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番棋、日本七大賽、中日擂臺賽、三國擂臺賽及世界大賽。

對於未能躬逢其盛的圍棋愛好者而言,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吳清源十番棋、橫掃三屆中日擂臺賽的聶旋風,頭角崢嶸的六超,三國擂臺賽9連勝的徐奉洙…孰先孰後,孰強孰弱,彷佛神話般迷茫。

如果僅僅描述一個比賽難免見樹不見林,不易窺得歷史全貌,如果單獨關注一個年代或個別棋手,亦怕有失偏頗,筆者試圖將多個具有代表性的比賽同時置於歷史的年譜中,或能以較寬廣的視野一睹近代世界圍棋版圖的全貌。

如今的日本圍棋雖然已離世界之巔頗為遙遠,但要回顧近代圍棋歷史,卻不能不瞭解日本圍棋,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1939年,正巧是吳清源與當時日本棋界第一人木谷實十番棋的開始。自此直至二戰後在聶衛平立威中日擂臺賽之前,可以說這段日本圍棋史就是當時的世界圍棋史。

圖一、吳清源十番棋、日本七大賽、中日及三國擂臺賽、早期世界賽及亞洲盃歷屆冠軍一覽表:

很多賽事都是跨年的,除了十番棋是以結束年份註記外,其餘賽事皆以起始年份標識。日本名人是新舊名人賽合併,三國擂臺賽是1991 SBS、1992-1996真露杯、1999迄今農心杯合併計算,中日及三國擂臺賽僅標識最後的終結者。淺黃底是六超:林海峰1942、大竹英雄1942、加藤正夫1947、武宮正樹1951、小林光一1952、趙治勳1956;淺藍底是平成四天王:羽根直樹1976、高尾紳路1976、山下敬吾1978、張栩1980。

"

十番棋、日本七大賽、中日擂臺賽、三國擂臺賽及世界大賽。

對於未能躬逢其盛的圍棋愛好者而言,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吳清源十番棋、橫掃三屆中日擂臺賽的聶旋風,頭角崢嶸的六超,三國擂臺賽9連勝的徐奉洙…孰先孰後,孰強孰弱,彷佛神話般迷茫。

如果僅僅描述一個比賽難免見樹不見林,不易窺得歷史全貌,如果單獨關注一個年代或個別棋手,亦怕有失偏頗,筆者試圖將多個具有代表性的比賽同時置於歷史的年譜中,或能以較寬廣的視野一睹近代世界圍棋版圖的全貌。

如今的日本圍棋雖然已離世界之巔頗為遙遠,但要回顧近代圍棋歷史,卻不能不瞭解日本圍棋,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1939年,正巧是吳清源與當時日本棋界第一人木谷實十番棋的開始。自此直至二戰後在聶衛平立威中日擂臺賽之前,可以說這段日本圍棋史就是當時的世界圍棋史。

圖一、吳清源十番棋、日本七大賽、中日及三國擂臺賽、早期世界賽及亞洲盃歷屆冠軍一覽表:

很多賽事都是跨年的,除了十番棋是以結束年份註記外,其餘賽事皆以起始年份標識。日本名人是新舊名人賽合併,三國擂臺賽是1991 SBS、1992-1996真露杯、1999迄今農心杯合併計算,中日及三國擂臺賽僅標識最後的終結者。淺黃底是六超:林海峰1942、大竹英雄1942、加藤正夫1947、武宮正樹1951、小林光一1952、趙治勳1956;淺藍底是平成四天王:羽根直樹1976、高尾紳路1976、山下敬吾1978、張栩1980。

圖解吳清源後世界圍棋版圖的變遷,一文讀懂近代圍棋史

1、 吳清源時代(1939-1956)

圖一可以鳥瞰1941-1992年的世界圍棋史。毋庸置疑1941-1956吳清源的十番棋徹底碾壓當時的日本棋界,唯我獨尊無人可以與之並肩。當時本因坊前後得主:橋本宇太郎、巖本薰、高川格乃至後頭稱霸的阪田榮男,無一不在十番棋中被吳大師打到降格,二戰後第一個九段藤澤庫之助尤其輸得慘烈,吳大師的高度與境界後世恐怕再無人能夠企及。

二、阪田榮男時代(1961-1973)

吳大師之後,接棒的"剃刀"阪田榮男是當時僅有的四大賽大滿貫得主(本因坊、名人、王座與十段),阪田榮男時代尚未結束,叱吒日本棋壇近四十年(1965-2007)的六超即逐一登場,最年長的林海峰首先發難在1965取代阪田榮男成為新名人,並陸續在1968的本因坊與1973的王座中扳倒了阪田榮男,1969大竹英雄也在十段戰中接過阪田榮男的權杖,阪田榮男王朝終結在"竹林"之手。日本棋界並沒有真正進入所謂的"竹林時代"(大竹英雄與林海峰兩人生日同是1942年5月),1976年當時的六大賽(1977方有棋聖賽)得主,恰是獨缺林海峰的其他五超,可以明確沒有迎來"竹林時代",卻迎來更為壯闊的"六超時代"。

三、六超時代(1965-1992)

如果純粹看日本圍棋史,"六超時代"起自最年長的林海峰1965年首奪名人頭銜,終結在2007年最年輕的趙治勳十段戰最後一冠。在六超時代早期尚有"人間電腦"之稱的石田芳夫與更為年長的藤澤秀行,六超時代晚期則有王立誠與依田紀基,填補了與"平成四天王"的銜接空檔。

表一、日本七大賽歷屆頭銜統計表:截至2019/07,僅列主要頭銜得主。

"

十番棋、日本七大賽、中日擂臺賽、三國擂臺賽及世界大賽。

對於未能躬逢其盛的圍棋愛好者而言,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吳清源十番棋、橫掃三屆中日擂臺賽的聶旋風,頭角崢嶸的六超,三國擂臺賽9連勝的徐奉洙…孰先孰後,孰強孰弱,彷佛神話般迷茫。

如果僅僅描述一個比賽難免見樹不見林,不易窺得歷史全貌,如果單獨關注一個年代或個別棋手,亦怕有失偏頗,筆者試圖將多個具有代表性的比賽同時置於歷史的年譜中,或能以較寬廣的視野一睹近代世界圍棋版圖的全貌。

如今的日本圍棋雖然已離世界之巔頗為遙遠,但要回顧近代圍棋歷史,卻不能不瞭解日本圍棋,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1939年,正巧是吳清源與當時日本棋界第一人木谷實十番棋的開始。自此直至二戰後在聶衛平立威中日擂臺賽之前,可以說這段日本圍棋史就是當時的世界圍棋史。

圖一、吳清源十番棋、日本七大賽、中日及三國擂臺賽、早期世界賽及亞洲盃歷屆冠軍一覽表:

