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

inshang

引言

商業地產開發商對於上海市場的“爭奪”一直未停止。

"

W

inshang

引言

商業地產開發商對於上海市場的“爭奪”一直未停止。

凱德、萬達、華潤置地等9大房企的魔都商業地產“爭奪”戰

來源 | 贏商網ID:winshang)

作者 | 和賀文

於商業地產行業而言,上海這座時尚之都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不斷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開發商拿地、打造商業作品。正是這種吸引力,使得魔都的商業地產項目愈加豐富,市場競爭環境愈加激烈。

提起上海的商業項目,每年的新增商業與存量改造項目,在建築、品牌業態、服務方面的創新之舉,不僅吸引著大量的消費客群,也引來不少業內人士專門考察。就上海目前的商業地產版圖而言,既有市中心核心商圈的“版圖之爭”,也有滬郊購物中心之間的“對決”,可以說,商業地產開發商之間的“爭奪戰”一觸即發。

在這場“爭奪戰”中,贏商網選取了9家頗具規模的房企——凱德、瑞安、新鴻基、印力、華潤置地、萬達、寶龍、龍湖、崇邦進行比較分析,以探求以下問題的答案:不同的企業,在打開上海市場和佈局策略上有何差異性?目前在上海的商業版圖各自的特點是什麼?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它們又會如何規劃,以保持自身地位?

儘管這些企業進入上海市場的時間不盡相同,佈局的商業項目數量有多有少,甚至在佈局策略上存在大相徑庭的現象,但無疑進一步證明了上海商業地產市場的多樣性。

01

最早開業者積極調改“新進者”轉向新興商圈

回顧上海的商業史,不得不提“四街四城”八大商業中心(南京東路、南京西路、淮海中路、四川北路、徐家彙商城、新上海商業城、豫園商城、新客站不夜城),該規劃建設始於1992年,對上海商圈的演變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年後,外資百貨在上海掀起連鎖擴張潮,淮海中路日本華亭伊勢丹百貨、香港瑞興百貨、徐家彙太平洋百貨等相繼開業,加上這一年上海第一條地鐵——地鐵1號線開始試運營,購物中心的商機漸顯,淮海中路、徐家彙、不夜城、南京西路等地鐵沿線商辦地塊,成為熱門搶攻之地。而在黃浦江的另一側,繼新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百貨——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成立後,陸家嘴金融區又迎來了一個嶄新的商業項目,即:上海華潤時代廣場。

據悉,這是華潤置地在上海的第一個商業項目,集百貨、娛樂、餐飲、辦公等為一體,與第一八佰伴一條馬路之隔。2017年,華潤時代廣場開啟了20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整體升級改造,預計今年重新亮相。

同樣於20世紀90年代在上海開出首個商業項目的是新鴻基。1999年,位於淮海中路商圈的上海中環廣場亮相,其原址為法式建築,為保留古蹟的歷史價值,新鴻基地產將古典建築併為商場的一部分,儘量保留原有特色,內部則採用現代化設計。不過,該商業裙樓開業後整改不斷,目前,商場現正進行翻新工程,預計於2019年完成。

時間前進至21世紀初,這是上海購物中心發展史上的第一階段,當時市民的高檔消費仍集中於百貨商場內,高檔的都市型購物中心普遍要經歷3-6年的培育期。瑞安房地產以城市更新為切入點,打造了上海第一個項目——上海新天地。

該項目以上海近代建築的標誌石庫門建築舊區為基礎,首次改變了石庫門原有的居住功能,將其改造成集餐飲、購物、演藝等功能於一體的時尚、休閒文化娛樂中心,逐漸成為上海知名的旅遊景點之一。

在此之後的十多年時間裡(2003—2016年),上海購物中心經歷了快速發展成長期、加速爆發期,不僅高檔購物中心挺過培育期,社區型和區域型購物中心也迎來了蓬勃發展。

正是這一階段,凱德、萬達、崇邦、寶龍、印力、龍湖相繼開出了各自的上海首個作品,並不斷擴張版圖,以堅定市場地位。

"

W

inshang

引言

商業地產開發商對於上海市場的“爭奪”一直未停止。

凱德、萬達、華潤置地等9大房企的魔都商業地產“爭奪”戰

來源 | 贏商網ID:winshang)

作者 | 和賀文

於商業地產行業而言,上海這座時尚之都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不斷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開發商拿地、打造商業作品。正是這種吸引力,使得魔都的商業地產項目愈加豐富,市場競爭環境愈加激烈。

提起上海的商業項目,每年的新增商業與存量改造項目,在建築、品牌業態、服務方面的創新之舉,不僅吸引著大量的消費客群,也引來不少業內人士專門考察。就上海目前的商業地產版圖而言,既有市中心核心商圈的“版圖之爭”,也有滬郊購物中心之間的“對決”,可以說,商業地產開發商之間的“爭奪戰”一觸即發。

在這場“爭奪戰”中,贏商網選取了9家頗具規模的房企——凱德、瑞安、新鴻基、印力、華潤置地、萬達、寶龍、龍湖、崇邦進行比較分析,以探求以下問題的答案:不同的企業,在打開上海市場和佈局策略上有何差異性?目前在上海的商業版圖各自的特點是什麼?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它們又會如何規劃,以保持自身地位?

儘管這些企業進入上海市場的時間不盡相同,佈局的商業項目數量有多有少,甚至在佈局策略上存在大相徑庭的現象,但無疑進一步證明了上海商業地產市場的多樣性。

01

最早開業者積極調改“新進者”轉向新興商圈

回顧上海的商業史,不得不提“四街四城”八大商業中心(南京東路、南京西路、淮海中路、四川北路、徐家彙商城、新上海商業城、豫園商城、新客站不夜城),該規劃建設始於1992年,對上海商圈的演變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年後,外資百貨在上海掀起連鎖擴張潮,淮海中路日本華亭伊勢丹百貨、香港瑞興百貨、徐家彙太平洋百貨等相繼開業,加上這一年上海第一條地鐵——地鐵1號線開始試運營,購物中心的商機漸顯,淮海中路、徐家彙、不夜城、南京西路等地鐵沿線商辦地塊,成為熱門搶攻之地。而在黃浦江的另一側,繼新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百貨——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成立後,陸家嘴金融區又迎來了一個嶄新的商業項目,即:上海華潤時代廣場。

據悉,這是華潤置地在上海的第一個商業項目,集百貨、娛樂、餐飲、辦公等為一體,與第一八佰伴一條馬路之隔。2017年,華潤時代廣場開啟了20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整體升級改造,預計今年重新亮相。

同樣於20世紀90年代在上海開出首個商業項目的是新鴻基。1999年,位於淮海中路商圈的上海中環廣場亮相,其原址為法式建築,為保留古蹟的歷史價值,新鴻基地產將古典建築併為商場的一部分,儘量保留原有特色,內部則採用現代化設計。不過,該商業裙樓開業後整改不斷,目前,商場現正進行翻新工程,預計於2019年完成。

時間前進至21世紀初,這是上海購物中心發展史上的第一階段,當時市民的高檔消費仍集中於百貨商場內,高檔的都市型購物中心普遍要經歷3-6年的培育期。瑞安房地產以城市更新為切入點,打造了上海第一個項目——上海新天地。

該項目以上海近代建築的標誌石庫門建築舊區為基礎,首次改變了石庫門原有的居住功能,將其改造成集餐飲、購物、演藝等功能於一體的時尚、休閒文化娛樂中心,逐漸成為上海知名的旅遊景點之一。

在此之後的十多年時間裡(2003—2016年),上海購物中心經歷了快速發展成長期、加速爆發期,不僅高檔購物中心挺過培育期,社區型和區域型購物中心也迎來了蓬勃發展。

