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這種重要性並沒有隨著她年紀增長或淡出演藝圈而減弱。她依然是歌迷崇拜的偶像;眾多矛盾敘事的主角;一個超脫與世俗、清醒與困惑、嬉戲與沉默的多重能指,以及一個被反覆證明可穩定存在並持續生長的個人敘事、商業品牌和信仰市場。

文|安小慶

編輯|柏櫟

進行中的傳奇

今天,王菲50歲了。

或許沒有哪個中國當代明星像王菲一樣,長久而牢固地吸引著最廣大人群的注意力。並且,這種重要性並沒有隨著她年紀增長或淡出演藝圈而減弱。

很少有名人或者明星在生前已經被「封神」或被稱為傳奇。王菲女士在十幾年前已經做到了。

在1949年之後的華人世界,除了鄧麗君之外,王菲可能是唯一一位從上世紀80年代末出道起,便一直走紅至今的明星。年輕的時候,她曾戲言最大的煩惱是「太紅」,而這種「煩惱」幾乎伴隨了她出道後的三十年。

她作為偶像走紅的持續強度和時間跨度令人驚訝。30年裡,她的歌手生涯、個人選擇、地域轉換,如同一塊沉澱豐富、分層清晰的岩石一樣,記錄和映射了不同的時代風景和氣味鏡像:

上世紀新舊之交的劇變窗口,她是鄧麗君「靡靡之音」進入後最早的模仿者和被啟蒙者之一;從北京到香港,她一邊連接的是北京八九十年代的京圈搖滾,一邊連接上港臺娛樂工業的黃金時代——張國榮,劉嘉玲,吳君如,林青霞,梁朝偉,王家衛,林夕……他們的合作和創作共同組成已逝的舊日全盛圖景。香港迴歸前後,她又以「相約九八」切入新的最廣大的受眾市場,在世紀之交和兩岸三地眾多音樂人、歌手一起以多元的風格和高產的作品,構築起之後越來越被人懷念和複習的「千禧音樂」現象。進入21世紀,資本和市場帶來華人娛樂工業權力的流動交接,回到北京的王菲因持續產出的作品、「卡里斯馬」式的個人感召力以及大眾傳媒的塑造,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流行偶像和時代符號——她的每一個選擇都被熱議,每次心動或心碎都能在前熱搜時代引發全民關注。她還是名副其實的第一代國產Diva,也是華人性少數群體眼中的初代icon。甚至她的女兒也在部分繼續著她的個人神話。

正是因為這種跨時代的接續性,王菲的信眾廣大而鬆散。或許沒有哪個明星的受眾像王菲的受眾一樣覆蓋了範圍極寬的年齡、身份和社會階層。基數巨大的作品庫和數量驚人的經典作品,使得歌迷數量有增無減。許多年輕人通過在音樂軟件中的自我學習和探索,不斷加入到歌迷群體中。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這種重要性並沒有隨著她年紀增長或淡出演藝圈而減弱。她依然是歌迷崇拜的偶像;眾多矛盾敘事的主角;一個超脫與世俗、清醒與困惑、嬉戲與沉默的多重能指,以及一個被反覆證明可穩定存在並持續生長的個人敘事、商業品牌和信仰市場。

文|安小慶

編輯|柏櫟

進行中的傳奇

今天,王菲50歲了。

或許沒有哪個中國當代明星像王菲一樣,長久而牢固地吸引著最廣大人群的注意力。並且,這種重要性並沒有隨著她年紀增長或淡出演藝圈而減弱。

很少有名人或者明星在生前已經被「封神」或被稱為傳奇。王菲女士在十幾年前已經做到了。

在1949年之後的華人世界,除了鄧麗君之外,王菲可能是唯一一位從上世紀80年代末出道起,便一直走紅至今的明星。年輕的時候,她曾戲言最大的煩惱是「太紅」,而這種「煩惱」幾乎伴隨了她出道後的三十年。

她作為偶像走紅的持續強度和時間跨度令人驚訝。30年裡,她的歌手生涯、個人選擇、地域轉換,如同一塊沉澱豐富、分層清晰的岩石一樣,記錄和映射了不同的時代風景和氣味鏡像:

上世紀新舊之交的劇變窗口,她是鄧麗君「靡靡之音」進入後最早的模仿者和被啟蒙者之一;從北京到香港,她一邊連接的是北京八九十年代的京圈搖滾,一邊連接上港臺娛樂工業的黃金時代——張國榮,劉嘉玲,吳君如,林青霞,梁朝偉,王家衛,林夕……他們的合作和創作共同組成已逝的舊日全盛圖景。香港迴歸前後,她又以「相約九八」切入新的最廣大的受眾市場,在世紀之交和兩岸三地眾多音樂人、歌手一起以多元的風格和高產的作品,構築起之後越來越被人懷念和複習的「千禧音樂」現象。進入21世紀,資本和市場帶來華人娛樂工業權力的流動交接,回到北京的王菲因持續產出的作品、「卡里斯馬」式的個人感召力以及大眾傳媒的塑造,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流行偶像和時代符號——她的每一個選擇都被熱議,每次心動或心碎都能在前熱搜時代引發全民關注。她還是名副其實的第一代國產Diva,也是華人性少數群體眼中的初代icon。甚至她的女兒也在部分繼續著她的個人神話。

正是因為這種跨時代的接續性,王菲的信眾廣大而鬆散。或許沒有哪個明星的受眾像王菲的受眾一樣覆蓋了範圍極寬的年齡、身份和社會階層。基數巨大的作品庫和數量驚人的經典作品,使得歌迷數量有增無減。許多年輕人通過在音樂軟件中的自我學習和探索,不斷加入到歌迷群體中。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圖源視覺中國

法國當代社會學家埃德加 · 莫蘭在談到明星時認為,明星是表演和幻夢的造物,是理性社會合法存在的魔術和神話,他們引發某種信仰或宗教,「換句話說,明星這種現象同時與美學、魔術和總結有關,但它從來不完全屬於任何一個領域」。

王菲也在娛樂消費與信仰生產的混合地帶,建立起自己的「宗教、美學、魔術和神話」。而最罕有的是,她不僅是普通受眾的偶像,也是偶像們的「偶像」。

歌手孫燕姿曾發微博稱,「王菲是我永遠的偶像」。鄭秀文多年前曾評價,「王菲是diva,是藝術家,而我們是藝人」。

在2018年一期綜藝節目裡,作為嘉賓與王菲同臺的周迅說,「王菲是我的偶像,我們終於同框了。」此外,岳雲鵬,范曉萱,SHE,大小s,蔡依林,李維嘉,馬天宇,張惠妹,姚晨,馬雲等都曾公開表示是王菲的歌迷或粉絲。

這個持續了30年的個人神話,當下還在以活態傳奇的方式繼續。

著名樂評人李皖曾在接受採訪時將王菲定義為「時代偶像」。他認為,「所謂時代偶像,就是超出了音樂範疇,而具有普遍流行意義的時尚符號」。

在李皖看來,王菲是「20世紀末葉音樂全球化浪潮中中國最大的代表」,她身上「匯聚了華語流行音樂的時代風雲人物,共同反映出世紀之交兩岸三地的精華成果」,並以「大眾流行音樂的形式、『時代偶像』的征服力,向大眾做了最廣泛最有力的普及」。同時,在敏銳地「將當代西方音樂的前沿成就融入在地創作」時,做到了「引領潮流、創新時尚」,卻不失「個人自己的生命感受和華人自己的文化脈絡」。

而這一切是「只有『時代偶像』才能做到的」。因為「更原創、更嚴肅的音樂門派、創作者,可能在音樂上、精神上、藝術上更突出,卻無法承擔這個角色」。

李皖曾說,自己對王菲這個人「好奇」。「她是值得琢磨的。許多其他歌手,聽聽歌就好,對她是個什麼人,不太有興趣。而王菲讓我有興趣,並且我拿不定、猜不透。抽象一點說,她具有人格魅力,我願意瞭解她」。

在過去30年裡,很多人和李皖一樣有著同樣的「好奇」。不論是信眾、反對者,還是觀望者,大家都想知道究竟是誰製造了「王菲」?而真正的「王菲」又是怎樣的?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這種重要性並沒有隨著她年紀增長或淡出演藝圈而減弱。她依然是歌迷崇拜的偶像;眾多矛盾敘事的主角;一個超脫與世俗、清醒與困惑、嬉戲與沉默的多重能指,以及一個被反覆證明可穩定存在並持續生長的個人敘事、商業品牌和信仰市場。

文|安小慶

編輯|柏櫟

進行中的傳奇

今天,王菲50歲了。

或許沒有哪個中國當代明星像王菲一樣,長久而牢固地吸引著最廣大人群的注意力。並且,這種重要性並沒有隨著她年紀增長或淡出演藝圈而減弱。

很少有名人或者明星在生前已經被「封神」或被稱為傳奇。王菲女士在十幾年前已經做到了。

在1949年之後的華人世界,除了鄧麗君之外,王菲可能是唯一一位從上世紀80年代末出道起,便一直走紅至今的明星。年輕的時候,她曾戲言最大的煩惱是「太紅」,而這種「煩惱」幾乎伴隨了她出道後的三十年。

她作為偶像走紅的持續強度和時間跨度令人驚訝。30年裡,她的歌手生涯、個人選擇、地域轉換,如同一塊沉澱豐富、分層清晰的岩石一樣,記錄和映射了不同的時代風景和氣味鏡像:

上世紀新舊之交的劇變窗口,她是鄧麗君「靡靡之音」進入後最早的模仿者和被啟蒙者之一;從北京到香港,她一邊連接的是北京八九十年代的京圈搖滾,一邊連接上港臺娛樂工業的黃金時代——張國榮,劉嘉玲,吳君如,林青霞,梁朝偉,王家衛,林夕……他們的合作和創作共同組成已逝的舊日全盛圖景。香港迴歸前後,她又以「相約九八」切入新的最廣大的受眾市場,在世紀之交和兩岸三地眾多音樂人、歌手一起以多元的風格和高產的作品,構築起之後越來越被人懷念和複習的「千禧音樂」現象。進入21世紀,資本和市場帶來華人娛樂工業權力的流動交接,回到北京的王菲因持續產出的作品、「卡里斯馬」式的個人感召力以及大眾傳媒的塑造,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流行偶像和時代符號——她的每一個選擇都被熱議,每次心動或心碎都能在前熱搜時代引發全民關注。她還是名副其實的第一代國產Diva,也是華人性少數群體眼中的初代icon。甚至她的女兒也在部分繼續著她的個人神話。

正是因為這種跨時代的接續性,王菲的信眾廣大而鬆散。或許沒有哪個明星的受眾像王菲的受眾一樣覆蓋了範圍極寬的年齡、身份和社會階層。基數巨大的作品庫和數量驚人的經典作品,使得歌迷數量有增無減。許多年輕人通過在音樂軟件中的自我學習和探索,不斷加入到歌迷群體中。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圖源視覺中國

法國當代社會學家埃德加 · 莫蘭在談到明星時認為,明星是表演和幻夢的造物,是理性社會合法存在的魔術和神話,他們引發某種信仰或宗教,「換句話說,明星這種現象同時與美學、魔術和總結有關,但它從來不完全屬於任何一個領域」。

王菲也在娛樂消費與信仰生產的混合地帶,建立起自己的「宗教、美學、魔術和神話」。而最罕有的是,她不僅是普通受眾的偶像,也是偶像們的「偶像」。

歌手孫燕姿曾發微博稱,「王菲是我永遠的偶像」。鄭秀文多年前曾評價,「王菲是diva,是藝術家,而我們是藝人」。

在2018年一期綜藝節目裡,作為嘉賓與王菲同臺的周迅說,「王菲是我的偶像,我們終於同框了。」此外,岳雲鵬,范曉萱,SHE,大小s,蔡依林,李維嘉,馬天宇,張惠妹,姚晨,馬雲等都曾公開表示是王菲的歌迷或粉絲。

這個持續了30年的個人神話,當下還在以活態傳奇的方式繼續。

著名樂評人李皖曾在接受採訪時將王菲定義為「時代偶像」。他認為,「所謂時代偶像,就是超出了音樂範疇,而具有普遍流行意義的時尚符號」。

在李皖看來,王菲是「20世紀末葉音樂全球化浪潮中中國最大的代表」,她身上「匯聚了華語流行音樂的時代風雲人物,共同反映出世紀之交兩岸三地的精華成果」,並以「大眾流行音樂的形式、『時代偶像』的征服力,向大眾做了最廣泛最有力的普及」。同時,在敏銳地「將當代西方音樂的前沿成就融入在地創作」時,做到了「引領潮流、創新時尚」,卻不失「個人自己的生命感受和華人自己的文化脈絡」。

而這一切是「只有『時代偶像』才能做到的」。因為「更原創、更嚴肅的音樂門派、創作者,可能在音樂上、精神上、藝術上更突出,卻無法承擔這個角色」。

李皖曾說,自己對王菲這個人「好奇」。「她是值得琢磨的。許多其他歌手,聽聽歌就好,對她是個什麼人,不太有興趣。而王菲讓我有興趣,並且我拿不定、猜不透。抽象一點說,她具有人格魅力,我願意瞭解她」。

在過去30年裡,很多人和李皖一樣有著同樣的「好奇」。不論是信眾、反對者,還是觀望者,大家都想知道究竟是誰製造了「王菲」?而真正的「王菲」又是怎樣的?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圖源視覺中國

誰製造了「王菲」?

大眾對明星「本真性」的追問,是明星制誕生至今,由始至終都在面臨的本質性詰問。

如果將明星制製造出的每一個藝人都視作一個產品,那麼在「王菲」這個產品長達30年的生產、運營和消費中,持續最久也集中的疑問或許始終存在於兩對關係之上,那就是在「王菲」這個品牌和「神話」的製造過程中,自我和他人的意志如何分配、誰佔主導?在個人風格的形成過程中,模仿與創造的比例又是如何?

這兩個疑問和爭議在過去30年裡沒有停息過。

前三聯雜誌主筆、資深媒體人王小峰曾在文章《誰製造了王菲?》中指出,「王菲是整個華語地區唱片工業巔峰時期製造出來的一個『產品』」。王小峰認為王菲的成功來自她的「聰明」,她曾經「飄蕩在三地的天空,卻又似乎不屬於任何一個地方」,她「趕上了這三地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巨星雲集,歌壇熱鬧非凡,王菲更是獨樹一幟」,「她只有組合三地唱片業的優勢才能讓1+1+1>3。」

李皖同樣看到了王菲在「王菲神話」中的主導一面。除開「她很幸運,因緣際會地在2000年前後集結了京港臺三地的音樂精英力量,展示了當時華人流行音樂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高藝術成就」,李皖認為王菲的「獨一無二」,「來源於她的堅持和融入——她是內地60後的造化,在90年代光怪陸離的時代變局中開了花結了果」。

這種「堅持和融入」讓她既進入了娛樂工業,又與之形成「對話、互動」,「這進一步形成了個人與娛樂業、個人與唱片公司、個人與經紀公司、個人與時代的良性合謀」,最終「形成了耐人尋味的『王菲製造』」。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這種重要性並沒有隨著她年紀增長或淡出演藝圈而減弱。她依然是歌迷崇拜的偶像;眾多矛盾敘事的主角;一個超脫與世俗、清醒與困惑、嬉戲與沉默的多重能指,以及一個被反覆證明可穩定存在並持續生長的個人敘事、商業品牌和信仰市場。

文|安小慶

編輯|柏櫟

進行中的傳奇

今天,王菲50歲了。

或許沒有哪個中國當代明星像王菲一樣,長久而牢固地吸引著最廣大人群的注意力。並且,這種重要性並沒有隨著她年紀增長或淡出演藝圈而減弱。

很少有名人或者明星在生前已經被「封神」或被稱為傳奇。王菲女士在十幾年前已經做到了。

在1949年之後的華人世界,除了鄧麗君之外,王菲可能是唯一一位從上世紀80年代末出道起,便一直走紅至今的明星。年輕的時候,她曾戲言最大的煩惱是「太紅」,而這種「煩惱」幾乎伴隨了她出道後的三十年。

她作為偶像走紅的持續強度和時間跨度令人驚訝。30年裡,她的歌手生涯、個人選擇、地域轉換,如同一塊沉澱豐富、分層清晰的岩石一樣,記錄和映射了不同的時代風景和氣味鏡像:

上世紀新舊之交的劇變窗口,她是鄧麗君「靡靡之音」進入後最早的模仿者和被啟蒙者之一;從北京到香港,她一邊連接的是北京八九十年代的京圈搖滾,一邊連接上港臺娛樂工業的黃金時代——張國榮,劉嘉玲,吳君如,林青霞,梁朝偉,王家衛,林夕……他們的合作和創作共同組成已逝的舊日全盛圖景。香港迴歸前後,她又以「相約九八」切入新的最廣大的受眾市場,在世紀之交和兩岸三地眾多音樂人、歌手一起以多元的風格和高產的作品,構築起之後越來越被人懷念和複習的「千禧音樂」現象。進入21世紀,資本和市場帶來華人娛樂工業權力的流動交接,回到北京的王菲因持續產出的作品、「卡里斯馬」式的個人感召力以及大眾傳媒的塑造,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流行偶像和時代符號——她的每一個選擇都被熱議,每次心動或心碎都能在前熱搜時代引發全民關注。她還是名副其實的第一代國產Diva,也是華人性少數群體眼中的初代icon。甚至她的女兒也在部分繼續著她的個人神話。

正是因為這種跨時代的接續性,王菲的信眾廣大而鬆散。或許沒有哪個明星的受眾像王菲的受眾一樣覆蓋了範圍極寬的年齡、身份和社會階層。基數巨大的作品庫和數量驚人的經典作品,使得歌迷數量有增無減。許多年輕人通過在音樂軟件中的自我學習和探索,不斷加入到歌迷群體中。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圖源視覺中國

法國當代社會學家埃德加 · 莫蘭在談到明星時認為,明星是表演和幻夢的造物,是理性社會合法存在的魔術和神話,他們引發某種信仰或宗教,「換句話說,明星這種現象同時與美學、魔術和總結有關,但它從來不完全屬於任何一個領域」。

王菲也在娛樂消費與信仰生產的混合地帶,建立起自己的「宗教、美學、魔術和神話」。而最罕有的是,她不僅是普通受眾的偶像,也是偶像們的「偶像」。

歌手孫燕姿曾發微博稱,「王菲是我永遠的偶像」。鄭秀文多年前曾評價,「王菲是diva,是藝術家,而我們是藝人」。

在2018年一期綜藝節目裡,作為嘉賓與王菲同臺的周迅說,「王菲是我的偶像,我們終於同框了。」此外,岳雲鵬,范曉萱,SHE,大小s,蔡依林,李維嘉,馬天宇,張惠妹,姚晨,馬雲等都曾公開表示是王菲的歌迷或粉絲。

這個持續了30年的個人神話,當下還在以活態傳奇的方式繼續。

著名樂評人李皖曾在接受採訪時將王菲定義為「時代偶像」。他認為,「所謂時代偶像,就是超出了音樂範疇,而具有普遍流行意義的時尚符號」。

在李皖看來,王菲是「20世紀末葉音樂全球化浪潮中中國最大的代表」,她身上「匯聚了華語流行音樂的時代風雲人物,共同反映出世紀之交兩岸三地的精華成果」,並以「大眾流行音樂的形式、『時代偶像』的征服力,向大眾做了最廣泛最有力的普及」。同時,在敏銳地「將當代西方音樂的前沿成就融入在地創作」時,做到了「引領潮流、創新時尚」,卻不失「個人自己的生命感受和華人自己的文化脈絡」。

而這一切是「只有『時代偶像』才能做到的」。因為「更原創、更嚴肅的音樂門派、創作者,可能在音樂上、精神上、藝術上更突出,卻無法承擔這個角色」。

李皖曾說,自己對王菲這個人「好奇」。「她是值得琢磨的。許多其他歌手,聽聽歌就好,對她是個什麼人,不太有興趣。而王菲讓我有興趣,並且我拿不定、猜不透。抽象一點說,她具有人格魅力,我願意瞭解她」。

在過去30年裡,很多人和李皖一樣有著同樣的「好奇」。不論是信眾、反對者,還是觀望者,大家都想知道究竟是誰製造了「王菲」?而真正的「王菲」又是怎樣的?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圖源視覺中國

誰製造了「王菲」?