很多賽事都是跨年的,除了十番棋是以結束年份註記外,其餘賽事皆以起始年份標識。日本名人是新舊名人賽合併,三國擂臺賽是1991 SBS、1992-1996真露杯、1999迄今農心杯合併計算,中日及三國擂臺賽僅標識最後的終結者。淺黃底是六超:林海峰1942、大竹英雄1942、加藤正夫1947、武宮正樹1951、小林光一1952、趙治勳1956;淺藍底是平成四天王:羽根直樹1976、高尾紳路1976、山下敬吾1978、張栩1980。

圖解吳清源後世界圍棋版圖的變遷,一文讀懂近代圍棋史

1、 吳清源時代(1939-1956)

圖一可以鳥瞰1941-1992年的世界圍棋史。毋庸置疑1941-1956吳清源的十番棋徹底碾壓當時的日本棋界,唯我獨尊無人可以與之並肩。當時本因坊前後得主:橋本宇太郎、巖本薰、高川格乃至後頭稱霸的阪田榮男,無一不在十番棋中被吳大師打到降格,二戰後第一個九段藤澤庫之助尤其輸得慘烈,吳大師的高度與境界後世恐怕再無人能夠企及。

二、阪田榮男時代(1961-1973)

吳大師之後,接棒的"剃刀"阪田榮男是當時僅有的四大賽大滿貫得主(本因坊、名人、王座與十段),阪田榮男時代尚未結束,叱吒日本棋壇近四十年(1965-2007)的六超即逐一登場,最年長的林海峰首先發難在1965取代阪田榮男成為新名人,並陸續在1968的本因坊與1973的王座中扳倒了阪田榮男,1969大竹英雄也在十段戰中接過阪田榮男的權杖,阪田榮男王朝終結在"竹林"之手。日本棋界並沒有真正進入所謂的"竹林時代"(大竹英雄與林海峰兩人生日同是1942年5月),1976年當時的六大賽(1977方有棋聖賽)得主,恰是獨缺林海峰的其他五超,可以明確沒有迎來"竹林時代",卻迎來更為壯闊的"六超時代"。

三、六超時代(1965-1992)

如果純粹看日本圍棋史,"六超時代"起自最年長的林海峰1965年首奪名人頭銜,終結在2007年最年輕的趙治勳十段戰最後一冠。在六超時代早期尚有"人間電腦"之稱的石田芳夫與更為年長的藤澤秀行,六超時代晚期則有王立誠與依田紀基,填補了與"平成四天王"的銜接空檔。

表一、日本七大賽歷屆頭銜統計表:截至2019/07,僅列主要頭銜得主。

圖解吳清源後世界圍棋版圖的變遷,一文讀懂近代圍棋史

從表一可以看到,如果不論日本七大賽的權重,純粹以頭銜賽的數量來衡量強弱,趙治勳在六超中排第一,也是六超中唯一的大滿貫。而平成四天王則以張栩為首,也是四天王中唯一的大滿貫。六超中的武宮正樹頭銜賽的收穫僅有10次,與其他五超相差甚遠,但細看圖一,可以發現武宮正樹尚是1989年開辦的亞洲盃連續四屆冠軍,1988年創辦的富士通杯連續兩屆冠軍,以此成績躋身六超當不為過。

總之,對於日本圍棋來說,"六超時代"是1965-2007,但對於世界圍棋來說,"六超時代"僅能延續到1992年為止。

四、聶衛平旋風(1985-1988)

在六超最為鼎盛的中期,亦即1984-1989期間(參考圖一),六年中七大賽除了1984天元賽為石田芳夫所奪外,其餘皆為六超囊括。而此時中日擂臺賽的戰況猶如平地一聲雷,聶衛平三屆九連勝,五勝六超中真正日本籍的小林光一、加藤正夫、武宮正樹、大竹英雄,三度終結擂臺賽,徹底擊碎了二戰以來日本棋壇在世界圍棋的壟斷地位,聶衛平開闢了新的圍棋舞臺,且隨即登上舞臺的中心。此後圍棋真正進入"三國演弈",不再是日本獨舞,六超不再高不可攀,神祕面紗揭露無遺,甚而所謂"六超時代"此後只能適用於日本國內,世界圍棋的主角已悄然更換,日本圍棋逐步式微。

所謂時勢造英雄,聶衛平的貢獻除了在日本六超最為強勢的時期予以致命一擊,扭轉圍棋世界大勢外,尤其在當時國內外情勢下,擂臺賽的勝利對於民族自信心的提振到達了極點,故其對當時代棋迷的意義不能侷限於棋盤上的成就。

表二、聶衛平歷屆中日擂臺賽與對手年齡記錄:(中日擂臺賽共計11屆,可參考圖一)

"

十番棋、日本七大賽、中日擂臺賽、三國擂臺賽及世界大賽。

對於未能躬逢其盛的圍棋愛好者而言,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吳清源十番棋、橫掃三屆中日擂臺賽的聶旋風,頭角崢嶸的六超,三國擂臺賽9連勝的徐奉洙…孰先孰後,孰強孰弱,彷佛神話般迷茫。

如果僅僅描述一個比賽難免見樹不見林,不易窺得歷史全貌,如果單獨關注一個年代或個別棋手,亦怕有失偏頗,筆者試圖將多個具有代表性的比賽同時置於歷史的年譜中,或能以較寬廣的視野一睹近代世界圍棋版圖的全貌。

如今的日本圍棋雖然已離世界之巔頗為遙遠,但要回顧近代圍棋歷史,卻不能不瞭解日本圍棋,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1939年,正巧是吳清源與當時日本棋界第一人木谷實十番棋的開始。自此直至二戰後在聶衛平立威中日擂臺賽之前,可以說這段日本圍棋史就是當時的世界圍棋史。

圖一、吳清源十番棋、日本七大賽、中日及三國擂臺賽、早期世界賽及亞洲盃歷屆冠軍一覽表:

很多賽事都是跨年的,除了十番棋是以結束年份註記外,其餘賽事皆以起始年份標識。日本名人是新舊名人賽合併,三國擂臺賽是1991 SBS、1992-1996真露杯、1999迄今農心杯合併計算,中日及三國擂臺賽僅標識最後的終結者。淺黃底是六超:林海峰1942、大竹英雄1942、加藤正夫1947、武宮正樹1951、小林光一1952、趙治勳1956;淺藍底是平成四天王:羽根直樹1976、高尾紳路1976、山下敬吾1978、張栩1980。

圖解吳清源後世界圍棋版圖的變遷,一文讀懂近代圍棋史

1、 吳清源時代(1939-1956)

圖一可以鳥瞰1941-1992年的世界圍棋史。毋庸置疑1941-1956吳清源的十番棋徹底碾壓當時的日本棋界,唯我獨尊無人可以與之並肩。當時本因坊前後得主:橋本宇太郎、巖本薰、高川格乃至後頭稱霸的阪田榮男,無一不在十番棋中被吳大師打到降格,二戰後第一個九段藤澤庫之助尤其輸得慘烈,吳大師的高度與境界後世恐怕再無人能夠企及。

