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脫口秀的進擊

2017年,騰訊視頻與笑果文化聯合出品的第一季《脫口秀大會》開播,這檔新型網絡脫口秀綜藝顛覆了國內傳統脫口秀的表演形式,具備強烈的後現代主義特性的幽默反諷風格。一時間引起網友廣泛關注,節目截至收官日總播放量突破12億。

如今時隔兩年,《脫口秀大會2》終於迴歸。內容全新改版,繼續深耕脫口秀喜劇。但是這一次,節目承載的不僅是觀眾的期待,更多的是推廣和傳播脫口秀文化的責任。

"

脫口秀的進擊

2017年,騰訊視頻與笑果文化聯合出品的第一季《脫口秀大會》開播,這檔新型網絡脫口秀綜藝顛覆了國內傳統脫口秀的表演形式,具備強烈的後現代主義特性的幽默反諷風格。一時間引起網友廣泛關注,節目截至收官日總播放量突破12億。

如今時隔兩年,《脫口秀大會2》終於迴歸。內容全新改版,繼續深耕脫口秀喜劇。但是這一次,節目承載的不僅是觀眾的期待,更多的是推廣和傳播脫口秀文化的責任。

脫口秀的進擊

張紹剛不再擔任主持人,李誕、于謙和吳昕作為常駐嘉賓,共同擔任“領笑員”的角色,每期節目還會特邀一位明星嘉賓作為“陪笑員”,一起參與評判脫口秀演員的表演。

第一季#游泳健身瞭解一下#、#北大還行撒貝寧#等話題頻登微博熱搜榜,冷眼君也好奇,這檔調整之後的“網生綜藝”究竟能否承擔起傳播脫口秀文化的責任,再次引發全民熱議?

"

脫口秀的進擊

2017年,騰訊視頻與笑果文化聯合出品的第一季《脫口秀大會》開播,這檔新型網絡脫口秀綜藝顛覆了國內傳統脫口秀的表演形式,具備強烈的後現代主義特性的幽默反諷風格。一時間引起網友廣泛關注,節目截至收官日總播放量突破12億。

如今時隔兩年,《脫口秀大會2》終於迴歸。內容全新改版,繼續深耕脫口秀喜劇。但是這一次,節目承載的不僅是觀眾的期待,更多的是推廣和傳播脫口秀文化的責任。

脫口秀的進擊

張紹剛不再擔任主持人,李誕、于謙和吳昕作為常駐嘉賓,共同擔任“領笑員”的角色,每期節目還會特邀一位明星嘉賓作為“陪笑員”,一起參與評判脫口秀演員的表演。

第一季#游泳健身瞭解一下#、#北大還行撒貝寧#等話題頻登微博熱搜榜,冷眼君也好奇,這檔調整之後的“網生綜藝”究竟能否承擔起傳播脫口秀文化的責任,再次引發全民熱議?

脫口秀的進擊

"

脫口秀的進擊

2017年,騰訊視頻與笑果文化聯合出品的第一季《脫口秀大會》開播,這檔新型網絡脫口秀綜藝顛覆了國內傳統脫口秀的表演形式,具備強烈的後現代主義特性的幽默反諷風格。一時間引起網友廣泛關注,節目截至收官日總播放量突破12億。

如今時隔兩年,《脫口秀大會2》終於迴歸。內容全新改版,繼續深耕脫口秀喜劇。但是這一次,節目承載的不僅是觀眾的期待,更多的是推廣和傳播脫口秀文化的責任。

脫口秀的進擊

張紹剛不再擔任主持人,李誕、于謙和吳昕作為常駐嘉賓,共同擔任“領笑員”的角色,每期節目還會特邀一位明星嘉賓作為“陪笑員”,一起參與評判脫口秀演員的表演。

第一季#游泳健身瞭解一下#、#北大還行撒貝寧#等話題頻登微博熱搜榜,冷眼君也好奇,這檔調整之後的“網生綜藝”究竟能否承擔起傳播脫口秀文化的責任,再次引發全民熱議?

脫口秀的進擊

脫口秀的進擊

內容改版,激烈競演生存戰

節目賽制規則的全新調整,帶來的最直觀感受就是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取消了戰隊競賽機制,只保留了主題脫口秀表演環節。以八場積分賽的邏輯貫穿整季,每期節目有七位脫口秀演員輪番競演,爭奪在2019年度脫口秀排行榜的席位。

每期登場的演員都是經過“殘酷開放麥”選拔而來,除了觀眾熟悉的第一季選手外,還有在線下專場演出中脫穎而出的新秀。脫口秀從表演真正轉變成為一種競演生存挑戰賽。

"

脫口秀的進擊

2017年,騰訊視頻與笑果文化聯合出品的第一季《脫口秀大會》開播,這檔新型網絡脫口秀綜藝顛覆了國內傳統脫口秀的表演形式,具備強烈的後現代主義特性的幽默反諷風格。一時間引起網友廣泛關注,節目截至收官日總播放量突破12億。

如今時隔兩年,《脫口秀大會2》終於迴歸。內容全新改版,繼續深耕脫口秀喜劇。但是這一次,節目承載的不僅是觀眾的期待,更多的是推廣和傳播脫口秀文化的責任。

脫口秀的進擊

張紹剛不再擔任主持人,李誕、于謙和吳昕作為常駐嘉賓,共同擔任“領笑員”的角色,每期節目還會特邀一位明星嘉賓作為“陪笑員”,一起參與評判脫口秀演員的表演。

第一季#游泳健身瞭解一下#、#北大還行撒貝寧#等話題頻登微博熱搜榜,冷眼君也好奇,這檔調整之後的“網生綜藝”究竟能否承擔起傳播脫口秀文化的責任,再次引發全民熱議?

脫口秀的進擊

脫口秀的進擊

內容改版,激烈競演生存戰

節目賽制規則的全新調整,帶來的最直觀感受就是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取消了戰隊競賽機制,只保留了主題脫口秀表演環節。以八場積分賽的邏輯貫穿整季,每期節目有七位脫口秀演員輪番競演,爭奪在2019年度脫口秀排行榜的席位。

每期登場的演員都是經過“殘酷開放麥”選拔而來,除了觀眾熟悉的第一季選手外,還有在線下專場演出中脫穎而出的新秀。脫口秀從表演真正轉變成為一種競演生存挑戰賽。

脫口秀的進擊

在每位選手錶演結束後,觀眾會進行實時投票,領笑團可以拍下爆梗燈以支持自己喜愛的選手,獲得三次“爆梗”的選手有20分的加分,併成為當期“爆梗王”。陪笑員可以為喜歡的選手加上10分。每期根據得分進行現場排名。

殘酷的實戰、真實的數字給演員極大的壓力,過去鬆弛的表演舞臺成為了競技生存的賽場。撇開脫口秀的劇本內容,單從節目製作角度來看,還是不難發現節目模式的改變給綜藝效果帶來的影響。

"

脫口秀的進擊

2017年,騰訊視頻與笑果文化聯合出品的第一季《脫口秀大會》開播,這檔新型網絡脫口秀綜藝顛覆了國內傳統脫口秀的表演形式,具備強烈的後現代主義特性的幽默反諷風格。一時間引起網友廣泛關注,節目截至收官日總播放量突破12億。

如今時隔兩年,《脫口秀大會2》終於迴歸。內容全新改版,繼續深耕脫口秀喜劇。但是這一次,節目承載的不僅是觀眾的期待,更多的是推廣和傳播脫口秀文化的責任。

脫口秀的進擊

張紹剛不再擔任主持人,李誕、于謙和吳昕作為常駐嘉賓,共同擔任“領笑員”的角色,每期節目還會特邀一位明星嘉賓作為“陪笑員”,一起參與評判脫口秀演員的表演。

第一季#游泳健身瞭解一下#、#北大還行撒貝寧#等話題頻登微博熱搜榜,冷眼君也好奇,這檔調整之後的“網生綜藝”究竟能否承擔起傳播脫口秀文化的責任,再次引發全民熱議?

