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很多道理都明白,依然過不好這一生,讀完讓你頓悟人生!

王陽明 論語 孔子 美女 敏學 敏學 2017-10-27

《傳習錄》作為弟子記錄王陽明言行,有點像《論語》弟子記錄孔子言行一樣。今天繼續和大家一起分享《傳習錄》,請大家多加指正!

王陽明:很多道理都明白,依然過不好這一生,讀完讓你頓悟人生!

前幾天發的文章中,很多網友留言說,這些都懂,就是無法做到!也就是常說知易行難,很難做到知行合一,幾百年前的王陽明弟子,也問過先生類似的問題,原話都是文言文,就不貼了,這裡結合個人對感悟,與大家探討!

知而不行,是未知

《傳習錄》徐愛就知行合一問題,專門教王陽明,具體回答請見貼圖:

王陽明:很多道理都明白,依然過不好這一生,讀完讓你頓悟人生!

王陽明對徐愛提到“孝悌”(尊敬父母)問題,用《大學》裡面“如好好色,如惡惡臭”的來舉例,你看到美女,自然會親近,聞到臭味會自然厭惡,因為這是都是你真知起作用,不是因為你告訴自己,這是個美女才去喜歡,而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如果一個人真的孝敬父母,他會想一切辦法來體恤和愛惜父母,而不是給自己找藉口。

王陽明:很多道理都明白,依然過不好這一生,讀完讓你頓悟人生!

王陽明後來又談到立志,很多人都知道想成功要立大志,可是立了大志,卻有種種藉口不去實現它,那是因為你沒有真正知道你所立的志向,也沒有對你所立志向有迫切性。

真正的立志的人,就如: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功夫說閒話,管閒事。

就是為志向規劃所有戰略和步驟,想盡一起辦法去實現它,哪有時間去空談志向,或者在微信朋友圈去晒志向!

所以缺了行動的知,不是真知,是假知而已!

王陽明有句名言:

人須在事上磨鍊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那靜時功夫亦差似收斂,而實放溺也。

沒有經過事上練的功夫,只是空想(只好靜),遇到困難,就會忙亂和退縮,終無長進,只是自己懶惰(溺愛自己)的藉口而已!

王陽明:很多道理都明白,依然過不好這一生,讀完讓你頓悟人生!

行而不知,是冥行妄作

王陽明一針見血,指出了大部分人天天忙忙碌碌是閉眼假忙(冥行妄作)!

最近又流行斜槓青年,就是說“多面手”那種。如果一個人在各個方面都是淺嘗輒止,你就缺乏核心競爭力,在職場上就要不上價格。想當斜槓青年,首先要在某一方面精通基礎上,才行!

也就是要行“精一”之功,具體請見本人的low文《王陽明:一事無成的人,不是敗於懶,而是亡於它!

對於終日瞎忙的人,你最終會喜歡忙碌的感覺,這裡借《肖申克的救贖》的隱喻,它用監獄來告訴我們:

這些高牆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叫體制化。

王陽明:很多道理都明白,依然過不好這一生,讀完讓你頓悟人生!

最後送給大家兩句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名言:

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知是行主意,行是知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碼字不易,如果你不贊同,請留言來指正!

如果你喜歡,順手文末點個贊,也可以留言,大家一起分享與討論!

想學心學,必須要看《傳習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