二、阪田榮男時代(1961-1973)

吳大師之後,接棒的"剃刀"阪田榮男是當時僅有的四大賽大滿貫得主(本因坊、名人、王座與十段),阪田榮男時代尚未結束,叱吒日本棋壇近四十年(1965-2007)的六超即逐一登場,最年長的林海峰首先發難在1965取代阪田榮男成為新名人,並陸續在1968的本因坊與1973的王座中扳倒了阪田榮男,1969大竹英雄也在十段戰中接過阪田榮男的權杖,阪田榮男王朝終結在"竹林"之手。日本棋界並沒有真正進入所謂的"竹林時代"(大竹英雄與林海峰兩人生日同是1942年5月),1976年當時的六大賽(1977方有棋聖賽)得主,恰是獨缺林海峰的其他五超,可以明確沒有迎來"竹林時代",卻迎來更為壯闊的"六超時代"。

三、六超時代(1965-1992)

如果純粹看日本圍棋史,"六超時代"起自最年長的林海峰1965年首奪名人頭銜,終結在2007年最年輕的趙治勳十段戰最後一冠。在六超時代早期尚有"人間電腦"之稱的石田芳夫與更為年長的藤澤秀行,六超時代晚期則有王立誠與依田紀基,填補了與"平成四天王"的銜接空檔。

表一、日本七大賽歷屆頭銜統計表:截至2019/07,僅列主要頭銜得主。

圖解吳清源後世界圍棋版圖的變遷,一文讀懂近代圍棋史

從表一可以看到,如果不論日本七大賽的權重,純粹以頭銜賽的數量來衡量強弱,趙治勳在六超中排第一,也是六超中唯一的大滿貫。而平成四天王則以張栩為首,也是四天王中唯一的大滿貫。六超中的武宮正樹頭銜賽的收穫僅有10次,與其他五超相差甚遠,但細看圖一,可以發現武宮正樹尚是1989年開辦的亞洲盃連續四屆冠軍,1988年創辦的富士通杯連續兩屆冠軍,以此成績躋身六超當不為過。

總之,對於日本圍棋來說,"六超時代"是1965-2007,但對於世界圍棋來說,"六超時代"僅能延續到1992年為止。

四、聶衛平旋風(1985-1988)

在六超最為鼎盛的中期,亦即1984-1989期間(參考圖一),六年中七大賽除了1984天元賽為石田芳夫所奪外,其餘皆為六超囊括。而此時中日擂臺賽的戰況猶如平地一聲雷,聶衛平三屆九連勝,五勝六超中真正日本籍的小林光一、加藤正夫、武宮正樹、大竹英雄,三度終結擂臺賽,徹底擊碎了二戰以來日本棋壇在世界圍棋的壟斷地位,聶衛平開闢了新的圍棋舞臺,且隨即登上舞臺的中心。此後圍棋真正進入"三國演弈",不再是日本獨舞,六超不再高不可攀,神祕面紗揭露無遺,甚而所謂"六超時代"此後只能適用於日本國內,世界圍棋的主角已悄然更換,日本圍棋逐步式微。

所謂時勢造英雄,聶衛平的貢獻除了在日本六超最為強勢的時期予以致命一擊,扭轉圍棋世界大勢外,尤其在當時國內外情勢下,擂臺賽的勝利對於民族自信心的提振到達了極點,故其對當時代棋迷的意義不能侷限於棋盤上的成就。

表二、聶衛平歷屆中日擂臺賽與對手年齡記錄:(中日擂臺賽共計11屆,可參考圖一)

圖解吳清源後世界圍棋版圖的變遷,一文讀懂近代圍棋史

表三、聶衛平歷屆三國擂臺賽與對手年齡記錄:(1992SBS、1993-1997真露杯,可參考表一)

"

十番棋、日本七大賽、中日擂臺賽、三國擂臺賽及世界大賽。

對於未能躬逢其盛的圍棋愛好者而言,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吳清源十番棋、橫掃三屆中日擂臺賽的聶旋風,頭角崢嶸的六超,三國擂臺賽9連勝的徐奉洙…孰先孰後,孰強孰弱,彷佛神話般迷茫。

如果僅僅描述一個比賽難免見樹不見林,不易窺得歷史全貌,如果單獨關注一個年代或個別棋手,亦怕有失偏頗,筆者試圖將多個具有代表性的比賽同時置於歷史的年譜中,或能以較寬廣的視野一睹近代世界圍棋版圖的全貌。

如今的日本圍棋雖然已離世界之巔頗為遙遠,但要回顧近代圍棋歷史,卻不能不瞭解日本圍棋,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1939年,正巧是吳清源與當時日本棋界第一人木谷實十番棋的開始。自此直至二戰後在聶衛平立威中日擂臺賽之前,可以說這段日本圍棋史就是當時的世界圍棋史。

圖一、吳清源十番棋、日本七大賽、中日及三國擂臺賽、早期世界賽及亞洲盃歷屆冠軍一覽表:

很多賽事都是跨年的,除了十番棋是以結束年份註記外,其餘賽事皆以起始年份標識。日本名人是新舊名人賽合併,三國擂臺賽是1991 SBS、1992-1996真露杯、1999迄今農心杯合併計算,中日及三國擂臺賽僅標識最後的終結者。淺黃底是六超:林海峰1942、大竹英雄1942、加藤正夫1947、武宮正樹1951、小林光一1952、趙治勳1956;淺藍底是平成四天王:羽根直樹1976、高尾紳路1976、山下敬吾1978、張栩1980。

圖解吳清源後世界圍棋版圖的變遷,一文讀懂近代圍棋史

1、 吳清源時代(1939-1956)

圖一可以鳥瞰1941-1992年的世界圍棋史。毋庸置疑1941-1956吳清源的十番棋徹底碾壓當時的日本棋界,唯我獨尊無人可以與之並肩。當時本因坊前後得主:橋本宇太郎、巖本薰、高川格乃至後頭稱霸的阪田榮男,無一不在十番棋中被吳大師打到降格,二戰後第一個九段藤澤庫之助尤其輸得慘烈,吳大師的高度與境界後世恐怕再無人能夠企及。

二、阪田榮男時代(1961-1973)