脫口秀的進擊

脫口秀的進擊

內容改版,激烈競演生存戰

節目賽制規則的全新調整,帶來的最直觀感受就是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取消了戰隊競賽機制,只保留了主題脫口秀表演環節。以八場積分賽的邏輯貫穿整季,每期節目有七位脫口秀演員輪番競演,爭奪在2019年度脫口秀排行榜的席位。

每期登場的演員都是經過“殘酷開放麥”選拔而來,除了觀眾熟悉的第一季選手外,還有在線下專場演出中脫穎而出的新秀。脫口秀從表演真正轉變成為一種競演生存挑戰賽。

脫口秀的進擊

在每位選手錶演結束後,觀眾會進行實時投票,領笑團可以拍下爆梗燈以支持自己喜愛的選手,獲得三次“爆梗”的選手有20分的加分,併成為當期“爆梗王”。陪笑員可以為喜歡的選手加上10分。每期根據得分進行現場排名。

殘酷的實戰、真實的數字給演員極大的壓力,過去鬆弛的表演舞臺成為了競技生存的賽場。撇開脫口秀的劇本內容,單從節目製作角度來看,還是不難發現節目模式的改變給綜藝效果帶來的影響。

脫口秀的進擊

第一季的《脫口秀大會》更像是小劇場內的喜劇表演秀,演員整體表現相對鬆弛。在規則設計上,用兩隊pk的形式讓所有參演選手都坐在舞臺兩側,能夠參與互動、烘托氣氛,演員貼近觀眾,現場互動多,表現力更強,喜劇內容張力更大。

而第二季的規則設計突出個人競技比拼,對於脫口秀演員來說,觀眾組成較為多元。既有臺下觀眾、又有往季表現出色的脫口秀演員,更需要接受四位“評委”的考核和評判,表演狀態難免緊繃。

"

脫口秀的進擊

2017年,騰訊視頻與笑果文化聯合出品的第一季《脫口秀大會》開播,這檔新型網絡脫口秀綜藝顛覆了國內傳統脫口秀的表演形式,具備強烈的後現代主義特性的幽默反諷風格。一時間引起網友廣泛關注,節目截至收官日總播放量突破12億。

如今時隔兩年,《脫口秀大會2》終於迴歸。內容全新改版,繼續深耕脫口秀喜劇。但是這一次,節目承載的不僅是觀眾的期待,更多的是推廣和傳播脫口秀文化的責任。

脫口秀的進擊

張紹剛不再擔任主持人,李誕、于謙和吳昕作為常駐嘉賓,共同擔任“領笑員”的角色,每期節目還會特邀一位明星嘉賓作為“陪笑員”,一起參與評判脫口秀演員的表演。

第一季#游泳健身瞭解一下#、#北大還行撒貝寧#等話題頻登微博熱搜榜,冷眼君也好奇,這檔調整之後的“網生綜藝”究竟能否承擔起傳播脫口秀文化的責任,再次引發全民熱議?

脫口秀的進擊

脫口秀的進擊

內容改版,激烈競演生存戰

節目賽制規則的全新調整,帶來的最直觀感受就是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取消了戰隊競賽機制,只保留了主題脫口秀表演環節。以八場積分賽的邏輯貫穿整季,每期節目有七位脫口秀演員輪番競演,爭奪在2019年度脫口秀排行榜的席位。

每期登場的演員都是經過“殘酷開放麥”選拔而來,除了觀眾熟悉的第一季選手外,還有在線下專場演出中脫穎而出的新秀。脫口秀從表演真正轉變成為一種競演生存挑戰賽。

脫口秀的進擊

在每位選手錶演結束後,觀眾會進行實時投票,領笑團可以拍下爆梗燈以支持自己喜愛的選手,獲得三次“爆梗”的選手有20分的加分,併成為當期“爆梗王”。陪笑員可以為喜歡的選手加上10分。每期根據得分進行現場排名。

殘酷的實戰、真實的數字給演員極大的壓力,過去鬆弛的表演舞臺成為了競技生存的賽場。撇開脫口秀的劇本內容,單從節目製作角度來看,還是不難發現節目模式的改變給綜藝效果帶來的影響。

脫口秀的進擊

第一季的《脫口秀大會》更像是小劇場內的喜劇表演秀,演員整體表現相對鬆弛。在規則設計上,用兩隊pk的形式讓所有參演選手都坐在舞臺兩側,能夠參與互動、烘托氣氛,演員貼近觀眾,現場互動多,表現力更強,喜劇內容張力更大。

而第二季的規則設計突出個人競技比拼,對於脫口秀演員來說,觀眾組成較為多元。既有臺下觀眾、又有往季表現出色的脫口秀演員,更需要接受四位“評委”的考核和評判,表演狀態難免緊繃。

脫口秀的進擊

此外,從場景設計來看,第一季更加還原喜劇脫口秀表演的舞臺本質,給演員足夠的表演空間。第二季的空間設計層次明顯,中央舞臺與嘉賓區有一定距離,構建出了相對疏遠的人物關係。

缺少浸入式的觀看體驗,觀眾也自然轉變為“評判者”的角色。用冷靜的視角來旁觀演員的表演,笑點也容易“被迫提高”。面對這樣的大考,對於脫口秀新人來說會不會來的太早。

"

脫口秀的進擊

2017年,騰訊視頻與笑果文化聯合出品的第一季《脫口秀大會》開播,這檔新型網絡脫口秀綜藝顛覆了國內傳統脫口秀的表演形式,具備強烈的後現代主義特性的幽默反諷風格。一時間引起網友廣泛關注,節目截至收官日總播放量突破12億。

如今時隔兩年,《脫口秀大會2》終於迴歸。內容全新改版,繼續深耕脫口秀喜劇。但是這一次,節目承載的不僅是觀眾的期待,更多的是推廣和傳播脫口秀文化的責任。

脫口秀的進擊

張紹剛不再擔任主持人,李誕、于謙和吳昕作為常駐嘉賓,共同擔任“領笑員”的角色,每期節目還會特邀一位明星嘉賓作為“陪笑員”,一起參與評判脫口秀演員的表演。

第一季#游泳健身瞭解一下#、#北大還行撒貝寧#等話題頻登微博熱搜榜,冷眼君也好奇,這檔調整之後的“網生綜藝”究竟能否承擔起傳播脫口秀文化的責任,再次引發全民熱議?

脫口秀的進擊

脫口秀的進擊

內容改版,激烈競演生存戰

節目賽制規則的全新調整,帶來的最直觀感受就是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取消了戰隊競賽機制,只保留了主題脫口秀表演環節。以八場積分賽的邏輯貫穿整季,每期節目有七位脫口秀演員輪番競演,爭奪在2019年度脫口秀排行榜的席位。

每期登場的演員都是經過“殘酷開放麥”選拔而來,除了觀眾熟悉的第一季選手外,還有在線下專場演出中脫穎而出的新秀。脫口秀從表演真正轉變成為一種競演生存挑戰賽。

脫口秀的進擊

在每位選手錶演結束後,觀眾會進行實時投票,領笑團可以拍下爆梗燈以支持自己喜愛的選手,獲得三次“爆梗”的選手有20分的加分,併成為當期“爆梗王”。陪笑員可以為喜歡的選手加上10分。每期根據得分進行現場排名。

殘酷的實戰、真實的數字給演員極大的壓力,過去鬆弛的表演舞臺成為了競技生存的賽場。撇開脫口秀的劇本內容,單從節目製作角度來看,還是不難發現節目模式的改變給綜藝效果帶來的影響。

脫口秀的進擊

第一季的《脫口秀大會》更像是小劇場內的喜劇表演秀,演員整體表現相對鬆弛。在規則設計上,用兩隊pk的形式讓所有參演選手都坐在舞臺兩側,能夠參與互動、烘托氣氛,演員貼近觀眾,現場互動多,表現力更強,喜劇內容張力更大。

