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喜歡到痴迷 收藏家黃少波的酸辣人生

文物 藝術品 陶瓷 鵬城銳讀 鵬城銳讀 2017-08-26

人物卡片

黃少波

號:一凡居士

年齡:49歲

身份:國家一級藝術品鑑定師

語錄:如果一個人精通一件事,並且做得比所有人都好,那他能獲得多的獎賞,如果他集中精神,將這門技藝變得異常精湛,他也將有益於人類文化並獲得更多的回報。

提要:這是一個為一個樹根發呆數小時的怪人,這是一個一年從頭到尾都在異地他鄉尋找寶貝的狂人,這是一個將各種古玩意兒信手拈來隨時使用的牛人,這是一個有佛緣愛交友喜品茶的虔誠信徒……這就是黃少波,真性情真男人真大家。

從喜歡到痴迷 收藏家黃少波的酸辣人生

為撿垃圾堆的樹根

他蹲守了4個小時守候

黃少波來自廣東揭陽,在當地,他的父親在工藝界是名聲在外的方家。在這種家庭的影響下,從小就開始接觸雜項、竹木玉石、陶瓷等藝術品,對於收藏,黃少波從起初的喜愛,隨著年齡漸長,慢慢演變為痴狂。

回憶起童年歲月,黃少波深有感觸,曾有一次,他騎單車路過揭陽榕城區八蔭樹一帶,發現垃圾堆裡面有別人丟棄的一根樹根,當時很想拿回家好好把玩一番,但又怕被人笑,“當時已經是晚上8點,我就在那裡蹲守著,一直等到凌晨2點多,周圍的商鋪都關門後,才偷偷拿走”。

那一天,就因為這個樹根,他一直在那裡發呆,大腦中卻早已浮想聯翩,想著如何經過雕琢,將其變成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如今,這件作品還擺放在黃少波家中顯眼的位置,“曾經很多人見到後想買走,我堅決不賣,因為這代表著我人生的一段記憶”。

“即便是半夜三更,一聽到隔壁鎮甚至隔壁縣哪家哪戶要出售家傳的寶貝,我都是二話不說,問人借了摩托車,突突突就殺過去了”,在家鄉的日子,黃少波印象深刻,“有的時候為了一件好的東西,走山路走五六個小時都絲毫沒覺得累”。

從喜歡到痴迷 收藏家黃少波的酸辣人生

這是個“不務正業”的怪人

癲狂和執著成就一方大師

藝術家天生就有與眾不同的行為,黃少波亦然。至少在鄉人眼裡,曾經的黃少波是一個怪人,甚至是“不務正業”。

從15歲開始,黃少波開始遍訪全國各地的窯址、考古所和博物館,而出門的次數甚至有了量化的標準,“一年要多次出門在外”。

“那時的他,穿著七分褲,理著光頭,跟著一幫老頭子廝混,哪裡像個正經人”,這是黃少波的一名老鄉對他印象深刻,這是他在鄉人眼中的素描。

黃少波還有更瘋狂之舉,曾經有一個河南的退休老人,對古董頗有見地,對方來到揭陽擺賣古董,黃少波遇到他之後,兩人相談甚歡,大有相見恨晚之意,“我把老人帶到家裡,告訴家人,我要認他為乾爹,令家人哭笑不得”。

然而,正是因為黃少波這種對於事業的癲狂和執著,方成就今天的一方大師。

從喜歡到痴迷 收藏家黃少波的酸辣人生

成就一方事業

離不開家人的默默支持

黃少波還有一個“壞習慣”,一看到喜歡的東西就喜歡買買買,然而無奈身無分文,20多年來,他最高負債是欠親朋好友6萬元,欠銀行30萬元,“父母在老家名聲好,大家認為借錢給我不怕,大不了找我父母要”。

