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蘊章評:王羲之、劉墉、潘齡皋 訪談記錄

轉自:書法入門。我們尊重並支持原創,感謝每一位作者的辛勤付出,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田蘊章評:王羲之、劉墉、潘齡皋 訪談記錄

主持人:和您做這個節目呢,我也接觸了很多這個書法界的朋友,我發現他們在這個審美上呢,差異也是很大的。

田蘊章:是。

主持人:比如說經常會在一起探討,或者是研究,喜歡哪位書法大家。前兩天有一位書法家他就說,說我特別特別地推崇這個清代的劉墉,和這個前兩期我們介紹的潘齡皋,覺得他們的這個書法的風格他很欣賞。但是呢,他旁邊的一位朋友就提出來,說我覺得他們兩個人的風格我不喜歡。

田蘊章:不喜歡。

主持人:當時我就問了,我說,您為什麼不喜歡呢?他說,兩點,第一點呢,覺得好像是在勁道上好像差一點,就是骨力上可能差一點,我理解。另外呢,陽剛之美欠缺一些。我當時聽完這個話之後呢,我今天也是帶著這個問題來請教您。這兩位可以說都是書法大家了。

一個是一個呼聲很高,推崇備至,這邊卻是認為呢,差距很大,不很欣賞。那麼您對於這二位大家,您怎麼看?

田蘊章評:王羲之、劉墉、潘齡皋 訪談記錄

田蘊章:你談到的這兩個方面的問題,社會上早有這兩種看法,這不單是對一個人,對潘或劉這兩個人吧。而且每個書法家,旁邊都有兩種評論。

主持人:都是褒貶不一的。

田蘊章:對,都是褒貶不一。上至王羲之,也是如此。對王羲之大概有三種態度,他多一種態度,比如對劉墉的字不滿意,對潘齡皋的字不滿意,這是一類人。再一類人就是推崇備至,就是非常好,或者是這些相對的成功。

這個魯迅說一句話,沒有不胖不瘦的人,這句說得特別有意思,他說,你或者基於胖一點,你或者基於瘦一點,沒有絕對不胖不瘦的人。就是對一個書法,一個書法家,或者一篇書法作品,沒有一個認為這個也不好也不壞,不會這麼認為。或者是就向你說的,能成為好的,或者是非常好的,極好的,或者是一塌糊塗,一無是處,或者是說,基本不成功,這麼兩種。

主持人:那王羲之的另外一種是什麼?

田蘊章:王羲之的另外一種是什麼呢?人云亦云。

主持人:人家說什麼他說什麼。

田蘊章:對了,所以有一些人他明明比如說他反對,他說他想說王羲之不好,但名氣太大了,自己要說不好的話,就怕被人恥笑。所以於是人云亦云,所以多出這麼一種人來。但是仍然有膽量大的人,說王羲之寫得不好。或者有,他真有見解,他不怕,不隨潮流,他就敢說自己的見解來。

主持人:不跟風。

田蘊章:更多人當然是說王羲之寫得非常非常好,是真心地崇拜他,但有人就人云亦云就這樣。但是對潘齡皋、劉墉,尤其對潘齡皋,用不著人云亦云,我說好就好,我說不好就不好,他不會,因為我說潘齡皋不好的話,並不會引起別人對我的歧視或者是……

主持人:很大的爭議。

田蘊章:對。所以他這個就沒有問題,所以大致是兩個方面吧。而且潘齡皋也沒有劉墉劉石庵那麼大名氣,所以對潘齡皋的爭議就更多一些。但是呢,我們說潘齡皋和劉墉,大體是一個體系,都是在體面看來,肉多骨少,這麼一類的書風。