而第二季的規則設計突出個人競技比拼,對於脫口秀演員來說,觀眾組成較為多元。既有臺下觀眾、又有往季表現出色的脫口秀演員,更需要接受四位“評委”的考核和評判,表演狀態難免緊繃。

脫口秀的進擊

此外,從場景設計來看,第一季更加還原喜劇脫口秀表演的舞臺本質,給演員足夠的表演空間。第二季的空間設計層次明顯,中央舞臺與嘉賓區有一定距離,構建出了相對疏遠的人物關係。

缺少浸入式的觀看體驗,觀眾也自然轉變為“評判者”的角色。用冷靜的視角來旁觀演員的表演,笑點也容易“被迫提高”。面對這樣的大考,對於脫口秀新人來說會不會來的太早。

脫口秀的進擊

"

脫口秀的進擊

2017年,騰訊視頻與笑果文化聯合出品的第一季《脫口秀大會》開播,這檔新型網絡脫口秀綜藝顛覆了國內傳統脫口秀的表演形式,具備強烈的後現代主義特性的幽默反諷風格。一時間引起網友廣泛關注,節目截至收官日總播放量突破12億。

如今時隔兩年,《脫口秀大會2》終於迴歸。內容全新改版,繼續深耕脫口秀喜劇。但是這一次,節目承載的不僅是觀眾的期待,更多的是推廣和傳播脫口秀文化的責任。

脫口秀的進擊

張紹剛不再擔任主持人,李誕、于謙和吳昕作為常駐嘉賓,共同擔任“領笑員”的角色,每期節目還會特邀一位明星嘉賓作為“陪笑員”,一起參與評判脫口秀演員的表演。

第一季#游泳健身瞭解一下#、#北大還行撒貝寧#等話題頻登微博熱搜榜,冷眼君也好奇,這檔調整之後的“網生綜藝”究竟能否承擔起傳播脫口秀文化的責任,再次引發全民熱議?

脫口秀的進擊

脫口秀的進擊

內容改版,激烈競演生存戰

節目賽制規則的全新調整,帶來的最直觀感受就是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取消了戰隊競賽機制,只保留了主題脫口秀表演環節。以八場積分賽的邏輯貫穿整季,每期節目有七位脫口秀演員輪番競演,爭奪在2019年度脫口秀排行榜的席位。

每期登場的演員都是經過“殘酷開放麥”選拔而來,除了觀眾熟悉的第一季選手外,還有在線下專場演出中脫穎而出的新秀。脫口秀從表演真正轉變成為一種競演生存挑戰賽。

脫口秀的進擊

在每位選手錶演結束後,觀眾會進行實時投票,領笑團可以拍下爆梗燈以支持自己喜愛的選手,獲得三次“爆梗”的選手有20分的加分,併成為當期“爆梗王”。陪笑員可以為喜歡的選手加上10分。每期根據得分進行現場排名。

殘酷的實戰、真實的數字給演員極大的壓力,過去鬆弛的表演舞臺成為了競技生存的賽場。撇開脫口秀的劇本內容,單從節目製作角度來看,還是不難發現節目模式的改變給綜藝效果帶來的影響。

脫口秀的進擊

第一季的《脫口秀大會》更像是小劇場內的喜劇表演秀,演員整體表現相對鬆弛。在規則設計上,用兩隊pk的形式讓所有參演選手都坐在舞臺兩側,能夠參與互動、烘托氣氛,演員貼近觀眾,現場互動多,表現力更強,喜劇內容張力更大。

而第二季的規則設計突出個人競技比拼,對於脫口秀演員來說,觀眾組成較為多元。既有臺下觀眾、又有往季表現出色的脫口秀演員,更需要接受四位“評委”的考核和評判,表演狀態難免緊繃。

脫口秀的進擊

此外,從場景設計來看,第一季更加還原喜劇脫口秀表演的舞臺本質,給演員足夠的表演空間。第二季的空間設計層次明顯,中央舞臺與嘉賓區有一定距離,構建出了相對疏遠的人物關係。

缺少浸入式的觀看體驗,觀眾也自然轉變為“評判者”的角色。用冷靜的視角來旁觀演員的表演,笑點也容易“被迫提高”。面對這樣的大考,對於脫口秀新人來說會不會來的太早。

脫口秀的進擊

脫口秀的進擊

角色多元,專業解讀主題表演

儘管賽制殘酷,但是節目的核心內容依然不變,“用幽默跟生活和解”一直是節目的創作理念。延續第一季的風格,第二季的主題設置還是以熱點話題為中心,演員通過主題闡述,引發觀眾共鳴。

第一期圍繞“有本事再刷存在感”,“脫口秀女王”思文用獨立女性的視角強調經濟獨立的重要性。第二期以“爸媽我就直說了”為主題,脫口秀新人趙曉卉談到了自己的追星往事。自嘲式的表達,取材於實際生活,也包含了對社會的洞察。

"

脫口秀的進擊

2017年,騰訊視頻與笑果文化聯合出品的第一季《脫口秀大會》開播,這檔新型網絡脫口秀綜藝顛覆了國內傳統脫口秀的表演形式,具備強烈的後現代主義特性的幽默反諷風格。一時間引起網友廣泛關注,節目截至收官日總播放量突破12億。

如今時隔兩年,《脫口秀大會2》終於迴歸。內容全新改版,繼續深耕脫口秀喜劇。但是這一次,節目承載的不僅是觀眾的期待,更多的是推廣和傳播脫口秀文化的責任。

脫口秀的進擊

張紹剛不再擔任主持人,李誕、于謙和吳昕作為常駐嘉賓,共同擔任“領笑員”的角色,每期節目還會特邀一位明星嘉賓作為“陪笑員”,一起參與評判脫口秀演員的表演。

第一季#游泳健身瞭解一下#、#北大還行撒貝寧#等話題頻登微博熱搜榜,冷眼君也好奇,這檔調整之後的“網生綜藝”究竟能否承擔起傳播脫口秀文化的責任,再次引發全民熱議?

脫口秀的進擊

脫口秀的進擊

內容改版,激烈競演生存戰

節目賽制規則的全新調整,帶來的最直觀感受就是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取消了戰隊競賽機制,只保留了主題脫口秀表演環節。以八場積分賽的邏輯貫穿整季,每期節目有七位脫口秀演員輪番競演,爭奪在2019年度脫口秀排行榜的席位。

每期登場的演員都是經過“殘酷開放麥”選拔而來,除了觀眾熟悉的第一季選手外,還有在線下專場演出中脫穎而出的新秀。脫口秀從表演真正轉變成為一種競演生存挑戰賽。

脫口秀的進擊

在每位選手錶演結束後,觀眾會進行實時投票,領笑團可以拍下爆梗燈以支持自己喜愛的選手,獲得三次“爆梗”的選手有20分的加分,併成為當期“爆梗王”。陪笑員可以為喜歡的選手加上10分。每期根據得分進行現場排名。

殘酷的實戰、真實的數字給演員極大的壓力,過去鬆弛的表演舞臺成為了競技生存的賽場。撇開脫口秀的劇本內容,單從節目製作角度來看,還是不難發現節目模式的改變給綜藝效果帶來的影響。

脫口秀的進擊

第一季的《脫口秀大會》更像是小劇場內的喜劇表演秀,演員整體表現相對鬆弛。在規則設計上,用兩隊pk的形式讓所有參演選手都坐在舞臺兩側,能夠參與互動、烘托氣氛,演員貼近觀眾,現場互動多,表現力更強,喜劇內容張力更大。

而第二季的規則設計突出個人競技比拼,對於脫口秀演員來說,觀眾組成較為多元。既有臺下觀眾、又有往季表現出色的脫口秀演員,更需要接受四位“評委”的考核和評判,表演狀態難免緊繃。

脫口秀的進擊

此外,從場景設計來看,第一季更加還原喜劇脫口秀表演的舞臺本質,給演員足夠的表演空間。第二季的空間設計層次明顯,中央舞臺與嘉賓區有一定距離,構建出了相對疏遠的人物關係。

