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雨素母親:七年沒見 女兒瘦了

文章 大學 詩歌 文學 湖北日報網 2017-04-29
範雨素母親:七年沒見 女兒瘦了

範雨素本人。 圖片來自網絡

湖北日報網記者 白菲斐 通訊員 王曉軍

出生於襄陽東津打夥村二組的範雨素,憑藉一篇7000字左右的“自傳”——《我是範雨素》,在不到24小時的時間裡引來了10萬+的點擊閱讀。網友們的追捧,讓這位北京家政女工瞬間成了“網紅”。

44歲的範雨素在這篇文章中,以質樸的表達、真摯的情感,記錄了自己一家三代人坎坷的生活經歷,但又深深透露出自強、獨立、奮鬥等難能可貴的個人品格,收穫了很多人的讚歎和眼淚。

《人民日報》也以此發表評論:《感謝那些心懷文學的人》,文中對範雨素一類審視自己、追求夢想的人點贊。4月27日,湖北日報網記者也驅車趕到範雨素襄陽東津打夥村的老家,與她在家的母親張先芝及周圍親友聊起她的成長史。

範雨素母親:七年沒見 女兒瘦了

範母展示紅菊(範雨素)小時候的聽課筆記。 記者 劉濤 攝

範雨素母親:七年沒見 女兒瘦了

聽課筆記中範雨素抄寫的詩歌。 記者 劉濤 攝

酷愛讀書:多讀書才有出路

女兒走紅後,範母張先芝家的客人驟然增多。得知記者的採訪意圖後,範母拿出了範雨素小時候的一本聽課筆記。“她小時候叫紅菊,這是她當代課老師時做的筆記。”

範母介紹,範雨素小時候極愛讀書,為了減輕家庭負擔主動輟學後,就把自己關在家裡天天看書。後來家裡人給她介紹當民辦老師後,她除了教書,就是看書,還喜歡做讀書筆記。在她的聽課筆記上,手抄著《我是蒲公英的種子》、《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多篇詩歌。

女兒範雨素因一篇文章而出名後,範母很是欣慰,同時也非常擔心:“天天上班那麼辛苦,晚上還要寫文章,太累了,但也沒得辦法啊,她還要供兩個女兒讀書,必須讀到大學!”讀書不多的範母說,範雨素任性輟學後,在很長一段時間都非常後悔,曾經還想買複習資料重新考高中、上大學,可惜年齡大了。“上了歲數再讀就沒用了,但只有多讀書才有出路,因此,女兒範雨素再難,也要堅持把兩個孫女供出來。”

範雨素母親:七年沒見 女兒瘦了

範雨素老家迎來很多客人。記者 劉濤 攝

特立獨行:認定了必會堅持

《我是範雨素》文中,範雨素講述了自己十二歲那年,看了當年最流行的言情小說《煙雨濛濛》後便自作主張,改了名字叫範雨素和自己突然膨脹,“赤腳走天涯”南下去看大世界的經歷。

對於這些任性的表現,範母張先芝稱,範雨素從小就是一個很有主見,很堅持自我的人。“她是我最小的女兒,全家人都比較寵著她,她願意做什麼,我都盡力支持她。”範母回憶說,範雨素小時候“離家出走看世界”,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堅決不去讀書,二十歲不能忍受在鄉下坐井觀天的枯燥日子,堅持出門到北京打工,還有結婚五六年後決定獨自帶著兩個女兒生活等在農村人看來不可思議的事情,做母親的張先芝都接受了。“她就是這樣的個性,自己認定的事情必然會堅持去做,我管也管不了,只好由著她了。”

看到記者來採訪,周圍的鄰居都來到張先芝家“看熱鬧”。範雨素的舅舅張先早也回憶說,範雨素小時候都比較有主見,遇到事情很快都能想到解決辦法,她的這些在村裡人看來非常大膽的決定,在親戚心裡也不奇怪。“感覺她從小就是一個理想遠大且勇敢的人!”

範雨素母親:七年沒見 女兒瘦了

母親翻出範雨素小時候的讀書筆記。 記者 劉濤 攝

記錄生活:用文字書寫自我

範雨素走紅後,村裡的人都在關注這篇《我是範雨素》的文章。範雨素家族中的遠房舅舅張奇告訴記者,昨天把這篇文章讀給村裡很多老人,大家都覺得寫的很清楚、很真實。“村裡的老人都說,那麼多年的往事,竟然都還記得,寫得這麼詳細,這讓村裡的很多老人很驚歎。但我不驚歎,因為我知道範雨素從小愛讀書,也愛寫日記,這肯定是她這麼多年生活的記錄。”

範母也回憶道:“範雨素心思重,從懂事起天天晚上都會跟我說,今天干了啥,有什麼想法。說完了她都會拿筆記下來,以前家裡有很多日記本,可惜搬家時全部弄丟了。”

對於不少媒體前來追尋範雨素為何會寫出這篇“爆紅”的文字,張奇表示:“範雨素並不是想借這篇文章來出名或者改變生活,她只是用心記錄著她的生活,書寫著自我。我覺得這很正常,一個有文學理想的人,以真心記錄著自己的春秋故事,她的堅持,讓我們敬佩。”

範雨素母親:七年沒見 女兒瘦了

範母鼓勵1歲7個月的重孫子多讀書。 記者 劉濤 攝

範雨素母親:七年沒見 女兒瘦了

範母看著手機中女兒的照片,很是心疼。 記者 劉濤 攝

期待未來:願大家一切安好

範母告訴記者,範雨素雖然引起了這麼多人的關注,但作為母親,已經七年沒見到自己的女兒了。“為了供女兒讀書,她在外面很苦。”

記者拿出手機,翻出各大媒體對範雨素的報道,找出女兒的照片給這位81歲的老太太看時,老太太嘴裡直唸叨:“太瘦了,太瘦了”。據老太太介紹,範雨素上一次回到襄陽還是七年前,由於牽掛母親,範雨素特地讓母親張先芝在家安了一部座機電話,每個月6元錢不對外打電話,只包接聽。平時十天半個月,範雨素會給家裡打一次電話,每次說到一半總是匆匆掛斷:“我要忙啦。”

雖然很忙,但每年春節,範雨素都會給母親寄錢。範母說:“願家裡人一切安好,雨素在外面掙錢不容易,我有兒子照顧,不需要她的錢,只希望她好好的,不能怨天尤人,要努力,把女兒大學供出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