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運城2017年全市外事僑務和文物旅遊工作會議召開

文物 時政 中國報道傳媒視窗 2017-05-07

山西運城2017年全市外事僑務和文物旅遊工作會議召開

中國報道訊(記者 安建軍) 5月5日,2017年山西運城市全市外事僑務和文物旅遊工作會議在運城賓館西三樓會議大廳召開。運城市政府副祕書長翟俊彥主持會議,運城市政府副市長陳竹琴出席會議並講話,運城市外事僑務和文物旅遊局局長李蘇傑致辭,各縣(市、區)分管領導,各縣(市、區)外事僑務、文物、旅遊部門負責人、市旅發委全體人員、各大旅遊景區、旅行社,星級酒店、旅遊車輛公司、旅遊商品企業、旅遊各協會及新聞媒體等200餘人參會。

山西運城2017年全市外事僑務和文物旅遊工作會議召開

山西運城2017年全市外事僑務和文物旅遊工作會議召開

陳竹琴就市外事僑務和文物旅遊局關於認真貫徹全國全省外事僑務和文物旅遊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全市文化旅遊發展暨文物保護工作,總結回顧去年工作以及對今年的重點工作的安排部署給予高度評價和肯定。並提出四個堅持:一是堅持以“文物安全”為根本點,推動文保工作再上新臺階。二是堅持以“旅遊景區景點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突破口,激活旅遊新市場。三是堅持以“遊客滿意度”為落腳點,提升旅遊服務新高度。四是堅持以“旅遊+”為切入點,構建全市旅遊發展新機制。

山西運城2017年全市外事僑務和文物旅遊工作會議召開

運城市外事僑務和文物旅遊局局長李蘇傑對2016年工作作了總結:一、迎難而上,勇於創新,整體工作態勢良好,二、目標明確,統籌兼顧,改革發展再繪新圖,三、圍繞主線,突出重點,真抓實幹務實求效。

李蘇傑在會議上對2017年外事僑務和文物旅遊的總體思路和重點工作提出:

第一方面,旅遊工作:依託“大活動”引領,著力推進全域旅遊;瞄準“客源地”出手,大力實施精準營銷;緊盯“瓶頸區”攻堅,強力推動景區改革;聚焦“弱短板”發力,努力完善旅遊鏈條。第二方面,文物工作:遴選並上報市政府公佈“運城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建立文物保護智能安全綜合防護體系;組織完成3處國保、3處省保、5處市保保護規劃或維修方案編制工作及保護維修工程;完成池神廟城市人居環境改造工程;對全市46處紅色及抗戰文物進行調查摸底,重點完成5處維修方案編制工作;推進永樂宮壁畫數字化與檢測修復工作,編制青龍寺、稷益廟壁畫修復保護方案;重點推進大遺址保護工作,配合省考古所做好蒲州故城古城牆發掘復建和鼓樓基址保護工作;做好同善義倉、萬固寺、三官廟等9處國、省保古建單位的保養維修工作;配合城建、規劃部門做好平陸侯王村、稷山北陽城北馬跑泉村的文物調查工作;配合城建部門做好中禁門棚戶區改造及城牆建設,東禁門招商建設等工作;做好文物安全工作,文物安全大於天,責任重於泰山,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各縣(市、區)政府一把手是文物保護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保障文保經費投入,在全市文化旅遊發展暨文物保護工作會上,市委市政府確定每年列支1500萬用於文物工作。同時要求各縣(市、區)的文物保護經費要列入財政預算,不得低於100萬,不列入的市局一律不給支持,並且要專款專用,確保用於文物保護的各項工作。第三方面,外事僑務工作:服務國家總體外交,強化對外平臺建設;嚴格出國管理,提升服務水平;健全體制機制,維護涉外安全。

山西運城2017年全市外事僑務和文物旅遊工作會議召開

神潭大峽谷景區負責人呂增軍就景區的規劃設計、投資建設、管理運營、對接市場精準營銷、變亮點為賣點等方面理論聯繫實際作了精彩的彙報演講。

山西運城2017年全市外事僑務和文物旅遊工作會議召開

2016年山西運城市文物旅遊工作四大亮點,一是在“人說山西好風光”——全省旅發大會電視競演活動中,運城市最終以遙遙領先的220萬網絡投票量名列全省第一,被評為“山西省最具旅遊影響力城市”。二是2016年旅遊人數和收入持續走高,全市共接待國內外遊客5324.76萬人次,同比增長31.84%,實現旅遊綜合收入434.39億元,同比增長32.89%。其中,神潭大峽谷旅遊收入達到300%以上,大禹渡、李家大院旅遊收入達到50%以上,特別是神潭大峽谷季季有活動、年年有項目,體制活、理念新、用心做,貢獻很大;三是榮獲一普全國先進單位。四是投資2億元的運城博物館正式開業,參觀人數達到十萬人次,最多一天達到3000人次。

審核:石永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