缺少浸入式的觀看體驗,觀眾也自然轉變為“評判者”的角色。用冷靜的視角來旁觀演員的表演,笑點也容易“被迫提高”。面對這樣的大考,對於脫口秀新人來說會不會來的太早。

脫口秀的進擊

脫口秀的進擊

角色多元,專業解讀主題表演

儘管賽制殘酷,但是節目的核心內容依然不變,“用幽默跟生活和解”一直是節目的創作理念。延續第一季的風格,第二季的主題設置還是以熱點話題為中心,演員通過主題闡述,引發觀眾共鳴。

第一期圍繞“有本事再刷存在感”,“脫口秀女王”思文用獨立女性的視角強調經濟獨立的重要性。第二期以“爸媽我就直說了”為主題,脫口秀新人趙曉卉談到了自己的追星往事。自嘲式的表達,取材於實際生活,也包含了對社會的洞察。

脫口秀的進擊

每位演員的風格迥異,表演節奏也差異明顯,卡姆是極強的美式喜劇表演風格,顏怡顏悅上演了相對書面化的雙胞胎脫口秀,昌叔梓浩的漫才表演拓展了喜劇表演形式。

在每段表演之間,由李誕承擔起主持人的角色,把控整場節奏,帶動話題討論。領笑員和陪笑員的設計在烘托氣氛的同時,也增加了專業的點評,用多維視角共同解讀脫口秀的表演。

"

脫口秀的進擊

2017年,騰訊視頻與笑果文化聯合出品的第一季《脫口秀大會》開播,這檔新型網絡脫口秀綜藝顛覆了國內傳統脫口秀的表演形式,具備強烈的後現代主義特性的幽默反諷風格。一時間引起網友廣泛關注,節目截至收官日總播放量突破12億。

如今時隔兩年,《脫口秀大會2》終於迴歸。內容全新改版,繼續深耕脫口秀喜劇。但是這一次,節目承載的不僅是觀眾的期待,更多的是推廣和傳播脫口秀文化的責任。

脫口秀的進擊

張紹剛不再擔任主持人,李誕、于謙和吳昕作為常駐嘉賓,共同擔任“領笑員”的角色,每期節目還會特邀一位明星嘉賓作為“陪笑員”,一起參與評判脫口秀演員的表演。

第一季#游泳健身瞭解一下#、#北大還行撒貝寧#等話題頻登微博熱搜榜,冷眼君也好奇,這檔調整之後的“網生綜藝”究竟能否承擔起傳播脫口秀文化的責任,再次引發全民熱議?

脫口秀的進擊

脫口秀的進擊

內容改版,激烈競演生存戰

節目賽制規則的全新調整,帶來的最直觀感受就是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取消了戰隊競賽機制,只保留了主題脫口秀表演環節。以八場積分賽的邏輯貫穿整季,每期節目有七位脫口秀演員輪番競演,爭奪在2019年度脫口秀排行榜的席位。

每期登場的演員都是經過“殘酷開放麥”選拔而來,除了觀眾熟悉的第一季選手外,還有在線下專場演出中脫穎而出的新秀。脫口秀從表演真正轉變成為一種競演生存挑戰賽。

脫口秀的進擊

在每位選手錶演結束後,觀眾會進行實時投票,領笑團可以拍下爆梗燈以支持自己喜愛的選手,獲得三次“爆梗”的選手有20分的加分,併成為當期“爆梗王”。陪笑員可以為喜歡的選手加上10分。每期根據得分進行現場排名。

殘酷的實戰、真實的數字給演員極大的壓力,過去鬆弛的表演舞臺成為了競技生存的賽場。撇開脫口秀的劇本內容,單從節目製作角度來看,還是不難發現節目模式的改變給綜藝效果帶來的影響。

脫口秀的進擊

第一季的《脫口秀大會》更像是小劇場內的喜劇表演秀,演員整體表現相對鬆弛。在規則設計上,用兩隊pk的形式讓所有參演選手都坐在舞臺兩側,能夠參與互動、烘托氣氛,演員貼近觀眾,現場互動多,表現力更強,喜劇內容張力更大。

而第二季的規則設計突出個人競技比拼,對於脫口秀演員來說,觀眾組成較為多元。既有臺下觀眾、又有往季表現出色的脫口秀演員,更需要接受四位“評委”的考核和評判,表演狀態難免緊繃。

脫口秀的進擊

此外,從場景設計來看,第一季更加還原喜劇脫口秀表演的舞臺本質,給演員足夠的表演空間。第二季的空間設計層次明顯,中央舞臺與嘉賓區有一定距離,構建出了相對疏遠的人物關係。

缺少浸入式的觀看體驗,觀眾也自然轉變為“評判者”的角色。用冷靜的視角來旁觀演員的表演,笑點也容易“被迫提高”。面對這樣的大考,對於脫口秀新人來說會不會來的太早。

脫口秀的進擊

脫口秀的進擊

角色多元,專業解讀主題表演

儘管賽制殘酷,但是節目的核心內容依然不變,“用幽默跟生活和解”一直是節目的創作理念。延續第一季的風格,第二季的主題設置還是以熱點話題為中心,演員通過主題闡述,引發觀眾共鳴。

第一期圍繞“有本事再刷存在感”,“脫口秀女王”思文用獨立女性的視角強調經濟獨立的重要性。第二期以“爸媽我就直說了”為主題,脫口秀新人趙曉卉談到了自己的追星往事。自嘲式的表達,取材於實際生活,也包含了對社會的洞察。

脫口秀的進擊

每位演員的風格迥異,表演節奏也差異明顯,卡姆是極強的美式喜劇表演風格,顏怡顏悅上演了相對書面化的雙胞胎脫口秀,昌叔梓浩的漫才表演拓展了喜劇表演形式。

在每段表演之間,由李誕承擔起主持人的角色,把控整場節奏,帶動話題討論。領笑員和陪笑員的設計在烘托氣氛的同時,也增加了專業的點評,用多維視角共同解讀脫口秀的表演。

脫口秀的進擊

于謙憑藉多年的相聲表演經驗,給脫口秀演員提出實質性的建議,直言練習相聲的貫口將會改善呼蘭的氣息問題。另外,他也對漫才等喜劇形式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強調喜劇表演需要尊重漢語言表達的規律。

除了領笑員的點評外,每期特邀嘉賓也對現場氛圍和節目效果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陪笑員”不僅需要在選手競演期間參與話題討論,還需要在選手之後登臺表演一段脫口秀。

"

脫口秀的進擊

2017年,騰訊視頻與笑果文化聯合出品的第一季《脫口秀大會》開播,這檔新型網絡脫口秀綜藝顛覆了國內傳統脫口秀的表演形式,具備強烈的後現代主義特性的幽默反諷風格。一時間引起網友廣泛關注,節目截至收官日總播放量突破12億。

如今時隔兩年,《脫口秀大會2》終於迴歸。內容全新改版,繼續深耕脫口秀喜劇。但是這一次,節目承載的不僅是觀眾的期待,更多的是推廣和傳播脫口秀文化的責任。

脫口秀的進擊

張紹剛不再擔任主持人,李誕、于謙和吳昕作為常駐嘉賓,共同擔任“領笑員”的角色,每期節目還會特邀一位明星嘉賓作為“陪笑員”,一起參與評判脫口秀演員的表演。

第一季#游泳健身瞭解一下#、#北大還行撒貝寧#等話題頻登微博熱搜榜,冷眼君也好奇,這檔調整之後的“網生綜藝”究竟能否承擔起傳播脫口秀文化的責任,再次引發全民熱議?

