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胸壁外科創始人王文林專訪:十年磨一劍,鍛造新學科

王文林 技術 廣州 第三軍醫大學 骨折 廣東 醫學科技之聲 2019-06-10

【引言】 2018年是胸壁外科元年。這一年,中國臨床醫療領域發生了三件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大事件:中國第一家獨立的胸壁外科成立,中國第一個胸壁外科研究所成立,中國第一個胸壁外科專業委員會成立。三件大事緊緊圍繞一箇中心展開,最終向世人宣佈了一個新興專業的出現,這便是廣受關注的胸壁外科專業。而這一切都與一個外科醫生有關,他來自廣州,名叫王文林,是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胸壁外科主任,胸壁外科研究所所長,廣東省胸部疾病學會胸壁外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他是胸壁外科真正的創始人。

中國胸壁外科創始人王文林專訪:十年磨一劍,鍛造新學科

王文林主任

王文林主任早年就讀於第三軍醫大學,畢業後於第一軍醫大學完成研究生學業,2000年獲得博士學位,隨後在中山大學完成博士後工作,此後長期在廣州軍區總醫院工作。2009年轉業至現單位,任心胸外科主任。在10年的時間中,王文林主任先後完成各類胸壁外科手術將近3000臺,其中包括大量難度極高的胸壁外科手術。他發明了多種胸壁外科手術,其中包括最著名的Wang手術、Wenlin手術、創可貼手術、Tesla手術、無痕手術、Bleedingless手術等。他率先開展了桶狀胸的微創手術,發明了專門用於窒息性胸廓發育不良的根治性手術。他命名了數種特殊的胸廓畸形,對胸廓畸形進行了系統的分類。他提出了胸廓畸形外科治療的三大定律,設計了胸壁外科手術的五種基本技巧,共獲國家專利53項。

王文林主任最先提出了胸壁外科的概念,在漫長的十年時間中,他對胸壁外科的專業範圍、手術原則、手術技巧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使相關理論不斷完善,最終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論體系。為了使胸壁外科的技術和理念得到廣泛推廣,他先後到國內50餘家醫院開展技術幫扶,協助多家醫院建立了獨立的胸壁外科。他為中國胸壁外科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本文是《醫學科技之聲》、《醫學科技頻道》、《胸壁外科頻道》記者對王文林主任進行的聯合專訪。

中國胸壁外科創始人王文林專訪:十年磨一劍,鍛造新學科

王文林主任到全國50餘家醫院進行技術幫扶

記者:王主任,很榮幸能有機會對您進行採訪。胸外科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專業,這個專業在過去的很長時間裡都相當穩定,沒有像其他專業那樣“四分五裂”。而到了去年,當您率先提出胸壁外科的概念並建立了第一個獨立的胸壁外科後,這樣的格局似乎發生了變化,胸外科領域自此不再平靜。如今很多人開始關注這個新出現的專業。作為這個專業的創始人,您的工作無疑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您本來是個胸外科醫生,您本來可以象其他同行一樣做傳統的胸外科手術,但您卻開創了另外一條道路。您這樣做的初衷是什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您有了這樣的想法,並最終將一個專業實實在在地建立起來?

