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關注中歐貿易爭端:歐議員欲阻中企收購 中國向WTO告歐盟

投資 歐洲 經濟 時政外交 參考消息 2017-03-29

外媒稱,中國21日要求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專家組,審查歐盟在對中國採取反傾銷措施時使用的所謂“替代國”計算方法。

據法新社3月21日報道,在2001年中國加入WTO時,入世議定書規定WTO成員可以將它作為非市場經濟體對待,期限為15年。截至去年年底,這一期限已過,但歐盟仍然選擇維持這一嚴厲規則以保護自己,阻止中國廉價產品湧入歐盟市場。

中國21日提請WTO成立專家組,就它關於歐盟停止使用“替代國”做法的要求作出裁決。“替代國”做法是指以第三國產品價格作為中國產品的比對價格,來確定中國是否以低於市場價的價格傾銷產品。

中國常駐WTO代表21日說:“中國需要尋求WTO爭端解決機構採取行動,以使歐盟糾正其明顯且嚴重違反WTO原則的做法,中方對此感到失望。”

北京此前曾說,拒絕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是西方“隱形保護主義”和“雙重標準”的實例。

報道稱,毫不奇怪,歐盟對這一要求表示反對。歐盟代表21日發表聲明指出,歐盟正在討論是否要改變它對中國非市場經濟地位的分類,並對中國推動和要求成立專家組的決定表示遺憾。

聲明竟稱歐盟“斷定中國的目的其實是為了干涉歐盟的內部立法程序”,“這應該引起所有成員國的嚴重關切”。

雖然歐盟的反對意見暫時阻止了專家組的成立,不過,按照WTO規則,如果中國第二次提出請求,將獲得自動通過。

另據德國《世界報》網站3月21日報道,雖然全球都在討論新貿易壁壘傾向加強,歐洲議會卻對歐盟委員會施加壓力,以便更好地保護歐洲工業不被中國收購。歐洲議會歐洲人民黨黨團貿易政策發言人說:“我們敦促歐盟委員會就如何更好地保護歐洲工業,以使其不被中國投資者可能不公平地收購提出建議。”

21日晚上,一些重要的歐洲議會歐洲人民黨議員提交了相應的議案。議案文本寫道,“如果公共安全和秩序受到威脅,各成員國可以阻止外國直接投資,但國家層面的工具不能保證公平競爭和類似的投資機會”,因此需要歐盟提供“額外保護”。

議員們還要求設立能夠對特別棘手的投資進行“審核、調查和控制”的歐洲外國直接投資委員會。

報道稱,中國企業經常被認為用不符合公平市場價值的超高價格收購外國技術企業。據認為,這些昂貴收購戰略的目標從企業經濟角度得不到解釋,那只是為了讓中國買到技術訣竅。

目前歐洲對這種發展趨勢毫無防備,各國政府只能在公共秩序和安全受到威脅時才能禁止收購。僅僅為了保護技術訣竅是不能拒絕任何收購的。

報道稱,多年來,歐盟與中國一直就全面的投資保護協議進行談判,但目前還看不到談判會成功結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