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城市的文化底蘊

我常常想,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蘊到底蘊藏在什麼地方呢?如果你到北京,除了故宮、長城、頤和園和天壇之外,可能會去十三陵看看?如果你到南京,除了夫子廟、總統府和秦淮河,可能會去明孝陵和中山陵走走?如果你到西安,雖然也有大雁塔和華清池,可能你首先會去秦始皇陵看兵馬俑或者去乾陵看武則天墓吧?同樣,如果你到了巴黎,除了拉斐爾鐵塔和巴黎聖母院,你還會到拉雪茲神父公墓去看看肖邦、德拉克洛瓦、王爾德、莫里哀、巴爾扎克、比才和鄧肯的墓吧?如果你到了莫斯科,那麼除了紅場和克里姆林宮,你還會到新聖女公墓去看看普希金、果戈裡、契科夫、斯塔尼斯拉夫斯基、烏蘭諾娃、肖斯塔科維奇,以及赫魯曉夫、葉利欽的墓吧?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去印度當然不會忘了去泰姬陵

所以,我覺得,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蘊可能就蘊藏在它的墓葬之中。地上也曾經有過很多寶貴的文化遺產,但很多都毀於兵火戰亂,或者已被篡改。相對而言,地下就要安全一些。在有著專制主義傳統的東方,可能主要是帝王將相的墓;而在早已完成了城市化進程的西方國家,可能就是在城市公墓。

如果你喜歡音樂,那麼你到歐洲旅遊可能就會選擇奧地利吧!當你真的到了奧地利,那麼維也納中央公墓就成了必遊之地。因為那裡安葬著海頓、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和斯特勞斯父子等一大批世界一流的音樂家。

前不久,我大學同班同學許潔的婆婆去世,就安葬在這座著名的公墓。雖然她不是音樂家。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維也納中央公墓入口處的花店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維也納中央公墓的教堂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維也納中央公墓的墓碑大都是藝術品

來自老同學的禮物

在大學,我學的是戲劇文學。但是因為戲劇本身就是一門綜合藝術,所以我們不僅僅學文學,還學表演、導演、舞臺美術、音樂等。我們班有一個女同學許潔,不僅很有文才,而且表演也很出色,畢業後分配到表演系當老師(應該是教文學吧,也不知她是否給鞏俐、章子怡上過課),當然也寫劇本。記得大約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趙有亮帶領中央實驗話劇院(國家大劇院的前身之一)到日本去演戲,日方委託我翻譯接待,我驚喜地發現上演的劇目《在路上》的編劇竟然是我的同班同學許潔!可惜那次訪日她沒去。後來聽說她去德國留學,再後來嫁給了一位奧地利的物理學教授,因為執教慕尼黑大學,遂隨夫君定居德國,翻譯並創作兒童文學和有關動物的文學。直到有了微信,分別多年的同學們才開始聚會,這幾年在北京見了幾次面。

記得五六年前同學們第一次聚會,大家得知我現在研究殯葬,大都流露出惋惜之意。唯有許潔似乎毫無避諱,答應回到德國後將她公公落葬的照片發給我。許潔說到做到,不久就給我發來很多照片。據許潔說他公公原是醫生兼政治家,住在奧地利南部山區的一個小鎮上,退休後為支持蒂羅爾地區的農民保持生態平衡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包括以小額貸款來提供經濟資助,因此深受當地人的愛戴。他去世後,大家以獵人風格的民族葬禮安葬了他。這是一組珍貴的奧地利南部蒂羅爾地區具有民族特色葬禮的圖片文獻,現徵得許潔的同意和大家分享。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和世界上很多民族一樣,首先是默哀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敲一下金屬小箔據說聲音可以傳到那個世界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男性行獵人之禮(和軍禮一樣)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女性的禮儀動作有點特殊難以言表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老先生生前德高望重,是當地精神文化上的旗手一樣的存在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為逝者唱一首他生前最喜歡的蒂羅爾民謠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獵手們向老夥計做最後的告別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許潔的公公在奧地利南部某鎮的墓地

音樂大師的永眠之地

轉眼又過去五六年。前不久許潔同學的婆婆也去世了。婆婆沒有和公公安葬在一起,而是根據她的遺囑,安葬在故鄉維也納---安葬在著名的維也納中央公墓。孝順的異國兒媳婦許潔參加了葬禮的全過程,並且拍下了大量的照片。她知道我喜歡陵園和葬儀,就精選了一些給我發來了。

