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攀登者》票房破40億,對吳京和國產電影意味著什麼?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到來了,有些電影的宣傳也來蹭這個熱點,比如我今天要說的《攀登者》。

假如《攀登者》票房破40億,對吳京和國產電影意味著什麼?

6月5日,電影《攀登者》官微發佈了一條微博,以“高考知識點”為主題,設計了6個科目的一些“必背內容”,當然啦,內容全部都是關於珠峰和電影《攀登者》的。不得不說,官微的這條蹭熱點的微博,做得還是很用心的,而且看得出來應該是費了一些腦筋的。

假如《攀登者》票房破40億,對吳京和國產電影意味著什麼?

《攀登者》講述了1960年中國登山隊成員王富洲、貢布(藏族)、屈銀華三人完成中國人首次登頂珠峰的故事。可以看出來,這是一部“災難”和“冒險”為主題的電影,而且也是一部主旋律正能量的電影。該電影已經宣佈定檔今年的國慶節了。

假如《攀登者》票房破40億,對吳京和國產電影意味著什麼?

《攀登者》的主演陣容十分強大:吳京、張譯、章子怡、胡歌、井柏然、王景春、何琳以及成龍。單是看到這些名字排列組合在一部電影裡,就已經讓人萬分期待了。其中,吳京是挑大樑的,出演的正是登山隊的隊長。

假如《攀登者》票房破40億,對吳京和國產電影意味著什麼?

吳京也是最早進入劇組的一個。在影片還沒有正式開拍前,吳京就已經前往某雪山,實地訓練了半個月了,期間還得了嚴重的感冒和高反。在正式拍攝期間,吳京的腿傷復發,不得不中斷幾天,出國治療,然後馬上又回國,坐著輪椅回到劇組繼續拍攝。敬業精神令人敬佩。

假如《攀登者》票房破40億,對吳京和國產電影意味著什麼?

《攀登者》是一部一路都在宣傳的電影,吳京也多次在微博中更新自己的動態,但是有一點必須要指出,吳京微博中並沒有提到自己的腿傷復發,要坐輪椅了,這些都是被網友拍到才曝光的。也就是說,吳京並沒有拿這個事來營銷和賣人設。

假如《攀登者》票房破40億,對吳京和國產電影意味著什麼?

同時也要指出一點,吳京在拍攝《攀登者》的時候,是有替身的。這個替身比吳京年輕,咋一看還是挺像的。據悉這個替身演員是某視頻軟件的網紅,粉絲幾十萬。吳京因為身體受傷,以及一些情景拍攝需要,使用了替身,這是可以理解的,影視拍攝行業也是默許這種行為的。

假如《攀登者》票房破40億,對吳京和國產電影意味著什麼?

章子怡是影片中僅有的兩個女性角色之一,而且戲份比何琳要更多一些。章子怡出演的是氣象學家,為了影片的拍攝,章子怡前期也進行過學習和體驗生活。

《攀登者》是我國第一次嘗試登山冒險的題材,具有一定的新鮮和吸引力,再加上如此強大的陣容,所以影片一直備受期待。有不少網友稱,預估《攀登者》的票房,能破40億。

假如《攀登者》票房破40億,對吳京和國產電影意味著什麼?

《戰狼2》和《流浪地球》的火爆,讓吳京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明星,兩部電影的票房就破百億了,這也是創造世界紀錄的。如果《攀登者》的票房能再破40億,那對於吳京來說,意味著什麼呢?

那就意味著,吳京有可能憑藉三部電影的票房就達到了150億,這將是前無古人後人也很難超越的壯舉。吳京在娛樂圈的地位,也會躍居最頂級的大咖系列。這些是吳京的個人榮譽。

假如《攀登者》票房破40億,對吳京和國產電影意味著什麼?

對於國產電影來說,就是宣告實力演員的迴歸,流量明星不再受寵。影視行業的薪酬將回歸正常,不再向有流量無演技的明星傾斜。同時,也有可能讓國產電影開拓一個新的領域,那就是災難冒險類。

假如《攀登者》票房破40億,對吳京和國產電影意味著什麼?

《戰狼2》火爆,吳京開闢了戰爭動作片領域。《流浪地球》火爆,吳京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元年。《攀登者》很有可能火爆,也很有可能讓災難冒險類影片開始嶄露頭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