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王小波開一份推薦書單|王小波逝世20週年

文學 王小波 小說 老人與海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7-04-11
請王小波開一份推薦書單|王小波逝世20週年

我的師承

文 | 王小波

我終於有了勇氣來談談我在文學上的師承。小時候,有一次我哥哥給我念過查良錚先生譯的《青銅騎士》:

我愛你,彼得興建的大城,

我愛你嚴肅整齊的面容,

涅瓦河的水流多麼莊嚴,

大理石鋪在它的兩岸……

他還告訴我說,這是雍容華貴的英雄體詩,是最好的文字。相比之下,另一位先生譯的《青銅騎士》就不夠好:

我愛你彼得的營造

我愛你莊嚴的外貌……

現在我明白,後一位先生準是東北人,他的譯詩帶有二人轉的調子,和查先生的譯詩相比,高下立判。那一年我十五歲,就懂得了什麼樣的文字才能叫做好。

到了將近四十歲時,我讀到了王道乾先生譯的《情人》,又知道了小說可以達到什麼樣的文字境界。道乾先生曾是詩人,後來做了翻譯家,文字功夫爐火純青。他一生坎坷,晚年的譯筆沉痛之極。請聽聽《情人》開頭的一段:

我已經老了。有一天,在一處公共場所的大廳裡,有一個男人向我走來,他主動介紹自己,他對我說:“我認識你,我永遠記得你。那時候,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美,現在,我是特為來告訴你,對我來說,我覺得現在你比年輕的時候更美,那時你是年輕女人,與你那時的面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面容。

這也是王先生一生的寫照。杜拉斯的文章好,但王先生譯筆也好,無限滄桑盡在其中。查先生和王先生對我的幫助,比中國近代一切著作 家對我幫助的總和還要大。現代文學的其他知識,可以很容易地學到。但假如沒有像查先生和王先生這樣的人,最好的中國文學語言就無處去學。除了這兩位先生,別的翻譯家也用最好的文學語言寫作,比方說,德國詩選裡有這樣的譯詩:

朝霧初升,落葉飄零

讓我們把美酒滿斟!

帶有一種永難忘記的韻律,這就是詩啊。對於這些先生,我何止是尊敬他們——我愛他們。他們對現代漢語的把握和感覺,至今無人可比。一個人能對自己的母語做這樣的貢獻,也算不虛此生。

道乾先生和良錚先生都曾是才華橫溢的詩人,後來,因為他們傑出的文學素質和自尊,都不能寫作,只能當翻譯家。就是這樣,他們還是留下了黃鐘大呂似的文字。文字是用來讀,用來聽,不是用來看的——要看不如去看小人書。不懂這一點,就只能寫出充滿噪聲的文字垃圾。思想、語言、文字,是一體的,假如念起來亂糟糟,意思也不會好——這是最簡單的真理,但假如沒有前輩來告訴我,我怎麼會知道啊。有時我也寫點不負責任的粗糙文字,以後重讀時,慚愧得無地自容,真想自己脫了褲子請道乾先生打我兩棍。孟子曾說,無恥之恥,無恥矣。現在我在文學上是個有廉恥的人,都是多虧了這些先生的教誨。對我來說,他們的作品是比鞭子還有力量的鞭策。提醒現在的年輕人,記住他們的名字,讀他們譯的書,是我的責任。

現在的人會說,王先生和查先生都是翻譯家。翻譯家和著作家在文學史上是不能相提並論的。這話也對,但總要看看寫的是什麼樣的東西。我覺得我們國家的文學次序是徹底顛倒了的:末流的作品有一流的名聲,一流的作品卻默默無聞。最讓人痛心的是,最好的作品並沒有寫出來。這些作品理應由查良錚先生、王道乾先生在壯年時寫出來的,現在成了巴比倫的空中花園了……以他們二位年輕時的抱負,晚年的餘暉,在中年時如有現在的環境,寫不出好作品是不可能的。可惜良錚先生、道乾先生都不在了……