大眾對明星「本真性」的追問,是明星制誕生至今,由始至終都在面臨的本質性詰問。

如果將明星制製造出的每一個藝人都視作一個產品,那麼在「王菲」這個產品長達30年的生產、運營和消費中,持續最久也集中的疑問或許始終存在於兩對關係之上,那就是在「王菲」這個品牌和「神話」的製造過程中,自我和他人的意志如何分配、誰佔主導?在個人風格的形成過程中,模仿與創造的比例又是如何?

這兩個疑問和爭議在過去30年裡沒有停息過。

前三聯雜誌主筆、資深媒體人王小峰曾在文章《誰製造了王菲?》中指出,「王菲是整個華語地區唱片工業巔峰時期製造出來的一個『產品』」。王小峰認為王菲的成功來自她的「聰明」,她曾經「飄蕩在三地的天空,卻又似乎不屬於任何一個地方」,她「趕上了這三地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巨星雲集,歌壇熱鬧非凡,王菲更是獨樹一幟」,「她只有組合三地唱片業的優勢才能讓1+1+1>3。」

李皖同樣看到了王菲在「王菲神話」中的主導一面。除開「她很幸運,因緣際會地在2000年前後集結了京港臺三地的音樂精英力量,展示了當時華人流行音樂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高藝術成就」,李皖認為王菲的「獨一無二」,「來源於她的堅持和融入——她是內地60後的造化,在90年代光怪陸離的時代變局中開了花結了果」。

這種「堅持和融入」讓她既進入了娛樂工業,又與之形成「對話、互動」,「這進一步形成了個人與娛樂業、個人與唱片公司、個人與經紀公司、個人與時代的良性合謀」,最終「形成了耐人尋味的『王菲製造』」。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圖源網絡

但「融入」在成就的同時,也帶來另一重持久的爭議。

2018年1月,愛爾蘭小紅莓樂隊46歲的主唱桃樂絲 · 奧 · 瑞沃丹在倫敦一間酒店去世,引發歌迷悵惘的同時,也再一次帶來關於王菲音樂風格中有關模仿與創造的爭議。這種堅固和時間久遠的質疑認為,王菲的成功只是對歐美另類搖滾和小眾音樂人(如比約克,小紅莓,極地雙子星等)的模仿和跟風。

早在2010年,王小峰就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了這重爭議。他認為,王菲身上有很多綜合的東西,「她的個性,她的音樂,她的時尚。她懂得博取眾長,為我所用。最初她也是受鄧麗君那種風情小調的影響,但她還把目光放到了西方,從托裡·阿莫斯、極地雙子星他們這些西方流行樂手身上獲得啟發,借用西方的形式表達自己。到九十年的中後期,與音樂人像竇唯、張亞東等人的合作,使得王菲獨樹一幟,奠定了自己的風格」。而「模仿小紅莓、比約克的唱腔」的同時,結合了自身嗓音的特點,做到了「內外兼修」。

9年後,爭議再起。新一代樂評人耳帝撰文認為所謂模仿,「其實模仿的只是一種修飾與腔調,而本質與內核上,還是因為她的音色音質絕佳,這種絕佳在她十四歲時唱《大海啊故鄉》就能明顯地聽出來。」

並且,「時間也證明了,那種與自身人格相悖的模仿根本不可能有藝術壽命」,耳帝認為「與其說是模仿,不如稱之為一種相遇……她的經歷給予這外來物注入本土化的靈魂,她的地位與成功賦予其不被吞沒的鋒芒與氣場,當身體成為一個通道,她的審美與修養又使她完全張開了接納與吸收的準備,那是一個融會貫通的過程,與她的人格融為一體」。

在耳帝看來,王菲被時代所「挑中」,也正是因為她個人的「心性和人格」。因為,「靈氣、個性、自我、敏銳、悟性、智慧都會通過聲音來傳遞,它微妙,但卻是聲音的靈魂」,當人格、聲音、表達、氣場、心性和音樂意識混合在一起,「才是獨一無二的王菲…才是王菲成功的精髓,也是『音色丟了、氣息沒了、音準走了』後所抹不掉的東西」。

李皖也曾評論,「圍繞著王菲的受眾定位、性格營銷,實際上具有意外性,不是一開始就設計好的。一開始就設計好的東西,往往特別愚蠢,即使僥倖流行了,過後看也沒有生命力,曇花一現」。

事實上,在多年的爭議中,太多人看到熱鬧和「傳奇」的一面,而較少注意到王菲作為音樂人持續數十年的創造、嘗試、試驗和輸出。

在歌手生涯裡,王菲作詞作曲的歌曲近30首,尤其是2000年發行的概念專輯《寓言》中,有五首作品都由王菲本人作曲,這五支作品在之後近20年裡,不斷被新老歌迷複習和發現,稱之為「寓言五部曲」。其中,王菲的作曲、林夕的歌詞、張亞東的製作,讓「寓言五部曲」成為世紀之交多元音樂產出中的經典和獨特存在。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這種重要性並沒有隨著她年紀增長或淡出演藝圈而減弱。她依然是歌迷崇拜的偶像;眾多矛盾敘事的主角;一個超脫與世俗、清醒與困惑、嬉戲與沉默的多重能指,以及一個被反覆證明可穩定存在並持續生長的個人敘事、商業品牌和信仰市場。

文|安小慶

編輯|柏櫟

進行中的傳奇

今天,王菲50歲了。

或許沒有哪個中國當代明星像王菲一樣,長久而牢固地吸引著最廣大人群的注意力。並且,這種重要性並沒有隨著她年紀增長或淡出演藝圈而減弱。

很少有名人或者明星在生前已經被「封神」或被稱為傳奇。王菲女士在十幾年前已經做到了。

在1949年之後的華人世界,除了鄧麗君之外,王菲可能是唯一一位從上世紀80年代末出道起,便一直走紅至今的明星。年輕的時候,她曾戲言最大的煩惱是「太紅」,而這種「煩惱」幾乎伴隨了她出道後的三十年。

她作為偶像走紅的持續強度和時間跨度令人驚訝。30年裡,她的歌手生涯、個人選擇、地域轉換,如同一塊沉澱豐富、分層清晰的岩石一樣,記錄和映射了不同的時代風景和氣味鏡像:

上世紀新舊之交的劇變窗口,她是鄧麗君「靡靡之音」進入後最早的模仿者和被啟蒙者之一;從北京到香港,她一邊連接的是北京八九十年代的京圈搖滾,一邊連接上港臺娛樂工業的黃金時代——張國榮,劉嘉玲,吳君如,林青霞,梁朝偉,王家衛,林夕……他們的合作和創作共同組成已逝的舊日全盛圖景。香港迴歸前後,她又以「相約九八」切入新的最廣大的受眾市場,在世紀之交和兩岸三地眾多音樂人、歌手一起以多元的風格和高產的作品,構築起之後越來越被人懷念和複習的「千禧音樂」現象。進入21世紀,資本和市場帶來華人娛樂工業權力的流動交接,回到北京的王菲因持續產出的作品、「卡里斯馬」式的個人感召力以及大眾傳媒的塑造,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流行偶像和時代符號——她的每一個選擇都被熱議,每次心動或心碎都能在前熱搜時代引發全民關注。她還是名副其實的第一代國產Diva,也是華人性少數群體眼中的初代icon。甚至她的女兒也在部分繼續著她的個人神話。

正是因為這種跨時代的接續性,王菲的信眾廣大而鬆散。或許沒有哪個明星的受眾像王菲的受眾一樣覆蓋了範圍極寬的年齡、身份和社會階層。基數巨大的作品庫和數量驚人的經典作品,使得歌迷數量有增無減。許多年輕人通過在音樂軟件中的自我學習和探索,不斷加入到歌迷群體中。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圖源視覺中國

法國當代社會學家埃德加 · 莫蘭在談到明星時認為,明星是表演和幻夢的造物,是理性社會合法存在的魔術和神話,他們引發某種信仰或宗教,「換句話說,明星這種現象同時與美學、魔術和總結有關,但它從來不完全屬於任何一個領域」。

王菲也在娛樂消費與信仰生產的混合地帶,建立起自己的「宗教、美學、魔術和神話」。而最罕有的是,她不僅是普通受眾的偶像,也是偶像們的「偶像」。

歌手孫燕姿曾發微博稱,「王菲是我永遠的偶像」。鄭秀文多年前曾評價,「王菲是diva,是藝術家,而我們是藝人」。

在2018年一期綜藝節目裡,作為嘉賓與王菲同臺的周迅說,「王菲是我的偶像,我們終於同框了。」此外,岳雲鵬,范曉萱,SHE,大小s,蔡依林,李維嘉,馬天宇,張惠妹,姚晨,馬雲等都曾公開表示是王菲的歌迷或粉絲。

這個持續了30年的個人神話,當下還在以活態傳奇的方式繼續。

著名樂評人李皖曾在接受採訪時將王菲定義為「時代偶像」。他認為,「所謂時代偶像,就是超出了音樂範疇,而具有普遍流行意義的時尚符號」。

在李皖看來,王菲是「20世紀末葉音樂全球化浪潮中中國最大的代表」,她身上「匯聚了華語流行音樂的時代風雲人物,共同反映出世紀之交兩岸三地的精華成果」,並以「大眾流行音樂的形式、『時代偶像』的征服力,向大眾做了最廣泛最有力的普及」。同時,在敏銳地「將當代西方音樂的前沿成就融入在地創作」時,做到了「引領潮流、創新時尚」,卻不失「個人自己的生命感受和華人自己的文化脈絡」。

而這一切是「只有『時代偶像』才能做到的」。因為「更原創、更嚴肅的音樂門派、創作者,可能在音樂上、精神上、藝術上更突出,卻無法承擔這個角色」。

李皖曾說,自己對王菲這個人「好奇」。「她是值得琢磨的。許多其他歌手,聽聽歌就好,對她是個什麼人,不太有興趣。而王菲讓我有興趣,並且我拿不定、猜不透。抽象一點說,她具有人格魅力,我願意瞭解她」。

在過去30年裡,很多人和李皖一樣有著同樣的「好奇」。不論是信眾、反對者,還是觀望者,大家都想知道究竟是誰製造了「王菲」?而真正的「王菲」又是怎樣的?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圖源視覺中國

誰製造了「王菲」?

大眾對明星「本真性」的追問,是明星制誕生至今,由始至終都在面臨的本質性詰問。

如果將明星制製造出的每一個藝人都視作一個產品,那麼在「王菲」這個產品長達30年的生產、運營和消費中,持續最久也集中的疑問或許始終存在於兩對關係之上,那就是在「王菲」這個品牌和「神話」的製造過程中,自我和他人的意志如何分配、誰佔主導?在個人風格的形成過程中,模仿與創造的比例又是如何?

這兩個疑問和爭議在過去30年裡沒有停息過。

前三聯雜誌主筆、資深媒體人王小峰曾在文章《誰製造了王菲?》中指出,「王菲是整個華語地區唱片工業巔峰時期製造出來的一個『產品』」。王小峰認為王菲的成功來自她的「聰明」,她曾經「飄蕩在三地的天空,卻又似乎不屬於任何一個地方」,她「趕上了這三地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巨星雲集,歌壇熱鬧非凡,王菲更是獨樹一幟」,「她只有組合三地唱片業的優勢才能讓1+1+1>3。」

李皖同樣看到了王菲在「王菲神話」中的主導一面。除開「她很幸運,因緣際會地在2000年前後集結了京港臺三地的音樂精英力量,展示了當時華人流行音樂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高藝術成就」,李皖認為王菲的「獨一無二」,「來源於她的堅持和融入——她是內地60後的造化,在90年代光怪陸離的時代變局中開了花結了果」。

這種「堅持和融入」讓她既進入了娛樂工業,又與之形成「對話、互動」,「這進一步形成了個人與娛樂業、個人與唱片公司、個人與經紀公司、個人與時代的良性合謀」,最終「形成了耐人尋味的『王菲製造』」。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圖源網絡

但「融入」在成就的同時,也帶來另一重持久的爭議。

2018年1月,愛爾蘭小紅莓樂隊46歲的主唱桃樂絲 · 奧 · 瑞沃丹在倫敦一間酒店去世,引發歌迷悵惘的同時,也再一次帶來關於王菲音樂風格中有關模仿與創造的爭議。這種堅固和時間久遠的質疑認為,王菲的成功只是對歐美另類搖滾和小眾音樂人(如比約克,小紅莓,極地雙子星等)的模仿和跟風。

早在2010年,王小峰就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了這重爭議。他認為,王菲身上有很多綜合的東西,「她的個性,她的音樂,她的時尚。她懂得博取眾長,為我所用。最初她也是受鄧麗君那種風情小調的影響,但她還把目光放到了西方,從托裡·阿莫斯、極地雙子星他們這些西方流行樂手身上獲得啟發,借用西方的形式表達自己。到九十年的中後期,與音樂人像竇唯、張亞東等人的合作,使得王菲獨樹一幟,奠定了自己的風格」。而「模仿小紅莓、比約克的唱腔」的同時,結合了自身嗓音的特點,做到了「內外兼修」。

9年後,爭議再起。新一代樂評人耳帝撰文認為所謂模仿,「其實模仿的只是一種修飾與腔調,而本質與內核上,還是因為她的音色音質絕佳,這種絕佳在她十四歲時唱《大海啊故鄉》就能明顯地聽出來。」

並且,「時間也證明了,那種與自身人格相悖的模仿根本不可能有藝術壽命」,耳帝認為「與其說是模仿,不如稱之為一種相遇……她的經歷給予這外來物注入本土化的靈魂,她的地位與成功賦予其不被吞沒的鋒芒與氣場,當身體成為一個通道,她的審美與修養又使她完全張開了接納與吸收的準備,那是一個融會貫通的過程,與她的人格融為一體」。

在耳帝看來,王菲被時代所「挑中」,也正是因為她個人的「心性和人格」。因為,「靈氣、個性、自我、敏銳、悟性、智慧都會通過聲音來傳遞,它微妙,但卻是聲音的靈魂」,當人格、聲音、表達、氣場、心性和音樂意識混合在一起,「才是獨一無二的王菲…才是王菲成功的精髓,也是『音色丟了、氣息沒了、音準走了』後所抹不掉的東西」。

李皖也曾評論,「圍繞著王菲的受眾定位、性格營銷,實際上具有意外性,不是一開始就設計好的。一開始就設計好的東西,往往特別愚蠢,即使僥倖流行了,過後看也沒有生命力,曇花一現」。

事實上,在多年的爭議中,太多人看到熱鬧和「傳奇」的一面,而較少注意到王菲作為音樂人持續數十年的創造、嘗試、試驗和輸出。

在歌手生涯裡,王菲作詞作曲的歌曲近30首,尤其是2000年發行的概念專輯《寓言》中,有五首作品都由王菲本人作曲,這五支作品在之後近20年裡,不斷被新老歌迷複習和發現,稱之為「寓言五部曲」。其中,王菲的作曲、林夕的歌詞、張亞東的製作,讓「寓言五部曲」成為世紀之交多元音樂產出中的經典和獨特存在。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王菲《寓言》專輯封面 圖源網絡

從這些意義上說,除了時代的風雲際會和偶然帶來的幸運,王菲才是「王菲」這個產品最主要的製造者和決定者。

如果要尋找一個堅實和具有說服力的論據,那麼與她合作近20年的著名音樂製作人張亞東,或許就是最好的選擇。

在多年前接受王小峰的採訪中,張亞東說,對王菲印象最深的是「不刻意」,「超強的感悟能力」和「精準的直覺」,而且這些東西,「平日是不顯示的,她做事看起來很隨意,實際上早就胸有成竹」。

「她每天都跟你開玩笑,玩兒,瞎聊,跟個小孩一樣,說唱就唱說錄就錄。錄的那一刻,你覺得聽她錄音就像看演出一樣,被她感動,在錄音棚很少有歌手一次能把歌唱完,或者每次都那麼完美,你都忘記你在錄音了。大多數人錄音都是截來截去,你都錄疲了,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幹嘛。她就是不願意按照慣常的方式出牌,她總會給你意料之外的答案和結果。」

從王菲的合作裡,張亞東說自己並沒有獲得什麼職業化的工作經驗。「我很職業化的經驗都是從別人那裡獲得的。她帶給我的是給我完全的想象力,讓我忽略掉商業,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會覺得特別美好……」

當然他也承認,跟王菲合作多年,「始終覺得不瞭解她的內心」,「非常神祕,你無從摸索她內心究竟是怎樣的……對我來說是一個另類,她不在我的規則裡,我覺得用我的思路不能理解她。」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這種重要性並沒有隨著她年紀增長或淡出演藝圈而減弱。她依然是歌迷崇拜的偶像;眾多矛盾敘事的主角;一個超脫與世俗、清醒與困惑、嬉戲與沉默的多重能指,以及一個被反覆證明可穩定存在並持續生長的個人敘事、商業品牌和信仰市場。

文|安小慶

編輯|柏櫟

進行中的傳奇

今天,王菲50歲了。

或許沒有哪個中國當代明星像王菲一樣,長久而牢固地吸引著最廣大人群的注意力。並且,這種重要性並沒有隨著她年紀增長或淡出演藝圈而減弱。

很少有名人或者明星在生前已經被「封神」或被稱為傳奇。王菲女士在十幾年前已經做到了。

在1949年之後的華人世界,除了鄧麗君之外,王菲可能是唯一一位從上世紀80年代末出道起,便一直走紅至今的明星。年輕的時候,她曾戲言最大的煩惱是「太紅」,而這種「煩惱」幾乎伴隨了她出道後的三十年。

她作為偶像走紅的持續強度和時間跨度令人驚訝。30年裡,她的歌手生涯、個人選擇、地域轉換,如同一塊沉澱豐富、分層清晰的岩石一樣,記錄和映射了不同的時代風景和氣味鏡像:

上世紀新舊之交的劇變窗口,她是鄧麗君「靡靡之音」進入後最早的模仿者和被啟蒙者之一;從北京到香港,她一邊連接的是北京八九十年代的京圈搖滾,一邊連接上港臺娛樂工業的黃金時代——張國榮,劉嘉玲,吳君如,林青霞,梁朝偉,王家衛,林夕……他們的合作和創作共同組成已逝的舊日全盛圖景。香港迴歸前後,她又以「相約九八」切入新的最廣大的受眾市場,在世紀之交和兩岸三地眾多音樂人、歌手一起以多元的風格和高產的作品,構築起之後越來越被人懷念和複習的「千禧音樂」現象。進入21世紀,資本和市場帶來華人娛樂工業權力的流動交接,回到北京的王菲因持續產出的作品、「卡里斯馬」式的個人感召力以及大眾傳媒的塑造,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流行偶像和時代符號——她的每一個選擇都被熱議,每次心動或心碎都能在前熱搜時代引發全民關注。她還是名副其實的第一代國產Diva,也是華人性少數群體眼中的初代icon。甚至她的女兒也在部分繼續著她的個人神話。

正是因為這種跨時代的接續性,王菲的信眾廣大而鬆散。或許沒有哪個明星的受眾像王菲的受眾一樣覆蓋了範圍極寬的年齡、身份和社會階層。基數巨大的作品庫和數量驚人的經典作品,使得歌迷數量有增無減。許多年輕人通過在音樂軟件中的自我學習和探索,不斷加入到歌迷群體中。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圖源視覺中國

法國當代社會學家埃德加 · 莫蘭在談到明星時認為,明星是表演和幻夢的造物,是理性社會合法存在的魔術和神話,他們引發某種信仰或宗教,「換句話說,明星這種現象同時與美學、魔術和總結有關,但它從來不完全屬於任何一個領域」。

王菲也在娛樂消費與信仰生產的混合地帶,建立起自己的「宗教、美學、魔術和神話」。而最罕有的是,她不僅是普通受眾的偶像,也是偶像們的「偶像」。

歌手孫燕姿曾發微博稱,「王菲是我永遠的偶像」。鄭秀文多年前曾評價,「王菲是diva,是藝術家,而我們是藝人」。

在2018年一期綜藝節目裡,作為嘉賓與王菲同臺的周迅說,「王菲是我的偶像,我們終於同框了。」此外,岳雲鵬,范曉萱,SHE,大小s,蔡依林,李維嘉,馬天宇,張惠妹,姚晨,馬雲等都曾公開表示是王菲的歌迷或粉絲。

這個持續了30年的個人神話,當下還在以活態傳奇的方式繼續。

著名樂評人李皖曾在接受採訪時將王菲定義為「時代偶像」。他認為,「所謂時代偶像,就是超出了音樂範疇,而具有普遍流行意義的時尚符號」。

在李皖看來,王菲是「20世紀末葉音樂全球化浪潮中中國最大的代表」,她身上「匯聚了華語流行音樂的時代風雲人物,共同反映出世紀之交兩岸三地的精華成果」,並以「大眾流行音樂的形式、『時代偶像』的征服力,向大眾做了最廣泛最有力的普及」。同時,在敏銳地「將當代西方音樂的前沿成就融入在地創作」時,做到了「引領潮流、創新時尚」,卻不失「個人自己的生命感受和華人自己的文化脈絡」。

而這一切是「只有『時代偶像』才能做到的」。因為「更原創、更嚴肅的音樂門派、創作者,可能在音樂上、精神上、藝術上更突出,卻無法承擔這個角色」。

李皖曾說,自己對王菲這個人「好奇」。「她是值得琢磨的。許多其他歌手,聽聽歌就好,對她是個什麼人,不太有興趣。而王菲讓我有興趣,並且我拿不定、猜不透。抽象一點說,她具有人格魅力,我願意瞭解她」。

在過去30年裡,很多人和李皖一樣有著同樣的「好奇」。不論是信眾、反對者,還是觀望者,大家都想知道究竟是誰製造了「王菲」?而真正的「王菲」又是怎樣的?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圖源視覺中國

誰製造了「王菲」?