正是這一階段,凱德、萬達、崇邦、寶龍、印力、龍湖相繼開出了各自的上海首個作品,並不斷擴張版圖,以堅定市場地位。

凱德、萬達、華潤置地等9大房企的魔都商業地產“爭奪”戰

相比之下,印力、龍湖算是“新進者”,均是到了2016年,才開出上海首個大體量商業項目。彼時,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購物中心廣州天河城誕生已經有20年。上海的商業競爭相當激烈,商業項目逐漸向新興商圈擴散,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2016年上海新開的29個購物中心中,65%位於外環外,且遠郊商業體量較大,中心城區的商業項目體量相對較小。其中,七寶萬科廣場和龍湖虹橋天街皆位於新興商圈中。

02

儲備項目誰最多?寶龍、萬達、瑞安位居前三

進入市場的時間早,固然能佔據一定的優勢,但論起發展速度的快慢、商業版圖的大小,與之並不一定成正比例關係。

據贏商網統計,截止到發稿前:

  • 已開業商業項目數量最多的當屬於瑞安房地產,共有12個
  • 萬達寶龍次之,均在上海開業9個商業項目(萬達的已開業項目包含嘉定中信泰富萬達廣場、文旅項目萬達茂);
  • 位於第三名的則是凱德,在上海共有7個已開業項目;
  • 反觀最早在上海開出商業項目的華潤置地新鴻基,在上海已開業商業項目的數量均為3個
  • 崇邦、龍湖、印力在上海已開業商業項目分別為:4個、3個、2個

"

W

inshang

引言

商業地產開發商對於上海市場的“爭奪”一直未停止。

凱德、萬達、華潤置地等9大房企的魔都商業地產“爭奪”戰

來源 | 贏商網ID:winshang)

作者 | 和賀文

於商業地產行業而言,上海這座時尚之都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不斷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開發商拿地、打造商業作品。正是這種吸引力,使得魔都的商業地產項目愈加豐富,市場競爭環境愈加激烈。

提起上海的商業項目,每年的新增商業與存量改造項目,在建築、品牌業態、服務方面的創新之舉,不僅吸引著大量的消費客群,也引來不少業內人士專門考察。就上海目前的商業地產版圖而言,既有市中心核心商圈的“版圖之爭”,也有滬郊購物中心之間的“對決”,可以說,商業地產開發商之間的“爭奪戰”一觸即發。

在這場“爭奪戰”中,贏商網選取了9家頗具規模的房企——凱德、瑞安、新鴻基、印力、華潤置地、萬達、寶龍、龍湖、崇邦進行比較分析,以探求以下問題的答案:不同的企業,在打開上海市場和佈局策略上有何差異性?目前在上海的商業版圖各自的特點是什麼?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它們又會如何規劃,以保持自身地位?

儘管這些企業進入上海市場的時間不盡相同,佈局的商業項目數量有多有少,甚至在佈局策略上存在大相徑庭的現象,但無疑進一步證明了上海商業地產市場的多樣性。

01

最早開業者積極調改“新進者”轉向新興商圈

回顧上海的商業史,不得不提“四街四城”八大商業中心(南京東路、南京西路、淮海中路、四川北路、徐家彙商城、新上海商業城、豫園商城、新客站不夜城),該規劃建設始於1992年,對上海商圈的演變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年後,外資百貨在上海掀起連鎖擴張潮,淮海中路日本華亭伊勢丹百貨、香港瑞興百貨、徐家彙太平洋百貨等相繼開業,加上這一年上海第一條地鐵——地鐵1號線開始試運營,購物中心的商機漸顯,淮海中路、徐家彙、不夜城、南京西路等地鐵沿線商辦地塊,成為熱門搶攻之地。而在黃浦江的另一側,繼新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百貨——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成立後,陸家嘴金融區又迎來了一個嶄新的商業項目,即:上海華潤時代廣場。

據悉,這是華潤置地在上海的第一個商業項目,集百貨、娛樂、餐飲、辦公等為一體,與第一八佰伴一條馬路之隔。2017年,華潤時代廣場開啟了20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整體升級改造,預計今年重新亮相。

同樣於20世紀90年代在上海開出首個商業項目的是新鴻基。1999年,位於淮海中路商圈的上海中環廣場亮相,其原址為法式建築,為保留古蹟的歷史價值,新鴻基地產將古典建築併為商場的一部分,儘量保留原有特色,內部則採用現代化設計。不過,該商業裙樓開業後整改不斷,目前,商場現正進行翻新工程,預計於2019年完成。

時間前進至21世紀初,這是上海購物中心發展史上的第一階段,當時市民的高檔消費仍集中於百貨商場內,高檔的都市型購物中心普遍要經歷3-6年的培育期。瑞安房地產以城市更新為切入點,打造了上海第一個項目——上海新天地。

該項目以上海近代建築的標誌石庫門建築舊區為基礎,首次改變了石庫門原有的居住功能,將其改造成集餐飲、購物、演藝等功能於一體的時尚、休閒文化娛樂中心,逐漸成為上海知名的旅遊景點之一。

在此之後的十多年時間裡(2003—2016年),上海購物中心經歷了快速發展成長期、加速爆發期,不僅高檔購物中心挺過培育期,社區型和區域型購物中心也迎來了蓬勃發展。

正是這一階段,凱德、萬達、崇邦、寶龍、印力、龍湖相繼開出了各自的上海首個作品,並不斷擴張版圖,以堅定市場地位。

凱德、萬達、華潤置地等9大房企的魔都商業地產“爭奪”戰

相比之下,印力、龍湖算是“新進者”,均是到了2016年,才開出上海首個大體量商業項目。彼時,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購物中心廣州天河城誕生已經有20年。上海的商業競爭相當激烈,商業項目逐漸向新興商圈擴散,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2016年上海新開的29個購物中心中,65%位於外環外,且遠郊商業體量較大,中心城區的商業項目體量相對較小。其中,七寶萬科廣場和龍湖虹橋天街皆位於新興商圈中。

02

儲備項目誰最多?寶龍、萬達、瑞安位居前三

進入市場的時間早,固然能佔據一定的優勢,但論起發展速度的快慢、商業版圖的大小,與之並不一定成正比例關係。

據贏商網統計,截止到發稿前:

  • 已開業商業項目數量最多的當屬於瑞安房地產,共有12個
  • 萬達寶龍次之,均在上海開業9個商業項目(萬達的已開業項目包含嘉定中信泰富萬達廣場、文旅項目萬達茂);
  • 位於第三名的則是凱德,在上海共有7個已開業項目;
  • 反觀最早在上海開出商業項目的華潤置地新鴻基,在上海已開業商業項目的數量均為3個
  • 崇邦、龍湖、印力在上海已開業商業項目分別為:4個、3個、2個

凱德、萬達、華潤置地等9大房企的魔都商業地產“爭奪”戰

注:個別小體量商業未統計在內

不過從總的項目儲備上來看:

  • 寶龍地產以16個商業項目居於第一名。據悉,寶龍能夠獲得如此多的地塊,主要得益於拿地成本較低,大部分地塊都是以拍賣底價或者低溢價率獲得。
  • 同樣儲備項目較多的是萬達,在上海已佈局了14個商業項目;
  • 其次為瑞安房地產,在已有的太平橋地塊、瑞虹天地地塊、五角場街道311街坊地塊、虹橋商務區06地塊開出12個商業項目後,又於2018年7月5日,聯合太保壽險及永業集團合作投資(出資比例分別為 25%、70%及5%),成功競得上海市黃浦區淮海中路街道的123、124、132街坊地塊。

贏商網還注意到,為了在上海商業地產市場保持一定的影響力,這些開發商佈局了多個產品線。如:

  • 凱德,除了打造3個來福士項目,還佈局了LuOne凱德晶萃廣場、凱德龍之夢虹口、凱德龍之夢閔行、凱德七寶購物廣場、凱德·星貿等,以城市綜合體和區域/社區配套型商業深耕上海市場;

  • 新鴻基不僅打造了中環廣場、IFC、IAPM,還將迎來上海ITC、天薈的亮相;