維也納中央公墓實際上是個“園中園”。公墓整體叫聖麥斯公墓,十九世紀初奧地利帝國皇帝弗朗茨(應該就是電影《茜茜公主》裡面那個英俊的青年、茜茜公主的丈夫)時開始修建,大約有100多萬個墓穴,分為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墓區。在聖麥斯公墓內部的中央地帶有一個相對獨立的墓區,佔地240公頃,內有33萬座墓穴,已經安葬了250萬人,人稱中央公墓。其中的32A區是音樂家墓區,葬有海頓、貝多芬、舒伯特、斯特勞斯父子等一大批世界著名的音樂家。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貝多芬和舒伯特的墓位於莫扎特紀念碑左右 (唯此圖來自網上)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莫扎特紀念碑,音樂女神位於頂部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貝多芬墓的臺座是東方風格的蓮花須彌座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舒伯特墓的雕像也是音樂女神

維也納中央公墓第32A區,這三位人類有史以來頂尖級的音樂家的墓緊挨在一起。不過莫扎特的墓其實不是墓,而是紀念碑。這位被稱為上帝的寵兒的天才音樂家從上帝那裡獲取音樂天才的時候沒有注意到,還搭配了兩個小零件:貧窮和短命。莫扎特一生貧窮,三十六歲去世時居然買不起一塊墓地,只好草草埋在一個貧民的亂墳堆裡。後來朋友門湊錢給他修整了墓穴並立了墓碑,但並沒有遷墳。後人在維也納中央公墓為莫扎特修建了這座紀念碑,之後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和約翰.斯特勞斯等音樂家的墓都圍繞這座紀念碑而建,這裡就成了全世界的音樂愛好者最寄情思的聖地。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維也納中央公墓名人薈萃音樂家雲集

難得一見的落葬禮

許潔的婆婆不是音樂家,沒有安葬在32A區。但老太太從小就是維也納市民,她的父母也安葬在維也納中央公墓,她和她的父母葬在一起,所以她也就離那些大師不遠,給我的感覺就像是葬在了這些音樂大師的旁邊。歐洲也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太太去世時已經是高齡,她的老朋友們大都已經去世,所以葬禮來賓遠不如老先生那時候多,只有家裡人,也就是許潔和她的先生、哥嫂和他們的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在歐洲,沒有不讓小孩去墓地的習慣,相反,小孩從小就參加葬禮,這也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兩兄弟帶著他們的全家,回鄉辦理喪事,尊重了老太太的遺願,火化後將骨灰送到維也納中央公墓安葬。

我還沒有去過這座世界著名的公墓,更沒有看到過歐洲的落葬禮,現徵得許潔的同意,發出來和大家分享。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家裡人將老人的骨灰送到維也納中央公墓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靈車司機鄭重地將骨灰移交給公墓的工作人員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裝著骨灰的靈車莊重肅穆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許潔的丈夫步入公墓的禮儀大廳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溫馨明快的禮儀大廳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小姐姐目睹著公墓的工作人員開始作業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安葬現場最後的禮儀:每人一剷土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小姐姐為曾祖母採來一朵白色的野菊花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小妹妹再看曾祖母最後的一眼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祝願曾祖母的靈魂早日上天堂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許潔和丈夫在親人的墓前合影留念

安葬在莫扎特的身旁

送別親人後離開維也納中央公墓

維也納中央公墓是歐洲第二大公墓,也是世界三大公墓之一。非常感謝我的老同學許潔,不僅給我發來了許多她親自拍攝的公墓的照片(特別是莫扎特紀念碑、貝多芬和舒伯特等人的墓碑),還發來並同意我公開本來屬於隱私的她公公婆婆的葬禮的照片,使我們瞭解歐洲的殯葬文化有了第一手資料,真的是很感激!

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重生不重死,就連成人都對死亡諱莫如深,更何況孩子呢!結果造成了殯葬文化很落後,逝者沒有足夠的尊嚴,生者的情感也得不到恰當的宣洩的尷尬局面。但願歐洲陽光明媚的公墓和優雅深情的葬禮,會對我們的殯葬改革(特別是觀念的更新)有所啟迪吧!

【作者簡介】

安劍星

陵園設計師,殯儀策劃師,作家;

株式會社東京生命文化學院社長;

長春華夏陵園生命文化學院院長;

北京星之光設計諮詢有限公司顧問;

日本葬送文化學會會員;

著有《陵園藝術》、《我是毛主席的紅小兵》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