大眾對明星「本真性」的追問,是明星制誕生至今,由始至終都在面臨的本質性詰問。

如果將明星制製造出的每一個藝人都視作一個產品,那麼在「王菲」這個產品長達30年的生產、運營和消費中,持續最久也集中的疑問或許始終存在於兩對關係之上,那就是在「王菲」這個品牌和「神話」的製造過程中,自我和他人的意志如何分配、誰佔主導?在個人風格的形成過程中,模仿與創造的比例又是如何?

這兩個疑問和爭議在過去30年裡沒有停息過。

前三聯雜誌主筆、資深媒體人王小峰曾在文章《誰製造了王菲?》中指出,「王菲是整個華語地區唱片工業巔峰時期製造出來的一個『產品』」。王小峰認為王菲的成功來自她的「聰明」,她曾經「飄蕩在三地的天空,卻又似乎不屬於任何一個地方」,她「趕上了這三地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巨星雲集,歌壇熱鬧非凡,王菲更是獨樹一幟」,「她只有組合三地唱片業的優勢才能讓1+1+1>3。」

李皖同樣看到了王菲在「王菲神話」中的主導一面。除開「她很幸運,因緣際會地在2000年前後集結了京港臺三地的音樂精英力量,展示了當時華人流行音樂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高藝術成就」,李皖認為王菲的「獨一無二」,「來源於她的堅持和融入——她是內地60後的造化,在90年代光怪陸離的時代變局中開了花結了果」。

這種「堅持和融入」讓她既進入了娛樂工業,又與之形成「對話、互動」,「這進一步形成了個人與娛樂業、個人與唱片公司、個人與經紀公司、個人與時代的良性合謀」,最終「形成了耐人尋味的『王菲製造』」。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圖源網絡

但「融入」在成就的同時,也帶來另一重持久的爭議。

2018年1月,愛爾蘭小紅莓樂隊46歲的主唱桃樂絲 · 奧 · 瑞沃丹在倫敦一間酒店去世,引發歌迷悵惘的同時,也再一次帶來關於王菲音樂風格中有關模仿與創造的爭議。這種堅固和時間久遠的質疑認為,王菲的成功只是對歐美另類搖滾和小眾音樂人(如比約克,小紅莓,極地雙子星等)的模仿和跟風。

早在2010年,王小峰就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了這重爭議。他認為,王菲身上有很多綜合的東西,「她的個性,她的音樂,她的時尚。她懂得博取眾長,為我所用。最初她也是受鄧麗君那種風情小調的影響,但她還把目光放到了西方,從托裡·阿莫斯、極地雙子星他們這些西方流行樂手身上獲得啟發,借用西方的形式表達自己。到九十年的中後期,與音樂人像竇唯、張亞東等人的合作,使得王菲獨樹一幟,奠定了自己的風格」。而「模仿小紅莓、比約克的唱腔」的同時,結合了自身嗓音的特點,做到了「內外兼修」。

9年後,爭議再起。新一代樂評人耳帝撰文認為所謂模仿,「其實模仿的只是一種修飾與腔調,而本質與內核上,還是因為她的音色音質絕佳,這種絕佳在她十四歲時唱《大海啊故鄉》就能明顯地聽出來。」

並且,「時間也證明了,那種與自身人格相悖的模仿根本不可能有藝術壽命」,耳帝認為「與其說是模仿,不如稱之為一種相遇……她的經歷給予這外來物注入本土化的靈魂,她的地位與成功賦予其不被吞沒的鋒芒與氣場,當身體成為一個通道,她的審美與修養又使她完全張開了接納與吸收的準備,那是一個融會貫通的過程,與她的人格融為一體」。

在耳帝看來,王菲被時代所「挑中」,也正是因為她個人的「心性和人格」。因為,「靈氣、個性、自我、敏銳、悟性、智慧都會通過聲音來傳遞,它微妙,但卻是聲音的靈魂」,當人格、聲音、表達、氣場、心性和音樂意識混合在一起,「才是獨一無二的王菲…才是王菲成功的精髓,也是『音色丟了、氣息沒了、音準走了』後所抹不掉的東西」。

李皖也曾評論,「圍繞著王菲的受眾定位、性格營銷,實際上具有意外性,不是一開始就設計好的。一開始就設計好的東西,往往特別愚蠢,即使僥倖流行了,過後看也沒有生命力,曇花一現」。

事實上,在多年的爭議中,太多人看到熱鬧和「傳奇」的一面,而較少注意到王菲作為音樂人持續數十年的創造、嘗試、試驗和輸出。

在歌手生涯裡,王菲作詞作曲的歌曲近30首,尤其是2000年發行的概念專輯《寓言》中,有五首作品都由王菲本人作曲,這五支作品在之後近20年裡,不斷被新老歌迷複習和發現,稱之為「寓言五部曲」。其中,王菲的作曲、林夕的歌詞、張亞東的製作,讓「寓言五部曲」成為世紀之交多元音樂產出中的經典和獨特存在。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王菲《寓言》專輯封面 圖源網絡

從這些意義上說,除了時代的風雲際會和偶然帶來的幸運,王菲才是「王菲」這個產品最主要的製造者和決定者。

如果要尋找一個堅實和具有說服力的論據,那麼與她合作近20年的著名音樂製作人張亞東,或許就是最好的選擇。

在多年前接受王小峰的採訪中,張亞東說,對王菲印象最深的是「不刻意」,「超強的感悟能力」和「精準的直覺」,而且這些東西,「平日是不顯示的,她做事看起來很隨意,實際上早就胸有成竹」。

「她每天都跟你開玩笑,玩兒,瞎聊,跟個小孩一樣,說唱就唱說錄就錄。錄的那一刻,你覺得聽她錄音就像看演出一樣,被她感動,在錄音棚很少有歌手一次能把歌唱完,或者每次都那麼完美,你都忘記你在錄音了。大多數人錄音都是截來截去,你都錄疲了,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幹嘛。她就是不願意按照慣常的方式出牌,她總會給你意料之外的答案和結果。」

從王菲的合作裡,張亞東說自己並沒有獲得什麼職業化的工作經驗。「我很職業化的經驗都是從別人那裡獲得的。她帶給我的是給我完全的想象力,讓我忽略掉商業,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會覺得特別美好……」

當然他也承認,跟王菲合作多年,「始終覺得不瞭解她的內心」,「非常神祕,你無從摸索她內心究竟是怎樣的……對我來說是一個另類,她不在我的規則裡,我覺得用我的思路不能理解她。」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王菲與黎明合影 圖源視覺中國

誰是真正的「王菲」?

張亞東的疑問也是大眾的疑問。究竟誰是真正的「王菲」?王菲的「神話」為何經久不衰又始終引人好奇?

如果將王菲50年的歌手生涯和明星生活,放置到今天的娛樂工業環境中去觀察打量,那麼按照近年娛樂圈、飯圈風行的人設穩定度和三觀度量衡來觀察王菲,這將是一個人設多麼不穩定且矛盾多變,甚至經常露出「破綻」和「錯漏」的麻煩藝人啊。

在2016年底只舉辦一場但卻風波不斷的「幻樂一場」演唱會上,王菲唱了一首叫《分裂》的歌,歌詞寫道:

「一面笑得天真無邪一面看破一切;一面愛得精疲力竭一面什麼都不屑;一面堅強面對一切一面需要撒野;一半熱一半冷;一面紅一面綠;驚天動地平平無奇;分裂,分裂……」

事實上,「分裂」和既幻且樂的矛盾描述,幾乎充斥王菲的前半生。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這種重要性並沒有隨著她年紀增長或淡出演藝圈而減弱。她依然是歌迷崇拜的偶像;眾多矛盾敘事的主角;一個超脫與世俗、清醒與困惑、嬉戲與沉默的多重能指,以及一個被反覆證明可穩定存在並持續生長的個人敘事、商業品牌和信仰市場。

文|安小慶

編輯|柏櫟

進行中的傳奇

今天,王菲50歲了。

或許沒有哪個中國當代明星像王菲一樣,長久而牢固地吸引著最廣大人群的注意力。並且,這種重要性並沒有隨著她年紀增長或淡出演藝圈而減弱。

很少有名人或者明星在生前已經被「封神」或被稱為傳奇。王菲女士在十幾年前已經做到了。

在1949年之後的華人世界,除了鄧麗君之外,王菲可能是唯一一位從上世紀80年代末出道起,便一直走紅至今的明星。年輕的時候,她曾戲言最大的煩惱是「太紅」,而這種「煩惱」幾乎伴隨了她出道後的三十年。

她作為偶像走紅的持續強度和時間跨度令人驚訝。30年裡,她的歌手生涯、個人選擇、地域轉換,如同一塊沉澱豐富、分層清晰的岩石一樣,記錄和映射了不同的時代風景和氣味鏡像:

上世紀新舊之交的劇變窗口,她是鄧麗君「靡靡之音」進入後最早的模仿者和被啟蒙者之一;從北京到香港,她一邊連接的是北京八九十年代的京圈搖滾,一邊連接上港臺娛樂工業的黃金時代——張國榮,劉嘉玲,吳君如,林青霞,梁朝偉,王家衛,林夕……他們的合作和創作共同組成已逝的舊日全盛圖景。香港迴歸前後,她又以「相約九八」切入新的最廣大的受眾市場,在世紀之交和兩岸三地眾多音樂人、歌手一起以多元的風格和高產的作品,構築起之後越來越被人懷念和複習的「千禧音樂」現象。進入21世紀,資本和市場帶來華人娛樂工業權力的流動交接,回到北京的王菲因持續產出的作品、「卡里斯馬」式的個人感召力以及大眾傳媒的塑造,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流行偶像和時代符號——她的每一個選擇都被熱議,每次心動或心碎都能在前熱搜時代引發全民關注。她還是名副其實的第一代國產Diva,也是華人性少數群體眼中的初代icon。甚至她的女兒也在部分繼續著她的個人神話。

正是因為這種跨時代的接續性,王菲的信眾廣大而鬆散。或許沒有哪個明星的受眾像王菲的受眾一樣覆蓋了範圍極寬的年齡、身份和社會階層。基數巨大的作品庫和數量驚人的經典作品,使得歌迷數量有增無減。許多年輕人通過在音樂軟件中的自我學習和探索,不斷加入到歌迷群體中。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圖源視覺中國

法國當代社會學家埃德加 · 莫蘭在談到明星時認為,明星是表演和幻夢的造物,是理性社會合法存在的魔術和神話,他們引發某種信仰或宗教,「換句話說,明星這種現象同時與美學、魔術和總結有關,但它從來不完全屬於任何一個領域」。

王菲也在娛樂消費與信仰生產的混合地帶,建立起自己的「宗教、美學、魔術和神話」。而最罕有的是,她不僅是普通受眾的偶像,也是偶像們的「偶像」。

歌手孫燕姿曾發微博稱,「王菲是我永遠的偶像」。鄭秀文多年前曾評價,「王菲是diva,是藝術家,而我們是藝人」。

在2018年一期綜藝節目裡,作為嘉賓與王菲同臺的周迅說,「王菲是我的偶像,我們終於同框了。」此外,岳雲鵬,范曉萱,SHE,大小s,蔡依林,李維嘉,馬天宇,張惠妹,姚晨,馬雲等都曾公開表示是王菲的歌迷或粉絲。

這個持續了30年的個人神話,當下還在以活態傳奇的方式繼續。

著名樂評人李皖曾在接受採訪時將王菲定義為「時代偶像」。他認為,「所謂時代偶像,就是超出了音樂範疇,而具有普遍流行意義的時尚符號」。

在李皖看來,王菲是「20世紀末葉音樂全球化浪潮中中國最大的代表」,她身上「匯聚了華語流行音樂的時代風雲人物,共同反映出世紀之交兩岸三地的精華成果」,並以「大眾流行音樂的形式、『時代偶像』的征服力,向大眾做了最廣泛最有力的普及」。同時,在敏銳地「將當代西方音樂的前沿成就融入在地創作」時,做到了「引領潮流、創新時尚」,卻不失「個人自己的生命感受和華人自己的文化脈絡」。

而這一切是「只有『時代偶像』才能做到的」。因為「更原創、更嚴肅的音樂門派、創作者,可能在音樂上、精神上、藝術上更突出,卻無法承擔這個角色」。

李皖曾說,自己對王菲這個人「好奇」。「她是值得琢磨的。許多其他歌手,聽聽歌就好,對她是個什麼人,不太有興趣。而王菲讓我有興趣,並且我拿不定、猜不透。抽象一點說,她具有人格魅力,我願意瞭解她」。

在過去30年裡,很多人和李皖一樣有著同樣的「好奇」。不論是信眾、反對者,還是觀望者,大家都想知道究竟是誰製造了「王菲」?而真正的「王菲」又是怎樣的?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圖源視覺中國

誰製造了「王菲」?

大眾對明星「本真性」的追問,是明星制誕生至今,由始至終都在面臨的本質性詰問。

如果將明星制製造出的每一個藝人都視作一個產品,那麼在「王菲」這個產品長達30年的生產、運營和消費中,持續最久也集中的疑問或許始終存在於兩對關係之上,那就是在「王菲」這個品牌和「神話」的製造過程中,自我和他人的意志如何分配、誰佔主導?在個人風格的形成過程中,模仿與創造的比例又是如何?

這兩個疑問和爭議在過去30年裡沒有停息過。

前三聯雜誌主筆、資深媒體人王小峰曾在文章《誰製造了王菲?》中指出,「王菲是整個華語地區唱片工業巔峰時期製造出來的一個『產品』」。王小峰認為王菲的成功來自她的「聰明」,她曾經「飄蕩在三地的天空,卻又似乎不屬於任何一個地方」,她「趕上了這三地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巨星雲集,歌壇熱鬧非凡,王菲更是獨樹一幟」,「她只有組合三地唱片業的優勢才能讓1+1+1>3。」

李皖同樣看到了王菲在「王菲神話」中的主導一面。除開「她很幸運,因緣際會地在2000年前後集結了京港臺三地的音樂精英力量,展示了當時華人流行音樂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高藝術成就」,李皖認為王菲的「獨一無二」,「來源於她的堅持和融入——她是內地60後的造化,在90年代光怪陸離的時代變局中開了花結了果」。

這種「堅持和融入」讓她既進入了娛樂工業,又與之形成「對話、互動」,「這進一步形成了個人與娛樂業、個人與唱片公司、個人與經紀公司、個人與時代的良性合謀」,最終「形成了耐人尋味的『王菲製造』」。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圖源網絡

但「融入」在成就的同時,也帶來另一重持久的爭議。

2018年1月,愛爾蘭小紅莓樂隊46歲的主唱桃樂絲 · 奧 · 瑞沃丹在倫敦一間酒店去世,引發歌迷悵惘的同時,也再一次帶來關於王菲音樂風格中有關模仿與創造的爭議。這種堅固和時間久遠的質疑認為,王菲的成功只是對歐美另類搖滾和小眾音樂人(如比約克,小紅莓,極地雙子星等)的模仿和跟風。

早在2010年,王小峰就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了這重爭議。他認為,王菲身上有很多綜合的東西,「她的個性,她的音樂,她的時尚。她懂得博取眾長,為我所用。最初她也是受鄧麗君那種風情小調的影響,但她還把目光放到了西方,從托裡·阿莫斯、極地雙子星他們這些西方流行樂手身上獲得啟發,借用西方的形式表達自己。到九十年的中後期,與音樂人像竇唯、張亞東等人的合作,使得王菲獨樹一幟,奠定了自己的風格」。而「模仿小紅莓、比約克的唱腔」的同時,結合了自身嗓音的特點,做到了「內外兼修」。

9年後,爭議再起。新一代樂評人耳帝撰文認為所謂模仿,「其實模仿的只是一種修飾與腔調,而本質與內核上,還是因為她的音色音質絕佳,這種絕佳在她十四歲時唱《大海啊故鄉》就能明顯地聽出來。」

並且,「時間也證明了,那種與自身人格相悖的模仿根本不可能有藝術壽命」,耳帝認為「與其說是模仿,不如稱之為一種相遇……她的經歷給予這外來物注入本土化的靈魂,她的地位與成功賦予其不被吞沒的鋒芒與氣場,當身體成為一個通道,她的審美與修養又使她完全張開了接納與吸收的準備,那是一個融會貫通的過程,與她的人格融為一體」。

在耳帝看來,王菲被時代所「挑中」,也正是因為她個人的「心性和人格」。因為,「靈氣、個性、自我、敏銳、悟性、智慧都會通過聲音來傳遞,它微妙,但卻是聲音的靈魂」,當人格、聲音、表達、氣場、心性和音樂意識混合在一起,「才是獨一無二的王菲…才是王菲成功的精髓,也是『音色丟了、氣息沒了、音準走了』後所抹不掉的東西」。

李皖也曾評論,「圍繞著王菲的受眾定位、性格營銷,實際上具有意外性,不是一開始就設計好的。一開始就設計好的東西,往往特別愚蠢,即使僥倖流行了,過後看也沒有生命力,曇花一現」。

事實上,在多年的爭議中,太多人看到熱鬧和「傳奇」的一面,而較少注意到王菲作為音樂人持續數十年的創造、嘗試、試驗和輸出。

在歌手生涯裡,王菲作詞作曲的歌曲近30首,尤其是2000年發行的概念專輯《寓言》中,有五首作品都由王菲本人作曲,這五支作品在之後近20年裡,不斷被新老歌迷複習和發現,稱之為「寓言五部曲」。其中,王菲的作曲、林夕的歌詞、張亞東的製作,讓「寓言五部曲」成為世紀之交多元音樂產出中的經典和獨特存在。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王菲《寓言》專輯封面 圖源網絡

從這些意義上說,除了時代的風雲際會和偶然帶來的幸運,王菲才是「王菲」這個產品最主要的製造者和決定者。

如果要尋找一個堅實和具有說服力的論據,那麼與她合作近20年的著名音樂製作人張亞東,或許就是最好的選擇。

在多年前接受王小峰的採訪中,張亞東說,對王菲印象最深的是「不刻意」,「超強的感悟能力」和「精準的直覺」,而且這些東西,「平日是不顯示的,她做事看起來很隨意,實際上早就胸有成竹」。

「她每天都跟你開玩笑,玩兒,瞎聊,跟個小孩一樣,說唱就唱說錄就錄。錄的那一刻,你覺得聽她錄音就像看演出一樣,被她感動,在錄音棚很少有歌手一次能把歌唱完,或者每次都那麼完美,你都忘記你在錄音了。大多數人錄音都是截來截去,你都錄疲了,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幹嘛。她就是不願意按照慣常的方式出牌,她總會給你意料之外的答案和結果。」

從王菲的合作裡,張亞東說自己並沒有獲得什麼職業化的工作經驗。「我很職業化的經驗都是從別人那裡獲得的。她帶給我的是給我完全的想象力,讓我忽略掉商業,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會覺得特別美好……」

當然他也承認,跟王菲合作多年,「始終覺得不瞭解她的內心」,「非常神祕,你無從摸索她內心究竟是怎樣的……對我來說是一個另類,她不在我的規則裡,我覺得用我的思路不能理解她。」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王菲與黎明合影 圖源視覺中國

誰是真正的「王菲」?