王文林:非常高興接受大家的採訪。像您所說,我確實是一個胸外科醫生,但從去年開始,這種說法已經不正確了,正確的說法是,我是一個胸壁外科醫生,因為我們的胸壁外科已經成立,並完全獨立於胸外科之外,是一個完完整整的行政科室。我們的醫生全是胸外科出身,但現在都象我一樣,是胸壁外科醫生。胸壁外科這個概念的出現其實是大勢所趨,是一種必然的事件,這主要與當今胸外科的大環境有關。嚴格說來,胸壁外科應該是傳統胸外科的一個分支或者亞專業。胸外科治療範圍包括很多疾病,不管是胸腔內的還是胸壁上的疾病都是胸外科治療的範疇。近20年來,胸外科技術發展迅速,越來越向微創方向發展,這使得當代的胸外科與傳統經典的胸外科有了非常明顯的不同。在各種客觀因素的推動下,胸腔內的疾病治療越來越受重視。而醫生的精力是有限的,過多地專注於一種疾病的治療必然忽略其他疾病的治療。當幾乎所有的胸外科醫生都專注於胸腔內疾病的治療時,胸壁外科疾病必然受到冷落。這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醫院越大,病種就越往胸腔內集中,以至於很多醫院連最常見的肋骨骨折都看不到,至於胸廓畸形之類的胸壁外科疾病就更是少之又少了,很多著名的醫院幾乎不做這樣的手術,而很多著名的專家更是不會做這樣的手術。這是一種地常普遍的現象。但是,醫院外卻存在另外一種景象,就拿胸廓畸形這類疾病來說,這本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而絕大多數病人得不到治療。隨著社會的進步,很多人會更關注胸壁外表的美觀問題,這使得越來越多的患者有治療的渴求。這種渴求其實就是胸壁外科出現的最直接的動力。胸外科醫生越來越不重視胸壁外科疾病的治療,胸壁外科病人治療的慾望卻越來越強烈。這是一個很容易被發現的矛盾,我們先別人發現了這個矛盾,於是便走到了別人的前頭,最終促成了胸壁外科這個專業的誕生。胸壁外科從無到有,並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人做出了很突出的貢獻。除了我們自己的工作外,我這裡必須提到的是我的兩位老師,一位是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何健行教授,另一位是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的蔡開燦教授,兩位教授都是我國德高望重的胸外科專家,在提出胸壁外科的概念和建立科室的過程中,兩位教授都提出了很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他們的貢獻功不可沒。另外還必須提到的是我們的田軍章院長,他是一個目光遠大胸懷寬廣的好領導。田院長的親切關懷和幫助直接促成了科室的建立和發展。離開領導的幫助,任何人都做不成這樣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還有很多其他有識之士積極參與,大家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正是因為有這麼多專家、領導、朋友的共同努力,才有了今天胸壁外科的一切。因此,如果說有一定成績,那麼成績是大家的,不能歸功於我個人。

中國胸壁外科創始人王文林專訪:十年磨一劍,鍛造新學科

中國醫療領域第一個胸壁外科專業委員會成立,王文林當選為主任委員

中國胸壁外科創始人王文林專訪:十年磨一劍,鍛造新學科

王文林在胸壁外科專委會成立大會上致辭

中國胸壁外科創始人王文林專訪:十年磨一劍,鍛造新學科

中國第一個胸壁外科掛牌

記者:全新概念的提出是意義非凡的大事情。尤其對於這種建立新專業的事情來說,其影響必然相當巨大。胸壁外科從傳統胸外科中脫穎而出,受到影響最大的肯定首先是胸外科。您認為胸壁外科與傳統的胸外科是怎樣的關係?將來應該怎樣處理彼此之間的關係?

王文林:傳統外科專業的劃分主要依靠解剖定位進行,像腦外科、泌尿外科、腹部外科、手外科、脊柱外科等專業一樣,胸外科的解剖定位也非常明確,包括胸壁以及胸腔內的各種結構。因此,傳統胸外科收治的疾病不僅包括了發生於胸腔內的疾病,同樣也包括了各種胸壁外科疾病。隨著科學與技術的進步,各種疾病的研究越來越深入,亞專業的出現不可避免。胸壁外科作為一個獨立的專業出現在臨床上,首先意味著與胸外科“分家”。象尋常人家的分家一樣,分家的事情總是有人喜來有人憂,不可能讓每個人都高興。但從專業發展的角度來看,不管對胸外科還是胸壁外科都應該是好事情,至少可以讓疾病的治療更專業。這就是所謂的專病專治。但是,胸壁與胸腔內的結構關係密切,要想完全割裂開來很不現實,也不可能。因此,即便真的完全分開也並不意味著完全斷絕往來。很多疾病是同時累及胸壁與胸腔的,面對這樣的疾病,任何時候都需要兩個專業的醫生共同處理。

記者:胸壁外科是一個怎樣的專業?換句話說,包括了那些常見的疾病?這些疾病與其他專業的疾病有無本質的不同?