  • 華潤則在上海佈局了萬象城、五彩城和時代廣場。

03

市中心還是郊區?9大房企給了三類方向

對於一個商業項目而言,地理位置一定程度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企業在拿地開發過程中,十分注重周邊的消費力與交通情況。不過,核心地段不僅存在成本高、競爭程度激烈的問題,還出現了土地供應逐漸減少的現狀,新興商圈與近郊從而成為新的“爭奪點”。

贏商大數據智能選址評估系統“贏在選址”顯示,上海的商圈主要集中於外環內,市中心的商業項目基本飽和,郊區則存在很大的機會,為此,很多房企早早地在郊區佈局了儲備地塊。

"

W

inshang

引言

商業地產開發商對於上海市場的“爭奪”一直未停止。

凱德、萬達、華潤置地等9大房企的魔都商業地產“爭奪”戰

來源 | 贏商網ID:winshang)

作者 | 和賀文

於商業地產行業而言,上海這座時尚之都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不斷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開發商拿地、打造商業作品。正是這種吸引力,使得魔都的商業地產項目愈加豐富,市場競爭環境愈加激烈。

提起上海的商業項目,每年的新增商業與存量改造項目,在建築、品牌業態、服務方面的創新之舉,不僅吸引著大量的消費客群,也引來不少業內人士專門考察。就上海目前的商業地產版圖而言,既有市中心核心商圈的“版圖之爭”,也有滬郊購物中心之間的“對決”,可以說,商業地產開發商之間的“爭奪戰”一觸即發。

在這場“爭奪戰”中,贏商網選取了9家頗具規模的房企——凱德、瑞安、新鴻基、印力、華潤置地、萬達、寶龍、龍湖、崇邦進行比較分析,以探求以下問題的答案:不同的企業,在打開上海市場和佈局策略上有何差異性?目前在上海的商業版圖各自的特點是什麼?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它們又會如何規劃,以保持自身地位?

儘管這些企業進入上海市場的時間不盡相同,佈局的商業項目數量有多有少,甚至在佈局策略上存在大相徑庭的現象,但無疑進一步證明了上海商業地產市場的多樣性。

01

最早開業者積極調改“新進者”轉向新興商圈

回顧上海的商業史,不得不提“四街四城”八大商業中心(南京東路、南京西路、淮海中路、四川北路、徐家彙商城、新上海商業城、豫園商城、新客站不夜城),該規劃建設始於1992年,對上海商圈的演變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年後,外資百貨在上海掀起連鎖擴張潮,淮海中路日本華亭伊勢丹百貨、香港瑞興百貨、徐家彙太平洋百貨等相繼開業,加上這一年上海第一條地鐵——地鐵1號線開始試運營,購物中心的商機漸顯,淮海中路、徐家彙、不夜城、南京西路等地鐵沿線商辦地塊,成為熱門搶攻之地。而在黃浦江的另一側,繼新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百貨——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成立後,陸家嘴金融區又迎來了一個嶄新的商業項目,即:上海華潤時代廣場。

據悉,這是華潤置地在上海的第一個商業項目,集百貨、娛樂、餐飲、辦公等為一體,與第一八佰伴一條馬路之隔。2017年,華潤時代廣場開啟了20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整體升級改造,預計今年重新亮相。

同樣於20世紀90年代在上海開出首個商業項目的是新鴻基。1999年,位於淮海中路商圈的上海中環廣場亮相,其原址為法式建築,為保留古蹟的歷史價值,新鴻基地產將古典建築併為商場的一部分,儘量保留原有特色,內部則採用現代化設計。不過,該商業裙樓開業後整改不斷,目前,商場現正進行翻新工程,預計於2019年完成。

時間前進至21世紀初,這是上海購物中心發展史上的第一階段,當時市民的高檔消費仍集中於百貨商場內,高檔的都市型購物中心普遍要經歷3-6年的培育期。瑞安房地產以城市更新為切入點,打造了上海第一個項目——上海新天地。

該項目以上海近代建築的標誌石庫門建築舊區為基礎,首次改變了石庫門原有的居住功能,將其改造成集餐飲、購物、演藝等功能於一體的時尚、休閒文化娛樂中心,逐漸成為上海知名的旅遊景點之一。

在此之後的十多年時間裡(2003—2016年),上海購物中心經歷了快速發展成長期、加速爆發期,不僅高檔購物中心挺過培育期,社區型和區域型購物中心也迎來了蓬勃發展。

正是這一階段,凱德、萬達、崇邦、寶龍、印力、龍湖相繼開出了各自的上海首個作品,並不斷擴張版圖,以堅定市場地位。

凱德、萬達、華潤置地等9大房企的魔都商業地產“爭奪”戰

相比之下,印力、龍湖算是“新進者”,均是到了2016年,才開出上海首個大體量商業項目。彼時,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購物中心廣州天河城誕生已經有20年。上海的商業競爭相當激烈,商業項目逐漸向新興商圈擴散,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2016年上海新開的29個購物中心中,65%位於外環外,且遠郊商業體量較大,中心城區的商業項目體量相對較小。其中,七寶萬科廣場和龍湖虹橋天街皆位於新興商圈中。

02

儲備項目誰最多?寶龍、萬達、瑞安位居前三

進入市場的時間早,固然能佔據一定的優勢,但論起發展速度的快慢、商業版圖的大小,與之並不一定成正比例關係。

據贏商網統計,截止到發稿前:

  • 已開業商業項目數量最多的當屬於瑞安房地產,共有12個
  • 萬達寶龍次之,均在上海開業9個商業項目(萬達的已開業項目包含嘉定中信泰富萬達廣場、文旅項目萬達茂);
  • 位於第三名的則是凱德,在上海共有7個已開業項目;
  • 反觀最早在上海開出商業項目的華潤置地新鴻基,在上海已開業商業項目的數量均為3個
  • 崇邦、龍湖、印力在上海已開業商業項目分別為:4個、3個、2個

凱德、萬達、華潤置地等9大房企的魔都商業地產“爭奪”戰

注:個別小體量商業未統計在內

不過從總的項目儲備上來看:

  • 寶龍地產以16個商業項目居於第一名。據悉,寶龍能夠獲得如此多的地塊,主要得益於拿地成本較低,大部分地塊都是以拍賣底價或者低溢價率獲得。
  • 同樣儲備項目較多的是萬達,在上海已佈局了14個商業項目;
  • 其次為瑞安房地產,在已有的太平橋地塊、瑞虹天地地塊、五角場街道311街坊地塊、虹橋商務區06地塊開出12個商業項目後,又於2018年7月5日,聯合太保壽險及永業集團合作投資(出資比例分別為 25%、70%及5%),成功競得上海市黃浦區淮海中路街道的123、124、132街坊地塊。

贏商網還注意到,為了在上海商業地產市場保持一定的影響力,這些開發商佈局了多個產品線。如:

  • 凱德,除了打造3個來福士項目,還佈局了LuOne凱德晶萃廣場、凱德龍之夢虹口、凱德龍之夢閔行、凱德七寶購物廣場、凱德·星貿等,以城市綜合體和區域/社區配套型商業深耕上海市場;

  • 新鴻基不僅打造了中環廣場、IFC、IAPM,還將迎來上海ITC、天薈的亮相;

  • 華潤則在上海佈局了萬象城、五彩城和時代廣場。

03

市中心還是郊區?9大房企給了三類方向

對於一個商業項目而言,地理位置一定程度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企業在拿地開發過程中,十分注重周邊的消費力與交通情況。不過,核心地段不僅存在成本高、競爭程度激烈的問題,還出現了土地供應逐漸減少的現狀,新興商圈與近郊從而成為新的“爭奪點”。

贏商大數據智能選址評估系統“贏在選址”顯示,上海的商圈主要集中於外環內,市中心的商業項目基本飽和,郊區則存在很大的機會,為此,很多房企早早地在郊區佈局了儲備地塊。

凱德、萬達、華潤置地等9大房企的魔都商業地產“爭奪”戰

從這9家企業的項目所處位置來看:

