,是1984年的58.9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18元,是1949年的319.9倍。人民群眾從貧困走向小康。

三、全域生態文明建設深入推進,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武威是全國生態格局中青藏高原生態安全屏障的核心區域和北方防沙帶的中心地帶,是全國荒漠化、沙漠化最為嚴重,水資源極度短缺的地區之一。近年來,我們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刻汲取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教訓,大力弘揚八步沙“六老漢”新時代愚公精神,“反彈琵琶”打好全域生態文明建設主動仗,堅持“南護水源、中保綠洲、北治防沙”,促進了生態環境質量的不斷改善。堅決全面徹底整改各類生態環境問題,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武威段150個問題和項目全部完成整改並通過縣級初驗和市級認定,正在開展省級複核。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有序推進。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特別要實施好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和防沙治沙及生態恢復項目,確保民勤不成為第二個羅布泊”的重要指示,不斷鞏固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成果,青土湖形成水面26.67平方公里,旱區溼地達到106平方公里。堅持不懈壓沙造林,大力實施綠地倍增行動,全市人工造林面積達478.3萬畝,封山沙育林草248.6萬畝,森林覆蓋率由1949年的6.4%提高到2018年的18.43%。全市荒漠化程度由重度向中度和輕度減緩,沙進人退的局面得到有效遏制。武威市被省住建廳命名為“甘肅園林城市”。

四、基礎設施全面改善,城鄉面貌日新月異

全市公路總里程達到1.32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13.1公里,一級公路160公里,二級公路836公里。蘭(州)張(掖)高速鐵路三四線中川機場至武威段於6月30日開工建設,武威民用機場前期工作加快推進。紅崖山水庫加高擴建、城區集中供熱、汙水處理等一批水利、電力、供排水、供熱、通訊等工程項目建成使用。全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紮實開展“三項革命”(菸頭革命、廁所革命、交通革命)“三項行動”(基礎設施提升行動、城市功能完善行動、綠地倍增行動),著力打造德城、文城、綠城、清城,城市文明形象和市民文明素質不斷提升。深入學習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全面推進農村垃圾汙水治理、“廁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紮實開展全域無垃圾專項行動,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五、民生保障水平不斷提高,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群眾想的就是我們要乾的,群眾的難點熱點就是我們工作的重點,持續加大民生領域投入,認真辦好民生實事。今年全市涉及民生的支出佔到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5.6%。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09%。全市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達93.68%,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9.95%,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4.43%,武威職業學院建成國家骨幹高職院校。全市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技術人員分別比1978年增長730%、623%、359%。市體育館、博物館、影劇院建成投用,市圖書檔案館正在布展。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困難群體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大力推進法治武威和平安武威建設,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安全生產、社會治安和公共安全形勢持續好轉,天祝藏區持續穩定,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

六、全面深化改革持續發力,發展活力不斷增強

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放管服”改革、農業農村綜合改革和水權水價改革等實現突破,公交公營、居家養老、公立醫院等民生領域改革取得重大成效。累計註冊各類市場主體11.6萬戶,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63.7%。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倡議,積極推進甘肅(武威)國際陸港建設,加快完善口岸功能。

回顧70年崢嶸歲月和輝煌歷程,武威發展取得的成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巨大優越性的生動體現,是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大力關心支持的結果,是全市幹部群眾團結奮鬥的結果。特別是8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到古浪縣黃花灘生態移民區富民新村和八步沙林場視察調研,給武威人民以莫大的關心和鼓舞,極大提振了全市上下幹事創業、攻堅克難的鬥志和幹勁,對武威發展是巨大的激勵和鞭策,也是有力的指導和推動。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特別是把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視察時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作為全部工作的統攬和主線,牢記諄諄囑託,切實感恩奮進,奮力開創武威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加快建設生態美、產業優、百姓富的和諧武威,以實際行動回報習近平總書記的特殊關懷和殷切希望,以優異成績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柳鵬介紹完情況後,又和武威市長周偉分別回答了記者們的提問。

記者提問

甘肅日報記者現場提問

近年來,武威舉全市之力推進脫貧攻堅,請介紹一下脫貧攻堅取得了哪些成效?採取了哪些措施?

