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粉、炒信、薅羊毛……“惡意註冊賬號”已成為互聯網毒瘤!

網絡安全 騰訊 移動互聯網 電子商務 法律 四川崇州檢察 2018-12-05

“美女賣茶葉”騙局、微信薦股騙局、刷單刷粉炒信、電商平臺“薅羊毛”……在網絡實名制管理方式下,這些在“網絡黑色產業”中實施騙局和違法行為的賬號卻全是“假賬號”“空號”,這些“惡意註冊賬號”已經成為互聯網毒瘤。

12月1日,來自政府、學界、互聯網行業200多位專家學者在互聯網賬號惡意註冊黑色產業治理論壇上,就惡意註冊現狀的治理情況及法律規制等問題展開討論,並積極探求解決方略。

刷粉、炒信、薅羊毛……“惡意註冊賬號”已成為互聯網毒瘤!

互聯網賬號惡意註冊黑色產業治理論壇。

“網絡黑產”破壞網絡生態

打擊需要形成共治合力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統計,截至2018年6月30日,中國網民規模達8.02億。互聯網已經融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隨著它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的同時,人們也無法忽略依存其產生的負面能量。尤其是大量網絡黑灰產業成形,不僅令網友惴惴不安,亦破壞了網絡生態環境,影響到互聯網企業的正常經營,侵犯企業利益。

刷粉、炒信、薅羊毛……“惡意註冊賬號”已成為互聯網毒瘤!

由於網絡黑產已滲透到互聯網的每個領域,環節眾多,波及面廣,單靠某一家公司或政府部門,難以實現全面打擊。基於這種現狀,形成合力打擊網絡黑產,需要政府、企業、社會達成共識。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訴廳副廳長張相軍出席論壇並致辭,“要重視和正視互聯網安全與犯罪問題,不斷規制網絡行為,堅決遏制網絡犯罪,凝聚各方面力量,參與網絡治理,特別是對網絡黑產形成共治的合力。”此外,他還表示在打擊網絡黑灰產方面,最高檢近年來也採取了一些有力的措施,最高檢公訴廳也會加強與騰訊公司進一步的合作,為懲防互聯網犯罪和黑灰產業,完善網絡治理體系,維護網絡安全貢獻力量。

“網絡犯罪持續呈現大幅上升態勢,‘惡意註冊賬號’黑產成滋生助長互聯網犯罪的核心利益鏈條之一。”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研發中心主任許劍卓在致辭中表示,現有法律缺失對此類行為的防治內容,互聯網服務提供者主動預防、發現、處置網絡違法犯罪的責任義務也亟待明確完善。

“打擊與治理惡意註冊是互聯網安全領域的全新課題。”騰訊公司數據安全部總經理湯錦淮表示,騰訊將本著開放的態度,期待集各方之智,深入探討惡意註冊打擊與治理中的疑難問題和解決方案,為理論和實踐提供更有益的指導意見。

“惡意註冊賬號”是網絡黑產之源

已成互聯網行業毒瘤

什麼是“惡意註冊賬號”?它到底跟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

惡意註冊是指不以正常使用為目的,違反國家規定和平臺註冊規則,利用多種途徑取得的手機卡號等作為註冊資料,使用虛假的或非法取得的身份信息,突破互聯網安全防護措施,以手動方式或通過程序、工具自動進行,批量創設網絡賬號的行為。廣義的惡意註冊還包括註冊之後的養號。

而這些惡意註冊的賬號就被“網絡黑產”人員拿去從事各種網絡詐騙、色情詐騙、刷單刷粉炒信、電商平臺“薅羊毛”等違法犯罪活動,謀取鉅額不正當利益。

在“互聯網賬號惡意註冊黑色產業治理論壇”上,騰訊公司安全管理部刑事法律中心總監李佳現場發佈《互聯網賬號惡意註冊黑色產業治理報告》,騰訊公司安全管理部網絡安全與犯罪研究基地首席研究員門美子從互聯網賬號惡意註冊黑色產業的現狀、危害性、鏈條特點、對抗黑產若干實踐以及法律適用問題一一解讀。

報告指出,惡意註冊互聯網賬號和養號是網絡黑灰產的源頭之惡,目前已經形成了上下游分工明確的完整產業鏈,而這一行為危害電商、互聯網金融、生活服務、內容平臺、社交等多個場景,成為整個互聯網行業共同的毒瘤。

對於“惡意註冊”這種行為,除了技術對抗打擊,法律應用和刑事打擊也能起到震懾作用。但是報告同時指出,現行法律還沒有針對惡意註冊行為給予直接規定,一些黑產人員也因此規避了相應的刑事責任。

來自微信、京東、滴滴出行的安全團隊分別在會上分享與黑產對抗的思路與經驗。其中,微信安全中心面向惡意註冊和養號行為開展名為死水計劃的專項打擊,至2017年底,取得顯著成效,惡意賬號註冊量降幅達到50%,存量惡意號總量降幅達到近70%。

騰訊在技術對抗的同時,也藉助司法的力量遏制平臺上的黑產行為。2017年以來,針對惡意註冊黑色產業鏈,騰訊從產業鏈上下游、軟件工具等多維度深入分析,結合線上打擊系統,積極配合警方破獲了“安網4號””長沙線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涉嫌侵犯公民信息、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的重大案件。

“惡意註冊”如何防治?

專家:通過司法解釋

來實現打擊需求


刷粉、炒信、薅羊毛……“惡意註冊賬號”已成為互聯網毒瘤!


論壇現場的惡意註冊及養號黑色產業揭祕區。

除了技術打擊,法律對於這種幫助實施網絡犯罪的“惡意註冊”行為該如何防治?與會的專業人士分享了經驗和建議。

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法制工作處處長李菁菁從互聯網賬號惡意註冊黑產談網絡犯罪防治,最高人民檢察院掃黑辦副主任、公訴廳主辦檢察官勞娃和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刑事處副處長喻海松相繼分析了惡意註冊的法律適用問題。

由於目前我國法律還沒有對惡意批量註冊和網絡帳號行為定罪,現有法律在治理、懲治這一類黑產還需更多地依據和幫助。“在不違反罪行法定原則前提下,我們希望能夠更多地通過刑法解釋方案來滿足我們實踐中對於相關網絡犯罪打擊需求。”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刑事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江溯論述了惡意註冊養號與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

此外,惡意註冊行為的基本資料來源於各類手機卡號。與會人士還建議,應加強對各類通信卡號的管理,從註冊源頭落實實名制規則,提高黑產人員的違法成本;互聯網企業要不斷優化識別、判定惡意賬號的技術和策略,遏制惡意賬號的產生;政府、司法、互聯網企業、通信運營商、學界和公眾等要多方聯動,徹底斬斷惡意註冊及養號黑色產業鏈。

據瞭解,“互聯網賬號惡意註冊黑色產業治理論壇”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公訴廳、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指導,中國犯罪學學會、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騰訊公司安全管理部主辦,是“2018互聯網刑事法制高峰論壇”的一項重要主題分論壇。


來源:正義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