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心疼”伯克希爾 沒標的可投的巴菲特只好做千億回購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舊唐書·魏徵傳》

經濟衰退、股市調整、市場質疑、巴菲特、回購,這一系列關鍵詞的演繹,彷彿是伯克希爾(BRK.US)2011年的歷史重演。

日前,巴菲特再提出回購伯克希爾哈撒韋股票,回購額度最大額度可能達到1000億美元。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88歲的股神巴菲特在接受近三個小時採訪中表示,伯克希爾有回購股票的可能,但並未透露具體時間表。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截至2018年年底,伯克希爾哈撒韋持有1120億美元美國國債和其他現金等價物,已經是連續六個季度超過1000億美元。此前,巴菲特曾多次表示想要把賬上的現金投資出去,但上一筆重大交易還是在2016年1月,當時伯克希爾斥資320億美元收購航天製造商精密機件公司,之後再無大資金的買賣。

在最新的致股東信中,他表示未來幾年伯克希爾希望將一大部分過剩的流動資金,轉移到伯克希爾永久擁有的業務中去,但因為那些擁有良好長期前景的企業目前股價過高,這筆錢並沒有花出去。

雖然市場解讀巴菲特此舉略帶些被動,但對比股神之前回購的歷史節點,以及此次幾乎全盤押注回購的準備來看,股神這次或許不是簡單的“無奈之舉”。

2011年,巴菲特首次發表回購言論

美股市場接連跳水,引發股神首次回購。2011年7月22日始,歐洲銀行業的種種問題引發市場擔憂,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一旦蔓延,美國銀行系統可能會受到牽連。與此同時,美國經濟增速正在放緩,“二次衰退”進一步加劇市場擔憂情緒,市場避險需求持續高漲。

當時的美國股市接連上演“蹦極”,投資者如同驚弓之鳥般紛紛拋售,短短12個交易日,標普500指數下挫了16.69%,之後更是繼續震盪下行,連續五週走低的多次下探,美股基本達到了新一輪“熊市”判定的臨界點。

9月25日,伯克希爾A股跌出了98952美元/股的低點,是2010年以來股價首次下破10萬美元。9月26日,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宣佈,如果股價跌破市淨率1.1倍的“紅線”,公司將出手在市場上回購其股票,不過由於公司主業之一是保險,所以現金類資產將至200億美元以下將停止回購。

這是“股神”巴菲特自1965年收購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以來,首次發表關於回購股票的言論,所以消息一出來,伯克希爾當天股價飆漲了8.1%。

大家都在“心疼”伯克希爾 沒標的可投的巴菲特只好做千億回購

行情來源:富途證券

在一片恐慌中,“股神”巴菲特選擇回購自家股票,投資者對巴菲特此舉的解讀為,巴菲特認為不會再次出現一場嚴重的經濟衰退或者股市崩盤,這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投資者的信心。整個2012年,伯克希爾花費13億美元用於回購股票,當年公司總收益為241億美元。

之後時間也證明了巴菲特的眼光,美股大牛走勢穩健得走完了之後的七八個年頭。

直到不久之前,歷史再一次重演。

2018年,巴菲特再次執行股票回購

有趣的是,時隔七年再提回購,巴菲特面對了很多相似的情景。2018年尾聲時期,美股連續大跌,美國十年經濟週期見頂的聲音不絕於耳,加上中美貿易摩擦影響,使得美國經濟增長預期落入低谷。

2008年以來靠低利率、轉移槓桿、資產負債表修復、頁岩油氣技術革命等推動的美國經濟復甦本來在2016-2017年前後築頂,但特朗普減稅進一步拉長了復甦週期。步入2018-2019年,隨著特朗普減稅紅利釋放動能邊際減弱、承諾的基建投資存不確定性,疊加美聯儲加息進入下半場、逐步告別低利率環境、貿易保護主義推高通脹預期和美國政府赤字擴大,經濟復甦邊際上很難再加強。

再加上利率中樞水平持續上移壓制估值,與此同時,投資者對通脹上行、美聯儲加息加快、經濟放緩、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中東地緣形勢緊張等條件下提升的避險情緒,都加強了美股下跌動力。

7月17日,伯克希爾發表聲明稱,如果董事長巴菲特和副董事長芒格都認為“股票回購價低於公司的內在價值”時,那麼可以隨時進行股票回購,公司也再次重申了200億美元現金的持有底線。

7月18日,伯克希爾股價創約七年來最大單日漲幅。A類股收漲5.10%,超過了2011年11月30日的漲幅4.9%,報收303210美元,為3月21日以來最高。B類股收漲5.27%,僅次於2011年9月26日的漲幅8.6%,並重回200美元,創5月10日以來最高。