脫口秀的進擊

脫口秀的進擊

內容改版,激烈競演生存戰

節目賽制規則的全新調整,帶來的最直觀感受就是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取消了戰隊競賽機制,只保留了主題脫口秀表演環節。以八場積分賽的邏輯貫穿整季,每期節目有七位脫口秀演員輪番競演,爭奪在2019年度脫口秀排行榜的席位。

每期登場的演員都是經過“殘酷開放麥”選拔而來,除了觀眾熟悉的第一季選手外,還有在線下專場演出中脫穎而出的新秀。脫口秀從表演真正轉變成為一種競演生存挑戰賽。

脫口秀的進擊

在每位選手錶演結束後,觀眾會進行實時投票,領笑團可以拍下爆梗燈以支持自己喜愛的選手,獲得三次“爆梗”的選手有20分的加分,併成為當期“爆梗王”。陪笑員可以為喜歡的選手加上10分。每期根據得分進行現場排名。

殘酷的實戰、真實的數字給演員極大的壓力,過去鬆弛的表演舞臺成為了競技生存的賽場。撇開脫口秀的劇本內容,單從節目製作角度來看,還是不難發現節目模式的改變給綜藝效果帶來的影響。

脫口秀的進擊

第一季的《脫口秀大會》更像是小劇場內的喜劇表演秀,演員整體表現相對鬆弛。在規則設計上,用兩隊pk的形式讓所有參演選手都坐在舞臺兩側,能夠參與互動、烘托氣氛,演員貼近觀眾,現場互動多,表現力更強,喜劇內容張力更大。

而第二季的規則設計突出個人競技比拼,對於脫口秀演員來說,觀眾組成較為多元。既有臺下觀眾、又有往季表現出色的脫口秀演員,更需要接受四位“評委”的考核和評判,表演狀態難免緊繃。

脫口秀的進擊

此外,從場景設計來看,第一季更加還原喜劇脫口秀表演的舞臺本質,給演員足夠的表演空間。第二季的空間設計層次明顯,中央舞臺與嘉賓區有一定距離,構建出了相對疏遠的人物關係。

缺少浸入式的觀看體驗,觀眾也自然轉變為“評判者”的角色。用冷靜的視角來旁觀演員的表演,笑點也容易“被迫提高”。面對這樣的大考,對於脫口秀新人來說會不會來的太早。

脫口秀的進擊

脫口秀的進擊

角色多元,專業解讀主題表演

儘管賽制殘酷,但是節目的核心內容依然不變,“用幽默跟生活和解”一直是節目的創作理念。延續第一季的風格,第二季的主題設置還是以熱點話題為中心,演員通過主題闡述,引發觀眾共鳴。

第一期圍繞“有本事再刷存在感”,“脫口秀女王”思文用獨立女性的視角強調經濟獨立的重要性。第二期以“爸媽我就直說了”為主題,脫口秀新人趙曉卉談到了自己的追星往事。自嘲式的表達,取材於實際生活,也包含了對社會的洞察。

脫口秀的進擊

每位演員的風格迥異,表演節奏也差異明顯,卡姆是極強的美式喜劇表演風格,顏怡顏悅上演了相對書面化的雙胞胎脫口秀,昌叔梓浩的漫才表演拓展了喜劇表演形式。

在每段表演之間,由李誕承擔起主持人的角色,把控整場節奏,帶動話題討論。領笑員和陪笑員的設計在烘托氣氛的同時,也增加了專業的點評,用多維視角共同解讀脫口秀的表演。

脫口秀的進擊

于謙憑藉多年的相聲表演經驗,給脫口秀演員提出實質性的建議,直言練習相聲的貫口將會改善呼蘭的氣息問題。另外,他也對漫才等喜劇形式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強調喜劇表演需要尊重漢語言表達的規律。

除了領笑員的點評外,每期特邀嘉賓也對現場氛圍和節目效果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陪笑員”不僅需要在選手競演期間參與話題討論,還需要在選手之後登臺表演一段脫口秀。

脫口秀的進擊

第一期的馬東、第二期的Ella,他們的差異個性給節目帶來不同的綜藝效果。馬東作為語言工作者,對語言的嚴格把控讓“陪笑員”的角色過於理智客觀,在脫口秀表演時表現相對冷靜,互動性也相對較弱。

而作為嘉賓的Ella能夠在節目中強化互動感,主動參與話題討論,製造綜藝效果,最後的脫口秀表演也相對出色。所以人物的選擇、角色的搭配還是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節目的爆笑體驗。

"

脫口秀的進擊

2017年,騰訊視頻與笑果文化聯合出品的第一季《脫口秀大會》開播,這檔新型網絡脫口秀綜藝顛覆了國內傳統脫口秀的表演形式,具備強烈的後現代主義特性的幽默反諷風格。一時間引起網友廣泛關注,節目截至收官日總播放量突破12億。

如今時隔兩年,《脫口秀大會2》終於迴歸。內容全新改版,繼續深耕脫口秀喜劇。但是這一次,節目承載的不僅是觀眾的期待,更多的是推廣和傳播脫口秀文化的責任。

脫口秀的進擊

張紹剛不再擔任主持人,李誕、于謙和吳昕作為常駐嘉賓,共同擔任“領笑員”的角色,每期節目還會特邀一位明星嘉賓作為“陪笑員”,一起參與評判脫口秀演員的表演。

第一季#游泳健身瞭解一下#、#北大還行撒貝寧#等話題頻登微博熱搜榜,冷眼君也好奇,這檔調整之後的“網生綜藝”究竟能否承擔起傳播脫口秀文化的責任,再次引發全民熱議?

脫口秀的進擊

脫口秀的進擊

內容改版,激烈競演生存戰

節目賽制規則的全新調整,帶來的最直觀感受就是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取消了戰隊競賽機制,只保留了主題脫口秀表演環節。以八場積分賽的邏輯貫穿整季,每期節目有七位脫口秀演員輪番競演,爭奪在2019年度脫口秀排行榜的席位。

每期登場的演員都是經過“殘酷開放麥”選拔而來,除了觀眾熟悉的第一季選手外,還有在線下專場演出中脫穎而出的新秀。脫口秀從表演真正轉變成為一種競演生存挑戰賽。

脫口秀的進擊

在每位選手錶演結束後,觀眾會進行實時投票,領笑團可以拍下爆梗燈以支持自己喜愛的選手,獲得三次“爆梗”的選手有20分的加分,併成為當期“爆梗王”。陪笑員可以為喜歡的選手加上10分。每期根據得分進行現場排名。

殘酷的實戰、真實的數字給演員極大的壓力,過去鬆弛的表演舞臺成為了競技生存的賽場。撇開脫口秀的劇本內容,單從節目製作角度來看,還是不難發現節目模式的改變給綜藝效果帶來的影響。

脫口秀的進擊

第一季的《脫口秀大會》更像是小劇場內的喜劇表演秀,演員整體表現相對鬆弛。在規則設計上,用兩隊pk的形式讓所有參演選手都坐在舞臺兩側,能夠參與互動、烘托氣氛,演員貼近觀眾,現場互動多,表現力更強,喜劇內容張力更大。

而第二季的規則設計突出個人競技比拼,對於脫口秀演員來說,觀眾組成較為多元。既有臺下觀眾、又有往季表現出色的脫口秀演員,更需要接受四位“評委”的考核和評判,表演狀態難免緊繃。

脫口秀的進擊

此外,從場景設計來看,第一季更加還原喜劇脫口秀表演的舞臺本質,給演員足夠的表演空間。第二季的空間設計層次明顯,中央舞臺與嘉賓區有一定距離,構建出了相對疏遠的人物關係。

缺少浸入式的觀看體驗,觀眾也自然轉變為“評判者”的角色。用冷靜的視角來旁觀演員的表演,笑點也容易“被迫提高”。面對這樣的大考,對於脫口秀新人來說會不會來的太早。

脫口秀的進擊

脫口秀的進擊

角色多元,專業解讀主題表演

儘管賽制殘酷,但是節目的核心內容依然不變,“用幽默跟生活和解”一直是節目的創作理念。延續第一季的風格,第二季的主題設置還是以熱點話題為中心,演員通過主題闡述,引發觀眾共鳴。

