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中騙局血本無歸,常見投資騙局形式揭祕'

"

儘管監管在不斷朝著保護投資者的方向發展,但總有一些陰暗的操作者,設置陷阱和使用手段來操縱不知情的投資者。因此,經驗不足的投資者很可能被那些無監管和欺騙性平臺,以及其他所謂的行業專業人士蓄意盯上,所以在將資金交給任何一方之前,始終需要保持警惕並進行徹底地調查。

"

儘管監管在不斷朝著保護投資者的方向發展,但總有一些陰暗的操作者,設置陷阱和使用手段來操縱不知情的投資者。因此,經驗不足的投資者很可能被那些無監管和欺騙性平臺,以及其他所謂的行業專業人士蓄意盯上,所以在將資金交給任何一方之前,始終需要保持警惕並進行徹底地調查。

踩中騙局血本無歸,常見投資騙局形式揭祕


下面為大家列舉了幾種投資騙局,希望大家在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保持警惕。

1、高息回報背後的“龐氏騙局”

“年化收益率40%,保本保息,安全無憂”高收益、低風險是大部分P2P平臺吸引投資者的利器,然而,如此“高息”卻是高危警報。對借款人來說,顯然無法承受如此高額的付息成本,所以高額回報的窟窿只有通過平臺不斷下發新標來圈進資金。新投資者的錢被用來支付老投資者的利息和短期回報,以製造賺錢效應,吸引更多客戶。而當最終資金鍊斷裂,最下線的投資者成了“兜底者”,經濟損失無法挽回。

2、“天天分紅”受騙者眾多

“天天分紅”是時下最為流行的理財詐騙模式之一,平臺號稱用戶只需要投入少量的錢,就能讓資金在數十天內翻2-3倍,並且每天發放“收益”。當用戶看到有利可圖,選擇追加投資,這時平臺會按期發放幾天“收益”,等待更大筆的投資追加;如果沒有追加,也會很快讓其賬戶密碼失效,無法獲取本金。最後結果可想而知,當追加投資越來越多,也就到了平臺人去樓空之時了。

3、假冒借款人,偽造借款合同

還有一種假相,利用真實的企業及個人信息虛設借款標,讓人防不勝防。你能在網站看到清楚的借款人信息、借款金額、期限,然而當這位“借款人”被問及相關借款申請時,卻是一頭霧水。而這正是一些網站玩的偽造借款合同的花樣。

4、有海外背景的未必靠譜

英國血統、海外註冊、愛心帶頭人……這些金字招牌未必靠譜。聲稱擁有“投資基金管理總值百億英鎊、會員人數超過百萬”規模,然而直到網站關閉的那一刻,投資者才覺醒,月息45%的理財產品並非“幸運”降臨,反而使得資產化為烏有。騙子想盡辦法包裝自己,令你上當!

5、 高大上的招牌純屬捏造

“工信部認證”、“與央行合作”、“上市公司旗下”……如果說高收益平臺以利益誘人,那這些高大上的招牌則打的是“安心牌”,但實際上,很多平臺的資質都是偽造的。投資者要小心辨別,無論平臺的背景是什麼,這些平臺是否持有正規牌照才是關鍵所在。

6、投資“原始股”,竹籃打水一場空

一些企業利用地方性的企業股權掛牌轉讓市場,如Q板、E板掛牌的幌子,冒充上市公司發售“原始股”,以高額的收益作為誘餌,導致投資者利益受損。

7、 信用卡提額

“您的信用記錄良好,我行將為您提高信用額度”。接到這樣的電話,一定很開心吧?不過,冷靜一下,不少騙子正是利用這種心理冒充銀行客服人員致電、或是短信給信用卡持卡人,接著就會套取你的卡號、身份證號碼、卡片的有效期、背後最重要的CVV2碼……掌握了這些信息,騙子們就會用你的信用卡在網上大肆消費。

8、大額信用卡幫你辦

代辦大額信用卡的騙局,以能夠無條件代辦為誘餌,讓消費者把自己的個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複印件、家庭住址、工作單位等信息發給他,等辦下來以後再收錢。其實,犯罪分子通常是通過這種方式,把消費者的個人信息騙到手或者是整理後賣給其他機構賺錢,或是利用這些資料去申請信用卡。申請人信息寫的是持卡人,但是郵寄地址和聯繫電話卻寫的是犯罪分子的,這樣信用卡下來後,領到卡的實際上是犯罪分子。

近年來,從眾籌到P2P,各種非法集資暴雷不斷,在此提醒廣大投資者,不能盲目聽信宣傳,投資認準正規持牌金融機構,謹慎選擇,將風險降至最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