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7人入圍2017中科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

武漢7人入圍2017中科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

長江日報融媒體8月1日訊(記者李佳)1日,中國科學院網站公佈201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武漢地區共有7人入圍。

入圍的武漢大學教授徐紅星,在單分子表面增強光譜和納米全光網絡方面做出開創性工作,曾獲中國青年科技獎,在最新的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中他上榜。人民日報曾報道,入選“高被引科學家”名單,意味著該學者在其所研究領域具有世界級影響力,其科研成果為該領域的發展做出了較大貢獻。

另一位入圍的武大教授張良培,曾憑藉“空天地一體化對地觀測傳感網的理論與方法”項目成為國家“973”首席科學家,他也是李德仁指導的博士生。而武大在測繪遙感領域的院士目前已有6位。

現任武大校長竇賢康也入圍。他曾是國家大科學工程“子午工程”副總工程師。他在國內首次利用激光雷達實現對流層以上中高層大氣的風場觀測,為中高層大氣動力學研究奠定重要基礎。

入圍的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劉買利研究員,解決了核磁共振分析中強信號抑制、重疊譜的分離、相互作用信息的獲取、個體差異的影響和定量表徵、細胞中的相互作用等關鍵問題。

入圍的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王焰新教授,主要從事水文地球化學、水汙染控制、地下水汙染及防治等領域的研究,在擔任該校校長的行政職務同時,還在堅持科研研究,主持“環境水文地質”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入圍的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孫和平研究員,據百度介紹,他建立和完善武漢國際重力潮汐基準;精密測定全球重力潮汐參數等。“重力”是地球重要指標,重力及其差異的資料在很多方面都有重要的應用,如大地測量、重力找礦、海平面變化、潮汐,以及其他諸多的地表及地球內部過程,如冰蓋厚度變化和火山下的岩漿分佈等。

入圍的武漢理工大學張清傑教授,主要從事特種功能無機非金屬材料及應用研究工作,他提出了新一代複合材料二類重要非線性性質的預測與控制理論和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入圍7人中,半數以上都涉及地球科學,有對地觀測、水文地球化學及地球重力場研究,凸顯武漢在這一相關領域的科研實力。

【編輯:王戎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