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縣駝樑景區簡介(最新)

一、景區概況

駝樑風景區位於五臺縣最東部,總面積74.5萬平方公里,北距五臺山33公里,與世界文化景觀遺產五臺山風景名勝區東北相望、遙相呼應,同為五臺優勢旅遊資源亮點。毗連河北省阜平駝樑自然風景區,東臨河北廣大平原,京、津、唐、石家莊等地的遊客甚多,是看山、觀花、賞水、避暑休閒的好去處,距西柏坡85公里,是連接五臺山和西柏坡這兩大景區的中心紐帶。其主峰海拔2281米,為“兩省四縣”(山西五臺、河北阜平、靈壽、平山)交匯處,山勢山巒蜿蜒起伏猶如“靜臥巨駝”而取名駝樑。

駝樑景區境內氣候溼潤,雨水豐沛,原始生態保存完好,林草覆蓋率達90%以上,素有“高山公園”、“天然動植物園區”、“天然氧吧”之美譽。據考證,境內植物種類近百科700餘種,花卉種類200餘種,特有的迎紅杜鵑、金蓮花、靈靈香、紅丁香等數量之多,分佈之密,極為罕見。山間古木鬱鬱蔥蔥,林中霧靄繚繞,珍禽異獸隱沒其中,有豹、狍、獾、山豬、金雕、山雞、翠眉、鷹等野生動物180餘種。可供食用的野菜、野果極多極廣,有黃花菜、蘑菇、蕨菜、毛榛、草莓、刺瘤、鬆籽等,加上人蔘、黨蔘、手參、豬苓、黃芩等各類藥材近100餘種。

二、駝樑景區八大景點

1、南駝:主要欣賞的是駝樑景區的花海和林海,駝樑景區的林海主要以華北落葉松和紅白樺為主。

2、古樺林箭桿溝:箭桿溝位於跑泉廠村東南一華里處。一條溝兩面坡。陽坡上長滿了一叢叢迎春、杜鵑、丁香、野刺梅等灌木花叢。陰坡是天然的古樺林,密密麻麻,遮天蔽日。這裡樺樹的種類很多,有紅樺、白樺、水樺、牛月樺等。

3、駝淚瀑與白貓泉:北駝南端近靠青崗嶺,有一山崖叫雲摩崖,巍峨陡峻。傳說,這崖便是當年臥化的那峰小駝的腦袋。它翹首向南,日夜望著媽媽,從崖縫裡湧出的泉水在山頂聚成了水潭,就是它明亮的眼睛。從潭中溢出的水,是它永不幹涸的眼淚。那淚水貼著它的臉頰飛洩而下,形成了數十丈高的懸崖飛瀑,被人稱為駝淚瀑。不過,當地人叫慣了口,一般還是叫它白貓泉,因為那潭底石頭上顯現的圖像,實在是太像一隻活靈活現的白貓了。

4、晉綏軍的防禦工事

駝樑橫亙晉冀,高聳太行,扼五臺、平山、阜平、靈壽四縣咽喉,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在駝樑景區橫貫東部20公里晉冀交界的崇山峻嶺上,有軍閥混戰時期,山西督軍兼省長閻錫山親自指揮晉綏軍為抵禦奉系軍閥而修建的“東山工事”石洞,現存完好的有20餘處。這些至今經歷90多個滄桑歲月的石洞,印證著閻錫山防守山西的戰略戰術。

5、跑泉廠修械所:駝樑自然風景區跑泉廠村,地處晉冀兩省四縣的交界,往東1公里過青崗嶺是阜平縣,向南5公里翻越駝峰便是靈壽、平山兩縣,西北、西南分別可直達五臺山和五臺縣城。 跑泉廠修械所的工人和戰士,在極其艱難困苦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中,同當地人民團結一致、不計得失、不惜一切,為中國人名的解放事業做出了貢獻。

6、白雲洞景區:白雲洞,原名香雲寺,又名碧雲洞,是深鎖於駝樑景區西南的一座古寺廟,距景區管委會所在地灣子村4公里。白雲洞將奇妙無比的自然景觀與古色古香的寺廟殿宇和諧地融合於一體,歷來就有“人間仙境”之美稱。

7、大石湖景區:大石湖位於距駝峰約3公里的的溝谷之間。兩座峻逸尖削的石峰之間的水流,猶如龍口噴吐的玉液,成為一條白絹飄落在滿目翠綠的溝谷中。夏天,到了盛水期,飛流在高約25米、寬10米的崖壁上兩疊三波,浩蕩而下,氣勢磅礴,蔚為壯觀。

8、百草駝:百草堂位於駝樑風景區東北部晉冀交界處的分水嶺,海拔2114米。因山頂萬畝平坦如邸的草原花海中,生長著上百種中草藥材,歷來就有“百草百花百味藥”之說;這座大山傳說還是始祖“始嘗百草,始有醫藥”之地,所以人們便將此地稱為百草堂。

三、開發建設情況

景區至開發以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景區基本配套設施已初具規模,建成長870米的全封閉式旅遊觀光索道一條,建成停車場兩處,其中跑泉廠停車場佔地30畝,材林裡停車場2800平米。修建3500米長的景區木棧道一條,為了彌補景區水文景觀的不足,改造了大石湖景區,增加了牛耕田和天壺雕塑景觀,整改了河道,順水勢修成五條人工瀑布,為了方便遊人休憩,在遊覽線路上修成木亭四處,水泥亭四處。另又修建景點保護欄杆300米,山頂界碑一座。總投資超過三千萬元,基本完善了景區基礎設施建設。景區建設已初具規模,為當地創造就業崗位100個,2016年接待遊客5萬人次,景區創收260萬元。

今年投資1500萬元的旅遊公路建設,力爭8月底全面完工,對環境進行集中整治 ,確保景區生態不被破壞,在主景區和索道乘車處修建星級廁所,建立完善汙水、垃圾處理系統,修建遊客服務中心,為遊客提供基本的吃住行遊購娛服務,安放景區旅遊指示牌,製作景區地圖、景點影像製品,開發具有本地特色的土特產品。

景區開發計劃分三步走:第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修建狐峪口到材林裡駝樑主景區的旅遊專線公路,目前胡峪口到秋林坪段已經開工建設,修建灣子村到草芽溝的輔線旅遊公路和灣子村到榆樹坪的輔線旅遊公路,灣子村修建綜合性遊客服務,為遊客提供基本的吃住行遊購娛服務,對環境衛生進行整治,修建一定數量的星級廁所,對汙水、垃圾進行集中處理。第二歩,深度開發駝樑景區的八大景區,對革命遺址進行恢復建設,依託優美的自然景觀,發展戶外休閒娛樂體驗項目,針對駝樑景區冬季時間長的特點,冬季上馬以攀冰、滑雪、冰雕等為主的冰雪文化旅遊項目,第三歩,傳統種植業、養殖業、林業經濟逐步向旅遊觀光農業發展,分別在老保溝、跑泉廠、灣子、黑崖堂、草芽溝、化虎石打造六個不同特色的度假山莊,開發黃芪、黨蔘、臺蘑、金蓮花等土特產,將旅遊業打造成景區主產業,引導村民投入旅遊業,通過旅遊產業帶動脫貧致富奔小康。

來源:五臺縣人民政府網

編輯:李振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