  • 凱德、新鴻基、瑞安房地產由於進入上海市場較早,“佔領”的地塊多位於市中心的核心地段/核心商圈
  • 華潤置地、印力、崇邦在區域中心與近郊兼有商業項目
  • 寶龍、萬達、龍湖的大部分商業項目則位於外環外或近郊

"

W

inshang

引言

商業地產開發商對於上海市場的“爭奪”一直未停止。

凱德、萬達、華潤置地等9大房企的魔都商業地產“爭奪”戰

來源 | 贏商網ID:winshang)

作者 | 和賀文

於商業地產行業而言,上海這座時尚之都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不斷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開發商拿地、打造商業作品。正是這種吸引力,使得魔都的商業地產項目愈加豐富,市場競爭環境愈加激烈。

提起上海的商業項目,每年的新增商業與存量改造項目,在建築、品牌業態、服務方面的創新之舉,不僅吸引著大量的消費客群,也引來不少業內人士專門考察。就上海目前的商業地產版圖而言,既有市中心核心商圈的“版圖之爭”,也有滬郊購物中心之間的“對決”,可以說,商業地產開發商之間的“爭奪戰”一觸即發。

在這場“爭奪戰”中,贏商網選取了9家頗具規模的房企——凱德、瑞安、新鴻基、印力、華潤置地、萬達、寶龍、龍湖、崇邦進行比較分析,以探求以下問題的答案:不同的企業,在打開上海市場和佈局策略上有何差異性?目前在上海的商業版圖各自的特點是什麼?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它們又會如何規劃,以保持自身地位?

儘管這些企業進入上海市場的時間不盡相同,佈局的商業項目數量有多有少,甚至在佈局策略上存在大相徑庭的現象,但無疑進一步證明了上海商業地產市場的多樣性。

01

最早開業者積極調改“新進者”轉向新興商圈

回顧上海的商業史,不得不提“四街四城”八大商業中心(南京東路、南京西路、淮海中路、四川北路、徐家彙商城、新上海商業城、豫園商城、新客站不夜城),該規劃建設始於1992年,對上海商圈的演變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年後,外資百貨在上海掀起連鎖擴張潮,淮海中路日本華亭伊勢丹百貨、香港瑞興百貨、徐家彙太平洋百貨等相繼開業,加上這一年上海第一條地鐵——地鐵1號線開始試運營,購物中心的商機漸顯,淮海中路、徐家彙、不夜城、南京西路等地鐵沿線商辦地塊,成為熱門搶攻之地。而在黃浦江的另一側,繼新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百貨——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成立後,陸家嘴金融區又迎來了一個嶄新的商業項目,即:上海華潤時代廣場。

據悉,這是華潤置地在上海的第一個商業項目,集百貨、娛樂、餐飲、辦公等為一體,與第一八佰伴一條馬路之隔。2017年,華潤時代廣場開啟了20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整體升級改造,預計今年重新亮相。

同樣於20世紀90年代在上海開出首個商業項目的是新鴻基。1999年,位於淮海中路商圈的上海中環廣場亮相,其原址為法式建築,為保留古蹟的歷史價值,新鴻基地產將古典建築併為商場的一部分,儘量保留原有特色,內部則採用現代化設計。不過,該商業裙樓開業後整改不斷,目前,商場現正進行翻新工程,預計於2019年完成。

時間前進至21世紀初,這是上海購物中心發展史上的第一階段,當時市民的高檔消費仍集中於百貨商場內,高檔的都市型購物中心普遍要經歷3-6年的培育期。瑞安房地產以城市更新為切入點,打造了上海第一個項目——上海新天地。

該項目以上海近代建築的標誌石庫門建築舊區為基礎,首次改變了石庫門原有的居住功能,將其改造成集餐飲、購物、演藝等功能於一體的時尚、休閒文化娛樂中心,逐漸成為上海知名的旅遊景點之一。

在此之後的十多年時間裡(2003—2016年),上海購物中心經歷了快速發展成長期、加速爆發期,不僅高檔購物中心挺過培育期,社區型和區域型購物中心也迎來了蓬勃發展。

正是這一階段,凱德、萬達、崇邦、寶龍、印力、龍湖相繼開出了各自的上海首個作品,並不斷擴張版圖,以堅定市場地位。

凱德、萬達、華潤置地等9大房企的魔都商業地產“爭奪”戰

相比之下,印力、龍湖算是“新進者”,均是到了2016年,才開出上海首個大體量商業項目。彼時,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購物中心廣州天河城誕生已經有20年。上海的商業競爭相當激烈,商業項目逐漸向新興商圈擴散,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2016年上海新開的29個購物中心中,65%位於外環外,且遠郊商業體量較大,中心城區的商業項目體量相對較小。其中,七寶萬科廣場和龍湖虹橋天街皆位於新興商圈中。

02

儲備項目誰最多?寶龍、萬達、瑞安位居前三

進入市場的時間早,固然能佔據一定的優勢,但論起發展速度的快慢、商業版圖的大小,與之並不一定成正比例關係。

據贏商網統計,截止到發稿前:

  • 已開業商業項目數量最多的當屬於瑞安房地產,共有12個
  • 萬達寶龍次之,均在上海開業9個商業項目(萬達的已開業項目包含嘉定中信泰富萬達廣場、文旅項目萬達茂);
  • 位於第三名的則是凱德,在上海共有7個已開業項目;
  • 反觀最早在上海開出商業項目的華潤置地新鴻基,在上海已開業商業項目的數量均為3個
  • 崇邦、龍湖、印力在上海已開業商業項目分別為:4個、3個、2個

凱德、萬達、華潤置地等9大房企的魔都商業地產“爭奪”戰

注:個別小體量商業未統計在內

不過從總的項目儲備上來看:

  • 寶龍地產以16個商業項目居於第一名。據悉,寶龍能夠獲得如此多的地塊,主要得益於拿地成本較低,大部分地塊都是以拍賣底價或者低溢價率獲得。
  • 同樣儲備項目較多的是萬達,在上海已佈局了14個商業項目;
  • 其次為瑞安房地產,在已有的太平橋地塊、瑞虹天地地塊、五角場街道311街坊地塊、虹橋商務區06地塊開出12個商業項目後,又於2018年7月5日,聯合太保壽險及永業集團合作投資(出資比例分別為 25%、70%及5%),成功競得上海市黃浦區淮海中路街道的123、124、132街坊地塊。

贏商網還注意到,為了在上海商業地產市場保持一定的影響力,這些開發商佈局了多個產品線。如:

  • 凱德,除了打造3個來福士項目,還佈局了LuOne凱德晶萃廣場、凱德龍之夢虹口、凱德龍之夢閔行、凱德七寶購物廣場、凱德·星貿等,以城市綜合體和區域/社區配套型商業深耕上海市場;

  • 新鴻基不僅打造了中環廣場、IFC、IAPM,還將迎來上海ITC、天薈的亮相;

  • 華潤則在上海佈局了萬象城、五彩城和時代廣場。

03

市中心還是郊區?9大房企給了三類方向

對於一個商業項目而言,地理位置一定程度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企業在拿地開發過程中,十分注重周邊的消費力與交通情況。不過,核心地段不僅存在成本高、競爭程度激烈的問題,還出現了土地供應逐漸減少的現狀,新興商圈與近郊從而成為新的“爭奪點”。

贏商大數據智能選址評估系統“贏在選址”顯示,上海的商圈主要集中於外環內,市中心的商業項目基本飽和,郊區則存在很大的機會,為此,很多房企早早地在郊區佈局了儲備地塊。

凱德、萬達、華潤置地等9大房企的魔都商業地產“爭奪”戰

從這9家企業的項目所處位置來看:

  • 凱德、新鴻基、瑞安房地產由於進入上海市場較早,“佔領”的地塊多位於市中心的核心地段/核心商圈
  • 華潤置地、印力、崇邦在區域中心與近郊兼有商業項目
  • 寶龍、萬達、龍湖的大部分商業項目則位於外環外或近郊

