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自制三款社區型產品:從社交到社區的路有多遠?'

"

微信“社區”求索。

作者丨Tsai

"

微信“社區”求索。

作者丨Tsai

微信自制三款社區型產品:從社交到社區的路有多遠?

“和群”小程序進入系統更新維護中,資料顯示該狀態已經持續月餘;而同樣出自騰訊之手的另一款社區型產品——“我我”小程序雖然狀態正常,但其熱門標籤下的更新數據也基本能看出經營慘淡。

在“社區”求索之路上唯一值得可喜的應該是“好物圈”,在各領域KOL不同形式的物質激勵下,圈內每天基本保持數量相當可觀的動態更新,並且部分興趣圈子已經無需物質激勵也會有長足的UGC產出,已經漸具內容社區雛形。

“和群”、“我我”以及“好物圈”都是社區型產品的嘗試,那騰訊為什麼要做這一領域的嘗試,即使是聽到那麼多的不看好、甚至反對的聲音也堅定要做,這可能是很多用戶的困惑。

增量層面看,月活達11億的微信作為社交產品可以連接的移動互聯網用戶幾乎觸頂;存量層面看,微信外部群狼環伺,以抖音為代表的字節系分走一部分用戶時間,此外還有時不時跳出來衝擊社交王座的飛聊、綠洲等產品。微信不得不居安思危。


微信下探“社區”

不同於豆瓣這類“公共社區”,微信目前打造的這三款社區型產品,從定位和形態上更接近即刻這類主打年輕人服務的內容社區。

據“和群”@阿南 介紹,“它是一個社群形式的短內容社區。這裡有很多生活各領域的達人及他們的粉絲組成的社群,你可以發現並加入感興趣的群,認識同好的朋友,獲取高質的信息。”

“我我”的官方簡介則是這樣寫的:基於標籤的生活記錄工具,“每個標籤都是你生活的一個側面。在這個標籤下,每週記錄它,不斷豐富它。”至於我們最熟悉的“好物圈”,最近也給自己增添了新註解——好物圈:圈內人的生活錄


"

微信“社區”求索。

作者丨Tsai

微信自制三款社區型產品:從社交到社區的路有多遠?

“和群”小程序進入系統更新維護中,資料顯示該狀態已經持續月餘;而同樣出自騰訊之手的另一款社區型產品——“我我”小程序雖然狀態正常,但其熱門標籤下的更新數據也基本能看出經營慘淡。

在“社區”求索之路上唯一值得可喜的應該是“好物圈”,在各領域KOL不同形式的物質激勵下,圈內每天基本保持數量相當可觀的動態更新,並且部分興趣圈子已經無需物質激勵也會有長足的UGC產出,已經漸具內容社區雛形。

“和群”、“我我”以及“好物圈”都是社區型產品的嘗試,那騰訊為什麼要做這一領域的嘗試,即使是聽到那麼多的不看好、甚至反對的聲音也堅定要做,這可能是很多用戶的困惑。

增量層面看,月活達11億的微信作為社交產品可以連接的移動互聯網用戶幾乎觸頂;存量層面看,微信外部群狼環伺,以抖音為代表的字節系分走一部分用戶時間,此外還有時不時跳出來衝擊社交王座的飛聊、綠洲等產品。微信不得不居安思危。


微信下探“社區”

不同於豆瓣這類“公共社區”,微信目前打造的這三款社區型產品,從定位和形態上更接近即刻這類主打年輕人服務的內容社區。

據“和群”@阿南 介紹,“它是一個社群形式的短內容社區。這裡有很多生活各領域的達人及他們的粉絲組成的社群,你可以發現並加入感興趣的群,認識同好的朋友,獲取高質的信息。”

“我我”的官方簡介則是這樣寫的:基於標籤的生活記錄工具,“每個標籤都是你生活的一個側面。在這個標籤下,每週記錄它,不斷豐富它。”至於我們最熟悉的“好物圈”,最近也給自己增添了新註解——好物圈:圈內人的生活錄


微信自制三款社區型產品:從社交到社區的路有多遠?