回想我年輕時,偷偷地讀到過傅雷、汝龍等先生的散文譯筆,這些文字都是好的。但是最好的,還是詩人們的譯筆;是他們發現了現代漢語的韻律。沒有這種韻律,就不會有文學。最重要的是:在中國,已經有了一種純正完美的現代文學語言,剩下的事只是學習,這已經是很容易的事了。我們不需要用難聽的方言,也不必用艱澀、缺少表現力的文言來寫作。作家們為什麼現在還愛用劣等的文字來寫作,非我所能知道。但若因此忽略前輩翻譯家對文學的貢獻,又何止是不公道。

正如法國新小說的前驅們指出的那樣,小說正向詩的方向改變著自己。米蘭·昆德拉說,小說應該像音樂。有位意大利朋友告訴我說,卡爾維諾的小說讀起來極為悅耳,像一串清脆的珠子灑落於地。我既不懂法文,也不懂意大利文,但我能夠聽到小說的韻律。這要歸功於詩人留下的遺產。

我一直想承認我的文學師承是這樣一條鮮為人知的線索。我最終寫出了這些,不是因為我的書已經寫得好了,而是因為,不把這個祕密說出來,對現在的年輕人是不公道的。沒有人告訴他們這些,只按名聲來理解文學,就會不知道什麼是壞,什麼是好。

(本文收入《思維的樂趣》,人民文學出版社)

附:王小波推薦的外國文學作品

繆塞《提香的兒子》

請王小波開一份推薦書單|王小波逝世20週年

我現在一想起有人寫的愛情小說就覺得可怕極了。我決心不寫愛情了。你看過繆塞的《提香的兒子》嗎?提香的兒子給愛人畫了一幅肖像,以後終身不作畫了,他把畫筆給了愛了。他做得對。噢,真的,我們為什麼不早認識?那樣我們到現在就已經愛了好多年。多麼可惜啊!愛才沒夠呢。

狄更斯《大衛·科波菲爾》

請王小波開一份推薦書單|王小波逝世20週年

我現在正在看《大衛·科波菲爾》,真是好書。我現在看得進這樣的書了。他們對人們懷有多深的情感啊!現代作家對別人永遠不及對自己八分之一的關心。我因為這個恨他們。他們寫自己的滿腹委屈,寫自己的無所事事,這怎麼可以呢?人不能不愛別人啊。

蕭伯納《巴巴拉少校》

請王小波開一份推薦書單|王小波逝世20週年

年輕時讀蕭伯納的劇本《巴巴拉少校》,有場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工業巨頭安德謝夫老爺子見到了多年不見的兒子斯泰芬,問他對做什麼有興趣。這個年輕人在科學、文藝、法律等一切方面一無所長,但他說自己有一項長處:會明辨是非。老爺子把自己的兒子暴損了一通,說這件事難倒了一切科學家、政治家、哲學家,怎麼你什麼都不會,就會一個明辨是非?我看到這段文章時只有二十來歲,登時痛下決心,說這輩子我幹什麼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個一無所能,就能明辨是非的人。因為這個原故,我成了沉默的大多數的一員。

蕭伯納是個愛爾蘭人,有一次,人家約他寫個劇本來弘揚愛爾蘭民族精神,他寫了《英國佬的另一個島》,有個劇中人對愛爾蘭人的生活態度做了如下描述:“一輩子都在弄他的那片土,那隻豬,結果自己也變成了一塊土,一隻豬,……”不知為什麼,我看了這段話,臉上也有點熱辣辣。這方面我也有些話要說,蕭伯納的態度很能壯我的膽。

君特·格拉斯《鐵皮鼓》

請王小波開一份推薦書單|王小波逝世20週年

君特·格拉斯在《鐵皮鼓》裡,寫了一個不肯長大的人。小奧斯卡發現周圍的世界太過荒誕,就暗下決心要永遠做小孩子。在冥冥之中,有一種力量成全了他的決心,所以他就成了個侏儒。這個故事太過神奇,但很有意思。人要永遠做小孩子雖辦不到,但想要保持沉默是能辦到的。

但丁《神曲》

請王小波開一份推薦書單|王小波逝世20週年

看過但丁《神曲》的人就會知道,對人來說,刀山劍樹火山油鍋都不算嚴酷,最嚴酷的是寒冰地獄,把人凍在那裡一動都不能動。假如一個社會的宗旨就是反對有趣,那它比寒冰地獄又有不如。