王文林:如前所述,外科專業的劃分靠的是解剖方面的定位。胸壁外科疾病指的是所有發生於胸壁的疾病。按照疾病的基本病理分型,胸壁外科疾病可以分成五種疾病:感染、創傷、畸形、缺損、腫瘤。這五種疾病構成了胸壁外科的基本架構。如果只看疾病的位置,胸壁外科疾病與其他部位的疾病肯定有本質的不同。但從疾病的性質來看,與其他部位或者專業的疾病並沒有質的差異。比如感染類疾病,其致病機理、臨床表現、治療原則與其他部位的感染基本是相同的。如果說有所不同,依然是因為位置不同造成的。

記者:胸壁外科源於傳統的胸外科,各種疾病的治療肯定有很長的歷史,在當前的大環境下,儘管很多醫生不重視這類疾病的治療,之前肯定也在相關疾病治療方面積累了不少的經驗。那麼,目前國內外該領域的現狀如何?

王文林:胸外科是個古老學科,早年的胸外科手術其實並不乏胸壁疾病的手術。比如胸壁的創傷,就是早年胸外科救治的一個重要內容。與胸腔內的疾病相比,胸壁的疾病顯露方便,手術風險較低,不需要過於高深的技術,因此早年就取得過不菲的成績。但是,由於此類手術門檻較低,很多大醫院或者著名的專家不屑於參與這些疾病的治療。沒有大醫院和大專家的參與,就少了很多優質的資源,沒有優質資源必然影響其發展。胸壁外科的研究現狀主要有兩個特點:其一是缺乏關注,其二是相關技術和觀念滯後。這兩個特點在每一種胸壁外科疾病的治療方面都表現得非常顯著,國內國外的狀況基本相同。我們成立胸壁外科的目的之一,其實就是為了喚起更多人的關注,使相關的技術得到提升。

記者:在各類胸壁外科疾病中,胸廓畸形是不是最多見的類型?此類疾病的手術是不是最困難?

王文林:在胸壁外科的五種疾病中,畸形是目前認為最多見的類型。不過,其他類型的疾病也不一定少見,比如胸壁的外傷,在特定的地區和人群中也相當常見。腫瘤的發生率也比較高。相對來說,缺損與感染的發生率較低。五種疾病的每一種都有簡單的也有複雜的具體病例,因此不好說哪一種治療最困難。在各類胸廓畸形中,有一些相當複雜,需要非常高超的技術才能矯治成功。比如一些二次手術的畸形、合併心臟疾病的畸形或者心臟手術後的畸形,就都是很複雜的畸形,這些畸形的手術風險高,難度大,需要特殊技術才能完成,因此具有很大的挑戰性。

記者:胸壁腫瘤也是胸壁外科一種常見的疾病,這種疾病的治療有何特色?治療的難點在哪裡?

王文林:在目前的胸外科疾病中,胸壁腫瘤一個非常重要的疾病,很多胸外科醫生都做過這種手術。與胸腔內腫瘤相比,由於其位置表淺,顯露較容易,因此處理起來也相對簡單。但是,這種手術也需要特殊的技術。手術要點有兩個:一個是腫瘤的完整切除,一個是胸壁的重建。多數情況下胸壁腫瘤的切除並不困難,手術的關鍵在於胸壁的重建。重建一般包括兩部分內容:一個是骨性結構的重建,一個是軟組織及皮膚的重建。後者的重建涉及整形外科的工作,如果胸外科醫生沒有相關的技術,就必須與整形外科進行深度合作。骨性結構的重建涉及胸骨、肋軟骨、肋骨的重建。由於腫瘤切除後的缺損多不存在畸形問題,因此重建本身也並不困難,這等於是對正常胸廓的局部缺損進行修復。如果與胸廓畸形手術相對比,這類手術並沒有太大的難度。這種手術有一個重要的制約因素,即修復的材料。如果沒有理想的材料,就很難做出漂亮的手術。以前有很多材料被用於臨床,都獲得過滿意的效果。材料的研究與其他領域的研究緊密相關,這是一個相當活躍的領域。近來關於材料的研究熱點是3D打印材料。這種材料有很多的優點,對於大範圍的缺損,尤其涉及胸骨的缺損來說,這種材料有明顯的優越性。但是,對於單純肋骨或者肋軟骨缺損來說意義並不大,臨床上有更好更方便的材料可以代替。

記者:您上面提到胸壁創傷是胸外科最早關注的內容,經過漫長的發展,這方面的救治水平是不是已經非常滿意?

