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的小說是在反映著她的人生,華麗的袍子長滿了蚤子

文學 張愛玲 小說 孫寶琦 傾城之戀 夢裡蓬山路 2018-12-02

張愛玲是民國時期四十年代的一位大名鼎鼎的女作家,她的小說不但在當時風靡一時,而且到現在還是有很多讀者追捧她的小說。

20歲出頭的女學生張愛玲大器早成,青年得志,1943年,她憑著《沉香屑·第一爐香》嶄露頭角,一舉成名天下聞。而後張愛玲一發不可收拾,陸續了發表《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到底是上海人》、《心經》、《傾城之戀》等一系列小說、散文。傅雷曾贊《金鎖記》是淪陷區最美的收穫之一。

張愛玲的小說是在反映著她的人生,華麗的袍子長滿了蚤子

每一位作家的小說總是反映著他的人生觀,或者是他人生經歷的投影。張愛玲也不例外。她小說中的人物的人物原型多是她的親戚朋友,如《金鎖記》寫的是她表叔家(李鴻章後代)的事,而《花凋》的女主角人物原型是是指她舅舅家的表妹。

張愛玲的小說流露出的悲涼感情,也是來緣於她對真實人生的看法。正如她所說“生命是華麗的袍子,上面長滿了蚤子”。

雖然出身於富貴之家,從小錦衣玉食,可是張愛玲的童年時代和少年時代並不幸福,她的父親張廷重是個封建遺少,抽大煙,養姨太太,對兒女沒有責任心。她的生母黃梵逸雖是官宦人家的大家閨秀,卻也是追求個性解放的新式女人,黃梵逸和丈夫三觀不和,她看不上丈夫,於是終日爭吵不休而導致離異。

張愛玲的小說是在反映著她的人生,華麗的袍子長滿了蚤子

在母親離家的日子,張愛玲和弟弟是由傭人撫養。她跟傭人甚止比跟父母親近。照顧她的人是傭人,撫養她的錢是祖先留下的,她的父母只是負責把她生到人世間。

張愛玲的父親自然不甘寂寞,再婚娶了一位性格強悍的千金小姐孫用蕃。孫用蕃是民國權貴孫寶琦的女兒,庶出,從小在妻妾成群的大家庭長大,性格自然和常人不同,有很強的支配欲,渴望成為一家之主。

張愛玲的小說是在反映著她的人生,華麗的袍子長滿了蚤子

在張愛玲少女時期,繼母孫用蕃對她不好,在精神生活上,張愛玲倍受繼母的壓仰,在物質生活上,也不甚豐足。繼母為了顯示自己擅長管家,在生活和金錢上極為苛刻。

張愛玲喜歡漂亮衣服,可是繼母孫用蕃偏要她穿自己從孃家帶來的舊衣服。張愛玲在一篇文章裡提到她常年穿著繼母的舊衣,那件暗紅色如生牛肉色的破綿袍穿在身上象人長了凍瘡一樣,讓她心情很是低落,人也變得自卑起來。

繼母孫用蕃待她不好,那她的生母黃梵逸呢?黃梵逸也不是一位好母親,在張愛玲三四歲時,黃梵逸出國留學,常年在國外,待張愛玲客氣式的冷漠,沒有母女間的親密。

在張愛玲十八歲的時候,生母回國小住,她到生母家住了幾天,沒有和繼母說。繼母很是生氣,不但教訓了她,還給了她一耳光。而她的父親卻護著繼母,把她毒打一頓,並揚言要用手槍把她打死。

張愛玲的小說是在反映著她的人生,華麗的袍子長滿了蚤子

這還不夠,狠心的父親又把她軟禁了半年,在被軟禁期間,張愛玲生病,得了嚴重的痢疾,父親卻不給她看病。可憐的少女張愛玲在病中極度絕望,甚止懷疑自己馬上會死掉。

張愛玲是聰明而堅強的,她逃出去投靠生母黃梵逸,這時生母還不錯,收留了她,負責她的生活費和學費,但是時間長了,黃梵逸就覺得女兒是拖累,對女兒不耐煩,把供她上學看成自己作出的犧牲。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黃梵逸已經有外國男友,有了自己的瀟灑新生活。張愛玲的出現影響了黃梵逸的瀟灑新生活。有了後孃,自然有了後爹。而親孃有了男友,也要和兒女隔一層。

