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解放軍部隊環境格外艱苦,有一項關鍵裝備中國仍無法有效提供

武器 陸軍 直升機 大氣科學 怪蜀黍老囧曾 怪蜀黍老囧曾 2017-11-02

近幾日,詹娘舍哨所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詹娘舍哨所,海拔4655米,建在雪山尖上,四周是接近垂直的懸崖峭壁。當地藏族群眾說,那是鷹都飛不過的地方,官兵們卻親切地稱它為“雲中哨所”。詹娘舍哨所的特點在於其地理位置尤為險要,但還有比詹娘舍條件更為惡劣的地方。

這支解放軍部隊環境格外艱苦,有一項關鍵裝備中國仍無法有效提供

詹娘舍哨所

全軍最高海拔的邊防哨所是河尾灘哨所,海拔高達5418米,比詹娘舍還高出763米。中國最西的神仙灣哨所,以及西藏地區的查果拉哨所,海拔都在5300米以上。其中,管轄查果拉哨所的崗巴邊防營,1961年進駐此地,管控著防區百餘公里邊境線和查果拉、空揚米和西西拉三個通外山口,邊防壓力非常大。查果拉哨所每年還有200天以上盛行8級以上大風,大風與缺氧會進一步惡化生存環境。當然,比起在山頂的詹娘舍哨所,這些哨所的道路補給條件還是要更好一些的,至少不那麼需要人力背運。

這支解放軍部隊環境格外艱苦,有一項關鍵裝備中國仍無法有效提供

90年代的查果拉哨所

對於這些邊防哨所而言,後勤補給是最大的問題。由於邊防哨所的位置偏僻,又多高海拔山地,地面補給路線非常長,且常常被暴雪、惡劣氣象條件所阻斷。事實上,現在的哨所能擁有保暖房、有供電設備這些平原駐地的基本設施,其建造代價可以說非常高昂。在高原養一個兵相當於平原養七個,這就是高原山地駐軍成本的寫照。不過近年來,國家很顯然加大的邊防投入,越來越多的設備設施被運用於邊防工作中。根據中國軍網的公開報道,邊防部隊駐地大部分擁有了完整的供電系統,通訊也基本得到保障,打電話與上網都已實現,並且有較好的新鮮蔬菜、氧氣製取保障。在管控上,部分邊防部隊已擁有更多傳感器,可以成倍增加邊防部隊的管理區域。已有公開報道稱,不法分子剛剛越境剪斷鐵絲網,系統就發出了警報,20分鐘後不法分子就被抓獲。這些先進傳感器設備可以大大提高邊防部隊的管控能力和反應速度,可以說是邊防部隊進一步優化的最大助益。

這支解放軍部隊環境格外艱苦,有一項關鍵裝備中國仍無法有效提供

邊防部隊使用的無人機

當然,即便是邊防線上大量使用了先進傳感器設備,其維護和巡邏依然是需要投入人力才能持續。類似詹娘舍哨所這樣的邊防點,最理想的補給方式是直升機,效率將比人力高出至少數十倍。類似詹娘舍哨所這樣的條件,無法支持中型直升機起降,至多可以滿足2噸以下的小型直升機起降需求。不過,中國目前缺乏針對這類山區哨所的小型高原型直升機,此外也缺乏在這類地區的空情與氣象保障。印度軍隊長期使用直升機對海拔5000-6700米的邊防哨所進行物資與人員補給,具有豐富的經驗,不過事故也是常見現象。可以說,高原山地補給即便在現代條件下依然是十分艱難和危險的,但現代化依然是邊防工作最有效的優化方式。

這支解放軍部隊環境格外艱苦,有一項關鍵裝備中國仍無法有效提供

印度的“獵豹”直升機(SA.315B)事故率是很高的

中國陸軍航空兵已經裝備了超過1000架各類直升機,但最輕的機型也是直-11這類2噸級直升機,而高原型直升機基本上是美國S-70C“黑鷹”和俄羅斯米-17V5這類10噸級通用直升機。直-11型這類輕型直升機機動性強,保障需求較低,但由於規格較小、設備較少,在高原補給會出現較高的事故率。中國陸軍也進行過直升機補給邊防點的試驗,如2015年春節,新疆軍區就對紅嘴山邊防連進行了一次冬季直升機補給,此外還有多次直升機後送傷患,但目前尚屬於偶發現象,沒有明確制度化。應該說,直升機山地補給儘管是高風險科目,但直升機補給的效率遠超地面補給,在陸軍逐步旋翼化的今天,直升機更多地運用於邊防工作仍然是必由之路。

這支解放軍部隊環境格外艱苦,有一項關鍵裝備中國仍無法有效提供

直升機需要更多出現在邊防工作中

這支解放軍部隊環境格外艱苦,有一項關鍵裝備中國仍無法有效提供

直-11這類直升機若使高原型成熟或許可以成為邊防工作的有力助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