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康”書記“太倔”遭妻埋怨,職場品行卻值得學習!

吳剛 反腐倡廉 政治 人民的名義 第一任職 2017-06-18

“達康”書記“太倔”遭妻埋怨,職場品行卻值得學習!

有人工作能力很強,業務水平也出類拔萃,本應職場坦蕩,受到公司器重,卻因嘴上不長毛,總是利口偽言,眾所共惡,功不抵過。那麼,職場人究竟該如何把握技巧,才能避免“禍從口出”呢?需要把握四個關鍵節點,一是沒有把握的話不要講;二是奉迎的假話不要講;三是涉及大局的話不要亂講;四是不符合身份的話不要講。

進入正題前,先講一個故事!

《人民的名義》熱播以後,劇組組織媒體見面。見面會上,有記者問“達康書記”扮演者吳剛:“請問吳老師,《人民的名義》取得空前成功,您認為是否推動了中國反腐進程,或者說是中國反腐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吳剛聽記者如此說話,心中隱隱不快,嚴肅地說:“無可奉告!”現場氣氛頓時陷入尷尬。

在回家的路上,吳剛的妻子(《人民的名義》中達康書記妻子歐陽菁的飾演者嶽秀清)埋怨丈夫道:“老吳,不是我說你啊!剛才那種場面,你怎麼就不迎合媒體,說些場面話應付一下呢?你一輩子都這樣,脾氣太倔!”

吳剛沉吟片刻,輕聲地迴應妻子:“一部電視劇如果真能推動中國反腐進程,那當然是功在當代;但如果與人們心目中的期望值還有差距,我卻言之鑿鑿地信口胡吹,那豈不讓人笑話!”

“達康”書記“太倔”遭妻埋怨,職場品行卻值得學習!

《人民的名義》中老戲骨吳剛將“李達康”這個人物刻畫演繹得淋漓盡致,電視劇熱播以來,“達康書記”這一形象被群眾廣泛認可,“達康書記”行事作風深入人心,吳剛因此更加火熱起來。

按常理,吳剛應藉機大談特談此劇對社會進步的歷史貢獻,甚至可以借對一些社會負面現象的進行批駁,以此提高自己的正面形象。

作為一個德藝雙馨的老戲骨吳剛並沒有如此選擇,而是從政治大局、社會責任、歷史擔當角度出發,謹言慎行,以身作則,絕不為名利違背道義、底線,哪怕得罪記者,也絕不違背良心。

正因吳剛始終堅持謹言慎行的原則,不僅維護了《人民的名義》中“李達康書記”的清廉形象,也維護了作為一名演員應擔當的社會責任的公眾形象,與一些“小鮮肉”“萌妹子”為名利失去底線的言行形成鮮明對比!

轉身職場中,可能有人認為演員吳剛的故事離現實太過遙遠。其實不然,如果我們以吳剛拒絕採訪事件為“鏡子”,反觀“禍從口出”的職場現象,至少可以得到四點啟示:“達康”書記“太倔”遭妻埋怨,職場品行卻值得學習!

一是沒有把握的話不要講。當記者問吳剛“您認為是否推動了中國反腐進程,或者說是中國反腐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時,吳剛並不能肯定這部劇對社會的持續影響力有多強勢有多深遠,甚至會不會產生負面影響,在沒有把握的前提下,與其胡亂猜測,還不如拒絕回答。職場中也一樣,領導詢問下屬問題,或者客戶諮詢產品時,在沒有把握或不可預測情況下,千萬不要亂講,更不能憑經驗做保證,如果事件進展順利則無事,如果事實與預測不符,不僅會影響公司決策或客戶收益,而且自己的職場生涯很有可能因此而夭折。

“達康”書記“太倔”遭妻埋怨,職場品行卻值得學習!

二是奉迎的假話不要講。吳剛妻子事後埋怨丈夫太倔,不知逢場作戲,應付一下場面。其實,“逢場作戲”本質就是作假,與其說假話降低自己品行,還不如選擇迴避。職場中一些新人頭腦靈活,口齒伶俐,甚至有些油嘴滑舌,反而認為自己胡扯的故事領導喜歡聽、同事佩服,展現了自己能“忽悠”的才能。其實,職場就是戰場,花裡胡哨的假把式打不了勝仗,真正攻下陣地的是真才實學。因此,一切不創造利潤的奉迎都是無效,甚至是低智商的行為。所以,職場人即使要奉迎領導,也要建立在業績這個基礎之上,只有符合事實的奉迎才會事半功倍,達到預期目的。

“達康”書記“太倔”遭妻埋怨,職場品行卻值得學習!

三是涉及大局的話不亂講。涉及大局,必會影響大局。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就是這個道理。一些具有社會影響力的人,往往更加註重慎言,否則,他們造成的後果可能對大局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吳剛作為《人民的名義》最火角色“達康書記”扮演者,已經火得不要不要的了,如果吳剛此時借角色影響力,對反腐大局胡亂猜測,後期造成的後果就可能上升為政治影響,甚至給反腐大局造成被動。作為職場人,特別是代表公司形象、主管業務的骨幹,只要涉及公司形象、利益、大局的事情,在講話之前,要在內心掂量掂量,權衡哪些話該講,哪些話不能講,儘量做到三思而後言,避免“言多必失”“課語訛言”,造成不可控的負面影響。

“達康”書記“太倔”遭妻埋怨,職場品行卻值得學習!

四是不合身份的話不要講。當記者問及涉政反腐話題時,吳剛選擇拒絕回答。吳剛的行為看似得罪了記者,行為唐突、不識趣,其實,他心裡很清楚,擺位也很準確,自己只是演員而已,並非政府官員,反腐是國家黨政大事,豈是自己能隨性評論的。所以,吳剛在他人看來,好像太倔不講人情,不知觀眾就是“上帝”這一道理,實質是大智若愚,可能為自己避免了一場“災難”。有的職場人,缺乏政治頭腦,對公司領導形象、人事調整、計劃安排、業務拓展等領導層決策的事務妄加評論、指頭論足,不僅不符合自己身份,而且可能影響領導和公司形象,到頭來避免不了要吃虧。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這是職場成功人士追求的至高境界,但要達到這一境界,就需要職場人拉直何時說話、說什麼話、怎麼說話等心中問號,否則,就會把自己的辛苦毀在自己的嘴上,迎來的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