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獲茅盾文學獎時,陳彥正在陝西老家和78歲的老母親一起做飯'

""得知獲茅盾文學獎時,陳彥正在陝西老家和78歲的老母親一起做飯

2019年8月16日,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注:下稱茅獎)揭曉那天,陝西作家陳彥結束探親,將從老家返回工作地北京。臨別前,七十八歲的母親執意要親自張羅一桌菜。家人正在熱氣騰騰的廚房忙碌,手機響了,陳彥的長篇小說《主角》獲獎。

母親問是什麼獎,陳彥的侄兒搶著介紹:“叔獲了一個文學大獎。”韭黃大肉餡兒的餃子端上桌,正合慶祝氣氛。母親問:“是不是喝點酒?”陳彥回答:“不了,正吃頭孢,不敢喝。”

陳彥的《主角》正有公司進行影視改編,此前,演員張嘉譯剛剛拍完由他另一部長篇小說《裝臺》改編的電視劇。

劇作家陳彥2013年開始寫長篇小說,如今憑藉第三部長篇小說《主角》獲得茅獎,被評委徐兆壽稱為“黑馬”。陳彥創作過幾十部戲劇作品,多次獲得“曹禺戲劇文學獎”“文華編劇獎”。評委陳曉明認為,陳彥小說的戲劇性把握得比較好,既充分又微妙。

“陳彥比之其他作家的不同在於,他把戲劇與小說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徐兆壽說,“一段時期以來,為了探索藝術的多種路徑,小說不再寫人物,不再講故事,這種純修辭的探索固然好,但沒有形象的小說是很容易被人忘記的。”

“我不想立刻給予這次獲獎的作品再高的評價,老實說,它們都還存在著一些缺點。”徐兆壽認為,茅獎要向中國古典文學經典《史記》和《三國演義》學習,“它們都遠遠超越了自己的時代。我們應當面向這樣的傳統”。

"得知獲茅盾文學獎時,陳彥正在陝西老家和78歲的老母親一起做飯

2019年8月16日,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注:下稱茅獎)揭曉那天,陝西作家陳彥結束探親,將從老家返回工作地北京。臨別前,七十八歲的母親執意要親自張羅一桌菜。家人正在熱氣騰騰的廚房忙碌,手機響了,陳彥的長篇小說《主角》獲獎。

母親問是什麼獎,陳彥的侄兒搶著介紹:“叔獲了一個文學大獎。”韭黃大肉餡兒的餃子端上桌,正合慶祝氣氛。母親問:“是不是喝點酒?”陳彥回答:“不了,正吃頭孢,不敢喝。”

陳彥的《主角》正有公司進行影視改編,此前,演員張嘉譯剛剛拍完由他另一部長篇小說《裝臺》改編的電視劇。

劇作家陳彥2013年開始寫長篇小說,如今憑藉第三部長篇小說《主角》獲得茅獎,被評委徐兆壽稱為“黑馬”。陳彥創作過幾十部戲劇作品,多次獲得“曹禺戲劇文學獎”“文華編劇獎”。評委陳曉明認為,陳彥小說的戲劇性把握得比較好,既充分又微妙。

“陳彥比之其他作家的不同在於,他把戲劇與小說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徐兆壽說,“一段時期以來,為了探索藝術的多種路徑,小說不再寫人物,不再講故事,這種純修辭的探索固然好,但沒有形象的小說是很容易被人忘記的。”

“我不想立刻給予這次獲獎的作品再高的評價,老實說,它們都還存在著一些缺點。”徐兆壽認為,茅獎要向中國古典文學經典《史記》和《三國演義》學習,“它們都遠遠超越了自己的時代。我們應當面向這樣的傳統”。

得知獲茅盾文學獎時,陳彥正在陝西老家和78歲的老母親一起做飯

2019年8月16日,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五部長篇小說獲獎。入圍小說發表於2015年至2018年。

(視覺中國/圖)

陳彥寫《主角》時在陝西行政學院任職,學院有寒暑假,時間相對充裕,有時晚上也能寫兩三千字。“任何生活都是一種創作素材,工作很多時候在幫助你開闊視野。”當時陳彥經歷了一屆分房,加上這次,他前後三次組織分配了四五百套房。他打算將來寫成小說,“可以把社會的方方面面都攪動起來”。

《主角》聚焦秦腔藝人群體,同樣得益於陳彥的工作積累。他曾在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工作二十多年,系統研究過戲曲史和秦腔發展史。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已有八十一年曆史,成立之初吸引了很多民間藝人加入,傳統文化與現代院團互相塑造。

寫《主角》時,陳彥覺得這些積累像一個很大的吸盤,令他往下墜,他要拼命地向上抻。他沒有把寫作侷限於一個藝人的成長史,而是通過主角憶秦娥抒發自己對四十多年時代變遷的多種感受。

陳彥在研究院時就開始寫這部小說,當時取名《花旦》。小說寫了五萬字擱淺,他覺得生活素材太多,不知道如何剪裁。他調動到其他單位,沉澱三年多後忽然覺得清晰了,這才有了《主角》。他形容為“廬山之外看廬山,橫看成嶺側成峰”。

閱讀也在工作之餘進行。陳彥開了一份很廣泛的書單,他形容作家應該像老農民一樣,日晒夜露,半夜聽到動物叫,還要披著衣服到田邊看一眼沒收割的莊稼,“吃比別人多的苦,才能有所收成”。

陳彥最近重讀了四大古典名著,書上畫滿道道槓槓。他希望研究本民族語言的表述方式,而不是長期用翻譯體語言寫作。近期他還交叉重讀《靜靜的頓河》《卡拉馬佐夫兄弟》《鼠疫》和《洛麗塔》等世界文學名著。“比如《洛麗塔》。納博科夫不是很欣賞地在寫主人公做這些事情,他始終帶著一種自責、懺悔和無奈。”他說。

書單裡還有不少歷史、哲學著作。“作家不閱讀這些,我覺得很多東西翻不過樑。同樣的生活你想把它咀嚼得深刻一些,會缺一種辨識能力、判斷能力——它的高度、經緯度在什麼地方,侷限在什麼地方。”陳彥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每屆的茅獎和諾獎作品,各種榜單上的熱門小說,陳彥也會讀。幾年前,單位的90後喜歡網絡小說,他也讀了一些,感覺它們“比較時尚,也有對歷史故事的演繹,但有些作品對歷史的物化與霧化傾向,也值得研究”。

廣泛吸納之後,陳彥希望“自己的骨架上長出更豐滿的血肉”。許多著名作家構建了屬於自己的“文學宇宙”,像馬爾克斯小說中的馬爾孔多鎮、福克納筆下的約克納帕塔法縣。他的三部長篇小說中,兩部與秦腔有關,作品圍繞著秦腔,由此發散至社會方方面面。

單說藝術形式,從最早的完整秦腔劇本《缽中蓮》算起,秦腔已經有六百年曆史了。(本文從南方週末摘錄 作者:劉悠翔)

編 輯:張 矛

本期監製:嶽紅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