奧維德《變形記》

請王小波開一份推薦書單|王小波逝世20週年

二十五年前,我到農村去插隊時,帶了幾本書,其中一本是奧維德的《變形記》,我們隊裡的人把它翻了又翻,看了又看,以致它像一卷海帶的樣子。後來別隊的人把它借走了,以後我又在幾個不同的地方見到了它,它的樣子越來越糟。我相信這本書最後是被人看沒了的。現在我還忘不了那本書的慘狀。插隊的生活是艱苦的,吃不飽,水土不服,很多人得了病,但是最大的痛苦是沒有書看,倘若可看的書很多的話,《變形記》也不會這樣悲慘地消失了。除此之外,還得不到思想的樂趣。我相信這不是我一個人的經歷:傍晚時分,你坐在屋簷下,看著天慢慢地黑下去,心裡寂寞而淒涼,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剝奪了。當時我是個年輕人,但我害怕這樣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來,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卡爾維諾《未來千年備忘錄》

請王小波開一份推薦書單|王小波逝世20週年

朋友寄來一本書,卡爾維諾的《未來千年備忘錄》,我正在看著。這本書是他的講演稿,還沒來得及講,稿也沒寫完,人就死了。這些講演稿分別冠以如下題目:輕逸、迅速、易見、確切和繁複。還有一篇“連貫”,還沒動筆寫;所以我整天在琢磨他到底會寫些什麼,什麼叫作“連貫”。卡爾維諾指出,在未來的一千年裡,文學會繼續繁榮,而這六項文學遺產也會被髮揚光大。我一直喜歡卡爾維諾,看了這本書,就更加喜歡他了。

《我們的祖先》

請王小波開一份推薦書單|王小波逝世20週年

卡爾維諾的《我們的祖先》,看過的人都喜歡。這是他年輕時的作品,我以為這本書是“輕逸”典範。中年以後,他開始探索小說藝術的無限可能……我也不能強求大家喜歡他的每一本書,但是我覺得必須喜歡他的主意:小說藝術有無限種可能性,難道這不好嗎?

喬叟《坎特伯雷故事集》

請王小波開一份推薦書單|王小波逝世20週年

喬叟《坎特伯雷故事集》裡,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位武士犯了重罪,國王把他交給王后處置。王后命他回答一個問題:什麼是女人最大的心願?這位武士當場答不上來,王后給了他一個期限,到期再答不上來,就砍他的腦袋。於是,這位武士走遍天涯去尋求答案。最後終於找到了,保住了自己的頭;假如找不到,也就不成其為故事。據說這個答案經全體貴婦討論,一致認為正確,就是:“女人最大的心願就是有人愛她。”要是在今天,女權主義者可能會有不同看法,但在中世紀,這答案就可以得滿分啦。

《拉封丹寓言》

請王小波開一份推薦書單|王小波逝世20週年

拉封丹寓言裡,有一則《大山臨盆》,內容如下:大山臨盆,天為之崩,地為之裂,日月星辰,為之無光。房倒屋坍,煙塵滾滾,天下生靈,死傷無數……最後生下了一隻耗子。中國的人文學者弄點學問,就如大山臨盆一樣壯烈。當然,我說的不止現在,而且有過去,還有未來。

海明威《老人與海》

請王小波開一份推薦書單|王小波逝世20週年

正像老人每天走向大海一樣,很多人每天也走向與他們的限度鬥爭的戰場,彷彿他們要與命運一比高低似的。他們是人中的強者。

人類本身也有自己的限度,但是當人們一再把手伸到限度之外,這個限度就一天一天地擴大了。人類在與限度的鬥爭中成長。他們把飛船送上太空,他們也用簡陋的漁具在加勒比海捕捉巨大的馬林魚。這些事情是同樣偉大的。做這樣不可思議的事情的人都是英雄。而那些永遠不肯或不能越出自己限度的人是平庸的人。

在人類前進的道路上,強者與弱者的命運是不同的。弱者不羨慕強者的命運,強者也討厭弱者的命運。強者帶有人性中強悍的一面,弱者帶有人性中軟弱的一面。強者為弱者開闢道路,但是強者往往為弱者所奴役,就像老人是為大腹便便的遊客打魚一樣。

