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崗軍的實力比王世充強大,為何會一觸即潰?只因李密殺錯一個人

隋朝末年,隋煬帝暴政橫行,導致百姓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正所謂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很多民間起義軍紛紛揭竿而起,他們的目的就是推翻隋朝暴政,維護自己的權利。在這些起義軍中,實力最強,發展最快的就是瓦崗軍。他們在短短几年間,就發展了三十多萬人。當初在隋末戰役中,正是因為他們截斷了隋煬帝撤退的道路,使得皇帝和朝廷分離,最終致使隋朝徹底滅亡。但為何這樣一個強大的隊伍,最終並沒有成功奪權,而是走向了覆滅?今天我們要給大家來說的,就是致使瓦崗軍覆滅的邙山之戰。唐朝武德年間,由於宇文化及殺死隋煬帝楊廣,天下格局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隋朝舊部王世充與瓦崗軍展開了激烈的鬥爭。

瓦崗軍的實力比王世充強大,為何會一觸即潰?只因李密殺錯一個人

但就在與王世充作戰的過程中,李密做了一件讓很多人都不滿的事情。他殺了瓦崗軍內部的一個首領翟讓,將他的人員全部收編進自己的隊伍。因為發生了這件事情,導致瓦崗軍內部產生了混亂,大家相互之間猜忌,以致後來離心離德。正是內憂外患之時,李密又挑起了瓦崗軍和宇文化及之間的戰爭。雖然瓦崗軍奮起反抗,打敗了宇文化及。但是,接連兩場大戰,導致瓦崗軍內部傷亡慘重,勢力大不如前。正當瓦崗軍最虛弱的時候,王世充再次來犯。他就是抓住了瓦崗軍的弱點,想要一舉擊滅。至此,邙山之戰正式拉開了序幕。

瓦崗軍的實力比王世充強大,為何會一觸即潰?只因李密殺錯一個人

同樣也正是因為這場戰役,直接導致了瓦崗軍最後的滅亡。面對是否要迎戰,瓦崗軍內部出現了三種不同的聲音。一方面,以裴仁基為首的人希望能夠出奇制勝。主張先派一部分先頭部隊包抄王世充的後路,這樣為自己贏得先機。另一方面,以魏徵為首的一部分人主張不應戰。因為瓦崗軍剛經歷過兩次大戰,此時正需要休養生息。如果此時硬拼,最後一定是自己吃虧。但也有第三派的人認為,此時瓦崗軍應該正面應戰,單雄信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對於這場戰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其他人只能是提建議,最後的決定權還是在李密身上。

瓦崗軍的實力比王世充強大,為何會一觸即潰?只因李密殺錯一個人

最終李密採用了單雄信的建議,號令瓦崗軍正面抗擊王世充。其實按照瓦崗軍當時的實力來說,雖然經歷兩次大戰,實力也是在王世充軍隊之上的。當李密做出這個決定以後,大部分人還是沒有反抗他的建議,選擇迎戰。但是沒想到,在這場戰役中,李密卻徹徹底底的失敗了。李密安排單雄信作為先頭部隊鎮守前線陣地。但是沒想到,面對王世充的幾次突襲,單雄信全部以失敗告終。因此,李密的部隊受到重創,以至於最後失敗。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源於李密。當初他火併翟讓,雖然把他的部隊全部據為己有,但將軍隊上下搞得人心惶惶。

瓦崗軍的實力比王世充強大,為何會一觸即潰?只因李密殺錯一個人

所以在作戰時,很多翟讓舊部的人,全部反水投降了王世充。現有的部下也對他很懷疑,生怕有一天李密會怪罪到自己身上。所以當時在作戰的時候,將士們並沒有做到一致對外,反而起了內訌。瓦崗軍的實力比王世充強大,為何會一觸即潰?只因李密殺錯一個人,這便是他殺掉了翟讓。瓦崗軍最後的失敗,並不是因為王世充太厲害,而是李密太過於疏忽。當時瓦崗軍已經接連經過兩次大戰,兵力和財力都有很大的損傷。此時並不是應戰的最好時機。在眾多建議中,李密偏偏選擇了單雄信正面決戰的建議。所以說,瓦崗軍最後慘敗,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要歸罪於李密身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