其實無論是運營達人社群,還是分享生活記錄,微信這些“社區型產品”的嘗試本質上是在做用戶年齡層的下探。因為對於更需要陪伴和認同感的年輕群體,除遊戲、直播、社交外,在微信生態內他們還缺少一個很好的社區型產品和服務來提供長期的心理滿足,進而不斷延長自己的產品週期

“社區型產品”的佈局勢在必行,那借道微信的強社交,騰訊是否真能快速孵化出一個強大的社區型產品?


社交到社區的路更近?

委實,社交產品和社區產品做的都是人與人之間交換信息的服務,即“人-內容-人”,但如果從人與人、人與內容的連接方式看,我們會發現兩種產品形態有著明顯的區別。

從人與人的連接方式看,社交產品呈現網狀結構,所有節點幾乎處於相同的狀態;但社區產品不同,它趨向金字塔結構,會產生KOL,社區的內容貢獻度就取決於這部分KOL,比如小紅書、馬蜂窩、B站等社區平臺都是如此。

另外,從人與內容的連接方式看,社交的核心在於關係的建立,用戶的信息(內容)交流行為都是基於用戶關係的建立。而社區的核心在於內容,內容是連接用戶的主要載體,用戶是先看到有趣有價值的內容認識彼此,才有後續一系列的動作。

因此,關係之於社交產品更重要,而內容在社區產品內地位更高。

"

微信“社區”求索。

作者丨Tsai

微信自制三款社區型產品:從社交到社區的路有多遠?

“和群”小程序進入系統更新維護中,資料顯示該狀態已經持續月餘;而同樣出自騰訊之手的另一款社區型產品——“我我”小程序雖然狀態正常,但其熱門標籤下的更新數據也基本能看出經營慘淡。

在“社區”求索之路上唯一值得可喜的應該是“好物圈”,在各領域KOL不同形式的物質激勵下,圈內每天基本保持數量相當可觀的動態更新,並且部分興趣圈子已經無需物質激勵也會有長足的UGC產出,已經漸具內容社區雛形。

“和群”、“我我”以及“好物圈”都是社區型產品的嘗試,那騰訊為什麼要做這一領域的嘗試,即使是聽到那麼多的不看好、甚至反對的聲音也堅定要做,這可能是很多用戶的困惑。

增量層面看,月活達11億的微信作為社交產品可以連接的移動互聯網用戶幾乎觸頂;存量層面看,微信外部群狼環伺,以抖音為代表的字節系分走一部分用戶時間,此外還有時不時跳出來衝擊社交王座的飛聊、綠洲等產品。微信不得不居安思危。


微信下探“社區”

不同於豆瓣這類“公共社區”,微信目前打造的這三款社區型產品,從定位和形態上更接近即刻這類主打年輕人服務的內容社區。

據“和群”@阿南 介紹,“它是一個社群形式的短內容社區。這裡有很多生活各領域的達人及他們的粉絲組成的社群,你可以發現並加入感興趣的群,認識同好的朋友,獲取高質的信息。”

“我我”的官方簡介則是這樣寫的:基於標籤的生活記錄工具,“每個標籤都是你生活的一個側面。在這個標籤下,每週記錄它,不斷豐富它。”至於我們最熟悉的“好物圈”,最近也給自己增添了新註解——好物圈:圈內人的生活錄


微信自制三款社區型產品:從社交到社區的路有多遠?

其實無論是運營達人社群,還是分享生活記錄,微信這些“社區型產品”的嘗試本質上是在做用戶年齡層的下探。因為對於更需要陪伴和認同感的年輕群體,除遊戲、直播、社交外,在微信生態內他們還缺少一個很好的社區型產品和服務來提供長期的心理滿足,進而不斷延長自己的產品週期

“社區型產品”的佈局勢在必行,那借道微信的強社交,騰訊是否真能快速孵化出一個強大的社區型產品?


社交到社區的路更近?