張亞東的疑問也是大眾的疑問。究竟誰是真正的「王菲」?王菲的「神話」為何經久不衰又始終引人好奇?

如果將王菲50年的歌手生涯和明星生活,放置到今天的娛樂工業環境中去觀察打量,那麼按照近年娛樂圈、飯圈風行的人設穩定度和三觀度量衡來觀察王菲,這將是一個人設多麼不穩定且矛盾多變,甚至經常露出「破綻」和「錯漏」的麻煩藝人啊。

在2016年底只舉辦一場但卻風波不斷的「幻樂一場」演唱會上,王菲唱了一首叫《分裂》的歌,歌詞寫道:

「一面笑得天真無邪一面看破一切;一面愛得精疲力竭一面什麼都不屑;一面堅強面對一切一面需要撒野;一半熱一半冷;一面紅一面綠;驚天動地平平無奇;分裂,分裂……」

事實上,「分裂」和既幻且樂的矛盾描述,幾乎充斥王菲的前半生。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幻樂一場》現場照 圖源視覺中國

在那些歲月裡,她被視為流行音樂的天后,高冷女伶,購物狂人,虔誠教徒,時尚達人,高中女生,貧嘴博主,麻將愛好者……

在音樂的領域,關於流行和先鋒之間的尺度,她一直把握得剛剛好。她和團隊不會在音樂實驗方面走太遠,但也不會讓「首首歌都是《容易受傷的女人》《紅豆》《傳奇》這樣的KTV金曲」。

在日常生活的領域,人們一邊習慣於看到在北京生活時,放鬆得幾乎和路人一般的王菲——她在衚衕廁所倒過夜壺,在宜家買過傢俱,在學校門口接過孩子。也慣於從十餘年間源源不斷的八卦拍攝裡,頻繁看到沉醉在香港購物中心裡瘋狂血拼的天后。她承認在香港就是「經常購置新衣,並且隨時換」。對時裝或者鞋包依舊「有著熾盛的貪慾」。

在精神生活的領域,作為虔誠佛教徒的她,在西藏諸多寺院和印度菩提伽耶,衣著樸素、素面朝天地參加誦經和禮佛。而在漫長的精神求索中,她和幾乎每一個號稱過大師的「大師」合影,人們從中挑出了李一和王林。

對各種來路駁雜的「大師」來者不拒,又讓大眾對這份「虔誠」心生質疑,讓王菲的批評者們看到了這位時代偶像身上,讓人無法忽視的諸多矛盾和刻奇之處。

這些矛盾的特質,也在2016年底的演唱會中顯露:一方面它是天下大同,所有人都能免費觀看的直播演唱會;而另一方面,它的稀缺性又決定了它必然會在觀眾和歌迷群體中引發高昂票價帶來的身份區隔和劃分。

在採訪中,王菲曾說人生不能缺少的是「遊戲」。「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遊戲方式都不一樣」。她因此嬉戲遊樂人間,曾熱衷組織集體活動,在微博講相聲,但在所有外界等待她發聲的時刻,總是能保持緘默,從不就涉及他人的個人事務發聲,更不用說對故人做評價或出惡言。在近年來娛樂圈名利場頻繁的婚戀糾紛和纏鬥中,人們越來越發現王菲沉默背後的體面和寶貴。

一方面她是最隨意和來去自由的,一方面她的經紀團隊又是最懂商業和專業的;一方面她最出世,一方面她又最入世;一方面她最超脫,一方面她又在困惑、慾望中期待「明白虛幻,繼而不留」。

所以哪一個才是真實的「王菲」?哪一些是神化後的「王菲」?

她的長期觀察者之一、著名樂評人李皖曾在採訪中認為,王菲對意義世界和藝術有「嚴肅的人生觀」和探尋欲,另一方面也熱衷遊戲和玩樂,「她的人生一直困惑,價值觀長久晦暗不明。」

「林夕說《浮躁》時期的王菲『不太清楚自己,又想搞明白自己』」,李皖認為其實最深處的王菲一直如此,「她是在混亂迷惑里長大的,迄今也沒完全擺脫混亂迷惑。但達到了平和、寧靜的狀態。」

正如英國著名電影學者戴爾所說,明星並不是某個真實的男人或者女人,而是一組時空中形成的「符號形象或者文本」,由作品和大眾傳媒一起參與構建。這個「被建構的個體」必然充滿了歷史的、美學的和意識形態諸方面的意涵。

於是,真正的「王菲」成為一個無解的方程式。她更像一個巨大幕布背後的輪廓,集合了音樂、唱腔、造型、演技、審美、個人魅力之後的「生存美學體驗綜合體」。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這種重要性並沒有隨著她年紀增長或淡出演藝圈而減弱。她依然是歌迷崇拜的偶像;眾多矛盾敘事的主角;一個超脫與世俗、清醒與困惑、嬉戲與沉默的多重能指,以及一個被反覆證明可穩定存在並持續生長的個人敘事、商業品牌和信仰市場。

文|安小慶

編輯|柏櫟

進行中的傳奇

今天,王菲50歲了。

或許沒有哪個中國當代明星像王菲一樣,長久而牢固地吸引著最廣大人群的注意力。並且,這種重要性並沒有隨著她年紀增長或淡出演藝圈而減弱。

很少有名人或者明星在生前已經被「封神」或被稱為傳奇。王菲女士在十幾年前已經做到了。

在1949年之後的華人世界,除了鄧麗君之外,王菲可能是唯一一位從上世紀80年代末出道起,便一直走紅至今的明星。年輕的時候,她曾戲言最大的煩惱是「太紅」,而這種「煩惱」幾乎伴隨了她出道後的三十年。

她作為偶像走紅的持續強度和時間跨度令人驚訝。30年裡,她的歌手生涯、個人選擇、地域轉換,如同一塊沉澱豐富、分層清晰的岩石一樣,記錄和映射了不同的時代風景和氣味鏡像:

上世紀新舊之交的劇變窗口,她是鄧麗君「靡靡之音」進入後最早的模仿者和被啟蒙者之一;從北京到香港,她一邊連接的是北京八九十年代的京圈搖滾,一邊連接上港臺娛樂工業的黃金時代——張國榮,劉嘉玲,吳君如,林青霞,梁朝偉,王家衛,林夕……他們的合作和創作共同組成已逝的舊日全盛圖景。香港迴歸前後,她又以「相約九八」切入新的最廣大的受眾市場,在世紀之交和兩岸三地眾多音樂人、歌手一起以多元的風格和高產的作品,構築起之後越來越被人懷念和複習的「千禧音樂」現象。進入21世紀,資本和市場帶來華人娛樂工業權力的流動交接,回到北京的王菲因持續產出的作品、「卡里斯馬」式的個人感召力以及大眾傳媒的塑造,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流行偶像和時代符號——她的每一個選擇都被熱議,每次心動或心碎都能在前熱搜時代引發全民關注。她還是名副其實的第一代國產Diva,也是華人性少數群體眼中的初代icon。甚至她的女兒也在部分繼續著她的個人神話。

正是因為這種跨時代的接續性,王菲的信眾廣大而鬆散。或許沒有哪個明星的受眾像王菲的受眾一樣覆蓋了範圍極寬的年齡、身份和社會階層。基數巨大的作品庫和數量驚人的經典作品,使得歌迷數量有增無減。許多年輕人通過在音樂軟件中的自我學習和探索,不斷加入到歌迷群體中。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圖源視覺中國

法國當代社會學家埃德加 · 莫蘭在談到明星時認為,明星是表演和幻夢的造物,是理性社會合法存在的魔術和神話,他們引發某種信仰或宗教,「換句話說,明星這種現象同時與美學、魔術和總結有關,但它從來不完全屬於任何一個領域」。

王菲也在娛樂消費與信仰生產的混合地帶,建立起自己的「宗教、美學、魔術和神話」。而最罕有的是,她不僅是普通受眾的偶像,也是偶像們的「偶像」。

歌手孫燕姿曾發微博稱,「王菲是我永遠的偶像」。鄭秀文多年前曾評價,「王菲是diva,是藝術家,而我們是藝人」。

在2018年一期綜藝節目裡,作為嘉賓與王菲同臺的周迅說,「王菲是我的偶像,我們終於同框了。」此外,岳雲鵬,范曉萱,SHE,大小s,蔡依林,李維嘉,馬天宇,張惠妹,姚晨,馬雲等都曾公開表示是王菲的歌迷或粉絲。

這個持續了30年的個人神話,當下還在以活態傳奇的方式繼續。

著名樂評人李皖曾在接受採訪時將王菲定義為「時代偶像」。他認為,「所謂時代偶像,就是超出了音樂範疇,而具有普遍流行意義的時尚符號」。

在李皖看來,王菲是「20世紀末葉音樂全球化浪潮中中國最大的代表」,她身上「匯聚了華語流行音樂的時代風雲人物,共同反映出世紀之交兩岸三地的精華成果」,並以「大眾流行音樂的形式、『時代偶像』的征服力,向大眾做了最廣泛最有力的普及」。同時,在敏銳地「將當代西方音樂的前沿成就融入在地創作」時,做到了「引領潮流、創新時尚」,卻不失「個人自己的生命感受和華人自己的文化脈絡」。

而這一切是「只有『時代偶像』才能做到的」。因為「更原創、更嚴肅的音樂門派、創作者,可能在音樂上、精神上、藝術上更突出,卻無法承擔這個角色」。

李皖曾說,自己對王菲這個人「好奇」。「她是值得琢磨的。許多其他歌手,聽聽歌就好,對她是個什麼人,不太有興趣。而王菲讓我有興趣,並且我拿不定、猜不透。抽象一點說,她具有人格魅力,我願意瞭解她」。

在過去30年裡,很多人和李皖一樣有著同樣的「好奇」。不論是信眾、反對者,還是觀望者,大家都想知道究竟是誰製造了「王菲」?而真正的「王菲」又是怎樣的?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圖源視覺中國

誰製造了「王菲」?

大眾對明星「本真性」的追問,是明星制誕生至今,由始至終都在面臨的本質性詰問。

如果將明星制製造出的每一個藝人都視作一個產品,那麼在「王菲」這個產品長達30年的生產、運營和消費中,持續最久也集中的疑問或許始終存在於兩對關係之上,那就是在「王菲」這個品牌和「神話」的製造過程中,自我和他人的意志如何分配、誰佔主導?在個人風格的形成過程中,模仿與創造的比例又是如何?

這兩個疑問和爭議在過去30年裡沒有停息過。

前三聯雜誌主筆、資深媒體人王小峰曾在文章《誰製造了王菲?》中指出,「王菲是整個華語地區唱片工業巔峰時期製造出來的一個『產品』」。王小峰認為王菲的成功來自她的「聰明」,她曾經「飄蕩在三地的天空,卻又似乎不屬於任何一個地方」,她「趕上了這三地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巨星雲集,歌壇熱鬧非凡,王菲更是獨樹一幟」,「她只有組合三地唱片業的優勢才能讓1+1+1>3。」

李皖同樣看到了王菲在「王菲神話」中的主導一面。除開「她很幸運,因緣際會地在2000年前後集結了京港臺三地的音樂精英力量,展示了當時華人流行音樂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高藝術成就」,李皖認為王菲的「獨一無二」,「來源於她的堅持和融入——她是內地60後的造化,在90年代光怪陸離的時代變局中開了花結了果」。

這種「堅持和融入」讓她既進入了娛樂工業,又與之形成「對話、互動」,「這進一步形成了個人與娛樂業、個人與唱片公司、個人與經紀公司、個人與時代的良性合謀」,最終「形成了耐人尋味的『王菲製造』」。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圖源網絡

但「融入」在成就的同時,也帶來另一重持久的爭議。

2018年1月,愛爾蘭小紅莓樂隊46歲的主唱桃樂絲 · 奧 · 瑞沃丹在倫敦一間酒店去世,引發歌迷悵惘的同時,也再一次帶來關於王菲音樂風格中有關模仿與創造的爭議。這種堅固和時間久遠的質疑認為,王菲的成功只是對歐美另類搖滾和小眾音樂人(如比約克,小紅莓,極地雙子星等)的模仿和跟風。

早在2010年,王小峰就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了這重爭議。他認為,王菲身上有很多綜合的東西,「她的個性,她的音樂,她的時尚。她懂得博取眾長,為我所用。最初她也是受鄧麗君那種風情小調的影響,但她還把目光放到了西方,從托裡·阿莫斯、極地雙子星他們這些西方流行樂手身上獲得啟發,借用西方的形式表達自己。到九十年的中後期,與音樂人像竇唯、張亞東等人的合作,使得王菲獨樹一幟,奠定了自己的風格」。而「模仿小紅莓、比約克的唱腔」的同時,結合了自身嗓音的特點,做到了「內外兼修」。

9年後,爭議再起。新一代樂評人耳帝撰文認為所謂模仿,「其實模仿的只是一種修飾與腔調,而本質與內核上,還是因為她的音色音質絕佳,這種絕佳在她十四歲時唱《大海啊故鄉》就能明顯地聽出來。」

並且,「時間也證明了,那種與自身人格相悖的模仿根本不可能有藝術壽命」,耳帝認為「與其說是模仿,不如稱之為一種相遇……她的經歷給予這外來物注入本土化的靈魂,她的地位與成功賦予其不被吞沒的鋒芒與氣場,當身體成為一個通道,她的審美與修養又使她完全張開了接納與吸收的準備,那是一個融會貫通的過程,與她的人格融為一體」。

在耳帝看來,王菲被時代所「挑中」,也正是因為她個人的「心性和人格」。因為,「靈氣、個性、自我、敏銳、悟性、智慧都會通過聲音來傳遞,它微妙,但卻是聲音的靈魂」,當人格、聲音、表達、氣場、心性和音樂意識混合在一起,「才是獨一無二的王菲…才是王菲成功的精髓,也是『音色丟了、氣息沒了、音準走了』後所抹不掉的東西」。

李皖也曾評論,「圍繞著王菲的受眾定位、性格營銷,實際上具有意外性,不是一開始就設計好的。一開始就設計好的東西,往往特別愚蠢,即使僥倖流行了,過後看也沒有生命力,曇花一現」。

事實上,在多年的爭議中,太多人看到熱鬧和「傳奇」的一面,而較少注意到王菲作為音樂人持續數十年的創造、嘗試、試驗和輸出。

在歌手生涯裡,王菲作詞作曲的歌曲近30首,尤其是2000年發行的概念專輯《寓言》中,有五首作品都由王菲本人作曲,這五支作品在之後近20年裡,不斷被新老歌迷複習和發現,稱之為「寓言五部曲」。其中,王菲的作曲、林夕的歌詞、張亞東的製作,讓「寓言五部曲」成為世紀之交多元音樂產出中的經典和獨特存在。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王菲《寓言》專輯封面 圖源網絡

從這些意義上說,除了時代的風雲際會和偶然帶來的幸運,王菲才是「王菲」這個產品最主要的製造者和決定者。

如果要尋找一個堅實和具有說服力的論據,那麼與她合作近20年的著名音樂製作人張亞東,或許就是最好的選擇。

在多年前接受王小峰的採訪中,張亞東說,對王菲印象最深的是「不刻意」,「超強的感悟能力」和「精準的直覺」,而且這些東西,「平日是不顯示的,她做事看起來很隨意,實際上早就胸有成竹」。

「她每天都跟你開玩笑,玩兒,瞎聊,跟個小孩一樣,說唱就唱說錄就錄。錄的那一刻,你覺得聽她錄音就像看演出一樣,被她感動,在錄音棚很少有歌手一次能把歌唱完,或者每次都那麼完美,你都忘記你在錄音了。大多數人錄音都是截來截去,你都錄疲了,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幹嘛。她就是不願意按照慣常的方式出牌,她總會給你意料之外的答案和結果。」

從王菲的合作裡,張亞東說自己並沒有獲得什麼職業化的工作經驗。「我很職業化的經驗都是從別人那裡獲得的。她帶給我的是給我完全的想象力,讓我忽略掉商業,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會覺得特別美好……」

當然他也承認,跟王菲合作多年,「始終覺得不瞭解她的內心」,「非常神祕,你無從摸索她內心究竟是怎樣的……對我來說是一個另類,她不在我的規則裡,我覺得用我的思路不能理解她。」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王菲與黎明合影 圖源視覺中國

誰是真正的「王菲」?

張亞東的疑問也是大眾的疑問。究竟誰是真正的「王菲」?王菲的「神話」為何經久不衰又始終引人好奇?

如果將王菲50年的歌手生涯和明星生活,放置到今天的娛樂工業環境中去觀察打量,那麼按照近年娛樂圈、飯圈風行的人設穩定度和三觀度量衡來觀察王菲,這將是一個人設多麼不穩定且矛盾多變,甚至經常露出「破綻」和「錯漏」的麻煩藝人啊。

在2016年底只舉辦一場但卻風波不斷的「幻樂一場」演唱會上,王菲唱了一首叫《分裂》的歌,歌詞寫道:

「一面笑得天真無邪一面看破一切;一面愛得精疲力竭一面什麼都不屑;一面堅強面對一切一面需要撒野;一半熱一半冷;一面紅一面綠;驚天動地平平無奇;分裂,分裂……」

事實上,「分裂」和既幻且樂的矛盾描述,幾乎充斥王菲的前半生。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幻樂一場》現場照 圖源視覺中國

在那些歲月裡,她被視為流行音樂的天后,高冷女伶,購物狂人,虔誠教徒,時尚達人,高中女生,貧嘴博主,麻將愛好者……

在音樂的領域,關於流行和先鋒之間的尺度,她一直把握得剛剛好。她和團隊不會在音樂實驗方面走太遠,但也不會讓「首首歌都是《容易受傷的女人》《紅豆》《傳奇》這樣的KTV金曲」。

在日常生活的領域,人們一邊習慣於看到在北京生活時,放鬆得幾乎和路人一般的王菲——她在衚衕廁所倒過夜壺,在宜家買過傢俱,在學校門口接過孩子。也慣於從十餘年間源源不斷的八卦拍攝裡,頻繁看到沉醉在香港購物中心裡瘋狂血拼的天后。她承認在香港就是「經常購置新衣,並且隨時換」。對時裝或者鞋包依舊「有著熾盛的貪慾」。

在精神生活的領域,作為虔誠佛教徒的她,在西藏諸多寺院和印度菩提伽耶,衣著樸素、素面朝天地參加誦經和禮佛。而在漫長的精神求索中,她和幾乎每一個號稱過大師的「大師」合影,人們從中挑出了李一和王林。

對各種來路駁雜的「大師」來者不拒,又讓大眾對這份「虔誠」心生質疑,讓王菲的批評者們看到了這位時代偶像身上,讓人無法忽視的諸多矛盾和刻奇之處。

這些矛盾的特質,也在2016年底的演唱會中顯露:一方面它是天下大同,所有人都能免費觀看的直播演唱會;而另一方面,它的稀缺性又決定了它必然會在觀眾和歌迷群體中引發高昂票價帶來的身份區隔和劃分。

在採訪中,王菲曾說人生不能缺少的是「遊戲」。「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遊戲方式都不一樣」。她因此嬉戲遊樂人間,曾熱衷組織集體活動,在微博講相聲,但在所有外界等待她發聲的時刻,總是能保持緘默,從不就涉及他人的個人事務發聲,更不用說對故人做評價或出惡言。在近年來娛樂圈名利場頻繁的婚戀糾紛和纏鬥中,人們越來越發現王菲沉默背後的體面和寶貴。

一方面她是最隨意和來去自由的,一方面她的經紀團隊又是最懂商業和專業的;一方面她最出世,一方面她又最入世;一方面她最超脫,一方面她又在困惑、慾望中期待「明白虛幻,繼而不留」。

所以哪一個才是真實的「王菲」?哪一些是神化後的「王菲」?