凱德、萬達、華潤置地等9大房企的魔都商業地產“爭奪”戰

其中,凱德、新鴻基、瑞安房地產在上海的首個商業項目分別位於人民廣場、淮海路、新天地三大市級商圈,在以後的佈局中,這三家企業也一直傾向於市中心核心商圈。

對此,凱德稱,未來將會繼續以上海市中心核心商圈為目標,尋求優質資源,深耕上海市場乃至華東區域,提高運營能力。

"

W

inshang

引言

商業地產開發商對於上海市場的“爭奪”一直未停止。

凱德、萬達、華潤置地等9大房企的魔都商業地產“爭奪”戰

來源 | 贏商網ID:winshang)

作者 | 和賀文

於商業地產行業而言,上海這座時尚之都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不斷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開發商拿地、打造商業作品。正是這種吸引力,使得魔都的商業地產項目愈加豐富,市場競爭環境愈加激烈。

提起上海的商業項目,每年的新增商業與存量改造項目,在建築、品牌業態、服務方面的創新之舉,不僅吸引著大量的消費客群,也引來不少業內人士專門考察。就上海目前的商業地產版圖而言,既有市中心核心商圈的“版圖之爭”,也有滬郊購物中心之間的“對決”,可以說,商業地產開發商之間的“爭奪戰”一觸即發。

在這場“爭奪戰”中,贏商網選取了9家頗具規模的房企——凱德、瑞安、新鴻基、印力、華潤置地、萬達、寶龍、龍湖、崇邦進行比較分析,以探求以下問題的答案:不同的企業,在打開上海市場和佈局策略上有何差異性?目前在上海的商業版圖各自的特點是什麼?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它們又會如何規劃,以保持自身地位?

儘管這些企業進入上海市場的時間不盡相同,佈局的商業項目數量有多有少,甚至在佈局策略上存在大相徑庭的現象,但無疑進一步證明了上海商業地產市場的多樣性。

01

最早開業者積極調改“新進者”轉向新興商圈

回顧上海的商業史,不得不提“四街四城”八大商業中心(南京東路、南京西路、淮海中路、四川北路、徐家彙商城、新上海商業城、豫園商城、新客站不夜城),該規劃建設始於1992年,對上海商圈的演變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年後,外資百貨在上海掀起連鎖擴張潮,淮海中路日本華亭伊勢丹百貨、香港瑞興百貨、徐家彙太平洋百貨等相繼開業,加上這一年上海第一條地鐵——地鐵1號線開始試運營,購物中心的商機漸顯,淮海中路、徐家彙、不夜城、南京西路等地鐵沿線商辦地塊,成為熱門搶攻之地。而在黃浦江的另一側,繼新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百貨——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成立後,陸家嘴金融區又迎來了一個嶄新的商業項目,即:上海華潤時代廣場。

據悉,這是華潤置地在上海的第一個商業項目,集百貨、娛樂、餐飲、辦公等為一體,與第一八佰伴一條馬路之隔。2017年,華潤時代廣場開啟了20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整體升級改造,預計今年重新亮相。

同樣於20世紀90年代在上海開出首個商業項目的是新鴻基。1999年,位於淮海中路商圈的上海中環廣場亮相,其原址為法式建築,為保留古蹟的歷史價值,新鴻基地產將古典建築併為商場的一部分,儘量保留原有特色,內部則採用現代化設計。不過,該商業裙樓開業後整改不斷,目前,商場現正進行翻新工程,預計於2019年完成。

時間前進至21世紀初,這是上海購物中心發展史上的第一階段,當時市民的高檔消費仍集中於百貨商場內,高檔的都市型購物中心普遍要經歷3-6年的培育期。瑞安房地產以城市更新為切入點,打造了上海第一個項目——上海新天地。

該項目以上海近代建築的標誌石庫門建築舊區為基礎,首次改變了石庫門原有的居住功能,將其改造成集餐飲、購物、演藝等功能於一體的時尚、休閒文化娛樂中心,逐漸成為上海知名的旅遊景點之一。

在此之後的十多年時間裡(2003—2016年),上海購物中心經歷了快速發展成長期、加速爆發期,不僅高檔購物中心挺過培育期,社區型和區域型購物中心也迎來了蓬勃發展。

正是這一階段,凱德、萬達、崇邦、寶龍、印力、龍湖相繼開出了各自的上海首個作品,並不斷擴張版圖,以堅定市場地位。

凱德、萬達、華潤置地等9大房企的魔都商業地產“爭奪”戰

相比之下,印力、龍湖算是“新進者”,均是到了2016年,才開出上海首個大體量商業項目。彼時,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購物中心廣州天河城誕生已經有20年。上海的商業競爭相當激烈,商業項目逐漸向新興商圈擴散,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2016年上海新開的29個購物中心中,65%位於外環外,且遠郊商業體量較大,中心城區的商業項目體量相對較小。其中,七寶萬科廣場和龍湖虹橋天街皆位於新興商圈中。

02

儲備項目誰最多?寶龍、萬達、瑞安位居前三

進入市場的時間早,固然能佔據一定的優勢,但論起發展速度的快慢、商業版圖的大小,與之並不一定成正比例關係。

據贏商網統計,截止到發稿前:

  • 已開業商業項目數量最多的當屬於瑞安房地產,共有12個
  • 萬達寶龍次之,均在上海開業9個商業項目(萬達的已開業項目包含嘉定中信泰富萬達廣場、文旅項目萬達茂);
  • 位於第三名的則是凱德,在上海共有7個已開業項目;
  • 反觀最早在上海開出商業項目的華潤置地新鴻基,在上海已開業商業項目的數量均為3個
  • 崇邦、龍湖、印力在上海已開業商業項目分別為:4個、3個、2個

凱德、萬達、華潤置地等9大房企的魔都商業地產“爭奪”戰

注:個別小體量商業未統計在內

不過從總的項目儲備上來看:

  • 寶龍地產以16個商業項目居於第一名。據悉,寶龍能夠獲得如此多的地塊,主要得益於拿地成本較低,大部分地塊都是以拍賣底價或者低溢價率獲得。
  • 同樣儲備項目較多的是萬達,在上海已佈局了14個商業項目;
  • 其次為瑞安房地產,在已有的太平橋地塊、瑞虹天地地塊、五角場街道311街坊地塊、虹橋商務區06地塊開出12個商業項目後,又於2018年7月5日,聯合太保壽險及永業集團合作投資(出資比例分別為 25%、70%及5%),成功競得上海市黃浦區淮海中路街道的123、124、132街坊地塊。

贏商網還注意到,為了在上海商業地產市場保持一定的影響力,這些開發商佈局了多個產品線。如:

  • 凱德,除了打造3個來福士項目,還佈局了LuOne凱德晶萃廣場、凱德龍之夢虹口、凱德龍之夢閔行、凱德七寶購物廣場、凱德·星貿等,以城市綜合體和區域/社區配套型商業深耕上海市場;

  • 新鴻基不僅打造了中環廣場、IFC、IAPM,還將迎來上海ITC、天薈的亮相;

  • 華潤則在上海佈局了萬象城、五彩城和時代廣場。

03

市中心還是郊區?9大房企給了三類方向

對於一個商業項目而言,地理位置一定程度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企業在拿地開發過程中,十分注重周邊的消費力與交通情況。不過,核心地段不僅存在成本高、競爭程度激烈的問題,還出現了土地供應逐漸減少的現狀,新興商圈與近郊從而成為新的“爭奪點”。

贏商大數據智能選址評估系統“贏在選址”顯示,上海的商圈主要集中於外環內,市中心的商業項目基本飽和,郊區則存在很大的機會,為此,很多房企早早地在郊區佈局了儲備地塊。

凱德、萬達、華潤置地等9大房企的魔都商業地產“爭奪”戰

從這9家企業的項目所處位置來看:

  • 凱德、新鴻基、瑞安房地產由於進入上海市場較早,“佔領”的地塊多位於市中心的核心地段/核心商圈
  • 華潤置地、印力、崇邦在區域中心與近郊兼有商業項目
  • 寶龍、萬達、龍湖的大部分商業項目則位於外環外或近郊

凱德、萬達、華潤置地等9大房企的魔都商業地產“爭奪”戰

其中,凱德、新鴻基、瑞安房地產在上海的首個商業項目分別位於人民廣場、淮海路、新天地三大市級商圈,在以後的佈局中,這三家企業也一直傾向於市中心核心商圈。

對此,凱德稱,未來將會繼續以上海市中心核心商圈為目標,尋求優質資源,深耕上海市場乃至華東區域,提高運營能力。

凱德、萬達、華潤置地等9大房企的魔都商業地產“爭奪”戰

以華潤置地、印力、崇邦為代表的三個企業,深耕上海區域中心,並儲備外環、近郊項目,側面說明了城市化進程下,開發商對區域型商業的看好,同時仍抓住市區核心商業區域的機會。

以華潤置地為例,早期的上海華潤時代廣場位於市區核心區域,之後開業的萬象城和南翔五彩城位於郊區,去年的拿地則是位於上海市靜安區核心地段的南西社區C050401單元115-12地塊,該地塊東至石門一路,南至旺旺大廈,西至張家花園,北至靜安四季苑,地塊周邊的標誌性建築包括興業太古匯、四季酒店等。

相比之下,寶龍、萬達、龍湖對外環/近郊商業的“爭奪”更為直接。

"

W

inshang

引言

商業地產開發商對於上海市場的“爭奪”一直未停止。

凱德、萬達、華潤置地等9大房企的魔都商業地產“爭奪”戰

來源 | 贏商網ID:winshang)

作者 | 和賀文

於商業地產行業而言,上海這座時尚之都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不斷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開發商拿地、打造商業作品。正是這種吸引力,使得魔都的商業地產項目愈加豐富,市場競爭環境愈加激烈。

提起上海的商業項目,每年的新增商業與存量改造項目,在建築、品牌業態、服務方面的創新之舉,不僅吸引著大量的消費客群,也引來不少業內人士專門考察。就上海目前的商業地產版圖而言,既有市中心核心商圈的“版圖之爭”,也有滬郊購物中心之間的“對決”,可以說,商業地產開發商之間的“爭奪戰”一觸即發。

在這場“爭奪戰”中,贏商網選取了9家頗具規模的房企——凱德、瑞安、新鴻基、印力、華潤置地、萬達、寶龍、龍湖、崇邦進行比較分析,以探求以下問題的答案:不同的企業,在打開上海市場和佈局策略上有何差異性?目前在上海的商業版圖各自的特點是什麼?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它們又會如何規劃,以保持自身地位?

儘管這些企業進入上海市場的時間不盡相同,佈局的商業項目數量有多有少,甚至在佈局策略上存在大相徑庭的現象,但無疑進一步證明了上海商業地產市場的多樣性。

01

最早開業者積極調改“新進者”轉向新興商圈

回顧上海的商業史,不得不提“四街四城”八大商業中心(南京東路、南京西路、淮海中路、四川北路、徐家彙商城、新上海商業城、豫園商城、新客站不夜城),該規劃建設始於1992年,對上海商圈的演變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年後,外資百貨在上海掀起連鎖擴張潮,淮海中路日本華亭伊勢丹百貨、香港瑞興百貨、徐家彙太平洋百貨等相繼開業,加上這一年上海第一條地鐵——地鐵1號線開始試運營,購物中心的商機漸顯,淮海中路、徐家彙、不夜城、南京西路等地鐵沿線商辦地塊,成為熱門搶攻之地。而在黃浦江的另一側,繼新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百貨——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成立後,陸家嘴金融區又迎來了一個嶄新的商業項目,即:上海華潤時代廣場。

據悉,這是華潤置地在上海的第一個商業項目,集百貨、娛樂、餐飲、辦公等為一體,與第一八佰伴一條馬路之隔。2017年,華潤時代廣場開啟了20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整體升級改造,預計今年重新亮相。

同樣於20世紀90年代在上海開出首個商業項目的是新鴻基。1999年,位於淮海中路商圈的上海中環廣場亮相,其原址為法式建築,為保留古蹟的歷史價值,新鴻基地產將古典建築併為商場的一部分,儘量保留原有特色,內部則採用現代化設計。不過,該商業裙樓開業後整改不斷,目前,商場現正進行翻新工程,預計於2019年完成。

時間前進至21世紀初,這是上海購物中心發展史上的第一階段,當時市民的高檔消費仍集中於百貨商場內,高檔的都市型購物中心普遍要經歷3-6年的培育期。瑞安房地產以城市更新為切入點,打造了上海第一個項目——上海新天地。

該項目以上海近代建築的標誌石庫門建築舊區為基礎,首次改變了石庫門原有的居住功能,將其改造成集餐飲、購物、演藝等功能於一體的時尚、休閒文化娛樂中心,逐漸成為上海知名的旅遊景點之一。

在此之後的十多年時間裡(2003—2016年),上海購物中心經歷了快速發展成長期、加速爆發期,不僅高檔購物中心挺過培育期,社區型和區域型購物中心也迎來了蓬勃發展。

正是這一階段,凱德、萬達、崇邦、寶龍、印力、龍湖相繼開出了各自的上海首個作品,並不斷擴張版圖,以堅定市場地位。

凱德、萬達、華潤置地等9大房企的魔都商業地產“爭奪”戰

相比之下,印力、龍湖算是“新進者”,均是到了2016年,才開出上海首個大體量商業項目。彼時,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購物中心廣州天河城誕生已經有20年。上海的商業競爭相當激烈,商業項目逐漸向新興商圈擴散,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2016年上海新開的29個購物中心中,65%位於外環外,且遠郊商業體量較大,中心城區的商業項目體量相對較小。其中,七寶萬科廣場和龍湖虹橋天街皆位於新興商圈中。

02

儲備項目誰最多?寶龍、萬達、瑞安位居前三

進入市場的時間早,固然能佔據一定的優勢,但論起發展速度的快慢、商業版圖的大小,與之並不一定成正比例關係。

據贏商網統計,截止到發稿前:

  • 已開業商業項目數量最多的當屬於瑞安房地產,共有12個
  • 萬達寶龍次之,均在上海開業9個商業項目(萬達的已開業項目包含嘉定中信泰富萬達廣場、文旅項目萬達茂);
  • 位於第三名的則是凱德,在上海共有7個已開業項目;
  • 反觀最早在上海開出商業項目的華潤置地新鴻基,在上海已開業商業項目的數量均為3個
  • 崇邦、龍湖、印力在上海已開業商業項目分別為:4個、3個、2個

凱德、萬達、華潤置地等9大房企的魔都商業地產“爭奪”戰

注:個別小體量商業未統計在內

不過從總的項目儲備上來看:

  • 寶龍地產以16個商業項目居於第一名。據悉,寶龍能夠獲得如此多的地塊,主要得益於拿地成本較低,大部分地塊都是以拍賣底價或者低溢價率獲得。
  • 同樣儲備項目較多的是萬達,在上海已佈局了14個商業項目;
  • 其次為瑞安房地產,在已有的太平橋地塊、瑞虹天地地塊、五角場街道311街坊地塊、虹橋商務區06地塊開出12個商業項目後,又於2018年7月5日,聯合太保壽險及永業集團合作投資(出資比例分別為 25%、70%及5%),成功競得上海市黃浦區淮海中路街道的123、124、132街坊地塊。

贏商網還注意到,為了在上海商業地產市場保持一定的影響力,這些開發商佈局了多個產品線。如:

  • 凱德,除了打造3個來福士項目,還佈局了LuOne凱德晶萃廣場、凱德龍之夢虹口、凱德龍之夢閔行、凱德七寶購物廣場、凱德·星貿等,以城市綜合體和區域/社區配套型商業深耕上海市場;