《老人與海》講了一個老漁夫的故事,但是在這個故事裡卻揭示了人類共同的命運。我佩服老人的勇氣,佩服他不屈不饒的鬥爭精神,也佩服海明威。

阿斯塔菲耶夫《魚王》

請王小波開一份推薦書單|王小波逝世20週年

翻開阿斯塔菲耶夫的《魚王》,就聽到他沉重的嘆息。北國的莽原簡直是一個謎。黑色的森林直鋪到更空曠的凍土荒原,這是一個謎。河流向北流去,不知所終,這是同一個謎。一個人向森林走去,不知道為什麼,這也是同一個謎。河邊上有一座巨石,水下的沉木千年不腐,這還是同一個謎。空曠、孤寂、白色的冰雪世界令人神往,這就是那個謎。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

請王小波開一份推薦書單|王小波逝世20週年

這樣的謎不僅在北方存在,當年高更脫下文明的外衣,走進一張熱帶的風情畫。熱風、棕色的土著人、密集的草木也許更令人神往。生命是從溼熱裡造出來。也許留在南方更靠近生命的本原?高更也許走到了謎底?我們從他的畫上看到星光塗藍了的軀體,看到黑色詭異的火,看到熱帶人神祕的舞蹈,也許這就是他發出的信息?但是這信息對我們來說太隔膜了。

提到高更,我又想起《月亮與六便士》,毛姆和阿斯塔菲耶夫一樣,感覺到未知世界的魅力,而且發出了起跑線上的嘆息。可惜他沒有足夠的悟性與勇氣,像高更那樣深入那個世界,但是毛姆畢竟指出了那條線,比阿斯塔菲耶夫又強了一些。

安徒生《光榮的荊棘路》

請王小波開一份推薦書單|王小波逝世20週年

安徒生寫過《光榮的荊棘路》,他說人文的事業就是一片著火的荊棘,智者仁人就在火裡走著。當然,他是把塵世的囂囂都考慮在內了,我覺得用不著想那麼多。用寧靜的童心來看,這條路是這樣的:它在兩條竹籬笆之中。籬笆上開滿了紫色的牽牛花,在每個花蕊上,都落了一隻藍蜻蜓。這樣說固然有煽情之嫌,但想要說服安徒生,就要用這樣的語言。維特根斯坦臨終時說:告訴他們,我度過了美好的一生。這句話給人的感覺就是:他從牽牛花叢中走過來了。雖然我對他的事業一竅不通,但我覺得他和我是一頭兒的。

馬克·吐溫《哈克貝利·芬歷險記》

請王小波開一份推薦書單|王小波逝世20週年

近來買了本新出的《哈克貝利·芬歷險記》。這本書我小時候很愛看,現在這本是新譯的——眾所周知,新譯的書總是沒有老版本好。不過新版本也不是全無長處,篇首多了一篇吐溫瞎編的兵工署長通告,而老版本把它刪了。通告裡說:如有人膽敢在本書裡尋找什麼結構、道德寓意等等,一律逮捕、流放,乃至槍斃。

杜拉斯《情人》

請王小波開一份推薦書單|王小波逝世20週年

我喜歡過不少小說,比方說,喬治·奧威爾的《1984》,還有些別的書。但這些小說對我的意義都不能和《情人》相比。《1984》這樣的書對我有幫助,是幫我解決人生中的一些疑惑,而《情人》解決的是有關小說自身的疑惑。這本書的絕頂美好之處在於,它寫出一種人生的韻律。書中的性愛和生活中別的事件,都按一種韻律來組織,使我完全滿意了。就如達·芬奇畫出了他的傑作,別人不肯看,那是別人的錯,不是達·芬奇的錯;米開朗琪羅雕出了他的傑作,別人不肯看,那是別人的錯,不是米開朗琪羅的錯。現代小說有這樣的傑作,人若不肯看小說,那是人的錯,不是小說的錯。杜拉斯寫過《華北情人》後說,我最終還原成小說家了。這就是說,只有書寫文本能使她獲得敘事藝術的精髓。這個結論使我滿意,既不羨慕電影的鏡頭,也不羨慕比爾·蓋茨的緊身衣。