她的長期觀察者之一、著名樂評人李皖曾在採訪中認為,王菲對意義世界和藝術有「嚴肅的人生觀」和探尋欲,另一方面也熱衷遊戲和玩樂,「她的人生一直困惑,價值觀長久晦暗不明。」

「林夕說《浮躁》時期的王菲『不太清楚自己,又想搞明白自己』」,李皖認為其實最深處的王菲一直如此,「她是在混亂迷惑里長大的,迄今也沒完全擺脫混亂迷惑。但達到了平和、寧靜的狀態。」

正如英國著名電影學者戴爾所說,明星並不是某個真實的男人或者女人,而是一組時空中形成的「符號形象或者文本」,由作品和大眾傳媒一起參與構建。這個「被建構的個體」必然充滿了歷史的、美學的和意識形態諸方面的意涵。

於是,真正的「王菲」成為一個無解的方程式。她更像一個巨大幕布背後的輪廓,集合了音樂、唱腔、造型、演技、審美、個人魅力之後的「生存美學體驗綜合體」。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圖源視覺中國

雖然蕪雜,卻也將「破綻」露得真實坦蕩。

事實上,王菲曾經不只一次自己拆解過所謂的「王菲神話」。2003年,在接受吳君如的採訪時,王菲曾說,「我不願意,不是很喜歡解釋自己」,她「不喜歡自己滔滔不絕的樣子」,也沒有讓別人「多去了解自己」的慾望,同時也認為這一切沒有意義。

但當吳君如問道,「你說你很普通,但是為什麼有人神化王菲」時,王菲答道:

「可能他們需要一個這樣的符號吧。所以我覺得我是一個很幸運的人,就是命很好。除了唱歌之外,其他我不覺得自己有什麼特別之處。性格方面,可能有你說的不適合娛樂圈的(特質),可能這種不適合的東西對我是一個好處,在那個時候很多人需要一個這樣的東西,剛好我在這時出來了,就把我捧上去了。很多事情是觀眾的幻想,加上傳媒的誇張報道,再加上他們自己的想象,就有了現在傳媒上面的王菲。」

王菲的自省和清醒可能超出一些人的想象。在十五年前,她已經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成名「與潮流有關,按照我的性格,我不應該站在這麼高的位置,我喜歡的音樂不是大多數人喜歡的,很多人僅僅喜歡我的外表和個性,是潮流抬高了我」。

或許也是因為很早清晰地意識到潮流對她的「抬高」和時代的「介入建構」後,王菲失去了解釋自我的熱情。但正是因為這種主觀意志的失語,又讓大眾生起更多對她的好奇和解讀、闡釋的熱情。

而真實的她,「外間看不到看得到看不到又怎麼樣呢?」王菲說,「如果大多數人都認為我不是一個活潑可愛的人的話,又能怎樣呢?我不介意這種誤解。我覺得本來誤解就是一直存在的……每個人各自心中都有一個尺子。通過他們看到的表象用這個尺子去衡量。在他們心中肯定有不一樣的我。為什麼一定要統一起來呢?」

巨星的消亡

「為什麼一定要統一起來呢?」王菲的這個疑問,放在當下是那樣不合時宜。

「人設」——這個圓滑、萬能、閃爍、機動且充滿消費意味的名詞,夷平了千禧時代前後華語娛樂工業眾聲喧譁、群星閃耀的多聲部,將所有明星小心翼翼地裝進了一一個堅固保守的人形模具裡。凡是違反這套標準人設模型的參與者,會遭到那些狂熱受眾的撕咬和攻擊。

粉絲文化在互聯網平臺的橫衝直撞,不僅讓大部分普通用戶生活在全面的管控和規訓之下,也讓生長明星的土壤變得日益板結和貧瘠。也因此,王菲的疑問顯得愈發的復古和不合時宜。

一位微博網友評論道,「現在追星也變味了啊,不是追的實實在在可以犯錯可以天才的人,而是製作出來的明星」。被稱為「選秀教母」的龍丹妮也曾說過,在碎片化、透明化的時代,巨星已經消失了。

「這個時代改變了。互聯網碎片化時代,一切都是高效的、透明的,已經不能讓我們人和人之間產生神祕感。巨星就是劃時代的人,這個時代出不來這樣的明星。」

從事造星工業15年的龍丹妮所說的「這樣的明星」,就是巨星和傳奇。

2018年,被譽為偶像工業元年。在偶像量產和井噴的時代,巨星和傳奇卻如瀕危物種般幾已經消失,並且似乎不可能再出現了。

電影學者埃德加莫蘭這樣描述傳奇明星的能量和價值:在長達幾個世紀的時間裡,銀行的黃金儲備確保了紙幣的穩定,並對紙幣施加著神祕的影響。在黃金之外,還有一股神祕的力量和黃金一樣吸引並決定著人類的所有野心,那就是明星。

但現在的生態環境,已經無法再誕生這種能夠和貴金屬一般,牽動人類野心、慾望,吸引人類投射自我和想象的巨星了。

哲學家本雅明曾用「靈韻」/「光暈」來區分繪畫原作和複製品的區別。本雅明認為,印刷術、攝影和機械複製技術當然帶來了知識和審美的民主化,但原作和複製品的區別在美學和膜拜價值方面,依舊具有重大的差異。

我們或許可以將巨星和傳奇,視作本雅明所說的獨一無二的手工品/原作,它不可複製,獨一無二,細帶稀有的光暈和靈韻。

巨星如同中世紀油畫裡的神一樣,擁有一圈「光暈」。

Ta們是埃德加莫蘭所說的人與神之間的生物——「類神」。

而現在流水線快速生產發育的偶像,則如同機械複製時代的快銷品。更像四季供應的大棚水果,失去時間、陽光、雨水的自然雕塑,像極了一尊尊零毛孔、好操控的蠟像。

尤為重要的是,傳奇和巨星是「穩定」和所謂人設統一的反義詞。

正如理查德戴爾所說,明星的形象是「結構性多義」,ta從來伴隨矛盾的敘事,而明星身份的吸引人之處正是基於「持續的再造,消解對立面,擁抱很多對立的東西」。而越是受歡迎的明星就越是一個不穩定的矛盾形象,「能包括廣泛的對立,引發多元的認同」。

王菲正是其中的典型。

貓王埃爾維斯 · 普雷斯利,瑪麗蓮 · 夢露,約翰 · 列儂,皇后樂隊的弗雷迪 · 默丘裡,邁克爾 · 傑克遜,麥當娜,張國榮 ……傳奇巨星,莫不如是。

但今天,一個明星的矛盾、變化和波動,只會被視作人設破裂,ta會被突然近年來變得保守起來的當代網友群體謾罵,ta甚至會被此前為拼搏衝殺的自家粉絲摁頭摩擦、脫粉回踩。當無人能夠發出異質化的聲音,無人擺脫人設「模具」的框縛和格式化,這正是巨星「死亡」、傳奇終結的開始。

在這樣的氛圍裡,即使是最容易實現財務自由和選擇自由的明星,也很難真正發展出全面自由的自我和創造真正具有藝術價值的角色和作品。在來自各方的凝視、想象、人設期待,以及日漸保守化的時代氛圍和粉絲文化的包裹下,整個物種多樣化不斷降低的生態環境還有足夠的空間、彈性孕育下一個偉大演員、傳奇巨星嗎?

答案是不樂觀的。於是在經歷20世紀「上帝之死」「作者之死」「藝術的終結」之後,我們又迎來巨星和傳奇的「死亡」和「終結」。

王菲也因此成為一種孤本,一個不可複製的時代偶像。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這種重要性並沒有隨著她年紀增長或淡出演藝圈而減弱。她依然是歌迷崇拜的偶像;眾多矛盾敘事的主角;一個超脫與世俗、清醒與困惑、嬉戲與沉默的多重能指,以及一個被反覆證明可穩定存在並持續生長的個人敘事、商業品牌和信仰市場。

文|安小慶

編輯|柏櫟

進行中的傳奇

今天,王菲50歲了。

或許沒有哪個中國當代明星像王菲一樣,長久而牢固地吸引著最廣大人群的注意力。並且,這種重要性並沒有隨著她年紀增長或淡出演藝圈而減弱。

很少有名人或者明星在生前已經被「封神」或被稱為傳奇。王菲女士在十幾年前已經做到了。

在1949年之後的華人世界,除了鄧麗君之外,王菲可能是唯一一位從上世紀80年代末出道起,便一直走紅至今的明星。年輕的時候,她曾戲言最大的煩惱是「太紅」,而這種「煩惱」幾乎伴隨了她出道後的三十年。

她作為偶像走紅的持續強度和時間跨度令人驚訝。30年裡,她的歌手生涯、個人選擇、地域轉換,如同一塊沉澱豐富、分層清晰的岩石一樣,記錄和映射了不同的時代風景和氣味鏡像:

上世紀新舊之交的劇變窗口,她是鄧麗君「靡靡之音」進入後最早的模仿者和被啟蒙者之一;從北京到香港,她一邊連接的是北京八九十年代的京圈搖滾,一邊連接上港臺娛樂工業的黃金時代——張國榮,劉嘉玲,吳君如,林青霞,梁朝偉,王家衛,林夕……他們的合作和創作共同組成已逝的舊日全盛圖景。香港迴歸前後,她又以「相約九八」切入新的最廣大的受眾市場,在世紀之交和兩岸三地眾多音樂人、歌手一起以多元的風格和高產的作品,構築起之後越來越被人懷念和複習的「千禧音樂」現象。進入21世紀,資本和市場帶來華人娛樂工業權力的流動交接,回到北京的王菲因持續產出的作品、「卡里斯馬」式的個人感召力以及大眾傳媒的塑造,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流行偶像和時代符號——她的每一個選擇都被熱議,每次心動或心碎都能在前熱搜時代引發全民關注。她還是名副其實的第一代國產Diva,也是華人性少數群體眼中的初代icon。甚至她的女兒也在部分繼續著她的個人神話。

正是因為這種跨時代的接續性,王菲的信眾廣大而鬆散。或許沒有哪個明星的受眾像王菲的受眾一樣覆蓋了範圍極寬的年齡、身份和社會階層。基數巨大的作品庫和數量驚人的經典作品,使得歌迷數量有增無減。許多年輕人通過在音樂軟件中的自我學習和探索,不斷加入到歌迷群體中。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圖源視覺中國

法國當代社會學家埃德加 · 莫蘭在談到明星時認為,明星是表演和幻夢的造物,是理性社會合法存在的魔術和神話,他們引發某種信仰或宗教,「換句話說,明星這種現象同時與美學、魔術和總結有關,但它從來不完全屬於任何一個領域」。

王菲也在娛樂消費與信仰生產的混合地帶,建立起自己的「宗教、美學、魔術和神話」。而最罕有的是,她不僅是普通受眾的偶像,也是偶像們的「偶像」。

歌手孫燕姿曾發微博稱,「王菲是我永遠的偶像」。鄭秀文多年前曾評價,「王菲是diva,是藝術家,而我們是藝人」。

在2018年一期綜藝節目裡,作為嘉賓與王菲同臺的周迅說,「王菲是我的偶像,我們終於同框了。」此外,岳雲鵬,范曉萱,SHE,大小s,蔡依林,李維嘉,馬天宇,張惠妹,姚晨,馬雲等都曾公開表示是王菲的歌迷或粉絲。

這個持續了30年的個人神話,當下還在以活態傳奇的方式繼續。

著名樂評人李皖曾在接受採訪時將王菲定義為「時代偶像」。他認為,「所謂時代偶像,就是超出了音樂範疇,而具有普遍流行意義的時尚符號」。

在李皖看來,王菲是「20世紀末葉音樂全球化浪潮中中國最大的代表」,她身上「匯聚了華語流行音樂的時代風雲人物,共同反映出世紀之交兩岸三地的精華成果」,並以「大眾流行音樂的形式、『時代偶像』的征服力,向大眾做了最廣泛最有力的普及」。同時,在敏銳地「將當代西方音樂的前沿成就融入在地創作」時,做到了「引領潮流、創新時尚」,卻不失「個人自己的生命感受和華人自己的文化脈絡」。

而這一切是「只有『時代偶像』才能做到的」。因為「更原創、更嚴肅的音樂門派、創作者,可能在音樂上、精神上、藝術上更突出,卻無法承擔這個角色」。

李皖曾說,自己對王菲這個人「好奇」。「她是值得琢磨的。許多其他歌手,聽聽歌就好,對她是個什麼人,不太有興趣。而王菲讓我有興趣,並且我拿不定、猜不透。抽象一點說,她具有人格魅力,我願意瞭解她」。

在過去30年裡,很多人和李皖一樣有著同樣的「好奇」。不論是信眾、反對者,還是觀望者,大家都想知道究竟是誰製造了「王菲」?而真正的「王菲」又是怎樣的?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圖源視覺中國

誰製造了「王菲」?

大眾對明星「本真性」的追問,是明星制誕生至今,由始至終都在面臨的本質性詰問。

如果將明星制製造出的每一個藝人都視作一個產品,那麼在「王菲」這個產品長達30年的生產、運營和消費中,持續最久也集中的疑問或許始終存在於兩對關係之上,那就是在「王菲」這個品牌和「神話」的製造過程中,自我和他人的意志如何分配、誰佔主導?在個人風格的形成過程中,模仿與創造的比例又是如何?

這兩個疑問和爭議在過去30年裡沒有停息過。

前三聯雜誌主筆、資深媒體人王小峰曾在文章《誰製造了王菲?》中指出,「王菲是整個華語地區唱片工業巔峰時期製造出來的一個『產品』」。王小峰認為王菲的成功來自她的「聰明」,她曾經「飄蕩在三地的天空,卻又似乎不屬於任何一個地方」,她「趕上了這三地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巨星雲集,歌壇熱鬧非凡,王菲更是獨樹一幟」,「她只有組合三地唱片業的優勢才能讓1+1+1>3。」

李皖同樣看到了王菲在「王菲神話」中的主導一面。除開「她很幸運,因緣際會地在2000年前後集結了京港臺三地的音樂精英力量,展示了當時華人流行音樂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高藝術成就」,李皖認為王菲的「獨一無二」,「來源於她的堅持和融入——她是內地60後的造化,在90年代光怪陸離的時代變局中開了花結了果」。

這種「堅持和融入」讓她既進入了娛樂工業,又與之形成「對話、互動」,「這進一步形成了個人與娛樂業、個人與唱片公司、個人與經紀公司、個人與時代的良性合謀」,最終「形成了耐人尋味的『王菲製造』」。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圖源網絡

但「融入」在成就的同時,也帶來另一重持久的爭議。

2018年1月,愛爾蘭小紅莓樂隊46歲的主唱桃樂絲 · 奧 · 瑞沃丹在倫敦一間酒店去世,引發歌迷悵惘的同時,也再一次帶來關於王菲音樂風格中有關模仿與創造的爭議。這種堅固和時間久遠的質疑認為,王菲的成功只是對歐美另類搖滾和小眾音樂人(如比約克,小紅莓,極地雙子星等)的模仿和跟風。

早在2010年,王小峰就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了這重爭議。他認為,王菲身上有很多綜合的東西,「她的個性,她的音樂,她的時尚。她懂得博取眾長,為我所用。最初她也是受鄧麗君那種風情小調的影響,但她還把目光放到了西方,從托裡·阿莫斯、極地雙子星他們這些西方流行樂手身上獲得啟發,借用西方的形式表達自己。到九十年的中後期,與音樂人像竇唯、張亞東等人的合作,使得王菲獨樹一幟,奠定了自己的風格」。而「模仿小紅莓、比約克的唱腔」的同時,結合了自身嗓音的特點,做到了「內外兼修」。

9年後,爭議再起。新一代樂評人耳帝撰文認為所謂模仿,「其實模仿的只是一種修飾與腔調,而本質與內核上,還是因為她的音色音質絕佳,這種絕佳在她十四歲時唱《大海啊故鄉》就能明顯地聽出來。」

並且,「時間也證明了,那種與自身人格相悖的模仿根本不可能有藝術壽命」,耳帝認為「與其說是模仿,不如稱之為一種相遇……她的經歷給予這外來物注入本土化的靈魂,她的地位與成功賦予其不被吞沒的鋒芒與氣場,當身體成為一個通道,她的審美與修養又使她完全張開了接納與吸收的準備,那是一個融會貫通的過程,與她的人格融為一體」。

在耳帝看來,王菲被時代所「挑中」,也正是因為她個人的「心性和人格」。因為,「靈氣、個性、自我、敏銳、悟性、智慧都會通過聲音來傳遞,它微妙,但卻是聲音的靈魂」,當人格、聲音、表達、氣場、心性和音樂意識混合在一起,「才是獨一無二的王菲…才是王菲成功的精髓,也是『音色丟了、氣息沒了、音準走了』後所抹不掉的東西」。

李皖也曾評論,「圍繞著王菲的受眾定位、性格營銷,實際上具有意外性,不是一開始就設計好的。一開始就設計好的東西,往往特別愚蠢,即使僥倖流行了,過後看也沒有生命力,曇花一現」。

事實上,在多年的爭議中,太多人看到熱鬧和「傳奇」的一面,而較少注意到王菲作為音樂人持續數十年的創造、嘗試、試驗和輸出。

在歌手生涯裡,王菲作詞作曲的歌曲近30首,尤其是2000年發行的概念專輯《寓言》中,有五首作品都由王菲本人作曲,這五支作品在之後近20年裡,不斷被新老歌迷複習和發現,稱之為「寓言五部曲」。其中,王菲的作曲、林夕的歌詞、張亞東的製作,讓「寓言五部曲」成為世紀之交多元音樂產出中的經典和獨特存在。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王菲《寓言》專輯封面 圖源網絡

從這些意義上說,除了時代的風雲際會和偶然帶來的幸運,王菲才是「王菲」這個產品最主要的製造者和決定者。

如果要尋找一個堅實和具有說服力的論據,那麼與她合作近20年的著名音樂製作人張亞東,或許就是最好的選擇。

在多年前接受王小峰的採訪中,張亞東說,對王菲印象最深的是「不刻意」,「超強的感悟能力」和「精準的直覺」,而且這些東西,「平日是不顯示的,她做事看起來很隨意,實際上早就胸有成竹」。

「她每天都跟你開玩笑,玩兒,瞎聊,跟個小孩一樣,說唱就唱說錄就錄。錄的那一刻,你覺得聽她錄音就像看演出一樣,被她感動,在錄音棚很少有歌手一次能把歌唱完,或者每次都那麼完美,你都忘記你在錄音了。大多數人錄音都是截來截去,你都錄疲了,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幹嘛。她就是不願意按照慣常的方式出牌,她總會給你意料之外的答案和結果。」

從王菲的合作裡,張亞東說自己並沒有獲得什麼職業化的工作經驗。「我很職業化的經驗都是從別人那裡獲得的。她帶給我的是給我完全的想象力,讓我忽略掉商業,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會覺得特別美好……」

當然他也承認,跟王菲合作多年,「始終覺得不瞭解她的內心」,「非常神祕,你無從摸索她內心究竟是怎樣的……對我來說是一個另類,她不在我的規則裡,我覺得用我的思路不能理解她。」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王菲與黎明合影 圖源視覺中國

誰是真正的「王菲」?

張亞東的疑問也是大眾的疑問。究竟誰是真正的「王菲」?王菲的「神話」為何經久不衰又始終引人好奇?

如果將王菲50年的歌手生涯和明星生活,放置到今天的娛樂工業環境中去觀察打量,那麼按照近年娛樂圈、飯圈風行的人設穩定度和三觀度量衡來觀察王菲,這將是一個人設多麼不穩定且矛盾多變,甚至經常露出「破綻」和「錯漏」的麻煩藝人啊。

在2016年底只舉辦一場但卻風波不斷的「幻樂一場」演唱會上,王菲唱了一首叫《分裂》的歌,歌詞寫道:

「一面笑得天真無邪一面看破一切;一面愛得精疲力竭一面什麼都不屑;一面堅強面對一切一面需要撒野;一半熱一半冷;一面紅一面綠;驚天動地平平無奇;分裂,分裂……」

事實上,「分裂」和既幻且樂的矛盾描述,幾乎充斥王菲的前半生。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幻樂一場》現場照 圖源視覺中國

在那些歲月裡,她被視為流行音樂的天后,高冷女伶,購物狂人,虔誠教徒,時尚達人,高中女生,貧嘴博主,麻將愛好者……

在音樂的領域,關於流行和先鋒之間的尺度,她一直把握得剛剛好。她和團隊不會在音樂實驗方面走太遠,但也不會讓「首首歌都是《容易受傷的女人》《紅豆》《傳奇》這樣的KTV金曲」。

在日常生活的領域,人們一邊習慣於看到在北京生活時,放鬆得幾乎和路人一般的王菲——她在衚衕廁所倒過夜壺,在宜家買過傢俱,在學校門口接過孩子。也慣於從十餘年間源源不斷的八卦拍攝裡,頻繁看到沉醉在香港購物中心裡瘋狂血拼的天后。她承認在香港就是「經常購置新衣,並且隨時換」。對時裝或者鞋包依舊「有著熾盛的貪慾」。

在精神生活的領域,作為虔誠佛教徒的她,在西藏諸多寺院和印度菩提伽耶,衣著樸素、素面朝天地參加誦經和禮佛。而在漫長的精神求索中,她和幾乎每一個號稱過大師的「大師」合影,人們從中挑出了李一和王林。

對各種來路駁雜的「大師」來者不拒,又讓大眾對這份「虔誠」心生質疑,讓王菲的批評者們看到了這位時代偶像身上,讓人無法忽視的諸多矛盾和刻奇之處。

這些矛盾的特質,也在2016年底的演唱會中顯露:一方面它是天下大同,所有人都能免費觀看的直播演唱會;而另一方面,它的稀缺性又決定了它必然會在觀眾和歌迷群體中引發高昂票價帶來的身份區隔和劃分。

在採訪中,王菲曾說人生不能缺少的是「遊戲」。「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遊戲方式都不一樣」。她因此嬉戲遊樂人間,曾熱衷組織集體活動,在微博講相聲,但在所有外界等待她發聲的時刻,總是能保持緘默,從不就涉及他人的個人事務發聲,更不用說對故人做評價或出惡言。在近年來娛樂圈名利場頻繁的婚戀糾紛和纏鬥中,人們越來越發現王菲沉默背後的體面和寶貴。

一方面她是最隨意和來去自由的,一方面她的經紀團隊又是最懂商業和專業的;一方面她最出世,一方面她又最入世;一方面她最超脫,一方面她又在困惑、慾望中期待「明白虛幻,繼而不留」。

所以哪一個才是真實的「王菲」?哪一些是神化後的「王菲」?