吳大師之後,接棒的"剃刀"阪田榮男是當時僅有的四大賽大滿貫得主(本因坊、名人、王座與十段),阪田榮男時代尚未結束,叱吒日本棋壇近四十年(1965-2007)的六超即逐一登場,最年長的林海峰首先發難在1965取代阪田榮男成為新名人,並陸續在1968的本因坊與1973的王座中扳倒了阪田榮男,1969大竹英雄也在十段戰中接過阪田榮男的權杖,阪田榮男王朝終結在"竹林"之手。日本棋界並沒有真正進入所謂的"竹林時代"(大竹英雄與林海峰兩人生日同是1942年5月),1976年當時的六大賽(1977方有棋聖賽)得主,恰是獨缺林海峰的其他五超,可以明確沒有迎來"竹林時代",卻迎來更為壯闊的"六超時代"。

三、六超時代(1965-1992)

如果純粹看日本圍棋史,"六超時代"起自最年長的林海峰1965年首奪名人頭銜,終結在2007年最年輕的趙治勳十段戰最後一冠。在六超時代早期尚有"人間電腦"之稱的石田芳夫與更為年長的藤澤秀行,六超時代晚期則有王立誠與依田紀基,填補了與"平成四天王"的銜接空檔。

表一、日本七大賽歷屆頭銜統計表:截至2019/07,僅列主要頭銜得主。

圖解吳清源後世界圍棋版圖的變遷,一文讀懂近代圍棋史

從表一可以看到,如果不論日本七大賽的權重,純粹以頭銜賽的數量來衡量強弱,趙治勳在六超中排第一,也是六超中唯一的大滿貫。而平成四天王則以張栩為首,也是四天王中唯一的大滿貫。六超中的武宮正樹頭銜賽的收穫僅有10次,與其他五超相差甚遠,但細看圖一,可以發現武宮正樹尚是1989年開辦的亞洲盃連續四屆冠軍,1988年創辦的富士通杯連續兩屆冠軍,以此成績躋身六超當不為過。

總之,對於日本圍棋來說,"六超時代"是1965-2007,但對於世界圍棋來說,"六超時代"僅能延續到1992年為止。

四、聶衛平旋風(1985-1988)

在六超最為鼎盛的中期,亦即1984-1989期間(參考圖一),六年中七大賽除了1984天元賽為石田芳夫所奪外,其餘皆為六超囊括。而此時中日擂臺賽的戰況猶如平地一聲雷,聶衛平三屆九連勝,五勝六超中真正日本籍的小林光一、加藤正夫、武宮正樹、大竹英雄,三度終結擂臺賽,徹底擊碎了二戰以來日本棋壇在世界圍棋的壟斷地位,聶衛平開闢了新的圍棋舞臺,且隨即登上舞臺的中心。此後圍棋真正進入"三國演弈",不再是日本獨舞,六超不再高不可攀,神祕面紗揭露無遺,甚而所謂"六超時代"此後只能適用於日本國內,世界圍棋的主角已悄然更換,日本圍棋逐步式微。

所謂時勢造英雄,聶衛平的貢獻除了在日本六超最為強勢的時期予以致命一擊,扭轉圍棋世界大勢外,尤其在當時國內外情勢下,擂臺賽的勝利對於民族自信心的提振到達了極點,故其對當時代棋迷的意義不能侷限於棋盤上的成就。

表二、聶衛平歷屆中日擂臺賽與對手年齡記錄:(中日擂臺賽共計11屆,可參考圖一)

圖解吳清源後世界圍棋版圖的變遷,一文讀懂近代圍棋史

表三、聶衛平歷屆三國擂臺賽與對手年齡記錄:(1992SBS、1993-1997真露杯,可參考表一)

圖解吳清源後世界圍棋版圖的變遷,一文讀懂近代圍棋史

對於世界圍棋史來說,1988年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這一年創辦了第一個世界大賽-富士通杯,此後陸續產生了迄今114人次世界冠軍,但對於中國棋迷來說,在歷經前三屆中日擂臺賽的激情過後,彷佛由絢爛趨於平淡甚至是近十餘年黯淡無光的黑暗期,1988年也正是聶棋聖(1952/8/17)終結第三屆中日擂臺賽的那一年,此後無論在中日擂臺賽、三國擂臺賽或世界圍棋賽中,再無搶眼表現,而其同齡人小林光一(1952/9/10)與曹薰鉉(1953/3/10)則分別在日本國內賽場及國際賽場繼續狂撈冠軍。旋風來得快、去也疾!一度光照神州大地,燦耀奪目非凡無比,卻也徒留後世多少遺憾與喟嘆!棋迷更多的是選擇性記憶,沉醉在前三屆中日擂臺賽的輝煌與無敵!

時代巨輪不斷向前,1992年不世出的天才李昌鎬以迄今無人能破16.51歲的低齡奪得世界首冠東洋證券杯,歷史正在轉向,舞臺已悄悄由日本移到韓國。此時唯一能夠勉強與韓流抗衡的僅僅是日本六超的餘暉。

1992年以前四屆亞洲盃、五屆富士通杯全被六超包攬(參閱圖一)。此後,在國際賽場(世界賽及三國擂臺賽),無論中日都被李昌鎬為首的"韓流"全然壓制,所謂"六超時代"其實已經結束!從此七大賽的成績僅能視為日本自己的遊戲,與世界頂尖圍棋已然越走越遠。

圖二、歷屆世界大賽及三國擂臺賽終結者一覽表:(跨年賽事以起始年份標識)

"

十番棋、日本七大賽、中日擂臺賽、三國擂臺賽及世界大賽。

對於未能躬逢其盛的圍棋愛好者而言,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吳清源十番棋、橫掃三屆中日擂臺賽的聶旋風,頭角崢嶸的六超,三國擂臺賽9連勝的徐奉洙…孰先孰後,孰強孰弱,彷佛神話般迷茫。

如果僅僅描述一個比賽難免見樹不見林,不易窺得歷史全貌,如果單獨關注一個年代或個別棋手,亦怕有失偏頗,筆者試圖將多個具有代表性的比賽同時置於歷史的年譜中,或能以較寬廣的視野一睹近代世界圍棋版圖的全貌。

如今的日本圍棋雖然已離世界之巔頗為遙遠,但要回顧近代圍棋歷史,卻不能不瞭解日本圍棋,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1939年,正巧是吳清源與當時日本棋界第一人木谷實十番棋的開始。自此直至二戰後在聶衛平立威中日擂臺賽之前,可以說這段日本圍棋史就是當時的世界圍棋史。

圖一、吳清源十番棋、日本七大賽、中日及三國擂臺賽、早期世界賽及亞洲盃歷屆冠軍一覽表:

很多賽事都是跨年的,除了十番棋是以結束年份註記外,其餘賽事皆以起始年份標識。日本名人是新舊名人賽合併,三國擂臺賽是1991 SBS、1992-1996真露杯、1999迄今農心杯合併計算,中日及三國擂臺賽僅標識最後的終結者。淺黃底是六超:林海峰1942、大竹英雄1942、加藤正夫1947、武宮正樹1951、小林光一1952、趙治勳1956;淺藍底是平成四天王:羽根直樹1976、高尾紳路1976、山下敬吾1978、張栩1980。