“平時從來沒有接到他的電話,也最怕接到他的電話,因為主要是要錢買古董”,聊起丈夫,黃少波的太太搖搖頭之餘稱,丈夫有這種愛好,家裡人還是竭盡全力支持。

也的確,黃少波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家人在背後的默默支持,“我從沒因為家裡茶米油鹽分過心”,黃少波回憶,為了支持自己的事業,妻子那是開了一個小士多店,每天為了賺10多元的生活費,踩著單車去載貨,為了幾分錢跟顧客討價還價。

“現在想起來,真的很對不起家人”,在彼時的黃少波看來,藝術家骨子裡有一種傲氣,認為這種為了一根牙膏多或少5毛錢的爭論,實在很市儈。

黃少波說,自己經常全國各地跑,但家裡孩子發燒、頭疼等小病小災,或者孩子讀書要學費要錢,妻子和家人從來沒打過電話讓自己分心。

從喜歡到痴迷 收藏家黃少波的酸辣人生

活著、追求著

總有春暖花開之日

大師的煉成,並非一蹴而就,就黃少波而言,也是幾多波折。

1997年,黃少波帶著一件瓷器到河南去賣,當時身上借了1000多元,為了等買主,他在一家旅館住了20天,“我原本以為把東西賣了,拿到了錢,就可以改善一下家裡的生活”。

然而,人有旦夕禍福。他住在旅館3樓,那天早上,他跑到一樓吃了一碗麵湯,吃了根油條,“還不到10分鐘就回去,但回到房間門口,發現房門開著,裡面的東西不翼而飛”。

“連死的心都有了”,黃少波這下懵了。此時,身上的錢已經花光,身無分文的心灰意冷地走在異鄉的大街小巷,他已經不知道回去怎樣像家人交代,“接下來3天,他流浪在街頭,只吃一個雞蛋喝點水過去”。

隨後,黃少波突然醒悟,活下去,繼續追求下去,總會有春暖花開之日如心意之時。

“玩古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且剛開始接觸,總是會買到各種各樣的贗品,總會遇到各種各樣複雜的情況”,在景德鎮考察過程中,他遇到了耿寶昌和張浦生,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而從2006年,黃少波開始在清華大學深造,“在與各種高手的交流學習中,我的人生境界又不斷向前推進”。

黃少波印象

真性情真男人真大家

第一次接觸黃少波,是在他位於龍崗中心城沿河路的永昌軒古董藝術館。這是一個頭發幾近光頭,留著一撇小鬍子的中年漢子,無論是衣著品味或者飲食起居,無不顯示出一個收藏大家的風範。

黃少波的藝術館內,有佛像在,禪音繞樑,來者燒香禮佛,與外面世界儘管只有一門之隔,但卻顯得別有風味。

黃少波喜歡喝茶,愛結交朋友,在他的藝術館內,從早上9點到下午6點,茶是一泡一泡地換,偶爾還來上一點小酒,而在不經意間,喝茶的杯子、喝酒的碗、牆上的貼著的瓷片、地面補漏的玻璃,也許就是唐宋年間的古物。

性格使然,黃少波是一個說話實在且坦誠的人,他坦言自己不會說好聽的話,特別是當有人找他鑑定某一個古物時,他依然保持著說真話的性格,“無論任何人,從來不會為了讓人家高興,而說含糊不清的話”。

在黃少波看來,古玩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文化,更是歷史的見證,無論你是大收藏家,還是一個普通老百姓,都可以通過每一件收藏品,去了解以往的歷史和文化,所以,對文化最大的尊重就是說實話。

這就是黃少波,真性情真男人真大家。

延伸閱讀:黃少波簡介

國家一級藝術品鑑定師,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中視鑑藏(北京)藝術品鑑定中心專家委員,文化CHlNA藝術品鑑賞委員會專家,中國國博網實力派鑑賞家,清華大學藝術鑑定評估研究會理事,山西省太原市藝術品鑑賞學會副會長。

(劉文玲 周曉敏 徐夢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