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這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王源:這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今年五月在戛納接受採訪時,有記者問王源:“平時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

他幾乎是不假思索地給出了答案——“沒有生活,只有工作”。

相比996,他可能是個007;

記者接著問:“會覺得累嗎?”

他沒想多久,又立馬答道:“很累,但這是自己選擇的事情,再累也得堅持。”這句夾雜著複雜情感的話,他卻是笑著說出來。

王源:這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01 成名要趁早

張愛玲說:成名要趁早。現在的社會:成人要趁早。

這一點TFBOYS三小隻做到了!早到了很多人還在上小學的地步。

十一歲,王源開始了練習生的生涯,十三歲出道,一舉成名。

我想了一下我的十一歲在幹嘛,還在上小學的我正在偷父母的錢,來滿足自己購買零食的慾望。

正在“從來沒有想過未來,從來沒有為未來做過什麼努力,從來沒想著鋪墊汗水改變現下生活狀態”。

而那一年王源才剛滿週歲。

王源:這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很多人吐槽他們的粉絲“腦殘粉”,姜思達在透明人裡採訪過一位王俊凱的粉絲,問你在偶像身上花過多少錢?

粉絲回答,十幾萬到幾十萬不等吧。

姜思達還是驚訝住了,但是想想這個時代的“流量效應”“鮮肉偶像”,似乎這又是一種“常態”。

看著他稚嫩的臉,你會覺得他和每一個鄰家的小孩沒有什麼區別。

但是當我真正開始瞭解他,還是被這個男孩圈粉了。

他並不是一個“普通”男孩,他的經歷決定著他比同齡人思考的更多,也更有深度!

“憑什麼人家拿你當偶像,就是看你完成他不能完成的夢想,寄託於一種精神在你身上,既然這樣,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不成長。”王源說。

他知道“偶像”的真正含義,並不以成名早而沾沾自喜。

這一點,很多成人尚且做不到。

王源:這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02 撕掉標籤?or貼上標籤?

王源在第三期的唱作人上,唱了一首“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崩潰大哭。

很多人說,像少年維特的煩惱,愁苦都顯得稚嫩。因為每個人都是從那個多愁善感的青春期過來的。

但是卻能明顯的感覺到,他很敏感,也很不安。

他還很著急,拼命地急於證明自己,急於擺脫流量的標籤。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一座音樂圈歧視金字塔,王源無疑在比較底層的位置,即使他受到的關注再多,人們還是慣以為他就是唱“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的小孩。

王源:這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看各種類型的綜藝和訪談,你會發現明星們都急於撕掉身上的標籤。

撕掉標籤?or貼上標籤?

我想很多人還沒明白這個道理,那些撕掉標籤的大多都已“功成名就”,他們要不是紅遍中國的當紅偶像,要不是在某一領域做到極致的行業明星。

但是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的我們卻都急於“貼上標籤”。

舉個例子,就像辛苦碼字的我們,如果說我想有個標籤的話,我希望是“擁有文章閱讀量破百萬"”某某平臺簽約作者“”粉絲百萬千萬“……

這些既是我與人介紹我自己時容易讓人記住的記憶點,也是我未來職業生涯的敲門磚。

這個時候的“標籤”,求之不得。

王源:這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03 懂得了很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一直以來,大眾對“少年偶像”這類人群其實是帶有爭議的。

很多成人對他們抱有太多的偏見,爆紅時實力的不匹配、瘋狂的人氣、過多的關注,也引發過數不清的爭議。

但我卻聞到了一股“酸”。

不得不說,普通人的一生還都是“約定俗成”的一生,“正常軌跡”的一生,“沒有波瀾壯闊,亦沒有絢爛彩虹”的一生。

“王源”們不是。

他們小小年紀的成就已經超過很多人半輩子的辛酸。

王源:這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集唱跳與演技於一身的藝人,還能彈一手好吉他,主持人......

作為男主角參演古裝劇,還是雜誌的專欄作家;更是一位為公益事業積極努力的人,創辦自己的“源公益專項基金”。

近兩年,王源還創造了好些個“第一”。

第一個踏上戛納紅毯的00後明星、第一位登上聯合國世界舞臺的中國少年偶像、中國內地第一位為MLB開球的明星......

王源:這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節目之外也是,有人說他沒有音樂天賦,他就去考伯克利,還是用最低調的方式,說他演戲面癱,他就演文藝片,靠實力去柏林。

有人說他年少輕狂,但人不輕狂枉少年。也正是因為王源的年少輕狂,朝氣蓬勃,所以他才能夠勇敢的追夢,一往無前。

經常會想,我們該怎麼度過這短暫,且不復再來的一生?

大抵就是,像王源們一樣,過有生命質量的每一天。

(作者:墨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