圖解吳清源後世界圍棋版圖的變遷,一文讀懂近代圍棋史

1、 吳清源時代(1939-1956)

圖一可以鳥瞰1941-1992年的世界圍棋史。毋庸置疑1941-1956吳清源的十番棋徹底碾壓當時的日本棋界,唯我獨尊無人可以與之並肩。當時本因坊前後得主:橋本宇太郎、巖本薰、高川格乃至後頭稱霸的阪田榮男,無一不在十番棋中被吳大師打到降格,二戰後第一個九段藤澤庫之助尤其輸得慘烈,吳大師的高度與境界後世恐怕再無人能夠企及。

二、阪田榮男時代(1961-1973)

吳大師之後,接棒的"剃刀"阪田榮男是當時僅有的四大賽大滿貫得主(本因坊、名人、王座與十段),阪田榮男時代尚未結束,叱吒日本棋壇近四十年(1965-2007)的六超即逐一登場,最年長的林海峰首先發難在1965取代阪田榮男成為新名人,並陸續在1968的本因坊與1973的王座中扳倒了阪田榮男,1969大竹英雄也在十段戰中接過阪田榮男的權杖,阪田榮男王朝終結在"竹林"之手。日本棋界並沒有真正進入所謂的"竹林時代"(大竹英雄與林海峰兩人生日同是1942年5月),1976年當時的六大賽(1977方有棋聖賽)得主,恰是獨缺林海峰的其他五超,可以明確沒有迎來"竹林時代",卻迎來更為壯闊的"六超時代"。

三、六超時代(1965-1992)

如果純粹看日本圍棋史,"六超時代"起自最年長的林海峰1965年首奪名人頭銜,終結在2007年最年輕的趙治勳十段戰最後一冠。在六超時代早期尚有"人間電腦"之稱的石田芳夫與更為年長的藤澤秀行,六超時代晚期則有王立誠與依田紀基,填補了與"平成四天王"的銜接空檔。

表一、日本七大賽歷屆頭銜統計表:截至2019/07,僅列主要頭銜得主。

圖解吳清源後世界圍棋版圖的變遷,一文讀懂近代圍棋史

從表一可以看到,如果不論日本七大賽的權重,純粹以頭銜賽的數量來衡量強弱,趙治勳在六超中排第一,也是六超中唯一的大滿貫。而平成四天王則以張栩為首,也是四天王中唯一的大滿貫。六超中的武宮正樹頭銜賽的收穫僅有10次,與其他五超相差甚遠,但細看圖一,可以發現武宮正樹尚是1989年開辦的亞洲盃連續四屆冠軍,1988年創辦的富士通杯連續兩屆冠軍,以此成績躋身六超當不為過。

總之,對於日本圍棋來說,"六超時代"是1965-2007,但對於世界圍棋來說,"六超時代"僅能延續到1992年為止。

四、聶衛平旋風(1985-1988)

在六超最為鼎盛的中期,亦即1984-1989期間(參考圖一),六年中七大賽除了1984天元賽為石田芳夫所奪外,其餘皆為六超囊括。而此時中日擂臺賽的戰況猶如平地一聲雷,聶衛平三屆九連勝,五勝六超中真正日本籍的小林光一、加藤正夫、武宮正樹、大竹英雄,三度終結擂臺賽,徹底擊碎了二戰以來日本棋壇在世界圍棋的壟斷地位,聶衛平開闢了新的圍棋舞臺,且隨即登上舞臺的中心。此後圍棋真正進入"三國演弈",不再是日本獨舞,六超不再高不可攀,神祕面紗揭露無遺,甚而所謂"六超時代"此後只能適用於日本國內,世界圍棋的主角已悄然更換,日本圍棋逐步式微。

所謂時勢造英雄,聶衛平的貢獻除了在日本六超最為強勢的時期予以致命一擊,扭轉圍棋世界大勢外,尤其在當時國內外情勢下,擂臺賽的勝利對於民族自信心的提振到達了極點,故其對當時代棋迷的意義不能侷限於棋盤上的成就。

表二、聶衛平歷屆中日擂臺賽與對手年齡記錄:(中日擂臺賽共計11屆,可參考圖一)

圖解吳清源後世界圍棋版圖的變遷,一文讀懂近代圍棋史

表三、聶衛平歷屆三國擂臺賽與對手年齡記錄:(1992SBS、1993-1997真露杯,可參考表一)

圖解吳清源後世界圍棋版圖的變遷,一文讀懂近代圍棋史

對於世界圍棋史來說,1988年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這一年創辦了第一個世界大賽-富士通杯,此後陸續產生了迄今114人次世界冠軍,但對於中國棋迷來說,在歷經前三屆中日擂臺賽的激情過後,彷佛由絢爛趨於平淡甚至是近十餘年黯淡無光的黑暗期,1988年也正是聶棋聖(1952/8/17)終結第三屆中日擂臺賽的那一年,此後無論在中日擂臺賽、三國擂臺賽或世界圍棋賽中,再無搶眼表現,而其同齡人小林光一(1952/9/10)與曹薰鉉(1953/3/10)則分別在日本國內賽場及國際賽場繼續狂撈冠軍。旋風來得快、去也疾!一度光照神州大地,燦耀奪目非凡無比,卻也徒留後世多少遺憾與喟嘆!棋迷更多的是選擇性記憶,沉醉在前三屆中日擂臺賽的輝煌與無敵!

時代巨輪不斷向前,1992年不世出的天才李昌鎬以迄今無人能破16.51歲的低齡奪得世界首冠東洋證券杯,歷史正在轉向,舞臺已悄悄由日本移到韓國。此時唯一能夠勉強與韓流抗衡的僅僅是日本六超的餘暉。

1992年以前四屆亞洲盃、五屆富士通杯全被六超包攬(參閱圖一)。此後,在國際賽場(世界賽及三國擂臺賽),無論中日都被李昌鎬為首的"韓流"全然壓制,所謂"六超時代"其實已經結束!從此七大賽的成績僅能視為日本自己的遊戲,與世界頂尖圍棋已然越走越遠。

圖二、歷屆世界大賽及三國擂臺賽終結者一覽表:(跨年賽事以起始年份標識)

圖解吳清源後世界圍棋版圖的變遷,一文讀懂近代圍棋史

圖三、歷屆世界大賽及三國擂臺賽終結者一覽表:(跨年賽事以結束年份標識,粉紅底代表中國;淺藍底代表韓國;黃色底代表日本。三星杯曾經三度一年兩冠)

"

十番棋、日本七大賽、中日擂臺賽、三國擂臺賽及世界大賽。

對於未能躬逢其盛的圍棋愛好者而言,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吳清源十番棋、橫掃三屆中日擂臺賽的聶旋風,頭角崢嶸的六超,三國擂臺賽9連勝的徐奉洙…孰先孰後,孰強孰弱,彷佛神話般迷茫。