武威市委副書記、市長周偉:2014年末,我市有貧困人口25.72萬人,有2個深度貧困縣、2個深度貧困鎮、115個深度貧困村。這些地方貧困程度深,自然環境惡劣,基礎設施和產業條件薄弱,群眾收入水平低,脫貧攻堅任務異常艱鉅。

近年來,我們堅決扛緊扛牢脫貧攻堅政治責任,作為一號工程和頭等大事來抓,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制定完善“一戶一策”脫貧計劃,精準落實“五個一批”政策措施,盡銳出戰、精準施策,固強補弱、衝刺清零,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涼州區、民勤縣於2017年摘帽退出,今年計劃脫貧2.29萬人,實現古浪縣、天祝縣摘帽退出,全市整體脫貧目標。

一是壓緊壓實工作責任。嚴格落實脫貧攻堅一把手負責制,堅持“市縣抓落實、鄉村抓具體”和“五級書記一起抓”,市級領導聯縣包鄉抓村,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包抓兩個深度貧困縣,深入開展大走訪大調研活動,強化統籌謀劃和督查指導,推進脫貧攻堅責任落實、工作落實。二是大抓產業培育打牢增收基礎。圍繞“三大特色產業帶”“八大產業”,引進實施德青源金雞產業、頂樂牛業、中天羊業、甘肅純潔高原藜麥、眾興菌業等扶貧項目,培育貧困村農民專業合作社1530家,完善帶貧益貧機制,實現了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和特色產業對所有貧困村、貧困戶的全覆蓋。積極扶持發展鄉村旅遊、農村電商、扶貧車間、光伏扶貧,加強勞動力培訓,使所有貧困戶都有穩定增收渠道。三是紮實開展“3+1”衝刺清零行動。對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安全住房、安全飲水等全面摸排核實,逐項逐村逐戶銷號清零,切實補齊短板弱項。全市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9.95%,改造農村危房3.68萬戶,供水保證率高於90%。四是大力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把移民搬遷作為貧困群眾“挪出窮窩、拔掉窮根”的治本之策,堅持新房建設、基礎設施配套、產業培育一體推進,建成古浪縣綠洲小城鎮、黃花灘移民區這樣的全省最大的移民集中安置區,還有天祝縣南陽山片、涼州區鄧馬營等一批宜居宜業的移民安置區,對“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祁連山高深山區、沿沙漠邊緣區農牧民應搬盡搬,“十二五”以來,累計搬遷移民4.42萬戶17.02萬人,有效解決了區域性、整體性貧困問題。四是加大幫扶力度。省市縣814個單位、2.03萬名幹部聯繫幫扶貧困村和駐村開展幫扶工作。天津市薊州區、交通銀行、中國化工集團等東西部扶貧協作和中央定點扶貧單位累計落實幫扶資金2.8億元。五是堅決全面整改扶貧領域問題。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反饋意見4大類32個已完成整改25個,2018年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問題59個已完成整改36個。認真開展“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活動,堅決防止“虛假式”脫貧、“算賬式”脫貧、“指標式”脫貧、“遊走式”脫貧,全面提升脫貧攻堅工作質量。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時的講話精神,一手抓未脫貧人口脫貧,一手抓已脫貧人口鞏固提升,“一戶一策”,精準施策,確保2020年如期高質量實現全面脫貧目標。

人民網記者現場提問

武威是一個生態環境比較脆弱的地方,我們瞭解到近年來武威市採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和措施,加強生態保護建設,請您談一談這方面的具體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柳鵬:我從四個方面作以介紹。