她的長期觀察者之一、著名樂評人李皖曾在採訪中認為,王菲對意義世界和藝術有「嚴肅的人生觀」和探尋欲,另一方面也熱衷遊戲和玩樂,「她的人生一直困惑,價值觀長久晦暗不明。」

「林夕說《浮躁》時期的王菲『不太清楚自己,又想搞明白自己』」,李皖認為其實最深處的王菲一直如此,「她是在混亂迷惑里長大的,迄今也沒完全擺脫混亂迷惑。但達到了平和、寧靜的狀態。」

正如英國著名電影學者戴爾所說,明星並不是某個真實的男人或者女人,而是一組時空中形成的「符號形象或者文本」,由作品和大眾傳媒一起參與構建。這個「被建構的個體」必然充滿了歷史的、美學的和意識形態諸方面的意涵。

於是,真正的「王菲」成為一個無解的方程式。她更像一個巨大幕布背後的輪廓,集合了音樂、唱腔、造型、演技、審美、個人魅力之後的「生存美學體驗綜合體」。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圖源視覺中國

雖然蕪雜,卻也將「破綻」露得真實坦蕩。

事實上,王菲曾經不只一次自己拆解過所謂的「王菲神話」。2003年,在接受吳君如的採訪時,王菲曾說,「我不願意,不是很喜歡解釋自己」,她「不喜歡自己滔滔不絕的樣子」,也沒有讓別人「多去了解自己」的慾望,同時也認為這一切沒有意義。

但當吳君如問道,「你說你很普通,但是為什麼有人神化王菲」時,王菲答道:

「可能他們需要一個這樣的符號吧。所以我覺得我是一個很幸運的人,就是命很好。除了唱歌之外,其他我不覺得自己有什麼特別之處。性格方面,可能有你說的不適合娛樂圈的(特質),可能這種不適合的東西對我是一個好處,在那個時候很多人需要一個這樣的東西,剛好我在這時出來了,就把我捧上去了。很多事情是觀眾的幻想,加上傳媒的誇張報道,再加上他們自己的想象,就有了現在傳媒上面的王菲。」

王菲的自省和清醒可能超出一些人的想象。在十五年前,她已經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成名「與潮流有關,按照我的性格,我不應該站在這麼高的位置,我喜歡的音樂不是大多數人喜歡的,很多人僅僅喜歡我的外表和個性,是潮流抬高了我」。

或許也是因為很早清晰地意識到潮流對她的「抬高」和時代的「介入建構」後,王菲失去了解釋自我的熱情。但正是因為這種主觀意志的失語,又讓大眾生起更多對她的好奇和解讀、闡釋的熱情。

而真實的她,「外間看不到看得到看不到又怎麼樣呢?」王菲說,「如果大多數人都認為我不是一個活潑可愛的人的話,又能怎樣呢?我不介意這種誤解。我覺得本來誤解就是一直存在的……每個人各自心中都有一個尺子。通過他們看到的表象用這個尺子去衡量。在他們心中肯定有不一樣的我。為什麼一定要統一起來呢?」

巨星的消亡

「為什麼一定要統一起來呢?」王菲的這個疑問,放在當下是那樣不合時宜。

「人設」——這個圓滑、萬能、閃爍、機動且充滿消費意味的名詞,夷平了千禧時代前後華語娛樂工業眾聲喧譁、群星閃耀的多聲部,將所有明星小心翼翼地裝進了一一個堅固保守的人形模具裡。凡是違反這套標準人設模型的參與者,會遭到那些狂熱受眾的撕咬和攻擊。

粉絲文化在互聯網平臺的橫衝直撞,不僅讓大部分普通用戶生活在全面的管控和規訓之下,也讓生長明星的土壤變得日益板結和貧瘠。也因此,王菲的疑問顯得愈發的復古和不合時宜。

一位微博網友評論道,「現在追星也變味了啊,不是追的實實在在可以犯錯可以天才的人,而是製作出來的明星」。被稱為「選秀教母」的龍丹妮也曾說過,在碎片化、透明化的時代,巨星已經消失了。

「這個時代改變了。互聯網碎片化時代,一切都是高效的、透明的,已經不能讓我們人和人之間產生神祕感。巨星就是劃時代的人,這個時代出不來這樣的明星。」

從事造星工業15年的龍丹妮所說的「這樣的明星」,就是巨星和傳奇。

2018年,被譽為偶像工業元年。在偶像量產和井噴的時代,巨星和傳奇卻如瀕危物種般幾已經消失,並且似乎不可能再出現了。

電影學者埃德加莫蘭這樣描述傳奇明星的能量和價值:在長達幾個世紀的時間裡,銀行的黃金儲備確保了紙幣的穩定,並對紙幣施加著神祕的影響。在黃金之外,還有一股神祕的力量和黃金一樣吸引並決定著人類的所有野心,那就是明星。

但現在的生態環境,已經無法再誕生這種能夠和貴金屬一般,牽動人類野心、慾望,吸引人類投射自我和想象的巨星了。

哲學家本雅明曾用「靈韻」/「光暈」來區分繪畫原作和複製品的區別。本雅明認為,印刷術、攝影和機械複製技術當然帶來了知識和審美的民主化,但原作和複製品的區別在美學和膜拜價值方面,依舊具有重大的差異。

我們或許可以將巨星和傳奇,視作本雅明所說的獨一無二的手工品/原作,它不可複製,獨一無二,細帶稀有的光暈和靈韻。

巨星如同中世紀油畫裡的神一樣,擁有一圈「光暈」。

Ta們是埃德加莫蘭所說的人與神之間的生物——「類神」。

而現在流水線快速生產發育的偶像,則如同機械複製時代的快銷品。更像四季供應的大棚水果,失去時間、陽光、雨水的自然雕塑,像極了一尊尊零毛孔、好操控的蠟像。

尤為重要的是,傳奇和巨星是「穩定」和所謂人設統一的反義詞。

正如理查德戴爾所說,明星的形象是「結構性多義」,ta從來伴隨矛盾的敘事,而明星身份的吸引人之處正是基於「持續的再造,消解對立面,擁抱很多對立的東西」。而越是受歡迎的明星就越是一個不穩定的矛盾形象,「能包括廣泛的對立,引發多元的認同」。

王菲正是其中的典型。

貓王埃爾維斯 · 普雷斯利,瑪麗蓮 · 夢露,約翰 · 列儂,皇后樂隊的弗雷迪 · 默丘裡,邁克爾 · 傑克遜,麥當娜,張國榮 ……傳奇巨星,莫不如是。

但今天,一個明星的矛盾、變化和波動,只會被視作人設破裂,ta會被突然近年來變得保守起來的當代網友群體謾罵,ta甚至會被此前為拼搏衝殺的自家粉絲摁頭摩擦、脫粉回踩。當無人能夠發出異質化的聲音,無人擺脫人設「模具」的框縛和格式化,這正是巨星「死亡」、傳奇終結的開始。

在這樣的氛圍裡,即使是最容易實現財務自由和選擇自由的明星,也很難真正發展出全面自由的自我和創造真正具有藝術價值的角色和作品。在來自各方的凝視、想象、人設期待,以及日漸保守化的時代氛圍和粉絲文化的包裹下,整個物種多樣化不斷降低的生態環境還有足夠的空間、彈性孕育下一個偉大演員、傳奇巨星嗎?

答案是不樂觀的。於是在經歷20世紀「上帝之死」「作者之死」「藝術的終結」之後,我們又迎來巨星和傳奇的「死亡」和「終結」。

王菲也因此成為一種孤本,一個不可複製的時代偶像。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重慶森林》劇照

沒有人是完美的

事實上,不只王菲,每一個曾經和行進中的傳奇都不可複製。

而在王菲這裡,「她的經歷加上她的直覺,就註定無法再出現第二個王菲。」王小峰認為,「如果從整個時代背景來看,王菲經歷了中國內地從開放到逐步走向市場化的所有過程,在每一個階段,她都是受益者。三地的歌手中,再找不出第二個來。」

王菲的朋友趙薇曾在一次採訪中這樣評價,「王菲,她這一輩子值了」。這或許是作為他者的個體在充滿限制的世界裡,對一個現代人、一個女人所能抵達和實踐的最大限度自由的認定和想象。

作為「20世紀下半葉鉅變中國動盪一代的一個最通俗的樣本」,作為「一枚生命的果實」(李皖語),我們相信「王菲」神話所代表的生命、文化、審美、音樂、意識形態「綜合體」,將隨著「真實人格的繼續演進」而「進一步生長」。

在50歲的時空節點,翻看15年前她耐著煩錄下的職業生涯最長問題回答,或許是對這個正在行進中的傳奇最好的祝福:

「讓我形容王菲 我覺得 她歌唱的不錯 音樂上有點兒小天分 又趕得上個好時代 讓她能把那點兒天分發揮到極至 所以她是個幸運的人 我是這麼看的 如果她清楚這一點她應該知足 她的能力僅限於此 她應該獨善其身 好好過她的日子 盡情領悟她的真理 要放棄說教 放棄一副看透了的樣子 及 永遠別想脫俗 她愛唱 那該自由地唱 不要有使命感 音樂不是武器 用它去征服人 不要將它崇高化 把它當成玩具 別在意那些玩具比賽 不然會忽略玩具的樂趣 既不應抗拒讚賞 也不用放在心上 遇到詆譭 最好無動於衷 對各式評價 一視同仁 如果厭倦就放棄 可以留戀 但不應被它刺痛 不應拘泥於形象 無論所謂的形象曾經給她帶來過甚麼 要自然 不要刻意地自然 要恍惚地面對世界,筆直地面對自己 她應該正常地愛與不愛 千萬別在乎名譽 那讓人深度虛偽的東西 在浮出水面之前 她和我們一樣掙扎,她並沒有比別人更高尚 只是沒有比別人更卑劣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這種重要性並沒有隨著她年紀增長或淡出演藝圈而減弱。她依然是歌迷崇拜的偶像;眾多矛盾敘事的主角;一個超脫與世俗、清醒與困惑、嬉戲與沉默的多重能指,以及一個被反覆證明可穩定存在並持續生長的個人敘事、商業品牌和信仰市場。

文|安小慶

編輯|柏櫟

進行中的傳奇

今天,王菲50歲了。

或許沒有哪個中國當代明星像王菲一樣,長久而牢固地吸引著最廣大人群的注意力。並且,這種重要性並沒有隨著她年紀增長或淡出演藝圈而減弱。

很少有名人或者明星在生前已經被「封神」或被稱為傳奇。王菲女士在十幾年前已經做到了。

在1949年之後的華人世界,除了鄧麗君之外,王菲可能是唯一一位從上世紀80年代末出道起,便一直走紅至今的明星。年輕的時候,她曾戲言最大的煩惱是「太紅」,而這種「煩惱」幾乎伴隨了她出道後的三十年。

她作為偶像走紅的持續強度和時間跨度令人驚訝。30年裡,她的歌手生涯、個人選擇、地域轉換,如同一塊沉澱豐富、分層清晰的岩石一樣,記錄和映射了不同的時代風景和氣味鏡像:

上世紀新舊之交的劇變窗口,她是鄧麗君「靡靡之音」進入後最早的模仿者和被啟蒙者之一;從北京到香港,她一邊連接的是北京八九十年代的京圈搖滾,一邊連接上港臺娛樂工業的黃金時代——張國榮,劉嘉玲,吳君如,林青霞,梁朝偉,王家衛,林夕……他們的合作和創作共同組成已逝的舊日全盛圖景。香港迴歸前後,她又以「相約九八」切入新的最廣大的受眾市場,在世紀之交和兩岸三地眾多音樂人、歌手一起以多元的風格和高產的作品,構築起之後越來越被人懷念和複習的「千禧音樂」現象。進入21世紀,資本和市場帶來華人娛樂工業權力的流動交接,回到北京的王菲因持續產出的作品、「卡里斯馬」式的個人感召力以及大眾傳媒的塑造,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流行偶像和時代符號——她的每一個選擇都被熱議,每次心動或心碎都能在前熱搜時代引發全民關注。她還是名副其實的第一代國產Diva,也是華人性少數群體眼中的初代icon。甚至她的女兒也在部分繼續著她的個人神話。

正是因為這種跨時代的接續性,王菲的信眾廣大而鬆散。或許沒有哪個明星的受眾像王菲的受眾一樣覆蓋了範圍極寬的年齡、身份和社會階層。基數巨大的作品庫和數量驚人的經典作品,使得歌迷數量有增無減。許多年輕人通過在音樂軟件中的自我學習和探索,不斷加入到歌迷群體中。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圖源視覺中國

法國當代社會學家埃德加 · 莫蘭在談到明星時認為,明星是表演和幻夢的造物,是理性社會合法存在的魔術和神話,他們引發某種信仰或宗教,「換句話說,明星這種現象同時與美學、魔術和總結有關,但它從來不完全屬於任何一個領域」。

王菲也在娛樂消費與信仰生產的混合地帶,建立起自己的「宗教、美學、魔術和神話」。而最罕有的是,她不僅是普通受眾的偶像,也是偶像們的「偶像」。

歌手孫燕姿曾發微博稱,「王菲是我永遠的偶像」。鄭秀文多年前曾評價,「王菲是diva,是藝術家,而我們是藝人」。

在2018年一期綜藝節目裡,作為嘉賓與王菲同臺的周迅說,「王菲是我的偶像,我們終於同框了。」此外,岳雲鵬,范曉萱,SHE,大小s,蔡依林,李維嘉,馬天宇,張惠妹,姚晨,馬雲等都曾公開表示是王菲的歌迷或粉絲。

這個持續了30年的個人神話,當下還在以活態傳奇的方式繼續。

著名樂評人李皖曾在接受採訪時將王菲定義為「時代偶像」。他認為,「所謂時代偶像,就是超出了音樂範疇,而具有普遍流行意義的時尚符號」。

在李皖看來,王菲是「20世紀末葉音樂全球化浪潮中中國最大的代表」,她身上「匯聚了華語流行音樂的時代風雲人物,共同反映出世紀之交兩岸三地的精華成果」,並以「大眾流行音樂的形式、『時代偶像』的征服力,向大眾做了最廣泛最有力的普及」。同時,在敏銳地「將當代西方音樂的前沿成就融入在地創作」時,做到了「引領潮流、創新時尚」,卻不失「個人自己的生命感受和華人自己的文化脈絡」。

而這一切是「只有『時代偶像』才能做到的」。因為「更原創、更嚴肅的音樂門派、創作者,可能在音樂上、精神上、藝術上更突出,卻無法承擔這個角色」。

李皖曾說,自己對王菲這個人「好奇」。「她是值得琢磨的。許多其他歌手,聽聽歌就好,對她是個什麼人,不太有興趣。而王菲讓我有興趣,並且我拿不定、猜不透。抽象一點說,她具有人格魅力,我願意瞭解她」。

在過去30年裡,很多人和李皖一樣有著同樣的「好奇」。不論是信眾、反對者,還是觀望者,大家都想知道究竟是誰製造了「王菲」?而真正的「王菲」又是怎樣的?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圖源視覺中國

誰製造了「王菲」?

大眾對明星「本真性」的追問,是明星制誕生至今,由始至終都在面臨的本質性詰問。

如果將明星制製造出的每一個藝人都視作一個產品,那麼在「王菲」這個產品長達30年的生產、運營和消費中,持續最久也集中的疑問或許始終存在於兩對關係之上,那就是在「王菲」這個品牌和「神話」的製造過程中,自我和他人的意志如何分配、誰佔主導?在個人風格的形成過程中,模仿與創造的比例又是如何?

這兩個疑問和爭議在過去30年裡沒有停息過。

前三聯雜誌主筆、資深媒體人王小峰曾在文章《誰製造了王菲?》中指出,「王菲是整個華語地區唱片工業巔峰時期製造出來的一個『產品』」。王小峰認為王菲的成功來自她的「聰明」,她曾經「飄蕩在三地的天空,卻又似乎不屬於任何一個地方」,她「趕上了這三地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巨星雲集,歌壇熱鬧非凡,王菲更是獨樹一幟」,「她只有組合三地唱片業的優勢才能讓1+1+1>3。」

李皖同樣看到了王菲在「王菲神話」中的主導一面。除開「她很幸運,因緣際會地在2000年前後集結了京港臺三地的音樂精英力量,展示了當時華人流行音樂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高藝術成就」,李皖認為王菲的「獨一無二」,「來源於她的堅持和融入——她是內地60後的造化,在90年代光怪陸離的時代變局中開了花結了果」。

這種「堅持和融入」讓她既進入了娛樂工業,又與之形成「對話、互動」,「這進一步形成了個人與娛樂業、個人與唱片公司、個人與經紀公司、個人與時代的良性合謀」,最終「形成了耐人尋味的『王菲製造』」。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圖源網絡

但「融入」在成就的同時,也帶來另一重持久的爭議。

2018年1月,愛爾蘭小紅莓樂隊46歲的主唱桃樂絲 · 奧 · 瑞沃丹在倫敦一間酒店去世,引發歌迷悵惘的同時,也再一次帶來關於王菲音樂風格中有關模仿與創造的爭議。這種堅固和時間久遠的質疑認為,王菲的成功只是對歐美另類搖滾和小眾音樂人(如比約克,小紅莓,極地雙子星等)的模仿和跟風。

早在2010年,王小峰就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了這重爭議。他認為,王菲身上有很多綜合的東西,「她的個性,她的音樂,她的時尚。她懂得博取眾長,為我所用。最初她也是受鄧麗君那種風情小調的影響,但她還把目光放到了西方,從托裡·阿莫斯、極地雙子星他們這些西方流行樂手身上獲得啟發,借用西方的形式表達自己。到九十年的中後期,與音樂人像竇唯、張亞東等人的合作,使得王菲獨樹一幟,奠定了自己的風格」。而「模仿小紅莓、比約克的唱腔」的同時,結合了自身嗓音的特點,做到了「內外兼修」。

9年後,爭議再起。新一代樂評人耳帝撰文認為所謂模仿,「其實模仿的只是一種修飾與腔調,而本質與內核上,還是因為她的音色音質絕佳,這種絕佳在她十四歲時唱《大海啊故鄉》就能明顯地聽出來。」

並且,「時間也證明了,那種與自身人格相悖的模仿根本不可能有藝術壽命」,耳帝認為「與其說是模仿,不如稱之為一種相遇……她的經歷給予這外來物注入本土化的靈魂,她的地位與成功賦予其不被吞沒的鋒芒與氣場,當身體成為一個通道,她的審美與修養又使她完全張開了接納與吸收的準備,那是一個融會貫通的過程,與她的人格融為一體」。

在耳帝看來,王菲被時代所「挑中」,也正是因為她個人的「心性和人格」。因為,「靈氣、個性、自我、敏銳、悟性、智慧都會通過聲音來傳遞,它微妙,但卻是聲音的靈魂」,當人格、聲音、表達、氣場、心性和音樂意識混合在一起,「才是獨一無二的王菲…才是王菲成功的精髓,也是『音色丟了、氣息沒了、音準走了』後所抹不掉的東西」。

李皖也曾評論,「圍繞著王菲的受眾定位、性格營銷,實際上具有意外性,不是一開始就設計好的。一開始就設計好的東西,往往特別愚蠢,即使僥倖流行了,過後看也沒有生命力,曇花一現」。

事實上,在多年的爭議中,太多人看到熱鬧和「傳奇」的一面,而較少注意到王菲作為音樂人持續數十年的創造、嘗試、試驗和輸出。

在歌手生涯裡,王菲作詞作曲的歌曲近30首,尤其是2000年發行的概念專輯《寓言》中,有五首作品都由王菲本人作曲,這五支作品在之後近20年裡,不斷被新老歌迷複習和發現,稱之為「寓言五部曲」。其中,王菲的作曲、林夕的歌詞、張亞東的製作,讓「寓言五部曲」成為世紀之交多元音樂產出中的經典和獨特存在。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王菲《寓言》專輯封面 圖源網絡

從這些意義上說,除了時代的風雲際會和偶然帶來的幸運,王菲才是「王菲」這個產品最主要的製造者和決定者。

如果要尋找一個堅實和具有說服力的論據,那麼與她合作近20年的著名音樂製作人張亞東,或許就是最好的選擇。

在多年前接受王小峰的採訪中,張亞東說,對王菲印象最深的是「不刻意」,「超強的感悟能力」和「精準的直覺」,而且這些東西,「平日是不顯示的,她做事看起來很隨意,實際上早就胸有成竹」。

「她每天都跟你開玩笑,玩兒,瞎聊,跟個小孩一樣,說唱就唱說錄就錄。錄的那一刻,你覺得聽她錄音就像看演出一樣,被她感動,在錄音棚很少有歌手一次能把歌唱完,或者每次都那麼完美,你都忘記你在錄音了。大多數人錄音都是截來截去,你都錄疲了,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幹嘛。她就是不願意按照慣常的方式出牌,她總會給你意料之外的答案和結果。」

從王菲的合作裡,張亞東說自己並沒有獲得什麼職業化的工作經驗。「我很職業化的經驗都是從別人那裡獲得的。她帶給我的是給我完全的想象力,讓我忽略掉商業,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會覺得特別美好……」

當然他也承認,跟王菲合作多年,「始終覺得不瞭解她的內心」,「非常神祕,你無從摸索她內心究竟是怎樣的……對我來說是一個另類,她不在我的規則裡,我覺得用我的思路不能理解她。」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王菲與黎明合影 圖源視覺中國

誰是真正的「王菲」?

