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愛心媽媽”李豔霞的假面具:愛心,多少惡行假汝之名

愛心,多少惡行假汝之名

揭開“愛心媽媽”李豔霞的假面具(上)

李豔霞,對外常用名為李利娟,自稱堅持20多年收養百餘名孤殘兒童,創辦了河北省武安市民建福利愛心村,被媒體稱為“愛心媽媽”。6月19日至21日,李豔霞等16人涉嫌聚眾擾亂社會秩序、偽造公司印章、敲詐勒索、詐騙、職務侵佔、故意傷害、窩藏案,在武安市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從“愛心媽媽”到涉嫌多起犯罪的刑事被告人,相信這並不是人們願意看到的結局。李豔霞之所以敢頂著“愛心媽媽”的光環為非作歹,個人私慾不斷膨脹是根源,也與新聞媒體的片面報道以及行政部門的監管不力密切相關。《法制日報》記者深入河北邯鄲、武安等地調查採訪,推出組合式報道《揭開“愛心媽媽”李豔霞的假面具》,試圖還原李豔霞真實的其人其事,敬請關注。

● 媒體記者都是慕名而來,當地官方從未邀請推介。一些媒體記者找到武安市相關部門時,都被告知不建議報道,因為李豔霞在武安當地名聲不佳、爭議頗多

● 李豔霞在武安市以痞著稱、沒人敢惹,“女痞子”是不少當地人對她的評價,政府機關、企業老闆、普通百姓都是她訛詐的對象

● 愛心村被註銷後,武安市民政局前任局長黃利斌被免職,此前兩任局長及民政局其他數位官員受到處分

□ 本報記者 馬競 周宵鵬

2015年5月,在某省級衛視一檔知名訪談欄目上,李豔霞(又名李利娟)成為當期母親節專題的主人公,不幸、眼淚、矛盾、執著、愛心成為訪談的關鍵詞。

遭遇不幸婚姻,與親生兒子決裂,收養棄嬰孤兒,變賣家產建起愛心村——面對電視鏡頭,李豔霞完整講述了自己的故事,這期訪談內容成為她此後接受媒體採訪的範本。

就在節目播出的幾個月後,有媒體在對她的報道中直接發問:是“大愛媽媽”還是“最出名的女痞子”?《法制日報》記者梳理髮現,這是媒體上首次出現對李豔霞質疑的聲音。

然而,在媒體大量對李利娟收養孤殘兒童的報道中,質疑的聲音總是顯得勢單力薄,很快就被淹沒在一片“大愛”喧囂聲中。

宣傳部門從未推介

媒體記者慕名而來

不幸的婚姻讓她失去了一切,吸毒的丈夫敗光了家產,甚至還將兒子賤賣,被她發現後贖回;與前夫離婚後開始收養棄嬰,陸續有人將棄嬰送到她家……面對媒體採訪,李豔霞一次次用自己的故事,撥動著聽者的心絃,贏得無數感動、讚美和資助。

在講述中,李豔霞說自己從1996年開始收養孤殘兒童,但被媒體關注並獲得“愛心媽媽”的稱號,則是在她收養棄嬰10年之後。

曾長期跟蹤報道李豔霞慈善事蹟的邯鄲市某媒體記者陳林卓(化名)告訴記者,李豔霞的出名純屬偶然。

據陳林卓講述,2006年5月,李豔霞乘坐火車帶收養的病殘兒童赴北京就醫時,身邊乘客聽到她在電話裡說去看病的不是自己的孩子,便與之攀談起來,瞭解到李豔霞收養了10名棄嬰後頗為感動,便打熱線電話給《燕趙都市報》提供了這條新聞線索。

隨後,《燕趙都市報》駐邯鄲記者站記者和陳林卓採訪了李豔霞的事蹟。2006年5月15日,《燕趙都市報》刊發報道《13個孤殘兒童的母親》,不足千字的文章描述了李豔霞收養棄嬰的初衷和現狀。

正是這篇報道讓李豔霞進入公眾視野,此後包括央視在內的多家媒體對其收養棄嬰的事蹟都進行了報道。

武安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這些媒體記者都是慕名而來,當地官方從未邀請。“一些媒體記者找到武安市相關部門時,都會被告知不建議報道,因為李豔霞在武安當地名聲不佳、爭議頗多。”

“李豔霞在武安的口碑非常不好,我們本地媒體從來沒有采訪報道過她。”採訪中,武安市電視臺一位負責人說,在前來採訪報道李豔霞事蹟的媒體中,有一部分是她自己專門請來的。

沒有官方的推介並未阻止李豔霞慈善美譽的進一步提升。2006年底,李豔霞當選“感動河北”年度人物。記者注意到,2006年“感動河北”年度人物評選活動由燕趙都市報社獨自主辦。

“首要選擇標準是普通小人物,視角不能是官方的。”時任《燕趙都市報》新聞週刊部主任、“感動河北”活動評委李文河向記者介紹,候選人物提名無須經過地方文明辦、宣傳部推薦,而且活動只考慮候選人所做的事情值不值得宣揚,因此不會對候選人整體情況進行嚴格把關。