委實,社交產品和社區產品做的都是人與人之間交換信息的服務,即“人-內容-人”,但如果從人與人、人與內容的連接方式看,我們會發現兩種產品形態有著明顯的區別。

從人與人的連接方式看,社交產品呈現網狀結構,所有節點幾乎處於相同的狀態;但社區產品不同,它趨向金字塔結構,會產生KOL,社區的內容貢獻度就取決於這部分KOL,比如小紅書、馬蜂窩、B站等社區平臺都是如此。

另外,從人與內容的連接方式看,社交的核心在於關係的建立,用戶的信息(內容)交流行為都是基於用戶關係的建立。而社區的核心在於內容,內容是連接用戶的主要載體,用戶是先看到有趣有價值的內容認識彼此,才有後續一系列的動作。

因此,關係之於社交產品更重要,而內容在社區產品內地位更高。

微信自制三款社區型產品:從社交到社區的路有多遠?

清楚認知這一點後,我們某種程度上也就能理解社區產品轉型社交產品的難點,即關係鏈的建立。至少在已知的社區產品切社交關係,陌生人社交轉熟人社交的案例中,它們都毫無例外被“社交關係鏈從原有平臺遷移到微信”這道終極難題攔下。

微信做社區型產品就不存在這道“天塹”,因為紮根於微信生態的社區型產品的關係鏈建立,最終還是留存在微信,本質上是流量的“左手倒右手”。雖無後顧之憂,但有燃眉之急,微信的三大產品現階段都亟需解決社區型產品初期的調性確立和內容積累。

關於社區調性,過去以豆瓣為代表的“公共社區”很像現實社會,是基於用戶對某種信息的共識來交流。但隨著小紅書、馬蜂窩、即刻等內容社區的興起,未來很可能會出現大量基於特定人群之間深度交流的社區,即深度興趣互動類社區。基於此,那麼微信的社區型產品,最好從某個細分領域殺入,通過解決大眾人群的需求,進而成長為一個大眾化產品(目前“好物圈”屬於定位相對清晰的,即小紅書方向)。

而內容積累方面,以“好物圈”為例,上個月,微信官方剛開放支持在公眾號文章中添加圈子卡片進行推廣,就不少公眾號大V諸如羅輯思維、黎貝卡等及時跟進,甚至部分公眾號團隊還會指導用戶如何使用“好物圈”的系列功能,“好物圈”的用戶數也因此得以快速增長。

"

微信“社區”求索。

作者丨Tsai

微信自制三款社區型產品:從社交到社區的路有多遠?

“和群”小程序進入系統更新維護中,資料顯示該狀態已經持續月餘;而同樣出自騰訊之手的另一款社區型產品——“我我”小程序雖然狀態正常,但其熱門標籤下的更新數據也基本能看出經營慘淡。

在“社區”求索之路上唯一值得可喜的應該是“好物圈”,在各領域KOL不同形式的物質激勵下,圈內每天基本保持數量相當可觀的動態更新,並且部分興趣圈子已經無需物質激勵也會有長足的UGC產出,已經漸具內容社區雛形。

“和群”、“我我”以及“好物圈”都是社區型產品的嘗試,那騰訊為什麼要做這一領域的嘗試,即使是聽到那麼多的不看好、甚至反對的聲音也堅定要做,這可能是很多用戶的困惑。

增量層面看,月活達11億的微信作為社交產品可以連接的移動互聯網用戶幾乎觸頂;存量層面看,微信外部群狼環伺,以抖音為代表的字節系分走一部分用戶時間,此外還有時不時跳出來衝擊社交王座的飛聊、綠洲等產品。微信不得不居安思危。


微信下探“社區”

不同於豆瓣這類“公共社區”,微信目前打造的這三款社區型產品,從定位和形態上更接近即刻這類主打年輕人服務的內容社區。

據“和群”@阿南 介紹,“它是一個社群形式的短內容社區。這裡有很多生活各領域的達人及他們的粉絲組成的社群,你可以發現並加入感興趣的群,認識同好的朋友,獲取高質的信息。”

“我我”的官方簡介則是這樣寫的:基於標籤的生活記錄工具,“每個標籤都是你生活的一個側面。在這個標籤下,每週記錄它,不斷豐富它。”至於我們最熟悉的“好物圈”,最近也給自己增添了新註解——好物圈:圈內人的生活錄


微信自制三款社區型產品:從社交到社區的路有多遠?