奧威爾《1984》

請王小波開一份推薦書單|王小波逝世20週年

1980年,我在大學裡讀到了喬治·奧威爾的《1984》,這是一個終身難忘的經歷。這本書和赫胥黎的《奇妙的新世界》、扎米亞京的《我們》並稱反面烏托邦三部曲,但是對我來說,它已經不是烏托邦,而是歷史了。不管怎麼說,烏托邦和歷史還有一點區別。前者未曾發生,後者我們已經身歷。前者和實際相比只是形似,後者則不斷重演,萬變不離其宗。喬治·奧威爾的噩夢在我們這裡成真,是因為有些人以為生活就該是無智無性無趣。他們推己及人,覺得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看法。既然人同此心,就該把理想付諸實現,構造一個更加徹底的無趣世界。因此應該有《尋找無雙》,應該有《革命時期的愛情》,還應該有《紅拂夜奔》。我寫的是內心而不是外形,是神似而不是形似。

圖尼埃爾《少女與死》

現代小說的名篇總是包含了極多的信息,而且極端精美,讓讀小說的人狂喜,讓打算寫小說的人害怕。在經典作家裡,只有俄國的契訶夫偶爾有幾筆寫成這樣,但遠不是通篇都讓人敬畏。必須承認,現代小說家曾經使我大受驚嚇。我讀過的圖尼埃爾的那篇小說,叫做《少女與死》,它只是一系列驚嚇的開始。

普希金《青銅騎士》

請王小波開一份推薦書單|王小波逝世20週年

1954年查良錚譯本

譯《情人》的王道乾先生已經在前幾年逝世了。雖然沒有見過面,但他是我真正尊敬的前輩。我知道他原是位詩人,四十年代末曾到法國留學,後來回來參加祖國建設,一生坎坷,晚年搞起了翻譯。他的作品我只讀過《情人》,但已使我終身受益。另一篇使我終身受益的作品是查良錚(穆旦)先生譯的《青銅騎士》。從他們那裡我知道了一個簡單的真理:文字是用來讀的,不是用來看的。看起來黑鴉鴉的一片,都是方塊字,念起來就大不相同。詩不光是押韻,還有韻律;散文也有節奏的快慢,或低沉壓抑,沉痛無比,或如黃鐘大呂,迴腸蕩氣——這才是文字的筋骨所在。

莫迪阿諾《暗店街》

請王小波開一份推薦書單|王小波逝世20週年

我和莫迪阿諾的見解很不一樣。他把記憶當作正面的東西,讓主人公苦苦追尋它;我把記憶當成可厭的東西,像服苦藥一樣接受著,我的記憶尚未完全恢復,但我已經覺得很夠了,恨不得忘掉一些,但如你所知,我和他在一點上是相同的,那就是認為,喪失記憶是個重大的題目,而記憶本身,則是個帶有根本性的領域,是擺脫不了的。因為這個原故,我希望大家都讀讀《暗店街》,至於我的書,讀不讀由你。

茨威格《象棋的故事》

請王小波開一份推薦書單|王小波逝世20週年

我不認為自己能夠在一些宗教儀式中得到思想的樂趣,所以一直鬱鬱寡歡。象這樣的故事有些作者也寫到過,比方說,茨威格寫過一部以此為題材的小說《象棋》,可稱是現代經典,但我不認為他把這種痛苦描寫得充分了。這種痛苦的頂點不是被拘押在旅館裡沒有書看,沒有合格的談話夥伴,而是被放在外面,感到天地之間同樣寂寞,面對和你一樣痛苦的同伴。

《涅朵奇卡·涅茨瓦諾娃》

請王小波開一份推薦書單|王小波逝世20週年

我一看書名:《涅朵奇卡·涅茨瓦諾娃》。我看了這本書,而且終生記住了前半部。我到現在還認為這是一本最好的書,頂得上大部頭的名著。我覺得人們應該為了它永遠紀念陀思妥耶夫司基。

我永遠也忘不了葉菲莫夫的遭遇,它使我日夜不安。並且我靈魂裡好像從此有了一個惡魔,它不停地對我說:人生不可空過,夥計!可是人生,尤其是我的人生就要空過了,簡直讓人發狂。還不如讓我和以前一樣心安理得地過日子。

不過這也是後話,不是當時的事情。當時我最感動的是卡加郡主和涅朵奇卡的友誼真讓我神醉魂消!

請王小波開一份推薦書單|王小波逝世20週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