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吉悠涉嫌傳銷,廣藥集團的警鐘之拷

投稿來源:首條財經

導 讀

營銷大師查爾斯·斯瓦布說過:“我總是站在顧客角度看待即將推出的產品或服務,因為我就是顧客。我就像一個廚師,喜歡品嚐食物。如果不好吃,我就不要它。”

消費升級,帶來了新商機也帶來了新挑戰。健康、品質意識的一再加強,讓斯瓦布式的消費者日益增多。於是,“王老吉吉悠排油王”這款產品應運而生。一句“怕油膩,喝吉悠”,打動了無數被油膩困惑的男女。

遺憾的是,這樣的爆品竟陷入傳銷質疑,而廣藥集團一句與之不存在任何關係,更是引發輿論關注。知名品牌王老吉與王老吉吉悠究竟是何關係?廣藥集團品牌授權的邏輯又是什麼?重重疑雲中,又為行業帶來哪些思考?

所謂“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隨著生活水平提高,關注健康成為消費主流意識。隨之衍生的巨大市場,孕育了各種產品的百花齊放,當然也不乏一些問題奇葩。

比如年初爆出的權健、如新、天獅事件,揭開了暴利之下的種種亂象。由此帶來的監管風暴,在保健品甚至整個食品界引來強烈震動。由此引發了企業價值、產品品質的深度思考。

遺憾的是,巨鍾,叫不醒裝睡人。一些企業產品的現實表現,仍在延續野蠻打法。

比如王老吉吉悠。

公開資料顯示,該產品的全名為吉悠乳酸菌,是一款特別添加金針菇粉、植物乳桿菌,科學研究配製而成的時尚飲料。在一些宣傳語中,其具有清腸排油功能,專項服務於亞健康人群,已成為目前市場上不可多得的功能型飲品。

如此強大的功能,自然打動了無數被油膩困惑的消費者。於是,王老吉吉悠很快火爆市場。速度之快,甚至出乎了不少業內人的意料。不過,一些問題也隨著產生,擊穿了這個爆品的真實人設,甚至由此產生的蝴蝶效應,讓背後的兩位大佬也深陷其中。何以至此呢?

背靠大樹

先來看看王老吉吉悠的背景。

資料顯示,王老吉吉悠的出品方為廣州白雲山和黃大健康有限公司。該公司於2005年5月合資成立,廣藥集團白雲山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李嘉誠旗下和記黃埔分別分別持股50%。

顯然,王老吉吉悠的背景強大。廣藥白雲山,藥界龍頭地位自不必多說。和記黃埔,更是李嘉誠投資中國的主力量。

從該產品的包裝來看,吉悠使用廣藥集團的“王老吉”商標,為王老吉廣藥大健康產品。而且,吉悠自己一直強調,王老吉廣藥大健康吉悠,是廣藥集團王老吉品牌旗下的產品。一句“怕油膩,喝吉悠”,更是有王老吉的廣告精髓。

相關數據顯示,廣藥集團在中國醫藥企業排行榜中位於前列。旗下擁有價值1080億的王老吉品牌和價值500億元的白雲山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據媒體報道,2019年1月14日,王老吉廣藥大健康新品“國潮·吉悠”2019吉悠品牌戰略發佈會,在南京開啟。

據發佈會內容顯示,江蘇吉智(米稻家)的戴賽鷹,是廣藥大健康吉悠產品供應公司的負責人;蘇州皓羽天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劉羽,是廣藥大健康吉悠項目CEO;驫客國際董事長陶林海,為廣藥大健康吉悠項目操盤手;“健康724”CEO王宇誠為其服務平臺。可是,王老吉公司相關人員沒有出現在發佈會。

廣藥打臉

這引發了一些媒體的好奇。經調查發現,吉悠只是王老吉品牌授權的榮譽產品,並非王老吉所生產。

而且,有媒體報道,“王老吉吉悠排油王”,不是新的產品品牌,早在幾年前,該產品就作為王老吉的榮譽產品進入過飲料市場。

最令人驚訝的是,廣藥集團的迴應也打臉了王老吉吉悠。

據王老吉商標所有者廣藥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廣藥集團與吉悠不存在任何關係。並進一步指出“吉悠與王老吉的關係是假冒的,從未授權使用王老吉商標”。

據悉,廣藥集團曾將王老吉品牌授權給廣州和黃大健康產品有限公司,吉悠確實曾為王老吉品牌使用產品,不過,其許可日期早已結束。

消息一出,可謂輿論譁然。種種跡象表明,廣藥似乎已沒有為王老吉吉悠背書,該產品已侵犯了廣藥和王老吉的商標。

質疑傳銷

問題,還不止於此。

相關資料顯示,王老吉吉悠主要通過微商模式進行銷售。而且,王老吉吉悠打著王老吉、廣藥集團旗號,這很容易贏得消費者的信賴。

據瞭解,王老吉吉悠藉助微商,已發展了五星聯盟、CF聯盟等系統團隊。據某團隊領導人表示,其一天就可成交300人,可見增勢迅猛。

而且,吉悠首席運營官代理商也說,“我們的產品絕對合法合規,我的一個代理商一個月輕鬆賺了5萬元,我們產品有2種,一個是吉悠乳酸菌,一個是吉悠片劑,都屬於廣藥集團。”