其實無論是運營達人社群,還是分享生活記錄,微信這些“社區型產品”的嘗試本質上是在做用戶年齡層的下探。因為對於更需要陪伴和認同感的年輕群體,除遊戲、直播、社交外,在微信生態內他們還缺少一個很好的社區型產品和服務來提供長期的心理滿足,進而不斷延長自己的產品週期

“社區型產品”的佈局勢在必行,那借道微信的強社交,騰訊是否真能快速孵化出一個強大的社區型產品?


社交到社區的路更近?

委實,社交產品和社區產品做的都是人與人之間交換信息的服務,即“人-內容-人”,但如果從人與人、人與內容的連接方式看,我們會發現兩種產品形態有著明顯的區別。

從人與人的連接方式看,社交產品呈現網狀結構,所有節點幾乎處於相同的狀態;但社區產品不同,它趨向金字塔結構,會產生KOL,社區的內容貢獻度就取決於這部分KOL,比如小紅書、馬蜂窩、B站等社區平臺都是如此。

另外,從人與內容的連接方式看,社交的核心在於關係的建立,用戶的信息(內容)交流行為都是基於用戶關係的建立。而社區的核心在於內容,內容是連接用戶的主要載體,用戶是先看到有趣有價值的內容認識彼此,才有後續一系列的動作。

因此,關係之於社交產品更重要,而內容在社區產品內地位更高。

微信自制三款社區型產品:從社交到社區的路有多遠?

清楚認知這一點後,我們某種程度上也就能理解社區產品轉型社交產品的難點,即關係鏈的建立。至少在已知的社區產品切社交關係,陌生人社交轉熟人社交的案例中,它們都毫無例外被“社交關係鏈從原有平臺遷移到微信”這道終極難題攔下。

微信做社區型產品就不存在這道“天塹”,因為紮根於微信生態的社區型產品的關係鏈建立,最終還是留存在微信,本質上是流量的“左手倒右手”。雖無後顧之憂,但有燃眉之急,微信的三大產品現階段都亟需解決社區型產品初期的調性確立和內容積累。

關於社區調性,過去以豆瓣為代表的“公共社區”很像現實社會,是基於用戶對某種信息的共識來交流。但隨著小紅書、馬蜂窩、即刻等內容社區的興起,未來很可能會出現大量基於特定人群之間深度交流的社區,即深度興趣互動類社區。基於此,那麼微信的社區型產品,最好從某個細分領域殺入,通過解決大眾人群的需求,進而成長為一個大眾化產品(目前“好物圈”屬於定位相對清晰的,即小紅書方向)。

而內容積累方面,以“好物圈”為例,上個月,微信官方剛開放支持在公眾號文章中添加圈子卡片進行推廣,就不少公眾號大V諸如羅輯思維、黎貝卡等及時跟進,甚至部分公眾號團隊還會指導用戶如何使用“好物圈”的系列功能,“好物圈”的用戶數也因此得以快速增長。

微信自制三款社區型產品:從社交到社區的路有多遠?


與自己賽跑

自微信7.0大改版以來,微信就進入了不斷革新和持續演進的狀態,甚至部分革新和演進一改之前的剋制。

這種反常,在我們看來,是微信進入防守階段的標誌。如果不是存在內憂外患,微信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嘗試諸多補充性產品,這是一個產品到達“失速點”的焦慮。當年QQ就是到了“失速點”後才有了微信,而微信之後也必將出現新的產品。

而騰訊顯然不希望在移動互聯網下半場讓位社交主場,因此當下的它必須與自己賽跑,只有跑贏自己,才能為騰訊贏下一個10年的社交生意場。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