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男神”鐘錶修復師的“鍾”情:吸引人的是文物

文物 故宮 博物館 手工藝 中國新聞網 2017-04-12

中新社石家莊4月9日電 題:“故宮男神”鐘錶修復師王津的“鍾”情:吸引人的是文物

作者 郝燁

“故宮男神”鐘錶修復師的“鍾”情:吸引人的是文物

王津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上官雲 攝

王津火了,在他55歲的時候。

2016年,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熱播,片中講述了故宮書畫、青銅器、宮廷鐘錶、漆器等領域的稀世珍寶的修復過程,引發了年輕一代的追片熱潮。片中的故宮文物修復師也“一夜走紅”。55歲的鐘表修復師王津,因其儒雅睿智的氣質,被年輕網友稱為“故宮男神”。

“故宮男神”鐘錶修復師的“鍾”情:吸引人的是文物

王津在檢查待修復的鐘表。上官雲 攝

9日,作為河北博物院文博講壇“我在故宮修文物”系列講座的主講人,王津現身石家莊,通過講述故宮古鐘錶的修復與保護,讓觀眾領略數百年前中外鐘錶製造的精湛技藝。

從1977年“進宮”至今,王津已在故宮從業40載。據王津回憶,當時故宮鐘錶修復室人才緊缺,他就被分來當學徒,陰錯陽差成了故宮修復古鐘錶第二代傳人馬玉良的徒弟。如今,王津早已繼承師傅的技藝,成為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鐘錶修復技藝”的第三代傳承人。

“故宮男神”鐘錶修復師的“鍾”情:吸引人的是文物

修復鐘錶所用的一些工具。上官雲 攝

清代順治、康熙、乾隆3位皇帝酷愛鐘錶收藏,故宮藏有來自中國、瑞士、英國等國的鐘表精品。作為當時皇帝的高級機械玩具,宮廷鐘錶有著極為精巧複雜的機械傳動系統和工藝。正因如此,鐘錶需要持續不斷加以維護,鐘錶修復技藝也成為唯一在故宮延續下來,且沒有斷層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故宮男神”鐘錶修復師的“鍾”情:吸引人的是文物

擺放整齊的零件。上官雲 攝

王津說,文物鐘錶的修復一直遵循著“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故宮鐘錶修復技藝已延續了300多年,修復技藝的傳承則是由師傅手把手地口傳身教,通過修復每一件文物鐘錶所遇到的不同類型的問題,不斷學習和積累方法、經驗。

“故宮男神”鐘錶修復師的“鍾”情:吸引人的是文物

一些等待修復的鐘表。上官雲 攝

事實上,修復鐘錶的走時功能並非工作重點,修復演繹功能才最為重要。“修復古鐘錶要遵循複雜的程序,從庫房提取出來後,要對其進行除塵和拍照存檔,再逐一拆卸與清洗。”王津說,鐘錶飾件和各種零件出現問題時不僅要採用傳統手工藝的修復方法,還要採用機加工手段,直至運轉正常,最後再將各個零部件組裝調試。

作為收藏中國文物藏品最多的博物館,故宮博物院擁有藏品最新總數為1862690件。“故宮現藏有鐘錶1500餘件,還有大批亟待修復。”王津認為,從事一行工作,最主要的是“喜歡”,“故宮藏有的鐘表都是精品、孤品,不管花多大力氣也要把它修好。”

“故宮男神”鐘錶修復師的“鍾”情:吸引人的是文物

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鐘錶室內,修復師正在工作。上官雲 攝

2016年,《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火爆,讓王津始料未及。據中國國內年輕人潮流視頻網站嗶哩嗶哩彈幕網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在故宮修文物》已有超兩百萬次的播放量,豆瓣評分高達9.3。就連本片的總策劃、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也感嘆道,“我以為是中老年人在家裡閒著時慢慢看的,沒想到是年輕人。”

王津火了之後,這位故宮博物院鐘錶修復師走在街上常被人認出“求籤名”“求合影”,也接待了一波又一波採訪的媒體。面對自己突然走紅,王津保持著一貫的淡定,“吸引大家的是文物,而不是我本人。”

“故宮男神”鐘錶修復師的“鍾”情:吸引人的是文物

王津在工作中。上官雲 攝

如今,近600歲的故宮文化早已走出高高的院牆,以時尚融入生活。其各類“腦洞大開”的文創品,也成功打入年輕人市場,“故宮文物得到年輕人的喜愛,說明當下年輕人對中國傳統文化關注度在提高,中國傳統文化能繼續傳承下去就靠這些年輕人了。”王津說。(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