  • 新鴻基不僅打造了中環廣場、IFC、IAPM,還將迎來上海ITC、天薈的亮相;

  • 華潤則在上海佈局了萬象城、五彩城和時代廣場。

03

市中心還是郊區?9大房企給了三類方向

對於一個商業項目而言,地理位置一定程度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企業在拿地開發過程中,十分注重周邊的消費力與交通情況。不過,核心地段不僅存在成本高、競爭程度激烈的問題,還出現了土地供應逐漸減少的現狀,新興商圈與近郊從而成為新的“爭奪點”。

贏商大數據智能選址評估系統“贏在選址”顯示,上海的商圈主要集中於外環內,市中心的商業項目基本飽和,郊區則存在很大的機會,為此,很多房企早早地在郊區佈局了儲備地塊。

凱德、萬達、華潤置地等9大房企的魔都商業地產“爭奪”戰

從這9家企業的項目所處位置來看:

  • 凱德、新鴻基、瑞安房地產由於進入上海市場較早,“佔領”的地塊多位於市中心的核心地段/核心商圈
  • 華潤置地、印力、崇邦在區域中心與近郊兼有商業項目
  • 寶龍、萬達、龍湖的大部分商業項目則位於外環外或近郊

凱德、萬達、華潤置地等9大房企的魔都商業地產“爭奪”戰

其中,凱德、新鴻基、瑞安房地產在上海的首個商業項目分別位於人民廣場、淮海路、新天地三大市級商圈,在以後的佈局中,這三家企業也一直傾向於市中心核心商圈。

對此,凱德稱,未來將會繼續以上海市中心核心商圈為目標,尋求優質資源,深耕上海市場乃至華東區域,提高運營能力。

凱德、萬達、華潤置地等9大房企的魔都商業地產“爭奪”戰

以華潤置地、印力、崇邦為代表的三個企業,深耕上海區域中心,並儲備外環、近郊項目,側面說明了城市化進程下,開發商對區域型商業的看好,同時仍抓住市區核心商業區域的機會。

以華潤置地為例,早期的上海華潤時代廣場位於市區核心區域,之後開業的萬象城和南翔五彩城位於郊區,去年的拿地則是位於上海市靜安區核心地段的南西社區C050401單元115-12地塊,該地塊東至石門一路,南至旺旺大廈,西至張家花園,北至靜安四季苑,地塊周邊的標誌性建築包括興業太古匯、四季酒店等。

相比之下,寶龍、萬達、龍湖對外環/近郊商業的“爭奪”更為直接。

凱德、萬達、華潤置地等9大房企的魔都商業地產“爭奪”戰

從寶龍地產在上海佈局的項目來看,除了楊浦區的環創中心,均位於上海主城區外圍的副中心。不過,楊浦商辦地的競得,某種程度上表明瞭寶龍在向市中心挺進。對於今後在上海的拿地策略,寶龍稱將堅持“重點關注地鐵上蓋或沿線項目,擇機拿地”的策略。

進入上海市場17年後,萬達已形成開業9座萬達廣場,分佈上海楊浦、閔行、浦東新區、金山等8大區域,待開業項目有5個,位於閔行區、浦東新區、奉賢區、崇明區,從分佈區域來看,除五角場萬達廣場位於中心城區,其他均位於郊區或非傳統核心商圈。從項目數量和分佈區域來看,萬達和寶龍已然拉開了上海近郊購物中心的“對決”。

從龍湖在上海的三個已開業購物中心來看,龍湖商業選擇入駐的板塊基本上位於上海外環區域,還未開業的顓橋龍湖天街和奉賢龍湖天街也是如此,位於徐彙區的華涇龍湖天街則是由華涇商業商務中心改造而成,將於今年9月亮相。

- 結語 -

作為全國的經濟金融中心,上海充足的消費者與消費力,成就了它在商業地產領域的地位。

《上海市商業網點佈局規劃(2014-2020)》顯示,2020年,上海將形成“市級商業中心、地區級商業中心、社區商業中心+特色商業街區”的“3+1”商業佈局體系,6年時間裡,上海將形成外環線以內規劃19個地區級商業中心,外環線以外規劃37個地區級商業中心,與區域總體規劃相銜接。

從短中期發展前景來看,紫竹高新區和上海東站因有多條軌道交通接入,加上板塊內有市級甚至國家級大型規劃陸續實施與落地,發展潛力較大。

值得一提的是,越來越多的房企將總部搬至上海,也是想要分一杯羹。可以說,商業地產開發商對於上海市場的“爭奪”一直未停止。

"

W

inshang

引言

商業地產開發商對於上海市場的“爭奪”一直未停止。

凱德、萬達、華潤置地等9大房企的魔都商業地產“爭奪”戰

來源 | 贏商網ID:winshang)

作者 | 和賀文

於商業地產行業而言,上海這座時尚之都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不斷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開發商拿地、打造商業作品。正是這種吸引力,使得魔都的商業地產項目愈加豐富,市場競爭環境愈加激烈。

提起上海的商業項目,每年的新增商業與存量改造項目,在建築、品牌業態、服務方面的創新之舉,不僅吸引著大量的消費客群,也引來不少業內人士專門考察。就上海目前的商業地產版圖而言,既有市中心核心商圈的“版圖之爭”,也有滬郊購物中心之間的“對決”,可以說,商業地產開發商之間的“爭奪戰”一觸即發。

在這場“爭奪戰”中,贏商網選取了9家頗具規模的房企——凱德、瑞安、新鴻基、印力、華潤置地、萬達、寶龍、龍湖、崇邦進行比較分析,以探求以下問題的答案:不同的企業,在打開上海市場和佈局策略上有何差異性?目前在上海的商業版圖各自的特點是什麼?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它們又會如何規劃,以保持自身地位?

儘管這些企業進入上海市場的時間不盡相同,佈局的商業項目數量有多有少,甚至在佈局策略上存在大相徑庭的現象,但無疑進一步證明了上海商業地產市場的多樣性。

01

最早開業者積極調改“新進者”轉向新興商圈

回顧上海的商業史,不得不提“四街四城”八大商業中心(南京東路、南京西路、淮海中路、四川北路、徐家彙商城、新上海商業城、豫園商城、新客站不夜城),該規劃建設始於1992年,對上海商圈的演變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年後,外資百貨在上海掀起連鎖擴張潮,淮海中路日本華亭伊勢丹百貨、香港瑞興百貨、徐家彙太平洋百貨等相繼開業,加上這一年上海第一條地鐵——地鐵1號線開始試運營,購物中心的商機漸顯,淮海中路、徐家彙、不夜城、南京西路等地鐵沿線商辦地塊,成為熱門搶攻之地。而在黃浦江的另一側,繼新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百貨——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成立後,陸家嘴金融區又迎來了一個嶄新的商業項目,即:上海華潤時代廣場。

據悉,這是華潤置地在上海的第一個商業項目,集百貨、娛樂、餐飲、辦公等為一體,與第一八佰伴一條馬路之隔。2017年,華潤時代廣場開啟了20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整體升級改造,預計今年重新亮相。

同樣於20世紀90年代在上海開出首個商業項目的是新鴻基。1999年,位於淮海中路商圈的上海中環廣場亮相,其原址為法式建築,為保留古蹟的歷史價值,新鴻基地產將古典建築併為商場的一部分,儘量保留原有特色,內部則採用現代化設計。不過,該商業裙樓開業後整改不斷,目前,商場現正進行翻新工程,預計於2019年完成。

時間前進至21世紀初,這是上海購物中心發展史上的第一階段,當時市民的高檔消費仍集中於百貨商場內,高檔的都市型購物中心普遍要經歷3-6年的培育期。瑞安房地產以城市更新為切入點,打造了上海第一個項目——上海新天地。