“金錢曾改變她的生活,但真正改變她命運的是她遭遇不幸後昇華的高貴情感,16個孤兒的‘愛心媽媽’,這個稱謂使她達到了用金錢永遠也無法達到的人生高度。”這是李豔霞經讀者投票當選2006年“感動河北”年度人物後的獲獎評語,作者是冠名贊助企業河北卓達集團時任總裁助理陳某。

在李豔霞被譽為“愛心媽媽”後,10多年來媒體不斷將目光投向她和她創辦的愛心村,引發社會諸多愛心人士幫扶愛心村。

“李豔霞很善於利用媒體,在接受採訪的過程中,她結交了不少媒體朋友,這些媒體也很樂意報道她的愛心故事。”武安市電視臺這位負責人說。

親生子女謊稱孤兒

戶口落在愛心村裡

“她對孩子們確實不錯!”陳林卓在採訪李豔霞時也被其深深感動,2006年至2008年左右被收養的孩子,他都能叫得上名。

亮亮(化名)1995年出生在邯鄲市涉縣沙河村,兩三歲時母親出走,後來父親得病去世,爺爺遭遇礦難離世,奶奶在他七八歲時病故,無人照顧的亮亮開始四處流浪。當他流浪到武安市時被李豔霞收養,如今已經結婚,家就落在了愛心村裡。

然而,與陳林卓的聽聞不同,記者瞭解到的情況卻令人瞠目結舌。

2011年,李豔霞在鑫森鐵礦礦井邊上修建了現在的愛心村,取名“武安市民建福利愛心村”。她曾向媒體表示,自己當時已經入不敷出,於是賣掉別墅修建了愛心村,同年她被診斷患有早期淋巴癌,開始接受治療。但據瞭解,現被關押在看守所的李豔霞經體檢並未查出患有癌症。

在李豔霞對媒體的講述中,李某超是她收養的第一個孩子。然而,所謂被遺棄的流浪孤兒李某超其實就是李豔霞的親生女兒。

知情人告訴記者,李豔霞18歲時未婚生育了一個女兒,送給在武安三井巷居住的一對夫婦撫養,戶口登記為張某,1983年3月10日出生。1996年,李豔霞與丈夫離婚後,將13歲的女兒要了回來,對外謊稱是自己收養的孤兒,取名李某超,並將其出生時間改為1991年11月25日,又在愛心村登記了戶口。

2009年,李某超用張某的戶口簿與何某登記結婚,婚後生下一子何某某。為了讓李某超的孩子也享受孤殘兒童低保和補助等待遇,李豔霞將何某某改名為李某燁,以孤殘兒童的名義將其落戶在愛心村,但仍與李某超夫婦一起生活。這段事實,被李豔霞向媒體描述為把孤殘兒童“陪嫁”給李某超,讓大愛延續。

在李豔霞的愛心村裡,她的親生子女並非只有李某超一人。

據瞭解,李豔霞生育過2子2女,分別為:1983年出生的李某超,戶口在愛心村;1987年與前夫生育的兒子韓某;1999年與馬某同居生育的兒子趙某,後以李某豆的名字落戶在愛心村;2008年與許琪同居生育的女兒李某楨,戶口登記在愛心村,對外稱“從大橋下撿回來的孤兒”。

隱瞞事實騙取低保

愛心賬戶用來牟利

李豔霞通過媒體對外宣稱,從1996年收養第一個棄嬰開始,22年間,她共收養了118名棄嬰。官方消息顯示,李豔霞的愛心村被註銷時,村內尚有孤殘兒童、嬰幼兒71人,以及已成年的被收養者3人,另有3名兒童漂泊在外。

令人震驚的是,愛心村裡這些受到社會各界關注關愛,並且享受到落戶、就醫、入學、低保等諸多福利的孩子,並不都是李豔霞所說的被遺棄的孤殘兒童。

“上學可以上最好的學校,看病能得到醫藥費減免,政府還給補貼,這讓一些孩子家長看到了機會。”知情人告訴記者,有些家長為了孩子上學、看病方便,主動將孩子送到愛心村,登記在愛心村名下,李豔霞會向孩子家長收取幾千到1萬元不等的費用。

檢察機關指控,2014年至2018年期間,作為愛心村負責人,李豔霞向武安市民政局、武安鎮政府隱瞞事實,提供了23名與事實不符的申請低保人員信息,使武安市民政局為不符合申請低保人員辦理了低保手續,又隱瞞3名享受低保人員已死亡的信息,騙取城鎮低保金。經鑑定,李豔霞以這26人名義騙取國家城鎮低保補助資金共計人民幣568493.2元。

上泉村知情村民告訴記者,這些年經常有愛心人士慕名前來,愛心村接受的社會各界捐助無數,現金、衣物、食品、藥品都有,還有幼兒園的孩子專門捐出自己的零花錢表達愛心。

2011年9月,李豔霞開通了名為“民建福利愛心村”的3個對公賬號、對境外賬號,截至目前共收到社會捐款、補助款摺合人民幣2149.7481萬元。利用管理愛心村公用賬戶的便利,將公用賬戶資金轉至自己的個人賬戶,也是檢察機關指控李豔霞的一項罪名。

“假借收養兒童移花接木、瞞天過海,哭窮裝病,編造謊言、欺騙社會,李豔霞就是藉助愛心村來掩蓋她不可告人的目的,用假大愛騙取愛心、牟取私利。”當地村民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