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成移動物聯網最佳入口 最佳解鎖體驗鎖定未來智能生活

物聯網 通信 自行車 運營商 互聯網商業視覺 互聯網商業視覺 2017-09-23

“從智能化的角度來說,共享單車有哪些空間可做?”——曾有不同的人在不同場合問過ofo小黃車創始人戴威這個問題,他給出的總是同一個答案:看最終的用戶需求,用戶有什麼痛點,有什麼問題,我們就來解決它,“歸根到底,不能為了加一個技術或者去炫耀一個技術而做對吧?還是要看需求。”

用戶、需求,這是戴威反覆強調的兩個詞,也是ofo團隊一以貫之的服務理念:實用,好騎,解用戶之急。一言以蔽之:體驗至上。

基於這種產品信念,從2015年首創無樁共享單車至今,ofo迭代了超過20款車型,從公主車、肌肉車到大眼車,從充氣胎到超輕實心胎,從機械鎖到物聯網智能鎖……不論產品迭代還是技術創新上,ofo始終堅持便捷輕騎第一,堅持普適和實用優先,在用戶需求最強的地方做最解渴的創新。也因此,“輕便好騎”逐漸成了ofo的代名詞。

ofo成移動物聯網最佳入口 最佳解鎖體驗鎖定未來智能生活

當小黃車的騎行體驗日益提升、坐穩行業第一之時,圍繞ofo智能鎖的爭議卻屢見不鮮,部分網文認為ofo的智能鎖是偽智能。

——回到開頭的討論,智能或不智能的標準是什麼呢?對共享單車而言,經得住風吹雨打、保證各種環境下開鎖率的智能,是否要比實驗室裡新奇特的極客式智能來得更有意義?

對一輛單車而言,智能鎖的根基不是智能而是鎖。在共享單車誕生初期,ofo在對單車使用場景、用戶使用習慣、市場成熟度、硬件造價等多方面因素綜合權衡之後,選擇為第一代小黃車配備機械鎖,既照顧了初始用戶手動開鎖的使用習慣,也規避了當時不能應對極端環境的電子鎖的不穩定性風險,為更完備的智能鎖技術研發提供了緩衝期。

用戴威的話說,部分技術不穩定的電子鎖一旦出現系統性風險比如系統崩潰了,就可能會影響數以百萬計的人,跟地鐵和公交停運一樣,“這個影響太大了,所以早期的時候我們想,用戶可不可以用是最重要的。”依託這種實用主義理念,ofo一代鎖在很多極端惡劣情況下的表現可圈可點,即便在去年的武漢洪水中也一直可以使用。

在度過了初期市場適應期、積累了大量用戶使用反饋後,ofo的智能鎖技術開始厚積薄發。從去年底到今年3月,ofo開始大規模投用第三代“天王星”智能鎖,不僅搭載北斗和GPS雙模定位技術,具有狀態報警、位置追蹤功能,而且三秒開鎖、抗震耐造、雲開鎖+按鍵開鎖雙保險,在抗造耐用、智能運營與用戶體驗之間找到了一個最優平衡點。

“天王星”只是開始。技術、資本、用戶體量萬事俱備,“韜光養晦”的ofo開啟了智能鎖暴風模式。

今年6月,ofo與華為、中國電信共同宣佈,三方共同研發的NB-IoT物聯網智能鎖正式商用,這是全球首款物聯網智能鎖的首次商用,打破了NB-IoT技術零商用的技術門檻,更一舉將共享單車推入移動物聯網時代。

ofo成移動物聯網最佳入口 最佳解鎖體驗鎖定未來智能生活

9月7日,在全球科技盛事華為全聯接大會上,ofo聯合創始人薛鼎將NB-IoT智能鎖稱為“現階段共享單車智能鎖最佳解決方案”、“移動物聯網最佳入口”。據介紹,與目前市面上普通的智能鎖相比,NB-IoT物聯網鎖功耗更低、續航長達3年,穿透性更強、無懼各種極端環境,連接能力100倍級增強、避免了普通智能鎖的掉線、擁擠、卡頓毛病。

ofo成移動物聯網最佳入口 最佳解鎖體驗鎖定未來智能生活

更具開創意義的是,NB-IoT物聯網鎖開啟了ofo“智聯萬物”的窗口,不僅以其強大的數據採集能力為ofo預測用戶需求、精準調度單車提供了技術支持,而且以小黃車為起點,打通了連結人們日常生活中各個應用場景的入口,為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構建提供了落地突破口。用中國電信北京分公司副總經理項煌妹的話來說:每一個ofo智能鎖所在的地方,就是一個智能鏈接產生的點,就是智能信息製造的原點。

ofo成移動物聯網最佳入口 最佳解鎖體驗鎖定未來智能生活

有人說ofo是後發制人,有人說是一盤大棋。一個事實是:從最開始的街頭開鎖率最高,到後來的功能+智能車鎖性能平衡並舉,再到而今的智能運營+移動物聯網最佳場景,ofo的信條始終未變:體驗,體驗,體驗。或許,這種一步步深耕用戶體驗的土壤上開出的智能之花,正是ofo更能留住人心的關鍵所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