張亞東的疑問也是大眾的疑問。究竟誰是真正的「王菲」?王菲的「神話」為何經久不衰又始終引人好奇?

如果將王菲50年的歌手生涯和明星生活,放置到今天的娛樂工業環境中去觀察打量,那麼按照近年娛樂圈、飯圈風行的人設穩定度和三觀度量衡來觀察王菲,這將是一個人設多麼不穩定且矛盾多變,甚至經常露出「破綻」和「錯漏」的麻煩藝人啊。

在2016年底只舉辦一場但卻風波不斷的「幻樂一場」演唱會上,王菲唱了一首叫《分裂》的歌,歌詞寫道:

「一面笑得天真無邪一面看破一切;一面愛得精疲力竭一面什麼都不屑;一面堅強面對一切一面需要撒野;一半熱一半冷;一面紅一面綠;驚天動地平平無奇;分裂,分裂……」

事實上,「分裂」和既幻且樂的矛盾描述,幾乎充斥王菲的前半生。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幻樂一場》現場照 圖源視覺中國

在那些歲月裡,她被視為流行音樂的天后,高冷女伶,購物狂人,虔誠教徒,時尚達人,高中女生,貧嘴博主,麻將愛好者……

在音樂的領域,關於流行和先鋒之間的尺度,她一直把握得剛剛好。她和團隊不會在音樂實驗方面走太遠,但也不會讓「首首歌都是《容易受傷的女人》《紅豆》《傳奇》這樣的KTV金曲」。

在日常生活的領域,人們一邊習慣於看到在北京生活時,放鬆得幾乎和路人一般的王菲——她在衚衕廁所倒過夜壺,在宜家買過傢俱,在學校門口接過孩子。也慣於從十餘年間源源不斷的八卦拍攝裡,頻繁看到沉醉在香港購物中心裡瘋狂血拼的天后。她承認在香港就是「經常購置新衣,並且隨時換」。對時裝或者鞋包依舊「有著熾盛的貪慾」。

在精神生活的領域,作為虔誠佛教徒的她,在西藏諸多寺院和印度菩提伽耶,衣著樸素、素面朝天地參加誦經和禮佛。而在漫長的精神求索中,她和幾乎每一個號稱過大師的「大師」合影,人們從中挑出了李一和王林。

對各種來路駁雜的「大師」來者不拒,又讓大眾對這份「虔誠」心生質疑,讓王菲的批評者們看到了這位時代偶像身上,讓人無法忽視的諸多矛盾和刻奇之處。

這些矛盾的特質,也在2016年底的演唱會中顯露:一方面它是天下大同,所有人都能免費觀看的直播演唱會;而另一方面,它的稀缺性又決定了它必然會在觀眾和歌迷群體中引發高昂票價帶來的身份區隔和劃分。

在採訪中,王菲曾說人生不能缺少的是「遊戲」。「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遊戲方式都不一樣」。她因此嬉戲遊樂人間,曾熱衷組織集體活動,在微博講相聲,但在所有外界等待她發聲的時刻,總是能保持緘默,從不就涉及他人的個人事務發聲,更不用說對故人做評價或出惡言。在近年來娛樂圈名利場頻繁的婚戀糾紛和纏鬥中,人們越來越發現王菲沉默背後的體面和寶貴。

一方面她是最隨意和來去自由的,一方面她的經紀團隊又是最懂商業和專業的;一方面她最出世,一方面她又最入世;一方面她最超脫,一方面她又在困惑、慾望中期待「明白虛幻,繼而不留」。

所以哪一個才是真實的「王菲」?哪一些是神化後的「王菲」?

她的長期觀察者之一、著名樂評人李皖曾在採訪中認為,王菲對意義世界和藝術有「嚴肅的人生觀」和探尋欲,另一方面也熱衷遊戲和玩樂,「她的人生一直困惑,價值觀長久晦暗不明。」

「林夕說《浮躁》時期的王菲『不太清楚自己,又想搞明白自己』」,李皖認為其實最深處的王菲一直如此,「她是在混亂迷惑里長大的,迄今也沒完全擺脫混亂迷惑。但達到了平和、寧靜的狀態。」

正如英國著名電影學者戴爾所說,明星並不是某個真實的男人或者女人,而是一組時空中形成的「符號形象或者文本」,由作品和大眾傳媒一起參與構建。這個「被建構的個體」必然充滿了歷史的、美學的和意識形態諸方面的意涵。

於是,真正的「王菲」成為一個無解的方程式。她更像一個巨大幕布背後的輪廓,集合了音樂、唱腔、造型、演技、審美、個人魅力之後的「生存美學體驗綜合體」。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圖源視覺中國

雖然蕪雜,卻也將「破綻」露得真實坦蕩。

事實上,王菲曾經不只一次自己拆解過所謂的「王菲神話」。2003年,在接受吳君如的採訪時,王菲曾說,「我不願意,不是很喜歡解釋自己」,她「不喜歡自己滔滔不絕的樣子」,也沒有讓別人「多去了解自己」的慾望,同時也認為這一切沒有意義。

但當吳君如問道,「你說你很普通,但是為什麼有人神化王菲」時,王菲答道:

「可能他們需要一個這樣的符號吧。所以我覺得我是一個很幸運的人,就是命很好。除了唱歌之外,其他我不覺得自己有什麼特別之處。性格方面,可能有你說的不適合娛樂圈的(特質),可能這種不適合的東西對我是一個好處,在那個時候很多人需要一個這樣的東西,剛好我在這時出來了,就把我捧上去了。很多事情是觀眾的幻想,加上傳媒的誇張報道,再加上他們自己的想象,就有了現在傳媒上面的王菲。」

王菲的自省和清醒可能超出一些人的想象。在十五年前,她已經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成名「與潮流有關,按照我的性格,我不應該站在這麼高的位置,我喜歡的音樂不是大多數人喜歡的,很多人僅僅喜歡我的外表和個性,是潮流抬高了我」。

或許也是因為很早清晰地意識到潮流對她的「抬高」和時代的「介入建構」後,王菲失去了解釋自我的熱情。但正是因為這種主觀意志的失語,又讓大眾生起更多對她的好奇和解讀、闡釋的熱情。

而真實的她,「外間看不到看得到看不到又怎麼樣呢?」王菲說,「如果大多數人都認為我不是一個活潑可愛的人的話,又能怎樣呢?我不介意這種誤解。我覺得本來誤解就是一直存在的……每個人各自心中都有一個尺子。通過他們看到的表象用這個尺子去衡量。在他們心中肯定有不一樣的我。為什麼一定要統一起來呢?」

巨星的消亡

「為什麼一定要統一起來呢?」王菲的這個疑問,放在當下是那樣不合時宜。

「人設」——這個圓滑、萬能、閃爍、機動且充滿消費意味的名詞,夷平了千禧時代前後華語娛樂工業眾聲喧譁、群星閃耀的多聲部,將所有明星小心翼翼地裝進了一一個堅固保守的人形模具裡。凡是違反這套標準人設模型的參與者,會遭到那些狂熱受眾的撕咬和攻擊。

粉絲文化在互聯網平臺的橫衝直撞,不僅讓大部分普通用戶生活在全面的管控和規訓之下,也讓生長明星的土壤變得日益板結和貧瘠。也因此,王菲的疑問顯得愈發的復古和不合時宜。

一位微博網友評論道,「現在追星也變味了啊,不是追的實實在在可以犯錯可以天才的人,而是製作出來的明星」。被稱為「選秀教母」的龍丹妮也曾說過,在碎片化、透明化的時代,巨星已經消失了。

「這個時代改變了。互聯網碎片化時代,一切都是高效的、透明的,已經不能讓我們人和人之間產生神祕感。巨星就是劃時代的人,這個時代出不來這樣的明星。」

從事造星工業15年的龍丹妮所說的「這樣的明星」,就是巨星和傳奇。

2018年,被譽為偶像工業元年。在偶像量產和井噴的時代,巨星和傳奇卻如瀕危物種般幾已經消失,並且似乎不可能再出現了。

電影學者埃德加莫蘭這樣描述傳奇明星的能量和價值:在長達幾個世紀的時間裡,銀行的黃金儲備確保了紙幣的穩定,並對紙幣施加著神祕的影響。在黃金之外,還有一股神祕的力量和黃金一樣吸引並決定著人類的所有野心,那就是明星。

但現在的生態環境,已經無法再誕生這種能夠和貴金屬一般,牽動人類野心、慾望,吸引人類投射自我和想象的巨星了。

哲學家本雅明曾用「靈韻」/「光暈」來區分繪畫原作和複製品的區別。本雅明認為,印刷術、攝影和機械複製技術當然帶來了知識和審美的民主化,但原作和複製品的區別在美學和膜拜價值方面,依舊具有重大的差異。

我們或許可以將巨星和傳奇,視作本雅明所說的獨一無二的手工品/原作,它不可複製,獨一無二,細帶稀有的光暈和靈韻。

巨星如同中世紀油畫裡的神一樣,擁有一圈「光暈」。

Ta們是埃德加莫蘭所說的人與神之間的生物——「類神」。

而現在流水線快速生產發育的偶像,則如同機械複製時代的快銷品。更像四季供應的大棚水果,失去時間、陽光、雨水的自然雕塑,像極了一尊尊零毛孔、好操控的蠟像。

尤為重要的是,傳奇和巨星是「穩定」和所謂人設統一的反義詞。

正如理查德戴爾所說,明星的形象是「結構性多義」,ta從來伴隨矛盾的敘事,而明星身份的吸引人之處正是基於「持續的再造,消解對立面,擁抱很多對立的東西」。而越是受歡迎的明星就越是一個不穩定的矛盾形象,「能包括廣泛的對立,引發多元的認同」。

王菲正是其中的典型。

貓王埃爾維斯 · 普雷斯利,瑪麗蓮 · 夢露,約翰 · 列儂,皇后樂隊的弗雷迪 · 默丘裡,邁克爾 · 傑克遜,麥當娜,張國榮 ……傳奇巨星,莫不如是。

但今天,一個明星的矛盾、變化和波動,只會被視作人設破裂,ta會被突然近年來變得保守起來的當代網友群體謾罵,ta甚至會被此前為拼搏衝殺的自家粉絲摁頭摩擦、脫粉回踩。當無人能夠發出異質化的聲音,無人擺脫人設「模具」的框縛和格式化,這正是巨星「死亡」、傳奇終結的開始。

在這樣的氛圍裡,即使是最容易實現財務自由和選擇自由的明星,也很難真正發展出全面自由的自我和創造真正具有藝術價值的角色和作品。在來自各方的凝視、想象、人設期待,以及日漸保守化的時代氛圍和粉絲文化的包裹下,整個物種多樣化不斷降低的生態環境還有足夠的空間、彈性孕育下一個偉大演員、傳奇巨星嗎?

答案是不樂觀的。於是在經歷20世紀「上帝之死」「作者之死」「藝術的終結」之後,我們又迎來巨星和傳奇的「死亡」和「終結」。

王菲也因此成為一種孤本,一個不可複製的時代偶像。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重慶森林》劇照

沒有人是完美的

事實上,不只王菲,每一個曾經和行進中的傳奇都不可複製。

而在王菲這裡,「她的經歷加上她的直覺,就註定無法再出現第二個王菲。」王小峰認為,「如果從整個時代背景來看,王菲經歷了中國內地從開放到逐步走向市場化的所有過程,在每一個階段,她都是受益者。三地的歌手中,再找不出第二個來。」

王菲的朋友趙薇曾在一次採訪中這樣評價,「王菲,她這一輩子值了」。這或許是作為他者的個體在充滿限制的世界裡,對一個現代人、一個女人所能抵達和實踐的最大限度自由的認定和想象。

作為「20世紀下半葉鉅變中國動盪一代的一個最通俗的樣本」,作為「一枚生命的果實」(李皖語),我們相信「王菲」神話所代表的生命、文化、審美、音樂、意識形態「綜合體」,將隨著「真實人格的繼續演進」而「進一步生長」。

在50歲的時空節點,翻看15年前她耐著煩錄下的職業生涯最長問題回答,或許是對這個正在行進中的傳奇最好的祝福:

「讓我形容王菲 我覺得 她歌唱的不錯 音樂上有點兒小天分 又趕得上個好時代 讓她能把那點兒天分發揮到極至 所以她是個幸運的人 我是這麼看的 如果她清楚這一點她應該知足 她的能力僅限於此 她應該獨善其身 好好過她的日子 盡情領悟她的真理 要放棄說教 放棄一副看透了的樣子 及 永遠別想脫俗 她愛唱 那該自由地唱 不要有使命感 音樂不是武器 用它去征服人 不要將它崇高化 把它當成玩具 別在意那些玩具比賽 不然會忽略玩具的樂趣 既不應抗拒讚賞 也不用放在心上 遇到詆譭 最好無動於衷 對各式評價 一視同仁 如果厭倦就放棄 可以留戀 但不應被它刺痛 不應拘泥於形象 無論所謂的形象曾經給她帶來過甚麼 要自然 不要刻意地自然 要恍惚地面對世界,筆直地面對自己 她應該正常地愛與不愛 千萬別在乎名譽 那讓人深度虛偽的東西 在浮出水面之前 她和我們一樣掙扎,她並沒有比別人更高尚 只是沒有比別人更卑劣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這種重要性並沒有隨著她年紀增長或淡出演藝圈而減弱。她依然是歌迷崇拜的偶像;眾多矛盾敘事的主角;一個超脫與世俗、清醒與困惑、嬉戲與沉默的多重能指,以及一個被反覆證明可穩定存在並持續生長的個人敘事、商業品牌和信仰市場。

文|安小慶

編輯|柏櫟

進行中的傳奇

今天,王菲50歲了。

或許沒有哪個中國當代明星像王菲一樣,長久而牢固地吸引著最廣大人群的注意力。並且,這種重要性並沒有隨著她年紀增長或淡出演藝圈而減弱。

很少有名人或者明星在生前已經被「封神」或被稱為傳奇。王菲女士在十幾年前已經做到了。

在1949年之後的華人世界,除了鄧麗君之外,王菲可能是唯一一位從上世紀80年代末出道起,便一直走紅至今的明星。年輕的時候,她曾戲言最大的煩惱是「太紅」,而這種「煩惱」幾乎伴隨了她出道後的三十年。

她作為偶像走紅的持續強度和時間跨度令人驚訝。30年裡,她的歌手生涯、個人選擇、地域轉換,如同一塊沉澱豐富、分層清晰的岩石一樣,記錄和映射了不同的時代風景和氣味鏡像:

上世紀新舊之交的劇變窗口,她是鄧麗君「靡靡之音」進入後最早的模仿者和被啟蒙者之一;從北京到香港,她一邊連接的是北京八九十年代的京圈搖滾,一邊連接上港臺娛樂工業的黃金時代——張國榮,劉嘉玲,吳君如,林青霞,梁朝偉,王家衛,林夕……他們的合作和創作共同組成已逝的舊日全盛圖景。香港迴歸前後,她又以「相約九八」切入新的最廣大的受眾市場,在世紀之交和兩岸三地眾多音樂人、歌手一起以多元的風格和高產的作品,構築起之後越來越被人懷念和複習的「千禧音樂」現象。進入21世紀,資本和市場帶來華人娛樂工業權力的流動交接,回到北京的王菲因持續產出的作品、「卡里斯馬」式的個人感召力以及大眾傳媒的塑造,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流行偶像和時代符號——她的每一個選擇都被熱議,每次心動或心碎都能在前熱搜時代引發全民關注。她還是名副其實的第一代國產Diva,也是華人性少數群體眼中的初代icon。甚至她的女兒也在部分繼續著她的個人神話。

正是因為這種跨時代的接續性,王菲的信眾廣大而鬆散。或許沒有哪個明星的受眾像王菲的受眾一樣覆蓋了範圍極寬的年齡、身份和社會階層。基數巨大的作品庫和數量驚人的經典作品,使得歌迷數量有增無減。許多年輕人通過在音樂軟件中的自我學習和探索,不斷加入到歌迷群體中。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圖源視覺中國

法國當代社會學家埃德加 · 莫蘭在談到明星時認為,明星是表演和幻夢的造物,是理性社會合法存在的魔術和神話,他們引發某種信仰或宗教,「換句話說,明星這種現象同時與美學、魔術和總結有關,但它從來不完全屬於任何一個領域」。

王菲也在娛樂消費與信仰生產的混合地帶,建立起自己的「宗教、美學、魔術和神話」。而最罕有的是,她不僅是普通受眾的偶像,也是偶像們的「偶像」。

歌手孫燕姿曾發微博稱,「王菲是我永遠的偶像」。鄭秀文多年前曾評價,「王菲是diva,是藝術家,而我們是藝人」。

在2018年一期綜藝節目裡,作為嘉賓與王菲同臺的周迅說,「王菲是我的偶像,我們終於同框了。」此外,岳雲鵬,范曉萱,SHE,大小s,蔡依林,李維嘉,馬天宇,張惠妹,姚晨,馬雲等都曾公開表示是王菲的歌迷或粉絲。

這個持續了30年的個人神話,當下還在以活態傳奇的方式繼續。

著名樂評人李皖曾在接受採訪時將王菲定義為「時代偶像」。他認為,「所謂時代偶像,就是超出了音樂範疇,而具有普遍流行意義的時尚符號」。

在李皖看來,王菲是「20世紀末葉音樂全球化浪潮中中國最大的代表」,她身上「匯聚了華語流行音樂的時代風雲人物,共同反映出世紀之交兩岸三地的精華成果」,並以「大眾流行音樂的形式、『時代偶像』的征服力,向大眾做了最廣泛最有力的普及」。同時,在敏銳地「將當代西方音樂的前沿成就融入在地創作」時,做到了「引領潮流、創新時尚」,卻不失「個人自己的生命感受和華人自己的文化脈絡」。

而這一切是「只有『時代偶像』才能做到的」。因為「更原創、更嚴肅的音樂門派、創作者,可能在音樂上、精神上、藝術上更突出,卻無法承擔這個角色」。

李皖曾說,自己對王菲這個人「好奇」。「她是值得琢磨的。許多其他歌手,聽聽歌就好,對她是個什麼人,不太有興趣。而王菲讓我有興趣,並且我拿不定、猜不透。抽象一點說,她具有人格魅力,我願意瞭解她」。

在過去30年裡,很多人和李皖一樣有著同樣的「好奇」。不論是信眾、反對者,還是觀望者,大家都想知道究竟是誰製造了「王菲」?而真正的「王菲」又是怎樣的?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圖源視覺中國

誰製造了「王菲」?

