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100改進中的新平臺

武器 陸軍 坦克 坦克炮 坦克裝甲車輛雜誌 坦克裝甲車輛雜誌 2017-10-24

早在1943年8 月, U Z T M 工程師戈裡特斯基就提出了一個基於改進型T-34/76底盤的構想。具體來說,這個所謂改進型T-34/76底盤,實際上是將動力/傳動裝置由後置變為前置,而裝有D-5S 85毫米坦克炮的固定戰鬥室則在加高後變為後置。儘管因為可生產性被認為遜色於其他方案而慘遭淘汰,但當坦克工業部於1944年年初,要求各設計局,也包括有設計能力的生產廠提供基於D-10S坦克炮的新型反坦克殲擊車方案時,這個方案又被UZ TM方面修改了一下重新推出。此後,雖然基於S U - 8 5 M 車體的S U - 1 0 0 方案獲准生產,但U Z TM卻沒有放棄對盡善盡美的追求,而是一邊安排SU-100的量產,一邊在1944年10月繼續向坦克工業部提出了5個不同的無炮塔坦克殲擊車方案:SU-122P,利用SU-122車體安裝一門D-25S型122毫米坦克炮,此時已經制成了原型車併成功通過了工廠測試; E S U - 1 0 0 , 利用S U - 8 5 M車體安裝一門D-10S型100毫米坦克炮, 但改用電傳動裝置; S U -100M1,利用庫存的T-34/76 1943年型車體部件,安裝一門D-10S型100毫米坦克炮,不過發動機和傳動裝置被移到了車前部,而載員/戰鬥室則被後置;SU-100M2,利用183廠和莫洛佐夫設計局在1942年2 月推出的T - 4 4 試驗型坦克底盤,將車體前後倒置後,在所形成的後置戰鬥室內安裝一門D-10S型100毫米坦克炮;SU-122-4,利用T-44試驗型坦克車體,以戰鬥室在前,動力/傳動裝置在後的正常佈局,安裝一門D-25-44S型122毫米炮。

SU-100改進中的新平臺

1944年10月2日,5個方案中的S U - 1 0 0 M 2 與S U - 1 2 2 - 4 被負責坦克裝甲車輛生產的重工業人民委員會選中, 指示U Z T M 將方案細化後進行樣車試製。不過在進一步講述這兩個方案的最終命運之前,有一件事情非常值得深思——無論採用哪種火炮哪種佈局,為什麼基於T - 3 4底盤的方案全都落選了?而T - 4 4又究意味著什麼?從嚴格意義上來講, S U - 8 5 與S U - 1 0 0 都可視為T-34/76的衍生型號,所以T-34/76與T-34/85的輝煌自然奠定了SU-85/SU-100成功的基礎,更何況還有高度通用性/可生產性這個最大的閃光點。然而“光芒之下必有陰影”,T-34坦克可能是整個衛國戰爭中,也可能是當時全世界最好的坦克。不過,不應該將最好和威力最大、防護能力最強、機動性最好和最富成效等概念混為一談,所謂最好的坦克是就其綜合性能而言,其各個單項的性能可能不如其他坦克。換句話說,T- 34系列所獲得的極大成功並不代表這個經典就是“完美無缺並且不可超越的”,單就底盤部分而言,很多瑕疵就在高強度的戰鬥使用中倍受指責,而這些瑕疵主要集中於兩點:

首先,傳動裝置存在的問題便是長期困擾各版本T - 3 4 / 7 6 與T - 3 4 / 8 5 的一塊設計短板。與被奉為經典的整體設計相比,T-34的這套傳動系統被設計得十分蹩腳,實際上是一種操作性並不友好的履帶式車輛。

其5檔變速箱檔位劃分過於粗枝大葉,噪音大、操縱桿行程長,又沒有檔位預選器,主離合器分離機構所用材料不佳,結果在換檔時不但非常吃力,而且容易因為不熟練的操作造成離合器的損壞,再加上減速器與變速箱匹配性存在嚴重缺陷(該部件的有效壽命只達到設計值的60%),這使整個傳動系統的可靠性十分低劣。

SU-100改進中的新平臺

其次,源自BT系列快速坦克的“克里斯蒂”螺旋彈簧懸掛裝置,當然是T - 3 4底盤在機動性方面大獲成功的重要因素。“克里斯蒂”懸掛系統具有很好的柔軟性和可靠性,在使用過程中表現出色。然而,對一輛裝甲戰鬥車輛來說,合理選擇車內容積以裝備威力強大的武器並保證得到有效使用,是設計過程中需要圍繞的核心目標之一, 所以T - 3 4 / 7 6 與T-34/85所使用的“克里斯蒂”螺旋彈簧懸掛系統,其缺點與優點同樣不可令人忽視——不但由於沒有減振器而導致振動增大,影響武器設計精度,而且彈簧室佔用車內容積過多,只能通過增大車高來增加車內容積,然而此種方式卻又並非可以為所欲為毫無顧忌的,結果嚴重限制了T-34底盤的進一步可拓展性。

SU-100改進中的新平臺

顯然,要獲得比SU-100更為完美的新型無炮塔坦克殲擊車,如果只將T-34/76(85)底盤進行前後倒置式的重構,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唯一的辦法只能是尋找一種全新的底盤。結果,作為一個理想化目標,T - 4 4被牢牢地鎖定也就是一種必然了。事實上,T-44幾乎是針對T-34在設計上存在的諸多瑕疵進行逐項改良的產物,其淵源甚至能一直追溯到戰前的T - 3 4 M 。其改進的要點主要包括以下幾點:戰鬥全重27.5噸;炮塔和車體首上裝甲加厚到60毫米(T-34/76坦克車體首上裝甲為45毫米);採用獨立扭杆懸掛裝置取代原先的“克里斯蒂”懸掛,並將車體側裝甲板改為垂直設計,以增大車內有效使用容積;炮塔座圍直徑不小於1 600毫米,並增加車長指揮塔;採用汽缸夾角增大的新型V5柴油機以及經過改良的傳動系統,以減小動力艙的體積和高度。命令要求第183廠在1941年要生產出500輛T - 3 4 M 坦克。顯然, 與後來我們熟知的T - 3 4 / 7 6 相比, T - 3 4 M是一種更為完備的設計。可惜,由於1941年6月22日戰爭的“提前”爆發,A43項目的生產計劃一下子被打亂了。雖然此時已經完成了T - 3 4 M 坦克的設計, 並製成了5 0個炮塔,但由於V5型發動機的製造拖了後腿,加上各坦克製造廠忙於緊急內遷,這些因素最終導致這種“完善版T-34/76”連一輛樣車也沒製造出來就宣告流產。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當戰爭一度瀕臨絕境的局勢開始緩和後, T - 3 4 M 又以T-43的面目一度復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