首先,介紹一下武威的生態環境特徵。武威地形地貌有山、川、沙,南部祁連山是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北部騰格裡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是全國風沙危害最嚴重的地方之一,也是防沙治沙的重點之一。這些都決定了武威是我國西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武威水資源極度短缺,全市人均水資源不足全省的1/2、全國的1/4。武威有水就是綠洲,無水就是荒漠。基於這樣一個基本的判斷,近年來,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刻汲取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教訓,弘揚八步沙“六老漢”當代愚公精神,提出“反彈琵琶”打好全域生態文明建設主動仗。

第二,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這就是我們確定了“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努力建設經濟強市、生態大市、文化旅遊名市,全力打造生態美、產業優、百姓富的和諧武威”的總體思路,提出堅持“三個更要注重”(既要注重當前、更要注重長遠,既要注重數量、更要注重質量,既要注重經濟社會發展、更要注重生態環境保護)、“三個有利於”(改革發展的一切工作都要有利於生態環境保護,有利於增加城鄉群眾收入,有利於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三個統籌”(更好地統籌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統籌城鄉發展、統籌三次產業協調發展)的工作原則。城市規劃建設中堅持“三個留足”(規劃要為生態留足空間、為文化留足空間、為公共服務留足空間)“三個讓路”(商業開發要為生態讓路、為文化讓路、為公共服務讓路)“三個不能開發”(學校的土地一寸都不能開發,公園綠地一寸都不能開發,城市廣場一寸都不能開發)。取消市級對民勤、古浪、天祝三縣GDP等主要經濟指標考核,將生態文明建設佔縣區政績考核得分權重由2015年的10.64%提高到21.13%,樹立了綠色發展的鮮明導向。具體實踐中,謀劃項目必須進行“三性”論證,招商引資堅持招大引強、選商選資,堅決杜絕帶汙染、高耗能、高耗水、“冒黑煙”的項目。

第三,加強全域生態文明建設。我們堅持加減法並用。“減法”就是堅決整改整治各類生態環境問題,紮實推進祁連山和中央、省級環保督察反饋等各類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清零,概括起來就是八個字:減少存量、遏制增量。“加法”,就是實施國土綠化倍增行動,概括起來也是八個字:應綠盡綠、見縫插綠。近兩年全市完成人工造林87.4萬畝,每年義務植樹1000萬株以上,僅2018年全市新增城市綠地面積就是前5年總和的1.3倍,實現了造林數量和質量的新突破。通過這些舉措和措施,全市生態環境不斷好轉。

第四,堅持科學防沙治沙。武威是全國荒漠化、沙漠化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騰格裡沙漠在武威82.6萬公頃、佔全市國土面積的19.3%,巴丹吉林沙漠有70萬公頃,佔14.9%。全市荒漠化和沙漠面積分別佔到國土總面積的66%和46%,風沙線長達654公里。通過堅持不懈的治理,沙進人退的局面得到有效遏制。甘肅省第五次荒漠化監測結果顯示,我市荒漠化程度由重度向中度和輕度減緩。

我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囑託,堅決扛牢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持之以恆、久久為功,為構建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作出武威應有的貢獻。

中國日報記者現場提問

發展的最終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武威市在這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得到了極大增強,請您談一談在改善民生方面最主要的變化和成效有哪些?

周偉:新中國成立70年來,武威同全省全國一樣,人民生活水平發生了歷史性鉅變。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群眾想的就是我們要乾的,群眾的熱點難點就是我們工作的重點,從解決事關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道路、公交、廁所、井蓋子、小區環境、農村人居環境以及養老、就學、就醫等具體事情入手,持續加大民生領域投入,民生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每年都在80%以上,今年達到了85.6%,辦成了一批民生實事,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

一是城鄉居民收入快速增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4年的470元,增加到2018年的27668元,增長了近60倍;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36元,增加到2018年的11518元,增長了318倍。

二是吃飯和安全飲水問題全面解決。70年來,武威人民的吃飯問題從吃不飽到吃得飽、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飲水問題從肩挑驢馱到自來水入戶、從一些地方吃澇壩水到全面吃上安全放心水,實現歷史性轉變。