大家都在“心疼”伯克希爾 沒標的可投的巴菲特只好做千億回購

行情來源:富途證券

巴菲特在三季度回購了9.28億美元的本公司股票,投入的資金超過4年多來的總和,第四季度進一步回購了約4.18億美元的公司股票。

跟隨巴菲特回購呼聲的,還有各大投資基金。智通財經APP瞭解到,2018年三季度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信託大手筆跟進買入,整體買入規模大幅高於賣出。不過四季度形勢有所變化,投資基金的多數減持行為,透露出了市場擔憂情緒又開始瀰漫。

大家都在“心疼”伯克希爾 沒標的可投的巴菲特只好做千億回購

之後就是文章開篇提到的,巴菲特再次強調回購態度,不過這次的規模最多可能用掉伯克希爾賬上的大部分現金。2011年那會兒,巴菲特頭年宣佈回購,次年持續執行;2019年這會兒,股神同樣在2018年高調執行回購的次年,依舊不改態度,那這次等待伯克希爾的又將是什麼呢,只能等待時間給我們答案了。

附:巴菲特論回購

最後,來欣賞一下巴老爺子對於回購這一資本行為的見解。(內容節選自歷年巴菲特致股東信)

只有在一定條件下公司買回自家的股份才有意義。首先,公司在扣除短期週轉所需之外還擁有多餘的資金(含現金與銀行額度在內),其次,其股價必須遠低於其實質價值,關於這點我還有一點補充:股東必須還有足夠信息來對公司進行評價,否則的話,公司內部人極有可能運用信息不對稱的現象佔不知情股東的便宜,以偏低的價格買到公司的股份,就伯克希爾而言,符合上述條件的情形並不多見,當然一般而言,大部分的公司通常都會誘使股東把股價拉高而非壓低。

當一家公司的資金超過前述的資金需求,一家以成長導向的公司股東可以考慮買進新事業或是買回公司自家的股份,要是公司的股價遠低於其實質的價值,買回股份通常最有利。在1970年代,投資大眾就曾大聲呼籲公司的經營階層採取類似的做法,不過當時卻很少有公司響應,真正落實的事後證明大大增進了股東的利益,而為多餘資金另外找出路的公司則慘不忍睹,確實在1970年代(以及以後斷斷續續好幾年),我們專門鎖定那些大量買回自家股份的公司,因為這種舉動通常暗示這是一家公司股價被低估,同時又擁有相當注重股東權益的經營階層。

不過這種情況已成昨日黃花,雖然現在買回自家股份的公司比比皆是,但我們認為大部分的背後都隱含著一個令人鄙夷的動機,那就是為了要拉抬或支撐公司股價,這當然有利於在當時有意出售股份的股東,因為他們能夠以不錯的價格順利出場,不管他的背景或出售的動機是什麼,不過留下來的股東卻因為公司以高於實質價值的價格買回股份而蒙受其害,以1.1美元的價格買進1塊錢美鈔的生意很明顯的並不划算。

查理跟我承認我們對於估計股票的實質價值還有點自信,但這也只限於一個價值區間,而絕非一個準確的數字,不過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很明顯地可以看出許多公司目前以高價買回股份的舉動,等於是讓賣出股份的股東佔盡留下來股東的便宜,當然站在公司的立場來看,大部分的主管對於自家公司有信心也是人之常情,但他們其實比我們更知道公司的一些內情,不管怎樣,這些買回的舉動總是讓我認為壓根就不是為了想要增進股東權益,而只不過是經營階層想要展現自信或者一窩蜂跟進的心態而已。

有時有的公司也會為了抵消先前發行低價認股選擇權而買回股份,這種買高賣低的策略跟一般投資人無知的做法並無二致,但這種做法絕不像後者一樣是無心的,然而這些經營階層好像相當熱衷於這種對於公司明顯不利的舉動。

當然發放認股選擇權與買回股份不見得就沒有道理,但這是兩碼子事絕不能混為一談,一家公司要決定買回自家的股份或發行新股,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如果只是因為公司發行的認股權被行使或其它莫名其妙的原因,就要強迫公司以高於實質價值的代價買回股份,實在是沒有什麼道理,相反的,只要公司的股價遠低於其合理的價值,則不管公司先前是否發行過多的股份或選擇權,都應該積極買回流通在外的股份。

除非我們認為伯克希爾的股價遠低於其實質價值(經過保守的估算),否則我們不會考慮買回自家股份,我們也不會發表任何意見來影響股價的高低走勢,(不管是公開或私人的場合,我從來不會告訴任何人該買進或賣出伯克希爾的股份),相反的我們會設身處地的提供信息給所有的股東,也包含可能加入的潛在股東,藉此評估公司的價值。

請大家特別注意一點,我們絕對不會為了要阻止伯克希爾股價下滑而買回股份,我們之所以會這樣做,完全是因為我們認為這樣的資金運用對公司最有利,畢竟買回庫藏股對提高公司股份未來的報酬率的影響實在是有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