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蛇口分拆資產上市 轉型緩慢資本化運作提速

本報記者 翁榕濤 童海華 廣州報道

在深圳擁有大量優質資產的“地主”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001979.SZ,以下簡稱“招商蛇口”),近期擬開展旗下持有型物業的資本化運作。

6月13日有報道指出,招商局蛇口擬分拆資產,計劃今年底至明年初以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形式赴港掛牌,集資不少於5億美元(約39億港元)。《中國經營報》記者就此事向招商蛇口相關負責人求證,對方表示公司一直都在研究持有型物業的多種資本途徑,但目前還沒有實質性方案。

隨著國家相關政策持續調控,房地產行業正在從傳統產銷模式向金融深化模式轉變,資產證券化(ABS)產品創新持續加速。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6月底,中國香港、新加坡資本市場上分別有5只、11只REITs共持有76處中國內地物業,部分已發行的境外REITs資產收益表現良好,累計投資回報率高於香港恆生指數。

1. 首次試水REITs上市

為了應對融資渠道不足的問題,內地房企開啟在海外市場發行投資性產品進行籌資的探索之路。此前,REITs產品以投資門檻低、分紅比例高以及流動性強等優勢吸引了國內投資者的目光。

與香港資本市場有成熟的REITs產品發行機制不同,由於尚未推出嚴格意義上的REITs相關法律法規,目前內地資本市場上仍未有公募型REITs產品,已經在內地市場發行的產品均是類REITs產品,不能直接上市流通。

香港REITs產品是以信託方式組成,主要是基於房地產項目的集體投資計劃,基金旨在向持有人提供來自房地產物業的租金收入回報,目前香港資本市場已發行11只REITs產品,其中有7只規模超過10億美元,主要有領展房產基金(00823.HK)、越秀房產基金(00405.HK)以及陽光房產基金(00435.HK)等。

領展房產基金作為首家在港上市的REITs,自2005年以來,逐漸成長為亞洲規模最大、以全球零售物業為主的最大規模REITs,市值超過260億美元,旗下物業涵蓋零售設施、停車場和辦公室,過去五年漲幅超過148%,2018年以來上漲超過39%,業績表現不俗。

招商蛇口首次採用REITs形式赴港上市的原因可能與其資產結構也有關聯。財報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招商蛇口擁有的投資性物業總可出租面積從239.11萬平方米增至311.74萬平方米,業態包括公寓、住宅、別墅、寫字樓、廠房、商鋪及商業中心等;報告期內,公司實現出租收入24.92億元,同比增加10%,總體出租率達83%;2018年末公司在深圳以及北京等地擁有酒店客房1684套,酒店收入7.5億元。

同策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宏偉向記者分析:“招商蛇口將運營類資產分拆上市,首先要具備運營情況良好的條件,看過去至少3年時間工業園、寫字樓等資產的現金流和營業收入情況,招商蛇口做這種資產證券化的嘗試,其實是把沉澱的資產‘盤活’,能夠實現對持有型物業的退出,然後把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新的項目,或者提升內部管理和配套等。”

香港證監會在《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守則》(以下簡稱“《守則》”)中要求,REITs只能投資可產生定期租金收入的房地產項目,如購物中心、辦公樓、酒店及服務式公寓等;禁止投資空置土地、從事或參與物業開發活動;並要求稅後90%收入以定期股息形式分派給持有人。

從《守則》條款來看,香港REITs在資金運作上對資產結構、投資標的持有年限及負債比率要求比美國、日本以及新加坡等國家嚴格。比如在資產負債上,《守則》第七章第九款要求,香港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可以為投資進行借款,借款比例不得超過基金資產總值的45%,同時需要詳盡披露限額和最高借款額。美國、日本在此方面並沒有做出法律限制。

目前招商蛇口的主要資產組合雖然名義上是工業園,但這些工業園實際上是以寫字樓形式在招商運營。高力諮詢服務部華南區董事陳厚橋向記者分析,從發行REITs的環境看,工業/物流地產信託基金主要集中在新加坡、日本;而相比之下,自2005年領展房產基金上市以來,香港逐漸成為商業地產REITs集中地。

據瞭解,招商蛇口的持有型物業主要為酒店、寫字樓以及商鋪,其中寫字樓主要分佈在深圳市內,2018年財報顯示,僅在深圳市內關聯企業已經出租的寫字樓就多達33幢,合計收入達13.81億元。