張愛玲的小說是在反映著她的人生,華麗的袍子長滿了蚤子

父母的絕情,生活的無奈和艱辛讓張愛玲對人生很失望,對人類的感情極端不信任。張愛玲認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人和人之間都是冷漠的、功利的、互相算計的,就連父母子女都不例外。所有人為了利益爭鬥變得水火不容,情如陌路。

張愛玲在香港上大學時期,正是日本攻打香港的時候。因為戰爭,學校關閉,張愛玲跟著同學去當看護,這時她看到很多受傷的病人悲慘地離開人間。

戰爭是殘酷可怕的,每時每刻都面臨著死亡,讓人內心恐懼,不安定,沒有安全感,只有危機感,時刻處於極度的恐怖之中。這讓張愛玲更悲觀,更絕望。

張愛玲的小說是在反映著她的人生,華麗的袍子長滿了蚤子

張愛玲是作家,作家擅長把自己的感情放在自己的小說裡。張愛玲對人間的觀念反映到她的小說裡就是沒有溫情的悲涼。人間的一切感情:親情、友情、愛情都不可靠。人活著是那樣的孤獨無助,無依無靠,孤立無援。

在張愛玲的小說裡,你可以看到,生、死、離別等等人生大事,人都做不了主。生,對人只不過意味著他被偶然地拋到這個世界上;死,使人意識到他自己只不過是有限的存在,且死的權利也不由人類掌握,死對人類也是偶然的;離別、遇合也不是人類自己做得了主。

生、死、離別皆使人認識到自己在人間的渺小和虛無,可人還是想從這虛無中爭取一點實在,偏要做自己命運的主人。可爭取的到嗎?到底來還是失敗。

張愛玲的小說是在反映著她的人生,華麗的袍子長滿了蚤子

人是無奈的,就是苦苦掙扎,拼命抗爭,最後也逃脫不了悲劇的命運,無論人怎樣堅持,怎樣執著,最終的結局也不過是愛離別,恨長久,求不得。

人是什麼?不過是風中飄絮,浪裡浮萍,一切由命運掌握,一切努力都被命運打擊。身世浮沉雨打萍,只能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

縱觀人世,身世飄零,悲涼無限。世事無常,人所計劃的,永遠比上變化,又怎能自己掌握命運,隨心所欲呢?真如佛教所說:生老病死,恨長久,愛別離,求不得,一切都是無奈,只有在無人之處,暗自清淚偷彈,自己的苦自己知。

絕然放眼望去,人間哪有溫暖?不過是悽風苦雨,人所能做的,只是今天吃什麼飯,穿什麼衣服這些小事情,大事情自己是決定不了的,總是事與願違。

張愛玲的小說是在反映著她的人生,華麗的袍子長滿了蚤子

張愛玲的小說,瀰漫著非常沉重的悲涼感,她的小說反映的是她的人生觀、世界觀,張愛玲對人生的描述非常深刻:“人生象一襲華美的袍子,爬滿了蚤子”。

經常看張愛玲的小說的讀者都會發現,張愛玲的小說多是悲劇,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很少有幸福的人物,幸福的結局。

結局幸福的人只有一個,就是《傾城之戀》的白流蘇,但白流蘇也不過是幸運,如果不是一場戰爭讓她和範柳原的心貼近,範柳原是不會娶她的。白流蘇雖然結局幸福,也流過很多辛酸眼淚經過了艱難困苦和冷嘲熱諷。

張愛玲人生悲涼,所以她的小說也悲涼。她的每一個文字都在反映著她的人生:生命是華麗的袍子,長滿了蚤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