第一期圍繞“有本事再刷存在感”,“脫口秀女王”思文用獨立女性的視角強調經濟獨立的重要性。第二期以“爸媽我就直說了”為主題,脫口秀新人趙曉卉談到了自己的追星往事。自嘲式的表達,取材於實際生活,也包含了對社會的洞察。

脫口秀的進擊

每位演員的風格迥異,表演節奏也差異明顯,卡姆是極強的美式喜劇表演風格,顏怡顏悅上演了相對書面化的雙胞胎脫口秀,昌叔梓浩的漫才表演拓展了喜劇表演形式。

在每段表演之間,由李誕承擔起主持人的角色,把控整場節奏,帶動話題討論。領笑員和陪笑員的設計在烘托氣氛的同時,也增加了專業的點評,用多維視角共同解讀脫口秀的表演。

脫口秀的進擊

于謙憑藉多年的相聲表演經驗,給脫口秀演員提出實質性的建議,直言練習相聲的貫口將會改善呼蘭的氣息問題。另外,他也對漫才等喜劇形式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強調喜劇表演需要尊重漢語言表達的規律。

除了領笑員的點評外,每期特邀嘉賓也對現場氛圍和節目效果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陪笑員”不僅需要在選手競演期間參與話題討論,還需要在選手之後登臺表演一段脫口秀。

脫口秀的進擊

第一期的馬東、第二期的Ella,他們的差異個性給節目帶來不同的綜藝效果。馬東作為語言工作者,對語言的嚴格把控讓“陪笑員”的角色過於理智客觀,在脫口秀表演時表現相對冷靜,互動性也相對較弱。

而作為嘉賓的Ella能夠在節目中強化互動感,主動參與話題討論,製造綜藝效果,最後的脫口秀表演也相對出色。所以人物的選擇、角色的搭配還是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節目的爆笑體驗。

脫口秀的進擊

新人的試煉場,脫口秀的進擊路

李誕在第一期節目開場時就提到,當下脫口秀文化的存在感還是較低。儘管笑果文化也在不斷致力於推廣脫口秀的線下演出,但是素人的影響力、大眾對脫口秀的認知和接受程度依然有限,所以培養脫口秀新星依舊是漫長且艱難的過程。

"

脫口秀的進擊

2017年,騰訊視頻與笑果文化聯合出品的第一季《脫口秀大會》開播,這檔新型網絡脫口秀綜藝顛覆了國內傳統脫口秀的表演形式,具備強烈的後現代主義特性的幽默反諷風格。一時間引起網友廣泛關注,節目截至收官日總播放量突破12億。

如今時隔兩年,《脫口秀大會2》終於迴歸。內容全新改版,繼續深耕脫口秀喜劇。但是這一次,節目承載的不僅是觀眾的期待,更多的是推廣和傳播脫口秀文化的責任。

脫口秀的進擊

張紹剛不再擔任主持人,李誕、于謙和吳昕作為常駐嘉賓,共同擔任“領笑員”的角色,每期節目還會特邀一位明星嘉賓作為“陪笑員”,一起參與評判脫口秀演員的表演。

第一季#游泳健身瞭解一下#、#北大還行撒貝寧#等話題頻登微博熱搜榜,冷眼君也好奇,這檔調整之後的“網生綜藝”究竟能否承擔起傳播脫口秀文化的責任,再次引發全民熱議?

脫口秀的進擊

脫口秀的進擊

內容改版,激烈競演生存戰

節目賽制規則的全新調整,帶來的最直觀感受就是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取消了戰隊競賽機制,只保留了主題脫口秀表演環節。以八場積分賽的邏輯貫穿整季,每期節目有七位脫口秀演員輪番競演,爭奪在2019年度脫口秀排行榜的席位。

每期登場的演員都是經過“殘酷開放麥”選拔而來,除了觀眾熟悉的第一季選手外,還有在線下專場演出中脫穎而出的新秀。脫口秀從表演真正轉變成為一種競演生存挑戰賽。

脫口秀的進擊

在每位選手錶演結束後,觀眾會進行實時投票,領笑團可以拍下爆梗燈以支持自己喜愛的選手,獲得三次“爆梗”的選手有20分的加分,併成為當期“爆梗王”。陪笑員可以為喜歡的選手加上10分。每期根據得分進行現場排名。

殘酷的實戰、真實的數字給演員極大的壓力,過去鬆弛的表演舞臺成為了競技生存的賽場。撇開脫口秀的劇本內容,單從節目製作角度來看,還是不難發現節目模式的改變給綜藝效果帶來的影響。

脫口秀的進擊

第一季的《脫口秀大會》更像是小劇場內的喜劇表演秀,演員整體表現相對鬆弛。在規則設計上,用兩隊pk的形式讓所有參演選手都坐在舞臺兩側,能夠參與互動、烘托氣氛,演員貼近觀眾,現場互動多,表現力更強,喜劇內容張力更大。

而第二季的規則設計突出個人競技比拼,對於脫口秀演員來說,觀眾組成較為多元。既有臺下觀眾、又有往季表現出色的脫口秀演員,更需要接受四位“評委”的考核和評判,表演狀態難免緊繃。

脫口秀的進擊

此外,從場景設計來看,第一季更加還原喜劇脫口秀表演的舞臺本質,給演員足夠的表演空間。第二季的空間設計層次明顯,中央舞臺與嘉賓區有一定距離,構建出了相對疏遠的人物關係。

缺少浸入式的觀看體驗,觀眾也自然轉變為“評判者”的角色。用冷靜的視角來旁觀演員的表演,笑點也容易“被迫提高”。面對這樣的大考,對於脫口秀新人來說會不會來的太早。

脫口秀的進擊

脫口秀的進擊

角色多元,專業解讀主題表演

儘管賽制殘酷,但是節目的核心內容依然不變,“用幽默跟生活和解”一直是節目的創作理念。延續第一季的風格,第二季的主題設置還是以熱點話題為中心,演員通過主題闡述,引發觀眾共鳴。

第一期圍繞“有本事再刷存在感”,“脫口秀女王”思文用獨立女性的視角強調經濟獨立的重要性。第二期以“爸媽我就直說了”為主題,脫口秀新人趙曉卉談到了自己的追星往事。自嘲式的表達,取材於實際生活,也包含了對社會的洞察。

脫口秀的進擊

每位演員的風格迥異,表演節奏也差異明顯,卡姆是極強的美式喜劇表演風格,顏怡顏悅上演了相對書面化的雙胞胎脫口秀,昌叔梓浩的漫才表演拓展了喜劇表演形式。

在每段表演之間,由李誕承擔起主持人的角色,把控整場節奏,帶動話題討論。領笑員和陪笑員的設計在烘托氣氛的同時,也增加了專業的點評,用多維視角共同解讀脫口秀的表演。

脫口秀的進擊

于謙憑藉多年的相聲表演經驗,給脫口秀演員提出實質性的建議,直言練習相聲的貫口將會改善呼蘭的氣息問題。另外,他也對漫才等喜劇形式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強調喜劇表演需要尊重漢語言表達的規律。

除了領笑員的點評外,每期特邀嘉賓也對現場氛圍和節目效果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陪笑員”不僅需要在選手競演期間參與話題討論,還需要在選手之後登臺表演一段脫口秀。

脫口秀的進擊

第一期的馬東、第二期的Ella,他們的差異個性給節目帶來不同的綜藝效果。馬東作為語言工作者,對語言的嚴格把控讓“陪笑員”的角色過於理智客觀,在脫口秀表演時表現相對冷靜,互動性也相對較弱。

而作為嘉賓的Ella能夠在節目中強化互動感,主動參與話題討論,製造綜藝效果,最後的脫口秀表演也相對出色。所以人物的選擇、角色的搭配還是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節目的爆笑體驗。

脫口秀的進擊

新人的試煉場,脫口秀的進擊路

李誕在第一期節目開場時就提到,當下脫口秀文化的存在感還是較低。儘管笑果文化也在不斷致力於推廣脫口秀的線下演出,但是素人的影響力、大眾對脫口秀的認知和接受程度依然有限,所以培養脫口秀新星依舊是漫長且艱難的過程。