王文林:胸壁的創傷治療有很長時間的歷史,相關概念和技術也非常成熟。創傷處理的主要內容是骨折的處理,其中肋骨骨折最為常見。目前該領域最大的熱點是通過腔鏡完成手術。腔鏡技術是當代胸外科發展的基石,能將這種技術用在胸壁手術也許是一個創舉。但是,對於一些特殊手術來說,當所有的操作均可以通過本身已經非常微小的切口完成時,腔鏡的使用就多餘了。肋骨骨折的治療目前已經非常成熟,當然,如果固定材料有更新進展的話,會更有利於技術的進步。

記者:漏斗胸是最常見的胸廓畸形,也可以說是最常見的胸壁外科疾病,您對這種疾病的治療現狀有何看法?

王文林:從胸壁外科五種疾病的發病率來看,畸形應該是最多見的一種。而在所有的畸形中,漏斗胸又被認為是最常見的一種。這種疾病是一個很古老的疾病,該疾病認識的歷史甚至比胸外科的歷史都古老,其外科手術的歷史也超過了一百年。早年漏斗胸的手術方式五花百門,沒有統一的術式。後來美國醫生Ravitch設計了一種很優秀的手術,由於可以獲得理想的矯正效果,因此很快成為公認的標準術式。在後來的年代裡,另一種術式被設計出來,即胸骨翻轉術。這兩種手術方式在不同地區都得到了很廣泛的應用。與當代的手術相比,這兩種手術均被稱為傳統手術或開放手術。在漏斗胸治療的早年,由於這兩種手術能獲得滿意的效果,因此醫生和患者並沒有提出過太多的異議。然而,這兩種手術的缺陷是有目共睹的,其最鮮明的缺陷就是創傷大、疤痕明顯,當然,其塑形效果也不是永遠都理想。1998年,美國醫生Nuss報告了一種非常新穎的手術,由於該手術在很多方面都優於傳統手術,因此很快取代了Ravitch手術和胸骨翻轉術而成為其後唯一一種標準術式。Nuss手術設計精巧,只需要用特製的鋼板就可以完成矯形。由於手術操作簡單,損傷微小,手術疤痕小且隱蔽,因此一經報道立即風靡全球。在過去的20年中,該手術使無數患者擺脫了痛苦,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隨著使用經驗的增加,與手術相關的弊端也逐漸顯現出來。這些弊端中最嚴重的是手術的安全問題。在Nuss手術中,必須經心臟與胸骨之間放置鋼板,這樣的操作雖多在胸腔鏡的監視下完成,由於並非直視,有時會導致心臟破裂。這種情況一旦發生,幾乎必然導致患者斃命。目前儘管Nuss手術開展得較為成熟,但每年都有因心臟破裂而死亡的病例。Nuss手術另外一個弊端就是年齡的限制。一般認為低於5歲的患兒不適合做這種手術。一些激進的醫生雖然將年齡放寬到3歲,但3歲以下患兒的手術始終被視為禁區,沒有人敢做這個年齡段手術的嘗試。為什麼不能在過小的兒童患者中使用Nuss手術呢?最根本的原因在於Nuss手術的原理。Nuss手術的具體原理看似簡單,真正用標準的物理模型描述的話相當複雜。為了便於理解,我們將其徹底簡化,於是就有了類似槓桿的原理。像普通的槓桿一樣,Nuss手術的鋼板要想完成支撐作用,首先必須有一個理想的支點。而理想支點必須有三個基本特性,即足夠的高度、硬度和滿意的穩定性,這是支點發揮作用的基本條件。年齡較小的患兒肋骨非常柔軟,高度、硬度、穩定性都不能滿足槓桿工作的基本要求,因此不能充當理想的支點,沒有支點就不適合做Nuss手術。另外,低齡漏斗胸患兒胸廓發育很快,而Nuss手術的鋼板並不會隨年齡的變化而變化,這將使患兒胸廓受到嚴重約束,不但不能矯正畸形,反而會導致新畸形。這也是低齡患兒不適合做Nuss手術的原因之一。除了安全性和年齡的因素外,Nuss手術還有很多其他的問題,比如疼痛問題、胸腔鏡的使用問題、塑形效果問題等,都是Nuss手術的弊端。這些弊端使得患者接受手術的體驗大打折扣。Nuss手術的弊端顯而易見,很多醫生早就意識到了這些弊端,於是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希望使該手術更安全,更有效,更方便。但是,儘管全世界範圍的醫生做了很多的努力,卻都沒有脫離Nuss手術的基本原理。也就是說,所有的改變或者改進都是改良,而不是真正的變革。正因為沒有變革,使得與該手術相關的缺陷始終無法徹底消除。