所以現代有的人就說,當年杜甫就說過,“書到硬瘦始通神”嘛,得“瘦硬”才好,像這種寫的肥肥胖胖的這樣一些字認為就不好。

主持人:寫得就渾圓。

田蘊章:對對。

主持人:骨幹差一點。

田蘊章:其實,書法也是多元化、多風格的,就像我們飲食也好,買蔬菜也好,等等,它是種類繁多的。你喜歡吃這個,他就喜歡吃那個。比如說,很多南方人就喜歡吃辣椒,非常喜歡吃辣椒,但是咱們北方多數人吃不慣,微辣還可以,太辣就受不了了。可是呢,南方有些人不吃辣的吃不下飯,而我到南方去之後,我到一個飯館的時候,我說這個菜裡你不要給我放辣椒行不行,那那個廚師就告訴我了,不放辣椒我不會做。在各個方面都如此,穿衣戴帽,都有審美上的異同,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我們在生活當中會常見這個東西。

在書法方面更是,你要想說服他是沒有用的,我們準確念這個字,應該是“說服”,但是經常聽大家說“說服”,我們也就這個因俗就俗吧。就是說你很難去說服,你要想著說這東西是不美的,我告訴你它是美的,你心裡很煩惡它,怎麼說也說不過來。有一個是水平問題,有一個是愛好上的不同。

田蘊章評:王羲之、劉墉、潘齡皋 訪談記錄

但是劉墉和潘齡皋這兩個人既然在書法界贏得這麼大的名氣,這麼多人效仿、追隨、臨摹,我們說他們兩個都是成功者。但是你要把他說得一塌糊塗,你肯定是偏見,因為你否定的是多數人。但是你要說他一點問題沒有,那任何一個書法家都不會是完美的,都會存在某種的不足。

但是我這種水平,我幾乎看不出來潘齡皋和劉墉這些書法家究竟哪一方面的不足,我就看不出來。比如說你剛才說的,說他沒有骨力,甚至沒有陽剛之美,其實這些都是非常模糊的概念。

什麼叫陽剛之美?怎麼叫有骨力,寫出來跟鐵棍子似的,這叫陽剛之美、有骨力嗎?這叫倔強無韻。也有批評這個的,你寫出來剛狠無韻,倔強無韻,死硬死硬的,那這肯定是不好的。你稍柔美一點,你又缺乏陽剛之美。於是你又挺直一點,筆畫又用上力,他又說你缺乏陰柔之美。

實際上我說了,冬無豔陽夏無福廕,燕瘦環肥各有所愛,你很難去挑剔。冬天人們總抱怨,沒有太陽,沒有陽光,到了夏天找不著陰涼,找不著休息的地方,感覺燥熱難當,類似這種情況,總不能達到大家眾口一詞的讚美,不會做到這樣。但是我們書法家最後要佔到人和,是要佔到多數,多數人認為你美,那麼這就是好的。如果你自己認為多好,或者極少數說你好,大家都不買你賬,都看你的字覺得不美,不好,那麼你也不能算是成功者吧。

何況早有古人對於這個劉墉就有一些評論。我覺得這個有一段評論就是清代的一個書論家,他叫徐珂,他的評論我覺得近乎於有道理。就是說他把你所謂的這個沒有陽剛之美,沒有什麼骨力這些問題,他解釋得很清楚。

我們舉個例子說,比如說,渾身肌肉,應該說是個健康的標誌,但是我們中國人練太極拳的人,全身見不到什麼肌肉,但是爆發起來也是十分了得。所以你並不能拿外形來衡量內在。

像潘齡皋這一類的書風,他們都是棉裡藏鐵的這種寫法,在外表看了之後,軟綿綿的,實際上裡頭骨力很動大,所以不要從外形看這個問題。

那麼我們接著說,清代的徐珂,他在論述到劉墉的時候,他有段精彩的論述,我們拿筆把它寫下來,和這個網友呢,一同來欣賞他的話。我們來看一看徐珂,是這樣說的,他說劉墉的書法:

精華蘊蓄,勁氣內斂,殆如渾然太極,包羅萬有,人莫測其高深耳。

看,它的意思是說,劉墉這種字,是“精華內斂”,在裡邊蘊蓄著,而不是張揚著,那麼呢,如同太極一樣。這個“殆如渾然太極,包羅萬有”,它裡邊包含的東西太豐富了,“人莫測其高深耳”,人呢,很難判斷他究竟有多深,就說非常非常得好了。

康有為對劉墉也有這個看法,按理說康有為是一個非常推崇碑學的人,那麼劉墉呢,是完全寫帖的人。但是,康有為對他說,說劉墉的書法,是帖學的集大成者。

主持人:集大成者?

田蘊章:集大成者,可以見得,可以見到這個書法界對於劉墉的評價是相當的高的。

主持人:相當的高。

田蘊章:而潘齡皋呢,寫得也大體是這種風格的。就是說,不要光看這個筆畫軟硬,或者是看他是怎麼怎麼樣這個墨多墨少,因為潘和劉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劉墉的外號叫“濃墨宰相”,專門用濃墨寫,而且蘸得很飽,因為他不願意出稜角,所以蘸的墨多,又飽。墨過多之後,蘸的太飽了就不用出方筆,就會出圓筆,所以給他叫“濃墨宰相”。

田蘊章評:王羲之、劉墉、潘齡皋 訪談記錄

潘齡皋也是這樣,很少見他的飛白,寫的字都團團和和的,非常圓滿,所以這種字是一種風格。往上推溯到宋代的時候,有人很多說,這個蘇軾的字形同墨豬,也是說的用墨過多。實際上這是一派風格,一家之言,某一個人說的不見得算數。

也就是說,比如說,劉墉的書法也好,是蘇軾的書法也好,王羲之的書法也好,他們的風格不一樣,但是他們都是大家,他們寫字都是法書,但是他們講出來的話,卻未必都是法言。我們只能是學學他的書法,他講的話我們去參考。如果說我們說得不一樣,並不見得都不對,或者都對。只能說我們在參考當中去體悟。

主持人:田老師剛才您也提到,說這個劉墉,和潘齡皋他們的風格大體是一致的,我也曾經看過他們的字,都是很圓潤的這個字,很難看出來這個字中的稜角和一些變化。我覺得他們的這個書法作品中,是多見圓筆。

田蘊章:多見圓筆,對。

主持人:那我想問一下那方筆他們也能寫嗎?

田蘊章:是的,有人會懷疑這個問題,你提的這個問題很好。其實,凡是一個書法大家,他都精於筆墨,筆法非常得運用靈活,他們願意圓就圓,願意方就方。

主持人:一張一馳都可以。

田蘊章:對,有的人說潘齡皋和劉墉他們只寫圓筆,實際上他們見得太少了,潘齡皋的楷書它見的很少,我見過很多潘齡皋的楷書,那個楷書寫得相當到位,而且多數都是方筆,非常之好。

有一位故宮博物院的一個鑑定專家,他看到了潘齡皋給這個文安縣寫的一個碑文,他們拓下來之後,楷書的碑文就送了故宮博物院給這個鑑定師看。這位鑑定家看完他說,他說我以前認為潘齡皋的行書平平,看到他楷書之後,我才知道真是一代大家。這就是文安縣縣領導,他們找到了故宮博物院鑑定完以後回來告訴我的話。

當然是間接過來的,但是又是相對的直接,他們聽完的話,我去了,而且贈送我一張拓片。這長拓片時間長了,我不知道放在什麼地方了,將來找到之後出示給網友們看一看,楷書寫得非常得精道。因此說,你看他都是圓筆,實際上他是方筆寫過來的。可能是你看的都是方筆,他用的都是圓勁的東西,這裡有很多的一些筆法的問題,非常的奧妙。