該項目以上海近代建築的標誌石庫門建築舊區為基礎,首次改變了石庫門原有的居住功能,將其改造成集餐飲、購物、演藝等功能於一體的時尚、休閒文化娛樂中心,逐漸成為上海知名的旅遊景點之一。

在此之後的十多年時間裡(2003—2016年),上海購物中心經歷了快速發展成長期、加速爆發期,不僅高檔購物中心挺過培育期,社區型和區域型購物中心也迎來了蓬勃發展。

正是這一階段,凱德、萬達、崇邦、寶龍、印力、龍湖相繼開出了各自的上海首個作品,並不斷擴張版圖,以堅定市場地位。

凱德、萬達、華潤置地等9大房企的魔都商業地產“爭奪”戰

相比之下,印力、龍湖算是“新進者”,均是到了2016年,才開出上海首個大體量商業項目。彼時,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購物中心廣州天河城誕生已經有20年。上海的商業競爭相當激烈,商業項目逐漸向新興商圈擴散,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2016年上海新開的29個購物中心中,65%位於外環外,且遠郊商業體量較大,中心城區的商業項目體量相對較小。其中,七寶萬科廣場和龍湖虹橋天街皆位於新興商圈中。

02

儲備項目誰最多?寶龍、萬達、瑞安位居前三

進入市場的時間早,固然能佔據一定的優勢,但論起發展速度的快慢、商業版圖的大小,與之並不一定成正比例關係。

據贏商網統計,截止到發稿前:

  • 已開業商業項目數量最多的當屬於瑞安房地產,共有12個
  • 萬達寶龍次之,均在上海開業9個商業項目(萬達的已開業項目包含嘉定中信泰富萬達廣場、文旅項目萬達茂);
  • 位於第三名的則是凱德,在上海共有7個已開業項目;
  • 反觀最早在上海開出商業項目的華潤置地新鴻基,在上海已開業商業項目的數量均為3個
  • 崇邦、龍湖、印力在上海已開業商業項目分別為:4個、3個、2個

凱德、萬達、華潤置地等9大房企的魔都商業地產“爭奪”戰

注:個別小體量商業未統計在內

不過從總的項目儲備上來看:

  • 寶龍地產以16個商業項目居於第一名。據悉,寶龍能夠獲得如此多的地塊,主要得益於拿地成本較低,大部分地塊都是以拍賣底價或者低溢價率獲得。
  • 同樣儲備項目較多的是萬達,在上海已佈局了14個商業項目;
  • 其次為瑞安房地產,在已有的太平橋地塊、瑞虹天地地塊、五角場街道311街坊地塊、虹橋商務區06地塊開出12個商業項目後,又於2018年7月5日,聯合太保壽險及永業集團合作投資(出資比例分別為 25%、70%及5%),成功競得上海市黃浦區淮海中路街道的123、124、132街坊地塊。

贏商網還注意到,為了在上海商業地產市場保持一定的影響力,這些開發商佈局了多個產品線。如:

  • 凱德,除了打造3個來福士項目,還佈局了LuOne凱德晶萃廣場、凱德龍之夢虹口、凱德龍之夢閔行、凱德七寶購物廣場、凱德·星貿等,以城市綜合體和區域/社區配套型商業深耕上海市場;

  • 新鴻基不僅打造了中環廣場、IFC、IAPM,還將迎來上海ITC、天薈的亮相;

  • 華潤則在上海佈局了萬象城、五彩城和時代廣場。

03

市中心還是郊區?9大房企給了三類方向

對於一個商業項目而言,地理位置一定程度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企業在拿地開發過程中,十分注重周邊的消費力與交通情況。不過,核心地段不僅存在成本高、競爭程度激烈的問題,還出現了土地供應逐漸減少的現狀,新興商圈與近郊從而成為新的“爭奪點”。

贏商大數據智能選址評估系統“贏在選址”顯示,上海的商圈主要集中於外環內,市中心的商業項目基本飽和,郊區則存在很大的機會,為此,很多房企早早地在郊區佈局了儲備地塊。

凱德、萬達、華潤置地等9大房企的魔都商業地產“爭奪”戰

從這9家企業的項目所處位置來看:

  • 凱德、新鴻基、瑞安房地產由於進入上海市場較早,“佔領”的地塊多位於市中心的核心地段/核心商圈
  • 華潤置地、印力、崇邦在區域中心與近郊兼有商業項目
  • 寶龍、萬達、龍湖的大部分商業項目則位於外環外或近郊

凱德、萬達、華潤置地等9大房企的魔都商業地產“爭奪”戰

其中,凱德、新鴻基、瑞安房地產在上海的首個商業項目分別位於人民廣場、淮海路、新天地三大市級商圈,在以後的佈局中,這三家企業也一直傾向於市中心核心商圈。

對此,凱德稱,未來將會繼續以上海市中心核心商圈為目標,尋求優質資源,深耕上海市場乃至華東區域,提高運營能力。

凱德、萬達、華潤置地等9大房企的魔都商業地產“爭奪”戰

以華潤置地、印力、崇邦為代表的三個企業,深耕上海區域中心,並儲備外環、近郊項目,側面說明了城市化進程下,開發商對區域型商業的看好,同時仍抓住市區核心商業區域的機會。

以華潤置地為例,早期的上海華潤時代廣場位於市區核心區域,之後開業的萬象城和南翔五彩城位於郊區,去年的拿地則是位於上海市靜安區核心地段的南西社區C050401單元115-12地塊,該地塊東至石門一路,南至旺旺大廈,西至張家花園,北至靜安四季苑,地塊周邊的標誌性建築包括興業太古匯、四季酒店等。

相比之下,寶龍、萬達、龍湖對外環/近郊商業的“爭奪”更為直接。

凱德、萬達、華潤置地等9大房企的魔都商業地產“爭奪”戰

從寶龍地產在上海佈局的項目來看,除了楊浦區的環創中心,均位於上海主城區外圍的副中心。不過,楊浦商辦地的競得,某種程度上表明瞭寶龍在向市中心挺進。對於今後在上海的拿地策略,寶龍稱將堅持“重點關注地鐵上蓋或沿線項目,擇機拿地”的策略。

進入上海市場17年後,萬達已形成開業9座萬達廣場,分佈上海楊浦、閔行、浦東新區、金山等8大區域,待開業項目有5個,位於閔行區、浦東新區、奉賢區、崇明區,從分佈區域來看,除五角場萬達廣場位於中心城區,其他均位於郊區或非傳統核心商圈。從項目數量和分佈區域來看,萬達和寶龍已然拉開了上海近郊購物中心的“對決”。

從龍湖在上海的三個已開業購物中心來看,龍湖商業選擇入駐的板塊基本上位於上海外環區域,還未開業的顓橋龍湖天街和奉賢龍湖天街也是如此,位於徐彙區的華涇龍湖天街則是由華涇商業商務中心改造而成,將於今年9月亮相。

- 結語 -

作為全國的經濟金融中心,上海充足的消費者與消費力,成就了它在商業地產領域的地位。

《上海市商業網點佈局規劃(2014-2020)》顯示,2020年,上海將形成“市級商業中心、地區級商業中心、社區商業中心+特色商業街區”的“3+1”商業佈局體系,6年時間裡,上海將形成外環線以內規劃19個地區級商業中心,外環線以外規劃37個地區級商業中心,與區域總體規劃相銜接。

從短中期發展前景來看,紫竹高新區和上海東站因有多條軌道交通接入,加上板塊內有市級甚至國家級大型規劃陸續實施與落地,發展潛力較大。

值得一提的是,越來越多的房企將總部搬至上海,也是想要分一杯羹。可以說,商業地產開發商對於上海市場的“爭奪”一直未停止。

凱德、萬達、華潤置地等9大房企的魔都商業地產“爭奪”戰

贏商網原創稿件,版權歸贏商網所有

轉載、投稿、爆料、洽談合作

聯繫小編:winshangxb

時間:2019年9月5-7日

地點:中國·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

諮詢熱線/媒體合作:020-37128283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