有媒體報道,吉悠產品分為四級營銷團隊,690元是入門門檻,VIP一次性買690(5送1)享受8折,直推獎勵138元,從低到高分為VIP會員、尊享會員、高級經銷商、聯席總經銷。

從吉悠的營銷模式可以看出,投入越多,得到利潤就越多。只是,這樣的高回報,也衍生了巨大風險。

有業內人士認為,事實上,吉悠的代理制度已滿足傳銷三大基本點,即入門費、發展下線、團隊計酬。

而且,這一模式與網紅減肥森米的營銷模式相似。即通過代理招募線下代理或者平級代理,從中賺取獎勵,而賺取金額多少是根據代理自身級別及招募的代理級別。

對此,中國反傳銷志願者聯盟,曾發佈一篇名為《王老吉吉悠,到底“忽悠”沒“忽悠”》的文章,質疑王老吉吉悠產品的營銷模式。

值得強調的是,據吉悠內部宣傳資料顯示,公司王老吉吉悠模式有直銷牌照護航。但在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系統中,卻沒有查到吉悠的名字。

對此,王老吉吉悠相關負責人表示,吉悠是社交新零售而非直銷,而對於是否擁有直銷牌照,卻只搖頭不否認。

顯然,王老吉吉悠的直銷一說存在很大水分。值得注意的是,微商作為新興營銷渠道,從興起至今,其規範、標準就有模糊不清的問題。不少企業具體打法上的過於激進粗放,使之很容易踩過界線,演變為傳銷的另一種形式。

知名品牌蒙牛推出的“蒙牛慢燃纖維奶昔”,就因該模式,被捲入網絡傳銷,其經銷商在2018年6月就被凍結資金,後又被處罰4300萬元。

除此之外,知名女星秦嵐代言的微商口紅“傳奇人生”,也陷入了傳銷風波。

根據《禁止傳銷條例》,組織者或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髮展人員繳納費用,或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繳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成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即被定性為傳銷。

北京京安律師事務所律師張越向表示,禁止傳銷條例的規定,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髮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要求被髮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係,並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這些行為屬於傳銷行為。

以此來看,王老吉吉悠已觸及到了傳銷紅線。

品牌授權考量

這些敏感問題,讓王老吉吉悠成為輿論焦點。不過,人們更大的質疑點在於,梳理王老吉吉悠的發展路徑,所謂頻頻發聲、頻頻動作,廣藥集團與李嘉誠和記黃埔的背書加持更是不可缺少,兩者真的沒有責任嗎?

讓我們把目光,轉回上述的品牌使用疑雲上。雖然,廣藥集團已聲稱王老吉品牌授權的授權許可期已結束,王老吉吉悠也確實存在侵權行為。但另一方面,吉悠確實曾是品牌授權的榮譽產品,公司也確實曾將王老吉品牌授權給廣州和黃大健康產品有限公司。

那麼,廣藥集團當時品牌授權的邏輯是什麼?似乎一再容忍王老吉吉悠的侵權行為,又為什麼呢?

據中國廣播網消息,早在2011年,廣藥集團陸續將王老吉品牌授權給他人。市面上出現了王老吉品牌固體涼茶、龜苓膏、固元粥等多款產品。吉悠是由湖南吉智食品有限公司生產。曾在廣藥集團負責企業管理工作的張先生透露,除了提供產品設計、採購、生產、營銷等多項服務。廣藥集團還會對這些企業加強管理,設置退出機制。

有專家表示,所謂品牌授權,指的是授權者將自己所擁有或代理的商標、品牌,以合同形式授予被授權者使用。被授權者可按照合同內容從事經營活動,並向授權者支付相應權利金。

據媒體報道,廣藥集團授權目的,是想擴張品牌,賺取收入。

顯然,這樣短期逐利的粗放行為,為廣藥的發展埋下隱患。有業內人士表示,對於與加多寶進行涼茶決戰的王老吉來說,過早延伸品牌、過度消耗品牌基因和聯想度,等同於自殺。

顯然,王老吉吉悠的亂象,讓上述言論一語中的。

相關資料顯示,2016年1月1日至 2018年5月24日,廣藥集團將王老吉品牌授權給江西吉智食品有限公司,推出了維生素能量飲料“吉動力”、乳酸菌發酵飲料“吉悠”及植物蛋白飲料。值得注意的是,湖南吉智食品有限公司、江西吉智食品有限公司及運營方江蘇吉智健康產業有限公司,背後實控人均為曾志明。

這是一傢什麼公司呢?企查查顯示,江西吉智有50多條風險信息,主要涉及金融借款合同糾紛、買賣合同糾紛等。選擇這樣一家連基本誠信都無法保障的公司作為合作伙伴,不知廣藥集團的合作邏輯究竟是什麼?