田蘊章評:王羲之、劉墉、潘齡皋 訪談記錄

大家還需要知道劉墉用的那個筆,是狼毫,尤其難得,用狼毫寫出這麼軟綿綿的,而且這麼豐富飽滿的字體更難。

主持人:狼毫比較硬。

田蘊章:對,狼毫很硬,寫出之後,容易犯這種拙勁,或者過於的這個直硬,出這種筆畫。而劉墉拿狼毫寫出字來,這麼軟。

主持人:工夫深。

田蘊章:非常深奧,所以說他渾然太極,這話說得有道理。不論說是潘齡皋或者是這個劉墉,他們的楷書相當的精道,我見過劉墉很多的楷書,尤其小楷寫得太好,我真的是五體投地地折服。我要說,就拿我本人的這點水平來說,想寫方筆就可以寫方筆,想寫圓筆就可以寫圓筆。大家看到我寫的這個楷書,那很多都是方筆,我的行書也多部分都是圓筆。因為,風格的喜好不同,他喜歡這個圓筆,他喜歡方筆,在寫字時候形成自己的風格,比如說我們寫一個這個,這個一個“之”字,這就是方筆。這不就是方筆嗎?方筆,都見角見稜,見規角的都是方筆。如果我們用圓筆寫過來之後呢?這沒有稜角,這就是圓筆嘛,所以一看到圓筆之後你覺得就油滑,實際上是個錯誤的概念。

主持人:但是風格不同。

田蘊章:是風格的不同。潘齡皋和劉墉都有這本領,我想讓它方就方,想讓它圓就圓,想讓它的墨多就墨多,胖一點瘦一點他隨便地掌握,只是他喜歡這種風格,他強化這種風格。也就是他寫著這種風格他舒服,我們無可挑剔。所以不要以為某某人的字,墨多了一點,胖了一點,肥了一點,於是就說“肥魚無骨”等等。實際上大書法家那不得了。

要到了蘇東坡那種境界,他寫字時候已經完全不在於這個技法上面了,就工夫不計,到了化境的時候,你更不能用這些外貌去衡量他的書法。關鍵就是那些個,那個背後的一些東西,我們作為演員的經常說一句話,“潛臺詞”。後面的東西多少豐富,這是關鍵的東西。

主持人:可能就像是一個演員他本身的演技很好,他喜歡演這個反面、反派人物,或者正面人物。可能他演得都很棒,但是他善於演這個。

田蘊章:善於演哪方面。

主持人:對,他喜歡他更喜歡揣摩這個人物。

田蘊章:對,你這個理解是對的。

主持人:對,但是他的水平仍然很高,只是表現的不一樣,用在書法中是風格。

田蘊章:甚至換個行當他也是高水平的,是這樣。

主持人:田老師我覺得您對於這兩位大家,也都是讚譽有加。

田蘊章:推崇備至。

田蘊章評:王羲之、劉墉、潘齡皋 訪談記錄

主持人:推崇備至。但是雖然您推崇備至,但是我仍然聽到了一些不同的聲音。有些,一些書法家評價他們的書法作品,我聽到一個詞,我也很難理解,他們說,我覺得他們的水平很俗,就是說表現的這個書法很俗。

田蘊章:就說劉墉或者是潘齡皋他們的字很俗是吧?

主持人:對對,這個原話我記不清了,大概這個意思。

田蘊章:是這個意思。在書法家常用這個“俗”字,就是這個“俗”。

主持人:那這個“俗”我們應該怎麼理解呢?