大眾對明星「本真性」的追問,是明星制誕生至今,由始至終都在面臨的本質性詰問。

如果將明星制製造出的每一個藝人都視作一個產品,那麼在「王菲」這個產品長達30年的生產、運營和消費中,持續最久也集中的疑問或許始終存在於兩對關係之上,那就是在「王菲」這個品牌和「神話」的製造過程中,自我和他人的意志如何分配、誰佔主導?在個人風格的形成過程中,模仿與創造的比例又是如何?

這兩個疑問和爭議在過去30年裡沒有停息過。

前三聯雜誌主筆、資深媒體人王小峰曾在文章《誰製造了王菲?》中指出,「王菲是整個華語地區唱片工業巔峰時期製造出來的一個『產品』」。王小峰認為王菲的成功來自她的「聰明」,她曾經「飄蕩在三地的天空,卻又似乎不屬於任何一個地方」,她「趕上了這三地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巨星雲集,歌壇熱鬧非凡,王菲更是獨樹一幟」,「她只有組合三地唱片業的優勢才能讓1+1+1>3。」

李皖同樣看到了王菲在「王菲神話」中的主導一面。除開「她很幸運,因緣際會地在2000年前後集結了京港臺三地的音樂精英力量,展示了當時華人流行音樂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高藝術成就」,李皖認為王菲的「獨一無二」,「來源於她的堅持和融入——她是內地60後的造化,在90年代光怪陸離的時代變局中開了花結了果」。

這種「堅持和融入」讓她既進入了娛樂工業,又與之形成「對話、互動」,「這進一步形成了個人與娛樂業、個人與唱片公司、個人與經紀公司、個人與時代的良性合謀」,最終「形成了耐人尋味的『王菲製造』」。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圖源網絡

但「融入」在成就的同時,也帶來另一重持久的爭議。

2018年1月,愛爾蘭小紅莓樂隊46歲的主唱桃樂絲 · 奧 · 瑞沃丹在倫敦一間酒店去世,引發歌迷悵惘的同時,也再一次帶來關於王菲音樂風格中有關模仿與創造的爭議。這種堅固和時間久遠的質疑認為,王菲的成功只是對歐美另類搖滾和小眾音樂人(如比約克,小紅莓,極地雙子星等)的模仿和跟風。

早在2010年,王小峰就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了這重爭議。他認為,王菲身上有很多綜合的東西,「她的個性,她的音樂,她的時尚。她懂得博取眾長,為我所用。最初她也是受鄧麗君那種風情小調的影響,但她還把目光放到了西方,從托裡·阿莫斯、極地雙子星他們這些西方流行樂手身上獲得啟發,借用西方的形式表達自己。到九十年的中後期,與音樂人像竇唯、張亞東等人的合作,使得王菲獨樹一幟,奠定了自己的風格」。而「模仿小紅莓、比約克的唱腔」的同時,結合了自身嗓音的特點,做到了「內外兼修」。

9年後,爭議再起。新一代樂評人耳帝撰文認為所謂模仿,「其實模仿的只是一種修飾與腔調,而本質與內核上,還是因為她的音色音質絕佳,這種絕佳在她十四歲時唱《大海啊故鄉》就能明顯地聽出來。」

並且,「時間也證明了,那種與自身人格相悖的模仿根本不可能有藝術壽命」,耳帝認為「與其說是模仿,不如稱之為一種相遇……她的經歷給予這外來物注入本土化的靈魂,她的地位與成功賦予其不被吞沒的鋒芒與氣場,當身體成為一個通道,她的審美與修養又使她完全張開了接納與吸收的準備,那是一個融會貫通的過程,與她的人格融為一體」。

在耳帝看來,王菲被時代所「挑中」,也正是因為她個人的「心性和人格」。因為,「靈氣、個性、自我、敏銳、悟性、智慧都會通過聲音來傳遞,它微妙,但卻是聲音的靈魂」,當人格、聲音、表達、氣場、心性和音樂意識混合在一起,「才是獨一無二的王菲…才是王菲成功的精髓,也是『音色丟了、氣息沒了、音準走了』後所抹不掉的東西」。

李皖也曾評論,「圍繞著王菲的受眾定位、性格營銷,實際上具有意外性,不是一開始就設計好的。一開始就設計好的東西,往往特別愚蠢,即使僥倖流行了,過後看也沒有生命力,曇花一現」。

事實上,在多年的爭議中,太多人看到熱鬧和「傳奇」的一面,而較少注意到王菲作為音樂人持續數十年的創造、嘗試、試驗和輸出。

在歌手生涯裡,王菲作詞作曲的歌曲近30首,尤其是2000年發行的概念專輯《寓言》中,有五首作品都由王菲本人作曲,這五支作品在之後近20年裡,不斷被新老歌迷複習和發現,稱之為「寓言五部曲」。其中,王菲的作曲、林夕的歌詞、張亞東的製作,讓「寓言五部曲」成為世紀之交多元音樂產出中的經典和獨特存在。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王菲《寓言》專輯封面 圖源網絡

從這些意義上說,除了時代的風雲際會和偶然帶來的幸運,王菲才是「王菲」這個產品最主要的製造者和決定者。

如果要尋找一個堅實和具有說服力的論據,那麼與她合作近20年的著名音樂製作人張亞東,或許就是最好的選擇。

在多年前接受王小峰的採訪中,張亞東說,對王菲印象最深的是「不刻意」,「超強的感悟能力」和「精準的直覺」,而且這些東西,「平日是不顯示的,她做事看起來很隨意,實際上早就胸有成竹」。

「她每天都跟你開玩笑,玩兒,瞎聊,跟個小孩一樣,說唱就唱說錄就錄。錄的那一刻,你覺得聽她錄音就像看演出一樣,被她感動,在錄音棚很少有歌手一次能把歌唱完,或者每次都那麼完美,你都忘記你在錄音了。大多數人錄音都是截來截去,你都錄疲了,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幹嘛。她就是不願意按照慣常的方式出牌,她總會給你意料之外的答案和結果。」

從王菲的合作裡,張亞東說自己並沒有獲得什麼職業化的工作經驗。「我很職業化的經驗都是從別人那裡獲得的。她帶給我的是給我完全的想象力,讓我忽略掉商業,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會覺得特別美好……」

當然他也承認,跟王菲合作多年,「始終覺得不瞭解她的內心」,「非常神祕,你無從摸索她內心究竟是怎樣的……對我來說是一個另類,她不在我的規則裡,我覺得用我的思路不能理解她。」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王菲與黎明合影 圖源視覺中國

誰是真正的「王菲」?

張亞東的疑問也是大眾的疑問。究竟誰是真正的「王菲」?王菲的「神話」為何經久不衰又始終引人好奇?

如果將王菲50年的歌手生涯和明星生活,放置到今天的娛樂工業環境中去觀察打量,那麼按照近年娛樂圈、飯圈風行的人設穩定度和三觀度量衡來觀察王菲,這將是一個人設多麼不穩定且矛盾多變,甚至經常露出「破綻」和「錯漏」的麻煩藝人啊。

在2016年底只舉辦一場但卻風波不斷的「幻樂一場」演唱會上,王菲唱了一首叫《分裂》的歌,歌詞寫道:

「一面笑得天真無邪一面看破一切;一面愛得精疲力竭一面什麼都不屑;一面堅強面對一切一面需要撒野;一半熱一半冷;一面紅一面綠;驚天動地平平無奇;分裂,分裂……」

事實上,「分裂」和既幻且樂的矛盾描述,幾乎充斥王菲的前半生。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幻樂一場》現場照 圖源視覺中國

在那些歲月裡,她被視為流行音樂的天后,高冷女伶,購物狂人,虔誠教徒,時尚達人,高中女生,貧嘴博主,麻將愛好者……

在音樂的領域,關於流行和先鋒之間的尺度,她一直把握得剛剛好。她和團隊不會在音樂實驗方面走太遠,但也不會讓「首首歌都是《容易受傷的女人》《紅豆》《傳奇》這樣的KTV金曲」。

在日常生活的領域,人們一邊習慣於看到在北京生活時,放鬆得幾乎和路人一般的王菲——她在衚衕廁所倒過夜壺,在宜家買過傢俱,在學校門口接過孩子。也慣於從十餘年間源源不斷的八卦拍攝裡,頻繁看到沉醉在香港購物中心裡瘋狂血拼的天后。她承認在香港就是「經常購置新衣,並且隨時換」。對時裝或者鞋包依舊「有著熾盛的貪慾」。

在精神生活的領域,作為虔誠佛教徒的她,在西藏諸多寺院和印度菩提伽耶,衣著樸素、素面朝天地參加誦經和禮佛。而在漫長的精神求索中,她和幾乎每一個號稱過大師的「大師」合影,人們從中挑出了李一和王林。

對各種來路駁雜的「大師」來者不拒,又讓大眾對這份「虔誠」心生質疑,讓王菲的批評者們看到了這位時代偶像身上,讓人無法忽視的諸多矛盾和刻奇之處。

這些矛盾的特質,也在2016年底的演唱會中顯露:一方面它是天下大同,所有人都能免費觀看的直播演唱會;而另一方面,它的稀缺性又決定了它必然會在觀眾和歌迷群體中引發高昂票價帶來的身份區隔和劃分。

在採訪中,王菲曾說人生不能缺少的是「遊戲」。「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遊戲方式都不一樣」。她因此嬉戲遊樂人間,曾熱衷組織集體活動,在微博講相聲,但在所有外界等待她發聲的時刻,總是能保持緘默,從不就涉及他人的個人事務發聲,更不用說對故人做評價或出惡言。在近年來娛樂圈名利場頻繁的婚戀糾紛和纏鬥中,人們越來越發現王菲沉默背後的體面和寶貴。

一方面她是最隨意和來去自由的,一方面她的經紀團隊又是最懂商業和專業的;一方面她最出世,一方面她又最入世;一方面她最超脫,一方面她又在困惑、慾望中期待「明白虛幻,繼而不留」。

所以哪一個才是真實的「王菲」?哪一些是神化後的「王菲」?

她的長期觀察者之一、著名樂評人李皖曾在採訪中認為,王菲對意義世界和藝術有「嚴肅的人生觀」和探尋欲,另一方面也熱衷遊戲和玩樂,「她的人生一直困惑,價值觀長久晦暗不明。」

「林夕說《浮躁》時期的王菲『不太清楚自己,又想搞明白自己』」,李皖認為其實最深處的王菲一直如此,「她是在混亂迷惑里長大的,迄今也沒完全擺脫混亂迷惑。但達到了平和、寧靜的狀態。」

正如英國著名電影學者戴爾所說,明星並不是某個真實的男人或者女人,而是一組時空中形成的「符號形象或者文本」,由作品和大眾傳媒一起參與構建。這個「被建構的個體」必然充滿了歷史的、美學的和意識形態諸方面的意涵。

於是,真正的「王菲」成為一個無解的方程式。她更像一個巨大幕布背後的輪廓,集合了音樂、唱腔、造型、演技、審美、個人魅力之後的「生存美學體驗綜合體」。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圖源視覺中國

雖然蕪雜,卻也將「破綻」露得真實坦蕩。

事實上,王菲曾經不只一次自己拆解過所謂的「王菲神話」。2003年,在接受吳君如的採訪時,王菲曾說,「我不願意,不是很喜歡解釋自己」,她「不喜歡自己滔滔不絕的樣子」,也沒有讓別人「多去了解自己」的慾望,同時也認為這一切沒有意義。

但當吳君如問道,「你說你很普通,但是為什麼有人神化王菲」時,王菲答道:

「可能他們需要一個這樣的符號吧。所以我覺得我是一個很幸運的人,就是命很好。除了唱歌之外,其他我不覺得自己有什麼特別之處。性格方面,可能有你說的不適合娛樂圈的(特質),可能這種不適合的東西對我是一個好處,在那個時候很多人需要一個這樣的東西,剛好我在這時出來了,就把我捧上去了。很多事情是觀眾的幻想,加上傳媒的誇張報道,再加上他們自己的想象,就有了現在傳媒上面的王菲。」

王菲的自省和清醒可能超出一些人的想象。在十五年前,她已經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成名「與潮流有關,按照我的性格,我不應該站在這麼高的位置,我喜歡的音樂不是大多數人喜歡的,很多人僅僅喜歡我的外表和個性,是潮流抬高了我」。

或許也是因為很早清晰地意識到潮流對她的「抬高」和時代的「介入建構」後,王菲失去了解釋自我的熱情。但正是因為這種主觀意志的失語,又讓大眾生起更多對她的好奇和解讀、闡釋的熱情。

而真實的她,「外間看不到看得到看不到又怎麼樣呢?」王菲說,「如果大多數人都認為我不是一個活潑可愛的人的話,又能怎樣呢?我不介意這種誤解。我覺得本來誤解就是一直存在的……每個人各自心中都有一個尺子。通過他們看到的表象用這個尺子去衡量。在他們心中肯定有不一樣的我。為什麼一定要統一起來呢?」

巨星的消亡

「為什麼一定要統一起來呢?」王菲的這個疑問,放在當下是那樣不合時宜。

「人設」——這個圓滑、萬能、閃爍、機動且充滿消費意味的名詞,夷平了千禧時代前後華語娛樂工業眾聲喧譁、群星閃耀的多聲部,將所有明星小心翼翼地裝進了一一個堅固保守的人形模具裡。凡是違反這套標準人設模型的參與者,會遭到那些狂熱受眾的撕咬和攻擊。

粉絲文化在互聯網平臺的橫衝直撞,不僅讓大部分普通用戶生活在全面的管控和規訓之下,也讓生長明星的土壤變得日益板結和貧瘠。也因此,王菲的疑問顯得愈發的復古和不合時宜。

一位微博網友評論道,「現在追星也變味了啊,不是追的實實在在可以犯錯可以天才的人,而是製作出來的明星」。被稱為「選秀教母」的龍丹妮也曾說過,在碎片化、透明化的時代,巨星已經消失了。

「這個時代改變了。互聯網碎片化時代,一切都是高效的、透明的,已經不能讓我們人和人之間產生神祕感。巨星就是劃時代的人,這個時代出不來這樣的明星。」

從事造星工業15年的龍丹妮所說的「這樣的明星」,就是巨星和傳奇。

2018年,被譽為偶像工業元年。在偶像量產和井噴的時代,巨星和傳奇卻如瀕危物種般幾已經消失,並且似乎不可能再出現了。

電影學者埃德加莫蘭這樣描述傳奇明星的能量和價值:在長達幾個世紀的時間裡,銀行的黃金儲備確保了紙幣的穩定,並對紙幣施加著神祕的影響。在黃金之外,還有一股神祕的力量和黃金一樣吸引並決定著人類的所有野心,那就是明星。

但現在的生態環境,已經無法再誕生這種能夠和貴金屬一般,牽動人類野心、慾望,吸引人類投射自我和想象的巨星了。

哲學家本雅明曾用「靈韻」/「光暈」來區分繪畫原作和複製品的區別。本雅明認為,印刷術、攝影和機械複製技術當然帶來了知識和審美的民主化,但原作和複製品的區別在美學和膜拜價值方面,依舊具有重大的差異。

我們或許可以將巨星和傳奇,視作本雅明所說的獨一無二的手工品/原作,它不可複製,獨一無二,細帶稀有的光暈和靈韻。

巨星如同中世紀油畫裡的神一樣,擁有一圈「光暈」。

Ta們是埃德加莫蘭所說的人與神之間的生物——「類神」。

而現在流水線快速生產發育的偶像,則如同機械複製時代的快銷品。更像四季供應的大棚水果,失去時間、陽光、雨水的自然雕塑,像極了一尊尊零毛孔、好操控的蠟像。

尤為重要的是,傳奇和巨星是「穩定」和所謂人設統一的反義詞。

正如理查德戴爾所說,明星的形象是「結構性多義」,ta從來伴隨矛盾的敘事,而明星身份的吸引人之處正是基於「持續的再造,消解對立面,擁抱很多對立的東西」。而越是受歡迎的明星就越是一個不穩定的矛盾形象,「能包括廣泛的對立,引發多元的認同」。

王菲正是其中的典型。

貓王埃爾維斯 · 普雷斯利,瑪麗蓮 · 夢露,約翰 · 列儂,皇后樂隊的弗雷迪 · 默丘裡,邁克爾 · 傑克遜,麥當娜,張國榮 ……傳奇巨星,莫不如是。

但今天,一個明星的矛盾、變化和波動,只會被視作人設破裂,ta會被突然近年來變得保守起來的當代網友群體謾罵,ta甚至會被此前為拼搏衝殺的自家粉絲摁頭摩擦、脫粉回踩。當無人能夠發出異質化的聲音,無人擺脫人設「模具」的框縛和格式化,這正是巨星「死亡」、傳奇終結的開始。

在這樣的氛圍裡,即使是最容易實現財務自由和選擇自由的明星,也很難真正發展出全面自由的自我和創造真正具有藝術價值的角色和作品。在來自各方的凝視、想象、人設期待,以及日漸保守化的時代氛圍和粉絲文化的包裹下,整個物種多樣化不斷降低的生態環境還有足夠的空間、彈性孕育下一個偉大演員、傳奇巨星嗎?

答案是不樂觀的。於是在經歷20世紀「上帝之死」「作者之死」「藝術的終結」之後,我們又迎來巨星和傳奇的「死亡」和「終結」。

王菲也因此成為一種孤本,一個不可複製的時代偶像。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重慶森林》劇照

沒有人是完美的

事實上,不只王菲,每一個曾經和行進中的傳奇都不可複製。

而在王菲這裡,「她的經歷加上她的直覺,就註定無法再出現第二個王菲。」王小峰認為,「如果從整個時代背景來看,王菲經歷了中國內地從開放到逐步走向市場化的所有過程,在每一個階段,她都是受益者。三地的歌手中,再找不出第二個來。」

王菲的朋友趙薇曾在一次採訪中這樣評價,「王菲,她這一輩子值了」。這或許是作為他者的個體在充滿限制的世界裡,對一個現代人、一個女人所能抵達和實踐的最大限度自由的認定和想象。

作為「20世紀下半葉鉅變中國動盪一代的一個最通俗的樣本」,作為「一枚生命的果實」(李皖語),我們相信「王菲」神話所代表的生命、文化、審美、音樂、意識形態「綜合體」,將隨著「真實人格的繼續演進」而「進一步生長」。

在50歲的時空節點,翻看15年前她耐著煩錄下的職業生涯最長問題回答,或許是對這個正在行進中的傳奇最好的祝福:

「讓我形容王菲 我覺得 她歌唱的不錯 音樂上有點兒小天分 又趕得上個好時代 讓她能把那點兒天分發揮到極至 所以她是個幸運的人 我是這麼看的 如果她清楚這一點她應該知足 她的能力僅限於此 她應該獨善其身 好好過她的日子 盡情領悟她的真理 要放棄說教 放棄一副看透了的樣子 及 永遠別想脫俗 她愛唱 那該自由地唱 不要有使命感 音樂不是武器 用它去征服人 不要將它崇高化 把它當成玩具 別在意那些玩具比賽 不然會忽略玩具的樂趣 既不應抗拒讚賞 也不用放在心上 遇到詆譭 最好無動於衷 對各式評價 一視同仁 如果厭倦就放棄 可以留戀 但不應被它刺痛 不應拘泥於形象 無論所謂的形象曾經給她帶來過甚麼 要自然 不要刻意地自然 要恍惚地面對世界,筆直地面對自己 她應該正常地愛與不愛 千萬別在乎名譽 那讓人深度虛偽的東西 在浮出水面之前 她和我們一樣掙扎,她並沒有比別人更高尚 只是沒有比別人更卑劣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王菲五十:活態傳奇與巨星之「死」

圖源視覺中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