脫口秀的進擊

脫口秀表演更加強調選手的個人色彩,形成明確的語言風格才是突出重圍、被大眾記住的關鍵。對於業餘的脫口秀演員來說,更需要不斷地上臺演出,打磨劇本強化技巧,才能出奇制勝。

從目前的參賽選手來看,第一季的多名卡司已經不再參與表演,池子退居“演員管理員”,“脫口秀大王”龐博在殘酷開放麥環節暫時沒能贏得登臺表演的機會。所以《脫口秀大會2》也可以看作是脫口秀新人的試煉場。

"

脫口秀的進擊

2017年,騰訊視頻與笑果文化聯合出品的第一季《脫口秀大會》開播,這檔新型網絡脫口秀綜藝顛覆了國內傳統脫口秀的表演形式,具備強烈的後現代主義特性的幽默反諷風格。一時間引起網友廣泛關注,節目截至收官日總播放量突破12億。

如今時隔兩年,《脫口秀大會2》終於迴歸。內容全新改版,繼續深耕脫口秀喜劇。但是這一次,節目承載的不僅是觀眾的期待,更多的是推廣和傳播脫口秀文化的責任。

脫口秀的進擊

張紹剛不再擔任主持人,李誕、于謙和吳昕作為常駐嘉賓,共同擔任“領笑員”的角色,每期節目還會特邀一位明星嘉賓作為“陪笑員”,一起參與評判脫口秀演員的表演。

第一季#游泳健身瞭解一下#、#北大還行撒貝寧#等話題頻登微博熱搜榜,冷眼君也好奇,這檔調整之後的“網生綜藝”究竟能否承擔起傳播脫口秀文化的責任,再次引發全民熱議?

脫口秀的進擊

脫口秀的進擊

內容改版,激烈競演生存戰

節目賽制規則的全新調整,帶來的最直觀感受就是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取消了戰隊競賽機制,只保留了主題脫口秀表演環節。以八場積分賽的邏輯貫穿整季,每期節目有七位脫口秀演員輪番競演,爭奪在2019年度脫口秀排行榜的席位。

每期登場的演員都是經過“殘酷開放麥”選拔而來,除了觀眾熟悉的第一季選手外,還有在線下專場演出中脫穎而出的新秀。脫口秀從表演真正轉變成為一種競演生存挑戰賽。

脫口秀的進擊

在每位選手錶演結束後,觀眾會進行實時投票,領笑團可以拍下爆梗燈以支持自己喜愛的選手,獲得三次“爆梗”的選手有20分的加分,併成為當期“爆梗王”。陪笑員可以為喜歡的選手加上10分。每期根據得分進行現場排名。

殘酷的實戰、真實的數字給演員極大的壓力,過去鬆弛的表演舞臺成為了競技生存的賽場。撇開脫口秀的劇本內容,單從節目製作角度來看,還是不難發現節目模式的改變給綜藝效果帶來的影響。

脫口秀的進擊

第一季的《脫口秀大會》更像是小劇場內的喜劇表演秀,演員整體表現相對鬆弛。在規則設計上,用兩隊pk的形式讓所有參演選手都坐在舞臺兩側,能夠參與互動、烘托氣氛,演員貼近觀眾,現場互動多,表現力更強,喜劇內容張力更大。

而第二季的規則設計突出個人競技比拼,對於脫口秀演員來說,觀眾組成較為多元。既有臺下觀眾、又有往季表現出色的脫口秀演員,更需要接受四位“評委”的考核和評判,表演狀態難免緊繃。

脫口秀的進擊

此外,從場景設計來看,第一季更加還原喜劇脫口秀表演的舞臺本質,給演員足夠的表演空間。第二季的空間設計層次明顯,中央舞臺與嘉賓區有一定距離,構建出了相對疏遠的人物關係。

缺少浸入式的觀看體驗,觀眾也自然轉變為“評判者”的角色。用冷靜的視角來旁觀演員的表演,笑點也容易“被迫提高”。面對這樣的大考,對於脫口秀新人來說會不會來的太早。

脫口秀的進擊

脫口秀的進擊

角色多元,專業解讀主題表演

儘管賽制殘酷,但是節目的核心內容依然不變,“用幽默跟生活和解”一直是節目的創作理念。延續第一季的風格,第二季的主題設置還是以熱點話題為中心,演員通過主題闡述,引發觀眾共鳴。

第一期圍繞“有本事再刷存在感”,“脫口秀女王”思文用獨立女性的視角強調經濟獨立的重要性。第二期以“爸媽我就直說了”為主題,脫口秀新人趙曉卉談到了自己的追星往事。自嘲式的表達,取材於實際生活,也包含了對社會的洞察。

脫口秀的進擊

每位演員的風格迥異,表演節奏也差異明顯,卡姆是極強的美式喜劇表演風格,顏怡顏悅上演了相對書面化的雙胞胎脫口秀,昌叔梓浩的漫才表演拓展了喜劇表演形式。

在每段表演之間,由李誕承擔起主持人的角色,把控整場節奏,帶動話題討論。領笑員和陪笑員的設計在烘托氣氛的同時,也增加了專業的點評,用多維視角共同解讀脫口秀的表演。

脫口秀的進擊

于謙憑藉多年的相聲表演經驗,給脫口秀演員提出實質性的建議,直言練習相聲的貫口將會改善呼蘭的氣息問題。另外,他也對漫才等喜劇形式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強調喜劇表演需要尊重漢語言表達的規律。

除了領笑員的點評外,每期特邀嘉賓也對現場氛圍和節目效果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陪笑員”不僅需要在選手競演期間參與話題討論,還需要在選手之後登臺表演一段脫口秀。

脫口秀的進擊

第一期的馬東、第二期的Ella,他們的差異個性給節目帶來不同的綜藝效果。馬東作為語言工作者,對語言的嚴格把控讓“陪笑員”的角色過於理智客觀,在脫口秀表演時表現相對冷靜,互動性也相對較弱。

而作為嘉賓的Ella能夠在節目中強化互動感,主動參與話題討論,製造綜藝效果,最後的脫口秀表演也相對出色。所以人物的選擇、角色的搭配還是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節目的爆笑體驗。

脫口秀的進擊

新人的試煉場,脫口秀的進擊路

李誕在第一期節目開場時就提到,當下脫口秀文化的存在感還是較低。儘管笑果文化也在不斷致力於推廣脫口秀的線下演出,但是素人的影響力、大眾對脫口秀的認知和接受程度依然有限,所以培養脫口秀新星依舊是漫長且艱難的過程。

脫口秀的進擊

脫口秀表演更加強調選手的個人色彩,形成明確的語言風格才是突出重圍、被大眾記住的關鍵。對於業餘的脫口秀演員來說,更需要不斷地上臺演出,打磨劇本強化技巧,才能出奇制勝。

從目前的參賽選手來看,第一季的多名卡司已經不再參與表演,池子退居“演員管理員”,“脫口秀大王”龐博在殘酷開放麥環節暫時沒能贏得登臺表演的機會。所以《脫口秀大會2》也可以看作是脫口秀新人的試煉場。

脫口秀的進擊

俱樂部負責人皮球、雙胞胎姐妹顏怡顏悅、車間技工趙曉卉,新面孔的出現給脫口秀的舞臺增添了不少的新鮮感,但是由於舞臺經驗較少,語言表達缺少專業訓練,所以在表演上還是有所欠缺。

對於這些脫口秀新人來說,尋找自我的語言風格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既需要針對氣口、語速、情緒加強專業訓練,也需要通過更多的舞臺表演積累經驗。而頂級的表演都是相通的,即語言的流暢表達應該讓觀眾看不到太多的技巧。

"

脫口秀的進擊

2017年,騰訊視頻與笑果文化聯合出品的第一季《脫口秀大會》開播,這檔新型網絡脫口秀綜藝顛覆了國內傳統脫口秀的表演形式,具備強烈的後現代主義特性的幽默反諷風格。一時間引起網友廣泛關注,節目截至收官日總播放量突破12億。

如今時隔兩年,《脫口秀大會2》終於迴歸。內容全新改版,繼續深耕脫口秀喜劇。但是這一次,節目承載的不僅是觀眾的期待,更多的是推廣和傳播脫口秀文化的責任。

脫口秀的進擊

張紹剛不再擔任主持人,李誕、于謙和吳昕作為常駐嘉賓,共同擔任“領笑員”的角色,每期節目還會特邀一位明星嘉賓作為“陪笑員”,一起參與評判脫口秀演員的表演。

第一季#游泳健身瞭解一下#、#北大還行撒貝寧#等話題頻登微博熱搜榜,冷眼君也好奇,這檔調整之後的“網生綜藝”究竟能否承擔起傳播脫口秀文化的責任,再次引發全民熱議?