記者:您曾經撰文對Nuss手術進行過系統的研究和批判,在此基礎上,您公佈了您發明的Wang手術,這種手術與Nuss手術究竟有怎樣的不同?

王文林:Nuss醫生是一個偉大的醫生,也是我的偶像,Nuss手術本身也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手術。但是,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手術也是一樣。對於特定的個體特定的畸形,Nuss手術無疑是最理想的選擇。但是,其存在的缺陷或者弊端是客觀的,無法迴避的。只要使用該技術,只要其基本的工作原理不變,問題就始終存在。數年前我們也曾想對這個手術做一些基本的改進,但我們很快意識到,只要Nuss手術的基本原理不變,就不可能有好的結果。這促使我們從另外一個途徑來解決問題,也就是對這種手術進行徹底否定,而不再是改良。經過數年的研究,我們最後設計出了Wang手術。這種手術完全瞄準Nuss手術的弊端而設計,因此各種細節都明顯優於Nuss手術。首先,Wang手術非常安全,不存在損傷心臟的任何風險。由於該手術的操作完全在直視下完成,不需要經心臟與胸骨之間放鋼板,因此絕對不可能損傷心臟,這使得漏斗胸手術中最大的風險被徹底消除;其次,手術操作極其簡單。由於整個手術的操作都是在直視下完成,且只需要極其簡單的幾項操作便可以完成所有的矯正工作,因此手術簡單易行,很容易推廣;第三,該手術採用了一種叫模板塑形的理念,畸形的胸壁循著模板直接塑形,這使得手術效果大大改善;第四,該手術只需要一個微小切口,切口長度一般在1cm左右,由此使手術成為真正的微創甚至超微創手術,治療漏斗胸的手術因此而變成真正的“小手術”;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條,該手術可以用在低齡的患兒,而且年齡越小,效果越好。我們最小的手術患兒只有11個月大,患兒術後第4天出院,效果非常理想。由此可見,Wang手術在很多方面都明顯優於Nuss手術。正是因為Wang手術的優越性,因此一經公佈便立即受到廣泛關注。到目前為止,國內已經有超過10家醫院掌握了該技術,國內總的手術例數接近200臺,其中我們自己完成的例數已經超過150臺。目前這個數據還在快速增加。隨著對這種手術認識的進一步加深,有理由相信,會有更多的人接受該技術。

中國胸壁外科創始人王文林專訪:十年磨一劍,鍛造新學科

Wang手術原理圖

中國胸壁外科創始人王文林專訪:十年磨一劍,鍛造新學科

心臟術後的患兒接受Wang手術

記者:除了Wang手術之外,您還發明瞭很多其他的手術,這些手術與Wang手術有區別嗎?都是些什麼手術?

王文林:胸廓畸形包括了很多具體的畸形,這些畸形形態各異,需要不同的技術才能完成治療。Wang手術是專門用於漏斗胸治療的技術。除了這種手術外,我們還對其他畸形設計了其他類型的手術。這些畸形以往很少有人研究,因此手術幾乎一片空白,即便偶有人在做一些相關工作,也並不深入。我們的病人數量非常大,各種畸形的手術量都很多,這使我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些經驗為我們設計更多手術方式奠定了基礎。我們設計的Wenlin手術是一類非常特殊的手術,可用於雞胸、桶狀胸、Wenlin胸(鴿子胸)甚至還包括窒息性胸廓發育不良綜合徵的治療。這些手術雖然都叫Wenlin手術,具體的操作卻有很多的不同。我們還設計了一種叫Tesla的手術。這也是一種非常特殊的手術,該手術將是治療漏斗胸的終極手術。這種手術的細節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對外公佈。創可貼手術主要是針對切口敷料大小而言的。由於我們的手術切口長度一般只有1-2cm,術後常規使用創可貼覆蓋切口。為了強調切口的微小,我們將其命名為創可貼手術。Bleedingless手術主要是針對創面的乾淨程度命名的。顧名思義,該手術的創面一般均不會有明顯的出血。在我們完成的胸廓畸形手術中,絕大多數時候是沒有肉眼可見出血的,這種操作對患者有很多的好處。為了強調這樣的優點,我們專門進行了命名。