三是消費水平明顯提高。各類家電全面普及,互聯網、手機進入尋常百姓家,每百戶家庭汽車擁有量超過30輛。

四是住房條件極大改善。過去武威城鄉住房破舊狹小簡陋,幾乎全是“土壘子”。現在,城市住宅小區、新型農村社區環境優美、功能完善、設施配套,農村危房全面消除,城鄉居民安居樂業。累計建成公共租賃住房11.5萬套,完成棚戶區改造6.8萬套,實施農村危房改造12.37萬戶。

五是交通出行條件極大提升。實現縣縣通高速,村級道路全硬化,全市公路總里程達到1.32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13公里、一級公路160公里、二級公路836公里、三級公路1587公里、四級公路8146公里),公路網密度40.4公里/百平方公里。城鄉公交全面覆蓋,城市實現公交公營,60歲以上老人免費乘坐市內公交車。蘭張三四線中川機場至武威段高鐵項目於今年6月30日開工建設,武威即將進入高鐵新時代。

六是教育醫療衛生事業長足發展。全面落實“兩免一補”等政策,適齡兒童入學率100%。集中解決中小學“擇校熱”“大班額”等問題,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強健康服務能力建設,實現標準化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全面覆蓋,市人民醫院整體搬遷,城鄉居民醫療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七是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建立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基本醫療等社保體系,居家養老服務改革全面推開,城鄉低保應保盡保,補助標準逐年提高,織就了廣覆蓋的民生安全網。

八是城市面貌日新月異。積極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紮實開展“三項革命”“三項行動”,全面打通城區“斷頭路”,實施老舊小區改造、背街小巷“三化”治理和井蓋子工程,新建、改造一批公共停車場,城市文明形象和市民文明素質顯著提升。在城市規劃建設中,堅持“三個留足”(城市規劃要為生態留足空間、為文化留足空間、為公共服務留足空間)、“三個讓路”(商業開發要為生態讓路、為文化讓路、為公共服務讓路)、“三個不能開發”(學校的土地一寸都不能開發,公園綠地一寸都不能開發,城市廣場一寸都不能開發),做到見縫插綠、應綠則綠,努力打造花園中的城市。武威被省住建廳命名為“甘肅園林城市”。

香港商報記者現場提問

古浪縣八步沙“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先進群體,是全國生態建設領域湧現出來的傑出代表,“六老漢”精神已經在全國家喻戶曉,請您談談對“六老漢”精神的認識和下一步學習弘揚“六老漢”精神的打算。

柳鵬:8月21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專門來到古浪縣八步沙林場看望了八步沙“六老漢”,實地察看當地治沙造林、生態保護等情況,褒獎了他們當代愚公、時代楷模精神,強調要大力弘揚八步沙“六老漢”困難面前不低頭、敢把沙漠變綠洲的奮鬥精神。學習弘揚八步沙“六老漢”精神,我覺得最主要的要把握這樣三點:

一是接力傳承、接續奮鬥,一代接著一代幹。毛主席說過“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六老漢”最難能可貴的地方就是,他們不僅一輩子做好事,而且三代人一代接著一代幹,獻了青春獻子孫,將防沙治沙代代相傳。

二是平凡之中孕育著偉大,平凡的人幹出了不平凡的事業。說平凡,就是八步沙“六老漢”都是普普通通的農民、普普通通的群眾,當初六位老漢承包壓沙造林的想法也是很樸素的,就是為了保護家園。“沙上牆、羊上房”,沙漠治不住,連生存都是問題。說偉大,就是他們和普通群眾所不同的就是,他們敢於擔當,就像當年安徽小崗村的18位農民一樣,帶頭站出來了,在承包合同上摁下了手印。他們38年如一日,治理沙漠21萬多畝,不僅保住了自己的小家園,也守護了古浪的大家園。特別是第一代治沙人中有4名共產黨員,他們誓把沙漠變綠洲,充分體現了共產黨員的信念、堅守、擔當和奉獻。“六老漢的頭白了,八步沙的樹綠了”,他們很平凡,但平凡之中折射出偉大的精神。