如果僅僅描述一個比賽難免見樹不見林,不易窺得歷史全貌,如果單獨關注一個年代或個別棋手,亦怕有失偏頗,筆者試圖將多個具有代表性的比賽同時置於歷史的年譜中,或能以較寬廣的視野一睹近代世界圍棋版圖的全貌。

如今的日本圍棋雖然已離世界之巔頗為遙遠,但要回顧近代圍棋歷史,卻不能不瞭解日本圍棋,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1939年,正巧是吳清源與當時日本棋界第一人木谷實十番棋的開始。自此直至二戰後在聶衛平立威中日擂臺賽之前,可以說這段日本圍棋史就是當時的世界圍棋史。

圖一、吳清源十番棋、日本七大賽、中日及三國擂臺賽、早期世界賽及亞洲盃歷屆冠軍一覽表:

很多賽事都是跨年的,除了十番棋是以結束年份註記外,其餘賽事皆以起始年份標識。日本名人是新舊名人賽合併,三國擂臺賽是1991 SBS、1992-1996真露杯、1999迄今農心杯合併計算,中日及三國擂臺賽僅標識最後的終結者。淺黃底是六超:林海峰1942、大竹英雄1942、加藤正夫1947、武宮正樹1951、小林光一1952、趙治勳1956;淺藍底是平成四天王:羽根直樹1976、高尾紳路1976、山下敬吾1978、張栩1980。

圖解吳清源後世界圍棋版圖的變遷,一文讀懂近代圍棋史

1、 吳清源時代(1939-1956)

圖一可以鳥瞰1941-1992年的世界圍棋史。毋庸置疑1941-1956吳清源的十番棋徹底碾壓當時的日本棋界,唯我獨尊無人可以與之並肩。當時本因坊前後得主:橋本宇太郎、巖本薰、高川格乃至後頭稱霸的阪田榮男,無一不在十番棋中被吳大師打到降格,二戰後第一個九段藤澤庫之助尤其輸得慘烈,吳大師的高度與境界後世恐怕再無人能夠企及。

二、阪田榮男時代(1961-1973)

吳大師之後,接棒的"剃刀"阪田榮男是當時僅有的四大賽大滿貫得主(本因坊、名人、王座與十段),阪田榮男時代尚未結束,叱吒日本棋壇近四十年(1965-2007)的六超即逐一登場,最年長的林海峰首先發難在1965取代阪田榮男成為新名人,並陸續在1968的本因坊與1973的王座中扳倒了阪田榮男,1969大竹英雄也在十段戰中接過阪田榮男的權杖,阪田榮男王朝終結在"竹林"之手。日本棋界並沒有真正進入所謂的"竹林時代"(大竹英雄與林海峰兩人生日同是1942年5月),1976年當時的六大賽(1977方有棋聖賽)得主,恰是獨缺林海峰的其他五超,可以明確沒有迎來"竹林時代",卻迎來更為壯闊的"六超時代"。

三、六超時代(1965-1992)

如果純粹看日本圍棋史,"六超時代"起自最年長的林海峰1965年首奪名人頭銜,終結在2007年最年輕的趙治勳十段戰最後一冠。在六超時代早期尚有"人間電腦"之稱的石田芳夫與更為年長的藤澤秀行,六超時代晚期則有王立誠與依田紀基,填補了與"平成四天王"的銜接空檔。

表一、日本七大賽歷屆頭銜統計表:截至2019/07,僅列主要頭銜得主。

圖解吳清源後世界圍棋版圖的變遷,一文讀懂近代圍棋史

從表一可以看到,如果不論日本七大賽的權重,純粹以頭銜賽的數量來衡量強弱,趙治勳在六超中排第一,也是六超中唯一的大滿貫。而平成四天王則以張栩為首,也是四天王中唯一的大滿貫。六超中的武宮正樹頭銜賽的收穫僅有10次,與其他五超相差甚遠,但細看圖一,可以發現武宮正樹尚是1989年開辦的亞洲盃連續四屆冠軍,1988年創辦的富士通杯連續兩屆冠軍,以此成績躋身六超當不為過。

總之,對於日本圍棋來說,"六超時代"是1965-2007,但對於世界圍棋來說,"六超時代"僅能延續到1992年為止。

四、聶衛平旋風(1985-1988)

在六超最為鼎盛的中期,亦即1984-1989期間(參考圖一),六年中七大賽除了1984天元賽為石田芳夫所奪外,其餘皆為六超囊括。而此時中日擂臺賽的戰況猶如平地一聲雷,聶衛平三屆九連勝,五勝六超中真正日本籍的小林光一、加藤正夫、武宮正樹、大竹英雄,三度終結擂臺賽,徹底擊碎了二戰以來日本棋壇在世界圍棋的壟斷地位,聶衛平開闢了新的圍棋舞臺,且隨即登上舞臺的中心。此後圍棋真正進入"三國演弈",不再是日本獨舞,六超不再高不可攀,神祕面紗揭露無遺,甚而所謂"六超時代"此後只能適用於日本國內,世界圍棋的主角已悄然更換,日本圍棋逐步式微。

所謂時勢造英雄,聶衛平的貢獻除了在日本六超最為強勢的時期予以致命一擊,扭轉圍棋世界大勢外,尤其在當時國內外情勢下,擂臺賽的勝利對於民族自信心的提振到達了極點,故其對當時代棋迷的意義不能侷限於棋盤上的成就。

表二、聶衛平歷屆中日擂臺賽與對手年齡記錄:(中日擂臺賽共計11屆,可參考圖一)

圖解吳清源後世界圍棋版圖的變遷,一文讀懂近代圍棋史

表三、聶衛平歷屆三國擂臺賽與對手年齡記錄:(1992SBS、1993-1997真露杯,可參考表一)

圖解吳清源後世界圍棋版圖的變遷,一文讀懂近代圍棋史

對於世界圍棋史來說,1988年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這一年創辦了第一個世界大賽-富士通杯,此後陸續產生了迄今114人次世界冠軍,但對於中國棋迷來說,在歷經前三屆中日擂臺賽的激情過後,彷佛由絢爛趨於平淡甚至是近十餘年黯淡無光的黑暗期,1988年也正是聶棋聖(1952/8/17)終結第三屆中日擂臺賽的那一年,此後無論在中日擂臺賽、三國擂臺賽或世界圍棋賽中,再無搶眼表現,而其同齡人小林光一(1952/9/10)與曹薰鉉(1953/3/10)則分別在日本國內賽場及國際賽場繼續狂撈冠軍。旋風來得快、去也疾!一度光照神州大地,燦耀奪目非凡無比,卻也徒留後世多少遺憾與喟嘆!棋迷更多的是選擇性記憶,沉醉在前三屆中日擂臺賽的輝煌與無敵!