記者:除了命名很多手術方式外,您還命名了不少具體的畸形名稱,您能介紹一下相關的情況嗎?

王文林:以往大家對胸廓畸形的關注較少也較膚淺,相關的概念和理論均不完善。要想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命名。如今教科書上關於胸廓畸形的分類和命名大家都知道,只有漏斗胸、雞胸、扁平胸、桶狀胸四類。目前國際上關於胸廓畸形的命名也大致如此。但是,在大量接觸胸廓畸形患者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胸廓畸形非常複雜,形態千奇百怪,很多特殊的畸形並不能用現有的畸形進行分類。如果強行這樣做不但會影響畸形的診斷,而且會影響畸形的治療。正因為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們最終決定對這些畸形做新命名。目前我們命名的畸形有4種:溝狀胸、鞍狀胸、單側胸壁凹陷畸形以及Wenlin胸。這些畸形命名後,我們對每種畸形的手術方式又做了專門的設計,這使得命名的現實意義得到體現,很多患者得到了良好的治療。

記者:前段時間看到過關於您手術的報道,是一種叫做窒息性胸廓發育不良的疾病。據說目前國際上極少有醫生做過這種疾病的手術,國內更是一個空白。您好像設計了一種非常有效的根治性手術,而且已經成功完成了多臺這樣的手術。這種畸形到底是怎樣的畸形,為什麼治療如此困難?您的手術是不是代表了這個領域最高的水平?

王文林:確實如此,前段時間很多媒體報道了這樣的手術。窒息性胸廓發育不良也叫Jeune綜合徵,是一種非常罕見的胸廓畸形。該畸形最大的特點就是胸廓狹窄,肺和心臟嚴重受壓,呼吸和循環功能嚴重受影響。因為病情嚴重,很多患兒在新生兒時期就因缺氧而死亡。很少一部分有幸存活的患兒生活質量也會非常差,且大部分無法長到成年。該畸形形態複雜,危害極高,手術難度極大,可以說一直是胸廓畸形手術領域最巔峰的手術,非常具有挑戰性。到目前為止,國內沒有其他醫生做過這種手術,國外也只有個別醫生做過少量手術的嘗試,但手術效果均不滿意,且都需要反覆多次手術。在過去的工作中,我們接診了全球最大組的窒息性胸廓發育不良患兒,我們累計的病人數量將近30人。對病人的大量接觸使我們有了更多研究的機會。經大量的研究發現,這種疾病的骨骼發育並沒有停止,只是方向偏差而已。這個機理的發現非常重要,直接促成了我們後來手術的設計。我們手術近乎完美,完全是一種根治性手術,效果遠遠超過國外任何一種手術。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成功對6例患者實施了手術治療。這是目前國際上最大的病例組,我們的治療效果也明顯優於國外的作者。如此巔峰的手術能取得如此效果,我們認為應該是絕對的最高水平,這一點我們非常自信。

中國胸壁外科創始人王文林專訪:十年磨一劍,鍛造新學科

王文林主任完成的窒息性胸廓發育不良患者手術

記者:我是您文章的忠實讀者,我最能體會到您的自信。我認為您的自信還應該體現在另外一件事情上,那便是《那些偉大的手術》系列文章的發佈。這個系列好像已經發布到第10回,每一回您都會發布12臺極其震撼的手術。看了那些手術,除了感到震驚外,我一直很想知道,您究竟是用怎樣的技術做出了那些手術?