三是新時代崇尚英雄、需要英雄,需要千千萬萬“六老漢”這樣的當代愚公、時代楷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推進防沙治沙,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家園,光靠“六老漢”不行,我們還有千千萬萬個“八步沙”要治理,也需要千千萬萬個“六老漢”,只要更多的人投身到生態文明建設中來,持之以恆、久久為功,就一定能建設美好家園和美麗中國。

下一步,一方面,我們大力弘揚“六老漢”困難面前不低頭、敢把沙漠變綠洲的當代愚公精神,廣泛開展向時代楷模學習宣傳活動,將“六老漢”精神作為新時代武威精神發揚光大、代代傳承。另一方面,用“六老漢”精神感召人、凝聚人、鼓舞人,激勵更多的幹部群眾投身我市全域生態文明建設中來。

省廣電總檯記者現場提問

剛才,您介紹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武威經濟實力實現了歷史性飛躍,黨的十八大以來,又採取一系列舉措推進高質量發展,請您談談這方面的具體思路和做法?

柳鵬:眾所周知,武威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地區,長期以來武威的經濟結構可以這樣來講:農業大而不強,工業低而不優,文化旅遊產業散而不大。近年來,我們貫徹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努力把農業做強,把工業做優,把文化旅遊產業做大,著力構建生態產業體系,培育發展新動能,打造武威經濟升級版。

一是現代農業提質增效。我們提出大力發展高效節水農業、綠色有機農業,真正實現產出好質量、創出好牌子、賣出好價錢。

二是大力發展生態工業。所謂生態工業,就是走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發展路子。一方面,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老樹發新芽”。青島啤酒聽裝生產線擴能項目、達利年產1000噸短保糕點等項目建成投產。另一方面,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培育新的增長點。主要是“兩新兩高”,就是新能源、新材料,高科技、農業高附加值。全市風光電總裝機容量達到303萬千瓦,天祝宏氟鋰業鋰電池新材料產業園建成投運,釷基熔鹽堆核能系統實驗平臺配套項目開工建設,引進實施頂樂牛業、中天羊業、伊利集團河西走廊日加工1800噸液態奶、涼州牧原100萬頭生豬產業化、海升集團農業產業化等一批重點項目。目前,全市戰略性新興企業52戶。

三是培育壯大文化旅遊支柱產業。武威的文化旅遊資源可以說得天獨厚,一個是老祖宗留下的諸多珍貴歷史文化遺存,像中國旅遊標誌銅奔馬、稀世珍寶西夏碑、“隴右學宮之冠”文廟、“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西藏納入中國版圖的歷史見證地白塔寺、鳩摩羅什舌舍利塔,等等;一個是老天爺留下的豐富多樣的自然景觀,有雪山高原、森林草甸、綠洲平原、溼地湖泊、大漠戈壁等多樣化的自然景觀,還有濃郁的民俗民族風情等。為此,我們提出打造文化旅遊名市,把文化旅遊產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新引擎,促進文化旅遊深度融合,培育壯大文化旅遊支柱產業。編制實施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和鄉村旅遊發展規劃,出臺扶持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黃金21條”政策措施,投資58.55億元的省內最大的文化旅遊綜合體PPP項目雷臺文化旅遊綜合體項目加快建設,投資37.09億元的武威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連續舉辦三屆“涼州文化論壇”、兩屆民勤沙漠雕塑國際創作營暨大地藝術節,“天馬行空•自在武威”的文化旅遊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

下一步,我們對武威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充滿信心,“高鐵一響、黃金萬兩”,隨著蘭張三四線、武威民用機場的建設,隨著雷臺文化旅遊綜合體、天梯山生態文化旅遊大景區、民勤石羊河大景區、蘇武沙漠大景區、天祝烏鞘嶺等幾個大景區的建設,武威將成為河西走廊重要的旅遊目的地,成為詩與遠方結合的魅力之城,中國旅遊標誌之都也必將實至名歸。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