時代巨輪不斷向前,1992年不世出的天才李昌鎬以迄今無人能破16.51歲的低齡奪得世界首冠東洋證券杯,歷史正在轉向,舞臺已悄悄由日本移到韓國。此時唯一能夠勉強與韓流抗衡的僅僅是日本六超的餘暉。

1992年以前四屆亞洲盃、五屆富士通杯全被六超包攬(參閱圖一)。此後,在國際賽場(世界賽及三國擂臺賽),無論中日都被李昌鎬為首的"韓流"全然壓制,所謂"六超時代"其實已經結束!從此七大賽的成績僅能視為日本自己的遊戲,與世界頂尖圍棋已然越走越遠。

圖二、歷屆世界大賽及三國擂臺賽終結者一覽表:(跨年賽事以起始年份標識)

圖解吳清源後世界圍棋版圖的變遷,一文讀懂近代圍棋史

圖三、歷屆世界大賽及三國擂臺賽終結者一覽表:(跨年賽事以結束年份標識,粉紅底代表中國;淺藍底代表韓國;黃色底代表日本。三星杯曾經三度一年兩冠)

圖解吳清源後世界圍棋版圖的變遷,一文讀懂近代圍棋史

圖四、 世界冠軍地區和年度區間統計圖:(以實際奪冠日期歸屬年份)

"

十番棋、日本七大賽、中日擂臺賽、三國擂臺賽及世界大賽。

對於未能躬逢其盛的圍棋愛好者而言,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吳清源十番棋、橫掃三屆中日擂臺賽的聶旋風,頭角崢嶸的六超,三國擂臺賽9連勝的徐奉洙…孰先孰後,孰強孰弱,彷佛神話般迷茫。

如果僅僅描述一個比賽難免見樹不見林,不易窺得歷史全貌,如果單獨關注一個年代或個別棋手,亦怕有失偏頗,筆者試圖將多個具有代表性的比賽同時置於歷史的年譜中,或能以較寬廣的視野一睹近代世界圍棋版圖的全貌。

如今的日本圍棋雖然已離世界之巔頗為遙遠,但要回顧近代圍棋歷史,卻不能不瞭解日本圍棋,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1939年,正巧是吳清源與當時日本棋界第一人木谷實十番棋的開始。自此直至二戰後在聶衛平立威中日擂臺賽之前,可以說這段日本圍棋史就是當時的世界圍棋史。

圖一、吳清源十番棋、日本七大賽、中日及三國擂臺賽、早期世界賽及亞洲盃歷屆冠軍一覽表:

很多賽事都是跨年的,除了十番棋是以結束年份註記外,其餘賽事皆以起始年份標識。日本名人是新舊名人賽合併,三國擂臺賽是1991 SBS、1992-1996真露杯、1999迄今農心杯合併計算,中日及三國擂臺賽僅標識最後的終結者。淺黃底是六超:林海峰1942、大竹英雄1942、加藤正夫1947、武宮正樹1951、小林光一1952、趙治勳1956;淺藍底是平成四天王:羽根直樹1976、高尾紳路1976、山下敬吾1978、張栩1980。

圖解吳清源後世界圍棋版圖的變遷,一文讀懂近代圍棋史

1、 吳清源時代(1939-1956)

圖一可以鳥瞰1941-1992年的世界圍棋史。毋庸置疑1941-1956吳清源的十番棋徹底碾壓當時的日本棋界,唯我獨尊無人可以與之並肩。當時本因坊前後得主:橋本宇太郎、巖本薰、高川格乃至後頭稱霸的阪田榮男,無一不在十番棋中被吳大師打到降格,二戰後第一個九段藤澤庫之助尤其輸得慘烈,吳大師的高度與境界後世恐怕再無人能夠企及。

二、阪田榮男時代(1961-1973)

吳大師之後,接棒的"剃刀"阪田榮男是當時僅有的四大賽大滿貫得主(本因坊、名人、王座與十段),阪田榮男時代尚未結束,叱吒日本棋壇近四十年(1965-2007)的六超即逐一登場,最年長的林海峰首先發難在1965取代阪田榮男成為新名人,並陸續在1968的本因坊與1973的王座中扳倒了阪田榮男,1969大竹英雄也在十段戰中接過阪田榮男的權杖,阪田榮男王朝終結在"竹林"之手。日本棋界並沒有真正進入所謂的"竹林時代"(大竹英雄與林海峰兩人生日同是1942年5月),1976年當時的六大賽(1977方有棋聖賽)得主,恰是獨缺林海峰的其他五超,可以明確沒有迎來"竹林時代",卻迎來更為壯闊的"六超時代"。

三、六超時代(1965-1992)

如果純粹看日本圍棋史,"六超時代"起自最年長的林海峰1965年首奪名人頭銜,終結在2007年最年輕的趙治勳十段戰最後一冠。在六超時代早期尚有"人間電腦"之稱的石田芳夫與更為年長的藤澤秀行,六超時代晚期則有王立誠與依田紀基,填補了與"平成四天王"的銜接空檔。

表一、日本七大賽歷屆頭銜統計表:截至2019/07,僅列主要頭銜得主。

圖解吳清源後世界圍棋版圖的變遷,一文讀懂近代圍棋史

從表一可以看到,如果不論日本七大賽的權重,純粹以頭銜賽的數量來衡量強弱,趙治勳在六超中排第一,也是六超中唯一的大滿貫。而平成四天王則以張栩為首,也是四天王中唯一的大滿貫。六超中的武宮正樹頭銜賽的收穫僅有10次,與其他五超相差甚遠,但細看圖一,可以發現武宮正樹尚是1989年開辦的亞洲盃連續四屆冠軍,1988年創辦的富士通杯連續兩屆冠軍,以此成績躋身六超當不為過。

總之,對於日本圍棋來說,"六超時代"是1965-2007,但對於世界圍棋來說,"六超時代"僅能延續到1992年為止。

四、聶衛平旋風(1985-1988)

在六超最為鼎盛的中期,亦即1984-1989期間(參考圖一),六年中七大賽除了1984天元賽為石田芳夫所奪外,其餘皆為六超囊括。而此時中日擂臺賽的戰況猶如平地一聲雷,聶衛平三屆九連勝,五勝六超中真正日本籍的小林光一、加藤正夫、武宮正樹、大竹英雄,三度終結擂臺賽,徹底擊碎了二戰以來日本棋壇在世界圍棋的壟斷地位,聶衛平開闢了新的圍棋舞臺,且隨即登上舞臺的中心。此後圍棋真正進入"三國演弈",不再是日本獨舞,六超不再高不可攀,神祕面紗揭露無遺,甚而所謂"六超時代"此後只能適用於日本國內,世界圍棋的主角已悄然更換,日本圍棋逐步式微。