田蘊章:不是通俗的意思,不是通俗的意思。是說的理俗,說他是一種毛病,這個俗就是我們平常說的俗不可耐。

主持人:比較俗氣。

田蘊章:就很俗氣,庸俗,它是這個意思。黃庭堅,就是宋代大書法家黃庭堅說過,就是書法,“唯俗不可醫”,俗就不可醫,就是說這人也好,字也好,只要他太俗氣了,這就不可醫治了,沒什麼好藥。“俗不可醫”,這差一個“可”字。“俗不可醫”,就是唯俗,就沒治這毛病。本來這“俗”字是對書法貶低的時候是用的最尖刻的一句話。說誰寫的字,一看好壞,太俗氣。

主持人:十八層地獄打入,有點這種感覺。

田蘊章:一下子就打入十八層地獄,用一個“俗”字就非常之壞,還不如說不好呢,是不是?就是,說“俗氣”的時候就非常厭惡對方,說這個話。

主持人:極其的意思。

田蘊章:但是我們說呢,這個“俗”字,對潘齡皋或者劉墉用的話,這已經很不新鮮了,因為“書聖”王羲之都難倖免。唐代人就說王羲之的字,說他是這個“羲之俗書趁嫵媚”,就王羲之的字是俗書,就是非常媚巧而已,這就是對王羲之的批評早已有之。那麼後來說趙孟頫的字也是俗,等等說了很多人。

我們今天呢,就是把這個“俗”字弄清楚了,當你攻擊別人,批評別人用這個“俗”字時候,一定慎用。到底是他俗還是別人影響他致使他俗,是怎麼個原因。大家會說,你寫的字別人怎麼會讓你俗氣,致使你俗,這是什麼話呢?

田蘊章評:王羲之、劉墉、潘齡皋 訪談記錄

我給解釋一下。就是比如說,趙孟頫寫得相當好,他的字一點也不俗氣,趙孟頫寫了很多的文章,論書,都提到他也堅決反對俗。可是偏偏他最煩惡的東西,別人去強加到他頭上,說他俗。這是為什麼呢?就是蹤者甚多,趨之若鶩,大家都學他。你也學,我也學,當年的潘齡皋也是這樣,在民國時期,這蔚以成風氣,學潘齡皋,而且不學他楷書,都學他行書。結果弄來弄去,弄來弄去,就形成俗了。原因在哪兒?就是太多了,就俗了。所以而且你學不好,比如有一句成語叫“東施效顰”。

主持人:嗯,東施效顰。

田蘊章:說西施呢,因為有病,捂著胸口走路。病西施,非常美。我們知道歷史上四大美人,四個特色嘛,病西施、狠妲己、笑褒姒、醉楊妃,楊貴妃喝醉了最美,妲己娘娘生氣要殺人時候最美,那麼西施病了最美。楊貴妃,西施病了最美,楊貴妃醉了最美,喝醉酒最美,所以四大美人都有各自特色。於是東施看到她捂著胸口走路非常美,她也學習了。

主持人:效仿。

田蘊章:對,效仿。如果大家都這麼去效仿西施的話,沒有西施那種美貌,大家都在捂著胸口走路,你想一下是不是個病態?我所說的這個病態,不是說西施這種病態,是大家本身這是一種病態。所以大家都在學,學成功的還好一點,學不成功的,造成什麼局面呢?就給那個書法家,給那個書法家畫了一張漫畫,誇大了他的這個特點。你知道特點往往也是優點,也是缺點。只要把它誇大,它變成一個缺點,變成了一個漫畫上突出的特點。

主持人:有點像哈哈鏡的那個效果。

田蘊章:對對,所以,我們說有些書法家被俗化的原因不在於書法家本身,是因為從者太多,而這不成功者又最多,蔓延得滿天下都是,你看到都是一些不成功者,你把最後的這個毛病都歸結於那個,那個創始人,實際上這是不公道的。

如果你只見到這一個人這樣寫,你就說他俗,那是另外一個問題。如果因為它多而爛,多而俗,這不應該都讓那個書法家去負責任。如果強加給他本人的話,我想這是不公道的。


感謝您的觀看和關注!如果您是書畫愛好者,小編邀請您搜索關注“hmyqart”微信公眾號。

每日發佈免費視頻資源:一筆一劃對照名帖視頻教學、真人模特現場繪畫、山水花鳥場外真實寫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