王文林:沒錯,那些手術是非常令人感到震驚。可以非常肯定地說,那中間的每一臺手術都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很多朋友也問過類似的問題,問我們究竟是怎樣做到的。其實答案非常簡單,有道是會者不難難者不會。要知道,這十年來,我們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各種畸形的手術,見得多了,經驗多了,自然就簡單了。但不能否認,那都是些非常偉大的手術。我們有絕對的自信。

中國胸壁外科創始人王文林專訪:十年磨一劍,鍛造新學科

《那些偉大的手術》中的病例:極其嚴重的雞胸

中國胸壁外科創始人王文林專訪:十年磨一劍,鍛造新學科

《那些偉大的手術》中的病例:極其嚴重的複雜畸形

中國胸壁外科創始人王文林專訪:十年磨一劍,鍛造新學科

《那些偉大的手術》中的病例:NUSS手術失敗後的複雜畸形

記者:一個人要想真的自信起來,首先必須有底氣。您受過最正規最高級的教育,親自完成過大量高難度的手術,您當然會很有底氣。而除此之外我還注意到,您有一個發明家協會理事的身份,據說您本人有53項的國家專利。一個每天忙於接診病人不斷開刀的外科醫生能有如此多的發明,換了任何人必然都會非常自信的,因此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您的底氣。這裡我有一個問題,您工作那麼忙,您哪裡來的時間去做發明的?

王文林:沒錯,自信確實需要底氣。其實我非常感謝我讀書的經歷。讀書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成熟的過程。書讀到一定時候,第一個收穫就是不再盲目輕信權威,第二個收穫是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從學校出來後,我並沒有停止自己學習的過程。正是因為不斷在學習,才有了越來越多的底氣,才有了自信。我的工作的確非常繁忙。但是,臨床工作與搞發明創造並不矛盾,相反,這實際上完全是一個事情的兩個方面。外科手術不僅僅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手藝。像其他所有行業的手藝人一樣,要想把活幹的漂亮,不能只顧出力氣,更重要的是動腦子。動腦子會產生各種靈感,這些靈感記錄下來並公佈出去,便成了專利。在臨床工作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問題,問題發現了就要想辦法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發明創造的過程。過去我們一直在針對手術方法、手術器械、手術材料做改良、做革新,這不僅讓我們擁有了很多的專利,更使我們的手術技術大幅度提升。做發明和專利其實並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最終的目的是改進手術技術,使手術更簡單、更便捷、更出彩、更受患者歡迎。手術因為我們的發明變得更滿意了,比拿到專利本身更讓人欣慰。

記者:到目前為止,胸壁外科是不是已經有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論體系?

王文林:十年來,胸壁外科的理論與概念一直在不斷地完善。去年胸壁外科真正獨立出來的時候,應該說相關的理論已經較為成熟。不過,這畢竟是一個嶄新的概念,很多東西尚需要不斷豐富與完善。如果說現在相關的理論已經完整還為時過早。

記者:建立胸壁外科這個新專業的意義在哪裡?

王文林:臨床上大家都在忙碌,每個人都在工作,大家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特定的含義。設立一個新專業的意義其實大家都清楚。比如當初設立脊柱外科時,我相信很多脊柱外科的先驅們早就知道了他們工作的意義。胸壁外科的情況也一樣。它的意義可以表現在很多的方面。專業疾病研究的方向更深更細了,相關的治療水平自然就會高起來,最終受益的是廣大的患者。這應該是該工作最重要的意義。

記者:新生事物的出現都不容易,作為一個嶄新的專業,胸壁外科也是一個新生事物。在創建這個專業的過程中,是不是也存在很多阻力?您是怎樣克服這些阻力的?