所謂時勢造英雄,聶衛平的貢獻除了在日本六超最為強勢的時期予以致命一擊,扭轉圍棋世界大勢外,尤其在當時國內外情勢下,擂臺賽的勝利對於民族自信心的提振到達了極點,故其對當時代棋迷的意義不能侷限於棋盤上的成就。

表二、聶衛平歷屆中日擂臺賽與對手年齡記錄:(中日擂臺賽共計11屆,可參考圖一)

圖解吳清源後世界圍棋版圖的變遷,一文讀懂近代圍棋史

表三、聶衛平歷屆三國擂臺賽與對手年齡記錄:(1992SBS、1993-1997真露杯,可參考表一)

圖解吳清源後世界圍棋版圖的變遷,一文讀懂近代圍棋史

對於世界圍棋史來說,1988年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這一年創辦了第一個世界大賽-富士通杯,此後陸續產生了迄今114人次世界冠軍,但對於中國棋迷來說,在歷經前三屆中日擂臺賽的激情過後,彷佛由絢爛趨於平淡甚至是近十餘年黯淡無光的黑暗期,1988年也正是聶棋聖(1952/8/17)終結第三屆中日擂臺賽的那一年,此後無論在中日擂臺賽、三國擂臺賽或世界圍棋賽中,再無搶眼表現,而其同齡人小林光一(1952/9/10)與曹薰鉉(1953/3/10)則分別在日本國內賽場及國際賽場繼續狂撈冠軍。旋風來得快、去也疾!一度光照神州大地,燦耀奪目非凡無比,卻也徒留後世多少遺憾與喟嘆!棋迷更多的是選擇性記憶,沉醉在前三屆中日擂臺賽的輝煌與無敵!

時代巨輪不斷向前,1992年不世出的天才李昌鎬以迄今無人能破16.51歲的低齡奪得世界首冠東洋證券杯,歷史正在轉向,舞臺已悄悄由日本移到韓國。此時唯一能夠勉強與韓流抗衡的僅僅是日本六超的餘暉。

1992年以前四屆亞洲盃、五屆富士通杯全被六超包攬(參閱圖一)。此後,在國際賽場(世界賽及三國擂臺賽),無論中日都被李昌鎬為首的"韓流"全然壓制,所謂"六超時代"其實已經結束!從此七大賽的成績僅能視為日本自己的遊戲,與世界頂尖圍棋已然越走越遠。

圖二、歷屆世界大賽及三國擂臺賽終結者一覽表:(跨年賽事以起始年份標識)

圖解吳清源後世界圍棋版圖的變遷,一文讀懂近代圍棋史

圖三、歷屆世界大賽及三國擂臺賽終結者一覽表:(跨年賽事以結束年份標識,粉紅底代表中國;淺藍底代表韓國;黃色底代表日本。三星杯曾經三度一年兩冠)

圖解吳清源後世界圍棋版圖的變遷,一文讀懂近代圍棋史

圖四、 世界冠軍地區和年度區間統計圖:(以實際奪冠日期歸屬年份)

圖解吳清源後世界圍棋版圖的變遷,一文讀懂近代圍棋史

五、曹薰鉉、李昌鎬時代(韓流時代1992-2005)

筆者將李昌鎬奪得世界首冠的1992年至末冠2005年(實際奪冠日期)劃為"曹李時代",此期間以曹李師徒為代表的韓流可謂橫行無阻,不僅奪得73%(圖四40/55)的世冠,在三國擂臺賽中竟然全攬1992至2005總共12屆的冠軍(2005年農心杯日本冠軍系2006年結束),而曹薰鉉與李昌鎬師徒二人此期間世冠總數26(9+17),終結三國擂臺賽10次(3+7)。這樣壓倒性的成績,謂之"韓流肆虐"實不為過,同期的中日棋手只能嘆生不逢時!中國數代領軍人物聶衛平、馬曉春、常昊也紛紛淹沒在韓流之中。此期間的韓國不僅有銳度-李昌鎬,同時兼具厚度,曹薰鉉、徐奉洙、劉昌赫乃至後起之秀李世石,形成無堅不摧的韓流軍團。

2005年張栩代表日本奪得LG杯,2006年初依田紀基終結農心杯奪冠,猶如迴光返照,自此以後日本儼然成為中韓角力的陪襯,老態龍鍾的日本圍棋已經徹底邊緣化。

六、李世石、古力時代(中韓爭霸時代2006-2012)

強者也禁不住歲月的磋磨,當李昌鎬在30歲前奪得最後世冠-春蘭杯,卻於2006三星杯與農心杯遭到羅洗河與依田紀基的雙重重擊,就此結束了韓流獨霸棋壇的時代。韓國接棒的李世石依然鋒利無比,但已經不是無人可以與之比肩,同齡的中國領軍人物古力,在此期間與李世石並駕齊驅,就如同他們二人畢生對局迄今25:25(1無勝負),2006年以後世冠8:8一樣不分上下。

古力的崛起乃真英雄創時勢,近十餘年中國圍棋的屈辱、無奈至此畫上句號!2006年古力首奪LG杯冠軍,從此開啟中韓爭霸時代,中國圍棋真正成為世界舞臺的主角之一,世冠爭奪開始多了懸念,石佛在此時期憑其餘威仍然奪下2座農心杯冠軍與9座世界大賽的亞軍,但真正的第一人成了古力與李世石之間的較量,最後二人平分秋色,中韓兩強在世冠比數上也15:15握手言和。若加上在中國定段的周俊勳一冠,顯然在中韓較勁的天平上已經向中國微微一傾。

誠然,李世石一生囊括14個世冠,古力僅得8冠,但2005年以前李世石已然獲得6冠,這源自於李世石的道場積累,起跑線較早,也成為古力畢生無法超越的障礙。但2006以後在同一時期的較量上古力絲毫不落下風,故稱此時期為李古時代!

七、以柯潔為首的中國圍棋新世代(2013以來)

隨著韓國近代第二位天王李世石2012年在30歲前奪得末冠三星杯,也結束了中韓爭霸的時代。韓國兩位天王的老去,分別結束了韓國獨霸與中韓爭霸的時代。2013年中國包攬當年六大世冠,為這一個新世代揭開了序幕。韓國數年一出的天才再也無法壓制中國龐大的"一冠群",以柯潔為首的中國泛九零後已然全面成熟,聶旋風時代所種下的種子,終至開花結果。世界圍棋舞臺的中心完全轉向中國,回到其發源地繼續書寫歷史與傳奇!

後記:

"時代"可以說是某段期間引領該領域最為出類拔萃人物的稱號。李昌鎬17冠、曹薰鉉9冠是"曹李時代"最佳代言,李世石14冠、古力8冠是"李古時代"有力明證,而7冠甚至更多冠或許就是未來回首這段"柯潔時代"毋庸置疑的憑據。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