值得注意的是,廣藥集團不只授權了江西吉智一家,在其名單中,還將王老吉品牌授權給河北百養堂實業有限公司、河南百養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

那麼,王老吉吉悠的問題,在其王老吉類似的品牌授權公司中是否也存在呢?

危機隱患

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負面案例,在食品界不乏先例。比如去年底山東完達山陷入的資金鍊危機,讓完達山集團受到輿論的廣泛質疑。

究其原因,正是完達山採取瞭如廣藥集團類似的品牌關聯授權。由於缺乏嚴謹考察、有效管理,山東完達山暴雷,一大批消費者、投資者受損嚴重,進而對完達山這家老牌乳企的品牌、市場等形成不小的負面影響。甚至一度傳出完達山集團為其出資還債的消息,至今仍在恢復之中。

如何不陷入完達山式的問題泥潭,是廣藥集團及王老吉值得深思的問題。在業內人士看來,知名食品企業極少做品牌授權。原因在於,食品本身的高敏感性。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無小事。以此來觀,將代表涼茶王老吉品牌授權嫁接其他產品,是一種十分激進甚至危險的做法。一方面,過多過泛的品牌會稀釋王老吉的品牌影響力;另一方面,一旦出現關聯問題,王老吉甚至廣藥的品牌形象也將大受損害。

短視打法

那麼,問題來了。作為行業的龍頭企業,廣藥集團為何會陷入如此短視的打法中呢?

公開資料顯示,廣州醫藥有限公司成立於1951年,現有員工1700多人。2001年12月正式改製為有限責任公司。廣藥集團擁有“廣州藥業”和“白雲山”兩家上市公司及成員企業近30家。

外表來看,廣藥實力雄厚。但一些現象,還是暴露了其一些問題軟肋。比如,白雲山早在2015年前就提出要打造千億市值,為此管理層進行了多方努力。即使手握廣藥和王老吉兩大王牌,懷抱“國產偉哥”金戈的搖錢樹,但這個目標始終沒有實現。

為了擴大市值規模,白雲山進行了業務多維佈局,細觀白雲山旗下業務,從涼茶等大健康產品到藥品,醫藥流通,醫療器械,醫院,月子服務,養老服務……業務涉及面極為廣泛,產品更是品類眾多。

據統計,僅在藥品方面,白雲山就擁有各類劑型30餘種、近2000個品種規格,獨家生產品規超過100個。

有投資者指出,過於龐大的產品體量,在消費者心智中,並未形成較強的白雲山品牌影響力;在資本市場上,因為白雲山業務過於複雜,產品過多,很難形成估值模型,從而導致白雲山市值常年在低位徘徊。這也是阻止白雲山千億市值的重要因素。

同時,如此大跨度、多品類、廣業務,考驗著白雲山的整體經管能力。當然,這些激進粗放打法,也為發展埋下隱患。比如品牌授權問題。為王老吉吉悠這樣的日後亂象,埋下了伏筆。

再來看王老吉。

白雲山2018年財報顯示,422.34億元營收中,大健康板塊錄得94.87億元,同比增長10.66%。其中大部分來自王老吉涼茶。可以說,王老吉是一頭利潤奶牛,始終保持涼茶領域的王者形象。但其也面臨著增長瓶頸。

從涼茶行業市場規模看,我國涼茶行業已進入緩慢發展的成熟階段。其他年輕茶飲的衝擊,比如說維他檸檬茶等,正在對涼茶市場形成衝擊。

這對產品單一的王老吉來說,不是好消息。因此,其後續發佈了三公仔兒童克感利咽口服液、醫用退熱貼及“苗條裝”綠盒王老吉等新品。

不過,出離原有經驗發展,資源的擅長領域,面對新市場、新競品、新環境,挑戰與機遇並存。比如娃哈哈、比如紅牛等前車之鑑,還是讓王老吉的多元化動作存在風險點,效果如何,有待市場檢驗。

也許,是處於上述風險考量,除了自身孵化,廣藥在早期採取了更快速、更易變現的方式,即上文中的品牌授權。只是這樣的方式,現在看來,風險更加不可控制,衍生問題更為棘手。

警鐘之拷

梳理至此,問題也逐漸清晰起來。從王老吉吉悠的產品亂象,摩擦著市場、監管層的底線,尤其在保健品行業整頓的風口下,顯得尤為刺眼。這暴露出暴利裹挾中合規博弈的長期性和複雜性。同時,也暴露了一些企業的產品初心、敬畏感問題。從此來看,廣藥集團的品牌授權存在問題隱患,大跨度、多品類、廣業務的發展模式也值得考量。

24年前,廣藥集團將紅罐王老吉的生產銷售權租給加多寶。而後引發了數年法律糾紛。之後,廣藥集團又開始品牌授權,這是不是好了傷疤忘了疼?

一定意義上說,王老吉吉悠的糾紛問題,為廣藥集團敲響了警鐘。後續是否還有其他授權品牌,會再出問題?又會為王老吉亦或廣藥帶來哪些麻煩?這些值得廣藥集團及當家人李楚源的深思,首條財經也將持續關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