王文林:胸壁外科的出現是一個前無古人的事情,因此肯定是新生事物。像其他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樣,胸壁外科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甚至可以說阻力無處不在。最大的阻力應該是人的因素。首先,胸壁外科的出現意味著必須從傳統的胸外科中獨立出來。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第一個阻力往往來自現任的胸外科主任。如果胸外科主任沒有寬廣的胸懷,那麼胸壁外科的獨立就非常困難。而從大的環境來講,如今醫學會或醫師學會胸外科專業的主任委員一般都是做胸腔內手術的專家,這些專家領導的專業平臺討論的話題永遠是肺、食道、縱隔的話題,胸壁外科的問題幾乎沒有機會拿出來交流或者討論。沒有機會交流,就不可能引起更多同行的關注,因此發展的阻力就會非常明顯。另外,還有一個阻力來自醫院的領導。很多醫院領導意識不到胸壁外科的重要性,因此沒有設立獨立科室的熱情。沒有領導的支持,專業的發展將異常艱難。除了上述的阻力外,還有其他方面的阻力,比如來自病人的阻力,也是不能忽視的內容。病人的阻力主要是對新興專業的認可問題。如果病人腦子裡只有傳統的胸外科而無法接受胸壁外科的話,大家的工作就會很難開展。由如上分析可以看出,人的問題其實永遠是最大的問題。人的問題解決了,所有的問題都不再是問題。在我們工作的過程中,如上的阻力我們都遇見過。不過非常幸運的是,阻力最終都被消除。

中國胸壁外科創始人王文林專訪:十年磨一劍,鍛造新學科

王文林主任在手術中

記者:您本來是一個胸外科醫生,臨床中有數不清的胸外科醫生,但為什麼創建胸壁外科的胸外科醫生是您而不是別人?

王文林:上面我說了,我們非常幸運。其實幸運的因素可以表現在很多的方面,比如當初我們定下來的目標,現在看來就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事情。我一直認為,胸壁外科的出現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情。條件成熟了,自然而然就會出現。如果別人經歷了我們經歷過的一切,可能也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所以做出這樣的事情並沒有讓我們感到非常驕傲,相反我們會更冷靜地思考專業的具體細節。我覺得這樣的認知非常重要,至少可以讓我們做事情更加踏實,不敢浮躁。

記者:從2009年開始,為了今天的胸壁外科,您整整耕耘了10年時間。您曾經有句名言:10年打一口井。您這句話到底是怎樣的寓意?

王文林:我所在的醫院為綜合醫院,我以前的科室是胸外科,像其他綜合醫院的胸外科一樣,我們收治的病種五花八門,我們需要做各種各樣的手術滿足患者的需求。以這樣的工作維持科室的運行沒有任何難度,但無法形成技術特色。2009年任科室主任後,我們制定了一個很好的發展規劃,其重點就是發展胸壁外科手術。在過去的十年中,我們從漏斗胸開始攻關,逐漸將手術由一種畸形擴展到另一種畸形,再由畸形擴展到其他疾病。在完成其他胸外科手術的同時,我們從來沒有放鬆過胸壁外科疾病的研究。毫不誇張地說,在十年的時間裡我們只做了一件事,我們專心致志地“只打了一口井”。事實證明,我們做了一件正確的事情。如今在胸外科或者其他專業中最常見的景象是,大傢什麼手術都想做,任何疾病都不想放過,這等於是一年想打十口井。如此泛泛地做工作並沒有什麼不妥,但很難有自己的特色。所以如果說這句話有何寓意,我認為最重要的寓意就在於專注。其實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一樣,事情本身可以微不足道,但只要肯用心,肯多年如一日潛心做研究,再小的事情都能做出成績來,都可能成為驚天動地的大事情。我們的經驗可以複製,關鍵是專注。有了專注,事業必然成功。

中國胸壁外科創始人王文林專訪:十年磨一劍,鍛造新學科

王文林主任的團隊成員

記者:10年來,您的專注與付出有了回報,歷時將銘記您十年來的付出。採訪的最後,您能否談一下學科發展的前景?

王文林:如前所述,對任何一個傳統的專業來說,亞專業的發展都是必然趨勢,這是科技水平不斷提高的必然結果。正像當年的脊柱外科、手外科、創傷外科從傳統骨科中獨立出來一樣,胸壁外科與傳統胸外科的“分家”也將是必然的趨勢,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礙這種趨勢的發展。到目前為止,國內已經有超過10家醫院成立了胸壁外科,而有意向成立此學科的單位還在不斷增加。有理由相信,隨著更多人關注這個新專業,會有越來越多的熱心人士加入到胸壁外科的事業中來。胸壁外科的發展是歷史的潮流,這潮流只能向前,不會停止,更不會回頭。

(記者張欣,吳倩,羅麗麗;通訊員龔雯,龍偉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