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這對老夫婦為小英雄韓餘娟義務守墓33載

吳良 雷鋒 清明節 社會 宿遷網 2017-04-06

宿遷網訊(記者 孫軍賢)“學習雷鋒我就想到你,好人好事你做到點滴。你陽光的心靈把愛普及……”一首《好孩子韓餘娟》在宿遷大地久久傳唱,捨己救人小英雄的事蹟廣為流傳。4月4日是清明節,記者趕到韓餘娟墓園瞻仰時獲知,有這麼一對老夫婦,當年從倒塌的房屋中抱出小英雄,又是他們義務看護墓園,陪伴小英雄33載,不求回報,默默奉獻。這對可敬的夫婦就是家住湖濱新區井頭鄉安圩居委會的吳良自和張美藍。

主動要求看護墓園

吳良自回憶說,1983年8月14日夜,因連續降大雨,75歲的五保老人傅王氏住的小屋主樑掉了下來,長期義務護理照顧老人的12歲的韓餘娟,在這關鍵時刻,奮力將老人推開,自己卻被砸在下面。聞訊趕去的吳良自,從倒塌的房屋裡抱出昏迷不醒的韓餘娟。20多天後,韓餘娟因流血過多、搶救無效而獻出寶貴的生命。教育部號召全國小學生向韓餘娟學習,民政部追認她為革命烈士,全國掀起了學習小英雄韓餘娟的熱潮。

韓餘娟犧牲後,1984年,當時政府在小英雄犧牲的地方建造了一座“韓餘娟陵園”。“鄉里決定安排專人守護墓園,我就主動找到村裡的幹部說,小娟是個好孩子,小小年紀為了救人連死都不怕!我要為她做點事!”吳良自介紹,村裡的幹部被他的真情打動,當即答應了他的請求。

“那時墓園沒有屋子,為了便於照看,我剛開始就在墓園西北角搭了個簡易棚子,後來吃住都在那兒。冬天屋裡漏風很冷,夏天蚊蟲叮咬又很熱。”據吳良自回憶。後來接通了電源,打了水井,生活才方便多了。

義務守墓已經33年

“十幾畝的墓園裡,我和老伴每天都在默默守護,要接待前來瞻仰祭掃的學生和群眾,還要不停地拔草、擦洗等。”吳良自告訴記者。

“老吳是個大好人,自從建起墓園,就義務看護,不求回報。有次夏天晚上到他的小棚裡,在昏暗的煤油燈下,看到他渾身是汗,正吃力地搖著蒲扇。因為沒有通電,棚子又小,熱得人受不了。大家都勸他到兒子家住,寬敞又舒服。而老吳卻說,晚上不到墓園來,心裡不踏實。老吳都這麼大歲數了,義務守墓幾十年,莊鄰鄉親提起他沒有不佩服的!”一位村民告訴記者。

不知不覺間已經過去33年,今年吳良自已經79歲,老伴更是88歲高齡。“墓園提升改造後環境變化很大,現在我們居住的條件也大大改觀。”當記者詢問老人們為何能堅持這麼多年義務看守墓園時,吳良自表情凝重地說:“小娟這麼小都能在生死時刻想到別人,我做這點事又算得了什麼。我們會一直陪著小娟,這墓也會一直守下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