香港REITs產品在2014年前迎來發行高峰,其中有5只產品持有內地物業,但之後一度“遇冷”,再無內地房企成功赴港發行。2014年後香港證監會逐漸放鬆對REITs的監管要求,目的是增加REITs靈活性,提出允許REITs投資發展中物業或從事物業發展活動,以及允許REITs投資金融工具等。

2. “聯姻”央企分拆物業

在準備對持有型物業進行資本化運作的同時,招商蛇口於近期在地產行業的下游——物業公司也進行了資產騰挪。

4月28日晚間,中航善達股份有限公司(000043.SZ,以下簡稱“中航善達”)發佈《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預案》透露,中航善達發行股份購買招商局物業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權的發行價確定是7.9元/股,為定價基準日前60個交易日股票均價的90%。

中航善達的前身為中航地產,在上一輪央企整合中,中航集團開始陸續剝離房地產業務,中航地產的地產資產絕大部分出售給了保利發展,隨後這一平臺的戰略聚焦於物業資產管理業務。目前,A股物業上市公司僅有南都物業及中航善達兩家,其中中航善達總市值最高,為66.96億元,南都物業總市值為25.47億元。

天眼查顯示,中航善達的第一大股東為中航國際,此前招商蛇口已籌劃受讓中航國際持有的中航善達22.35%股份,在資產交易之後,招商物業將成中航善達全資子公司,但中航善達實際控股權將歸屬於招商蛇口,招商物業也得以“借道上市”。

2018年財報顯示,期內中航善達物業營收約38億元,佔總營收約58%,同比增長31%,但其扣非後淨利潤卻虧損1.5億元,且該業務的淨利率只有約4.41%。因此,該公司急需通過快速擴張來提振盈利水平。

至2018年底,中航善達旗下中航物業管理項目523個,管理面積5307萬平方米,中航九方管理商業項目數量15個,管理面積達127萬平方米。同期,招商物業在管物業逾500個,服務面積超7500萬平方米,該公司總資產16.98億元,年營收29.2億元。

克而瑞研究中心的分析報告指出,房企之所以熱衷物業分拆上市,一方面是為了在融資環境收緊的情況下,謀求物管業務更好發展,實現業務規模擴張;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升級原有業務、佈局新業務,從而增加新的利潤增長點。

3. 轉型緩慢頻繁出售資產

在頻繁進行資本化運作的同時,招商蛇口的業績表現卻不盡如人意。根據2019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招商蛇口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3.5億元,同比下降53.7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6.26億元,同比減少55.03%。

招商蛇口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一季度收入下滑是受工程節點鋪排影響,報告期內結轉面積下降,導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公司2019年竣工面積預計將達1000萬平方米,但年度內分佈不均衡,竣工以及結轉量大多集中在下半年。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開始,變賣公司成為招商蛇口投資收益的主要來源,關聯公司頻頻閃現在轉讓資產的接盤方中。

以2019年一季度為例,招商蛇口子公司深圳市樂藝置業有限公司、深圳市商啟置業有限公司增資擴股轉讓51%股權扣稅後產生淨收益22.5億元,為利潤主要來源。

2017年,招商蛇口分別以27.64億元和20.59億元向勝聯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勝聯投資”)出售了高立企業有限公司和長誠企業有限公司,分別獲得了13.86億元和10.32億元的投資收益;2018年招商蛇口完成出售上海招商局大廈、上海招商局廣場及北京招商局大廈3項資產,實現轉讓收益淨額33.11億元。

儘管此前招商蛇口曾提出三大主營業務分別為園區開發行業、房地產行業及郵輪行業,並計劃逐漸轉型“城市及園區綜合開發與運營服務商”,但從資產運作的情況來看,地產行業仍佔營收大頭。2018年財報顯示,招商蛇口的社區開發運營、園區開發運營以及郵輪產業建設運營業務營收分別為786.89億元、90.18億元以及5.6億元,分別佔比89.14%、10.22%以及0.65%。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後盤和林表示,相比地產開發來說,園區營運無疑是一個賺慢錢、幹活費勁的業務模塊。不過,受到房地產調控政策影響,地產公司多元化經營已經成為必選項,招商蛇口也不例外,但最好還是基於地產向社區開發等方面延伸比較好。

(編輯:趙毅 校對:顏京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