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武器是德軍的發明,卻成了蘇軍的專利和符號

武器 火箭炮 陸軍 軍事歷史 二戰 安渤課堂 2018-12-07

二戰期間,火箭炮這種新興炮兵武器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中,當時各主要國家都對火箭技術進行了研究,雖然在無制導火箭彈技術的軍事運用方面,蘇聯人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研製出了二戰中大名鼎鼎的“喀秋莎”火箭炮)


這項武器是德軍的發明,卻成了蘇軍的專利和符號


這也讓很多人誤以為其實火箭炮是蘇軍在二戰中想出來的神兵利器。

其實,火箭炮的鼻祖,是德國人。

德國人研究火箭炮的歷史相當悠久。早在1909年,德國的克虜伯公司就購買了瑞典人溫格中校的固定火箭炮的專利,並獨立進行了改進和試生產。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這種火箭炮曾在戰場上試用。但是,還沒等大量生產,大戰就結束了。與此同時,蘇聯在火箭武器的研製上,一直予以極大的關注。蘇聯人的動向對德國人研製火箭炮具有很大促進作用。在20世紀30年代初期,克虜伯公司又重新開始了火箭炮的研製工作。研製工作從火箭彈的火藥開始。開始時用的是黑色火藥,而且是手工操作,工藝性很差,再加上黑色火藥容易衝擊著火,使研製工作進行得十分緩慢。到了1935年,一種新型的、耐衝擊的火箭推進劑研製成功,這種火箭極便於大規模組織生產,從而使德國的火箭炮研製工作大大加快。

這項武器是德軍的發明,卻成了蘇軍的專利和符號


德國人重視多管火箭炮的研製工作,首先是因為它的火力密度大,結構簡單,可以在極短時間內向敵方陣地傾瀉大量鋼雨,面殺傷威力極大,而且在射擊後可以用牽引方式迅速轉移陣地,是一種物美價廉的炮兵武器。火箭炮的最大缺點是彈道不穩定,射彈散佈大,火箭彈的外彈道軌跡容易暴露自身。為此,德軍規定火箭炮射擊後應迅速轉移射擊陣地,採取“打了就跑”的戰術。在二戰中,德國人發展了150毫米、210毫米、300毫米、280/320毫米等多種口徑的火箭炮,有固定式、牽引式和自行式多種形式。


這項武器是德軍的發明,卻成了蘇軍的專利和符號


雖然35式150毫米火箭炮1938年就研製成功了,但是德國陸軍卻嫌它威力小、機動性差,不願意使用。

因此,德國對它進行了一定的改良,使得它更加的激動靈活,成為了41式火箭炮,不過早期,其主要還是用來發射煙霧彈,因此很長時間,它都以煙霧發射器作為代號。


這項武器是德軍的發明,卻成了蘇軍的專利和符號


並且,隨著戰爭的進行,德軍還不斷的對火箭炮的作戰模式進行了發展,如對於載具的改變。

這項武器是德軍的發明,卻成了蘇軍的專利和符號


讓火箭炮能夠伴隨著步兵作戰,提供支援。

又或者增加口徑,從150增加到200mm甚至300mm以上,提高威力。


這項武器是德軍的發明,卻成了蘇軍的專利和符號


整個二戰期間,德國火箭炮部隊作為從化學炮兵分出來的二線部隊,卻取得了和一線部隊不分上下的戰績,整個部隊共有9人獲得騎士級鐵十字勳章、64人獲得德意志金質獎章。

他們不僅在炮兵使用的無制導火箭彈上有一定研究,而且還積極地把火箭彈運用在了空軍部隊的戰鬥機上(Me-262裝備的R4M航空火箭在二戰末期成功擊落了許多盟軍轟炸機),更大的成就在於巡航導彈(V-1)和中程彈道導彈(V-2)上。

最終,德國在火箭發展上的成果被美蘇瓜分,也締造了兩個航空大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