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我看芮小丹的結局

多年前看過一次《天道》,那時,還沒有看過小說原著,後來知道,電視劇有些改動,多了儀式感。但無論是改編的電視劇還是原汁原味的小說,芮小丹的結局,都是悲劇。

那時,我對於芮小丹的結局感到非常惋惜,情緒上也有些失落,但當時沒有怎麼細想,只是覺得,倘若她能全身而退,這個故事該多麼美好啊。

近日重溫該劇,再次看到這裡,想談談自己對於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有兩個方面,一是電視劇本身的角度;二是文學作品的角度。

電視劇的角度

首先,芮小丹發現了黃福海等人之後,她的第一個電話,是打給丁元英。按照規定,她不能這麼做,但她畢竟打了。

《天道》:我看芮小丹的結局
《天道》:我看芮小丹的結局

對於一位具備多年辦案經驗的刑警而言,可以想象得出,她對於當時情況的危險性預判有多嚴重,說明此時她已有了不詳的預感。正如丁元英所說的,這是一種沒有明言的道別。

其次,品行這東西,今天缺個角,明天裂道縫,也就離坍塌不遠了。這是丁元英的話,以他的思維和境界,他怎麼可能勸說芮小丹呢?面對芮小丹的這種道別,他還能說什麼。

所以,丁元英才這樣解答蕭亞文的疑問:因為她是警察。芮小丹在那種人跡罕至的路上,碰到了通緝犯,無論是從職業從道德還是從性格等各方面看,面對這種巧合,她都無從逃避,她也不會逃避。

電話掛斷,丁元英什麼也不能做,只能獨自默默祈禱,只能等待,祈求這個道別不是真的!情到濃處,深入骨髓,身不由己,難以自拔,真愛過的人都明白!

高人也是人,祈禱的念頭,說明他同樣無法超越人的情感這種本性,更毋論在電話的另一端是一個能讓他改變對女人看法的女人了。

當初,王明陽一案,那顆臭彈將芮小丹從黃泉路上拉了回來,車外,是滂沱大雨,車裡,她泣不成聲……對這件事,丁元英的說法是,那槍沒響是老天給機會,這其實也是芮小丹的機會。

《天道》:我看芮小丹的結局
《天道》:我看芮小丹的結局
《天道》:我看芮小丹的結局

在鬼門關轉過了一趟後,她順心所至,得到了天賜良機,除了收穫異乎尋常的愛情,在丁元英的啟發下,她還有所覺悟。

關於芮小丹的自殺(原著),丁元英的解釋是:因為她覺得自己沒用了。有用與否,是以人的價值層面作為出發點,個人不太滿意這個處理,我也不太願意從這個角度去理解。

我認為,無論是丁元英還是芮小丹,都已活出了一定的高度,以他們的認知水平,應該能超越價值這個層面,再者,即便後者殘廢了,但她的思維還正常,對人生的覺悟也往前踏了一大步,仍然大有可為。

基於以上的緣故,我覺得,有一句話在這裡可能會比較合適:朝聞道,夕死可矣!庶幾近乎!她的結局,給人這個字,畫上了一個句號!

也許,從這個角度看,可以更方便地理解在原著中她為何要自殺的疑問了吧。

文學作品的角度

我們都知道,古今中外的名著,多以悲劇的形式結尾,這並不稀奇,生活往往太過平淡,悲劇則與現實形成強烈的反差,更具藝術感染力,從而引人深思。

魯迅曾言:不過在戲臺上罷了,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我認為這話說得很好,透過表面現象直達本質。

錢鍾書的小說《圍城》也算是一部悲劇作品,而且悲的還不止是方鴻漸一人。然而,現在我們都知道,在小說以外,錢鍾書與楊絳的婚姻卻絲毫沒有圍城的意味,事實正好相反,多令人羨慕的一對伉儷啊!

假如從這個角度來看芮小丹的結局,我的心情就可以不必那麼低落,甚至趨向於樂觀了。戲臺上,作家不能忽略作品的藝術性,高於生活的情節可以理解;戲臺下,我們不妨將故事顛倒過來,再如實觀照,各得其所。

《天道》:我看芮小丹的結局
《天道》:我看芮小丹的結局

文學作品的悲劇性,不是為了悲而悲,而是要將有價值的東西打碎後再展示給人看,讓人在思考中有所得,一探人性的究竟,這才是悲劇的意義所在吧。

不管從哪一個角度出發,這個悲劇其實早已註定了,如同造勢,不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不足以成勢,勢不成,事物的價值和意義就無法得以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

另一方面,通過芮小丹的結局,把她和丁元英的戀情昇華到了作者想要達到卻沒有明言的那種境界——天國之戀,芮小丹就算不是天國之女,恐怕也無限接近了。

大概我的境界還不夠高,我更喜歡從文學作品的角度來看待芮小丹的結局,因為在這悲劇的背後,非但不悲,還能讓人產生另一個版本的聯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