脫口秀的進擊

脫口秀的進擊

內容改版,激烈競演生存戰

節目賽制規則的全新調整,帶來的最直觀感受就是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取消了戰隊競賽機制,只保留了主題脫口秀表演環節。以八場積分賽的邏輯貫穿整季,每期節目有七位脫口秀演員輪番競演,爭奪在2019年度脫口秀排行榜的席位。

每期登場的演員都是經過“殘酷開放麥”選拔而來,除了觀眾熟悉的第一季選手外,還有在線下專場演出中脫穎而出的新秀。脫口秀從表演真正轉變成為一種競演生存挑戰賽。

脫口秀的進擊

在每位選手錶演結束後,觀眾會進行實時投票,領笑團可以拍下爆梗燈以支持自己喜愛的選手,獲得三次“爆梗”的選手有20分的加分,併成為當期“爆梗王”。陪笑員可以為喜歡的選手加上10分。每期根據得分進行現場排名。

殘酷的實戰、真實的數字給演員極大的壓力,過去鬆弛的表演舞臺成為了競技生存的賽場。撇開脫口秀的劇本內容,單從節目製作角度來看,還是不難發現節目模式的改變給綜藝效果帶來的影響。

脫口秀的進擊

第一季的《脫口秀大會》更像是小劇場內的喜劇表演秀,演員整體表現相對鬆弛。在規則設計上,用兩隊pk的形式讓所有參演選手都坐在舞臺兩側,能夠參與互動、烘托氣氛,演員貼近觀眾,現場互動多,表現力更強,喜劇內容張力更大。

而第二季的規則設計突出個人競技比拼,對於脫口秀演員來說,觀眾組成較為多元。既有臺下觀眾、又有往季表現出色的脫口秀演員,更需要接受四位“評委”的考核和評判,表演狀態難免緊繃。

脫口秀的進擊

此外,從場景設計來看,第一季更加還原喜劇脫口秀表演的舞臺本質,給演員足夠的表演空間。第二季的空間設計層次明顯,中央舞臺與嘉賓區有一定距離,構建出了相對疏遠的人物關係。

缺少浸入式的觀看體驗,觀眾也自然轉變為“評判者”的角色。用冷靜的視角來旁觀演員的表演,笑點也容易“被迫提高”。面對這樣的大考,對於脫口秀新人來說會不會來的太早。

脫口秀的進擊

脫口秀的進擊

角色多元,專業解讀主題表演

儘管賽制殘酷,但是節目的核心內容依然不變,“用幽默跟生活和解”一直是節目的創作理念。延續第一季的風格,第二季的主題設置還是以熱點話題為中心,演員通過主題闡述,引發觀眾共鳴。

第一期圍繞“有本事再刷存在感”,“脫口秀女王”思文用獨立女性的視角強調經濟獨立的重要性。第二期以“爸媽我就直說了”為主題,脫口秀新人趙曉卉談到了自己的追星往事。自嘲式的表達,取材於實際生活,也包含了對社會的洞察。

脫口秀的進擊

每位演員的風格迥異,表演節奏也差異明顯,卡姆是極強的美式喜劇表演風格,顏怡顏悅上演了相對書面化的雙胞胎脫口秀,昌叔梓浩的漫才表演拓展了喜劇表演形式。

在每段表演之間,由李誕承擔起主持人的角色,把控整場節奏,帶動話題討論。領笑員和陪笑員的設計在烘托氣氛的同時,也增加了專業的點評,用多維視角共同解讀脫口秀的表演。

脫口秀的進擊

于謙憑藉多年的相聲表演經驗,給脫口秀演員提出實質性的建議,直言練習相聲的貫口將會改善呼蘭的氣息問題。另外,他也對漫才等喜劇形式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強調喜劇表演需要尊重漢語言表達的規律。

除了領笑員的點評外,每期特邀嘉賓也對現場氛圍和節目效果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陪笑員”不僅需要在選手競演期間參與話題討論,還需要在選手之後登臺表演一段脫口秀。

脫口秀的進擊

第一期的馬東、第二期的Ella,他們的差異個性給節目帶來不同的綜藝效果。馬東作為語言工作者,對語言的嚴格把控讓“陪笑員”的角色過於理智客觀,在脫口秀表演時表現相對冷靜,互動性也相對較弱。

而作為嘉賓的Ella能夠在節目中強化互動感,主動參與話題討論,製造綜藝效果,最後的脫口秀表演也相對出色。所以人物的選擇、角色的搭配還是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節目的爆笑體驗。

脫口秀的進擊

新人的試煉場,脫口秀的進擊路

李誕在第一期節目開場時就提到,當下脫口秀文化的存在感還是較低。儘管笑果文化也在不斷致力於推廣脫口秀的線下演出,但是素人的影響力、大眾對脫口秀的認知和接受程度依然有限,所以培養脫口秀新星依舊是漫長且艱難的過程。

脫口秀的進擊

脫口秀表演更加強調選手的個人色彩,形成明確的語言風格才是突出重圍、被大眾記住的關鍵。對於業餘的脫口秀演員來說,更需要不斷地上臺演出,打磨劇本強化技巧,才能出奇制勝。

從目前的參賽選手來看,第一季的多名卡司已經不再參與表演,池子退居“演員管理員”,“脫口秀大王”龐博在殘酷開放麥環節暫時沒能贏得登臺表演的機會。所以《脫口秀大會2》也可以看作是脫口秀新人的試煉場。

脫口秀的進擊

俱樂部負責人皮球、雙胞胎姐妹顏怡顏悅、車間技工趙曉卉,新面孔的出現給脫口秀的舞臺增添了不少的新鮮感,但是由於舞臺經驗較少,語言表達缺少專業訓練,所以在表演上還是有所欠缺。

對於這些脫口秀新人來說,尋找自我的語言風格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既需要針對氣口、語速、情緒加強專業訓練,也需要通過更多的舞臺表演積累經驗。而頂級的表演都是相通的,即語言的流暢表達應該讓觀眾看不到太多的技巧。

脫口秀的進擊

脫口秀相對於相聲、小品等喜劇形式來說,劇本的創作是表演的關鍵。這就要求演員在表演中進行自我價值觀的傳遞。作為一檔語言類綜藝節目,除了演員的個人魅力之外,真正能引起廣泛傳播的正是那些具有明確觀點和嚴謹邏輯的金句,快速精準,引發共鳴。

至於本土脫口秀的發展,在上週末的2019中國綜藝峰會的總導演論壇上,笑果文化聯合創始人賀曉曦說到,脫口秀屬於喜劇這一大範疇,而喜劇對於大眾來說是一種剛需,在喜劇中表達對世界的觀察同樣也是,所以脫口秀這一品類需要做的就是不斷提高競爭的門檻,持續完成積累,脫口秀的未來還是值得期待的。

依託於騰訊視頻的垂直內容佈局,《脫口秀大會2》順應網絡環境發展進行了內容變革,讓大眾看到了網絡綜藝傳播脫口秀文化的決心。冷眼君期待《脫口秀大會2》能夠輸出更多優秀的喜劇人才,也希望脫口秀新星真正能進入大眾視野,破圈成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