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歌苓把《芳華》交給馮小剛,還不如交給她

文學 嚴歌苓 馮小剛 許鞍華 亂而且亂彈 亂而且亂彈 2017-09-19

嚴歌苓把《芳華》交給馮小剛,還不如交給她

嚴歌苓的《芳華》可不僅僅是一部懷舊的小說。

這一次,嚴歌苓用她細膩尖刻的筆觸挑撥了人性中一根極其酸性的神經:從歧視和侮辱他人中尋求滿足。更為可貴的是,作者將這一人性汙點置於政治運動和政治語言環境的放大鏡下,讓人們看到了中國人的人性特有的扭曲和畸變,看到了普通人性在集體主義的暴力下如何脆弱和悲哀,讓人們聽到了真實靈魂的哀嚎。

人性是什麼?

是理性與野性共存的獨特生命,還是可以被任意被揉捏塑造成理想模樣的麵糰?

“小我”真的可以昇華為“大我”嗎?

我們有沒有權利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以大多數人的名義,強行施加的榮譽是不是和強行施加的暴虐一樣殘忍?

我們在被歧視被踐踏的同時,是不是也參與了歧視和踐踏別人的共謀?

中國人,為什麼活成了現在的樣子?

一部好的小說,僅僅提出這些問題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電影有著與小說完全不同的語言和表述方式。嚴歌苓的內涵和外延,馮小剛能不能擔當得起?另外,作為內地商業電影的前輩,馮導恐怕也難以擺脫電影市場媚俗套路的限制吧。

嚴歌苓把《芳華》交給馮小剛,還不如交給她

從《集結號》、《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到《我不是藩金蓮》,觀眾們可以感覺到馮導在試圖證明另一個自己,一個不只會拍賀歲片的馮小剛。然而,馮氏電影的軟肋一直是缺少支撐偉大情懷的底蘊與深刻,就像當年有人評價的那樣,更多是鮮美的葡萄汁,要成為甘醇芬芳的美酒,尚需佐以眼界、才華和時光的醞釀。

個人觀點倒覺得如果由許鞍華來拍《芳華》或許更有味道。馮導是經歷過小說中那個特殊歷史時代的人,選擇《芳華》,其中自有他的政治抱負和懷舊情結。而許鞍華則有著更深厚的人文底蘊和更自由的審美角度。

在華語片導演中,許鞍華可能是涉及題材最廣泛的一個,驚悚,武俠,文學改編,自傳,社會現象,政治變遷,女性議題等,但不論涉及什麼類型,她的電影從來不是類型片。她獨特的藝術直覺和對生活冷靜卻不失溫情的表述,使她的每一部作品都是“這一個”,讓觀眾從中汲取生存的力量。

嚴歌苓把《芳華》交給馮小剛,還不如交給她

她在《姨媽的後現代生活》中,讓斯琴高娃穿著手織的紅毛線泳衣跳入泳池,染出圈圈紅波,救生員拉她上岸時說:“阿姨,來例假了怎麼還游泳?”

她在《黃金時代》裡讓臨產的蕭紅摔倒在逃難的甲板上,就這樣大腹便便地躺了一夜;

她在《明月幾時有》中讓抗日女英雄方蘭在送別游擊隊長彭于晏時突然說:“我的真名叫孔秀芳,到年底就27歲了……”

許鞍華能極好地展現出大時代對人物內心的深刻影響,卻不會陷入宏大敘事的主旋律而放棄人物的獨特魅力。她不迎合市場,也不可能像遊俠徐克拍《智取威虎山》那樣被招安。她永遠在拍自己想拍的電影。

所以更看好許鞍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