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方股份溢價178%購虧損公司疑利益輸送 上交所問詢一個月仍未回覆

■本報記者向炎濤矯月

背靠清華,同方股份的業績卻走“下坡路”,2018年38.79億元的虧損更是讓投資者無法接受。

有投資者抱怨:公司3年沒有一家機構調研、沒有一家券商出具研報,概念成百上千,業績卻鉅虧,先後被調出50指數、300指數。這樣的公司還要繼續投資嗎?

同時,還有投資者質疑稱:清華出創新人才嗎?有管理人才嗎?

對於2018年的鉅虧,《證券日報》記者曾致電致函同方股份,公司表示已收到採訪函,但並未回覆。此後,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公司證券部,有工作人員解釋稱:“利潤下滑主要是公司在商用平板、筆記本等方面產品更新換代不是很及時,未來這方面肯定會有相應調整。”

鉅虧源自大額計提減值

上交所質疑是否“洗大澡”

對於2018年的鉅虧,同方股份方面表示,公司下屬的壹人壹本因市場競爭加劇、新產品投放效果不理想,業務進入了下行拐點,出現了收入下滑和虧損,這使得公司對其在期末計提了大額商譽和無形資產減值。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目前互聯網服務與終端仍然是同方股份主要的收入來源,2018年達113億元,佔營業總收入的46%,同比減少15.5%,毛利率下滑了0.85%。2018年,主要從事商務平板、智能手機及行業應用三大產品線研發和銷售的子公司壹人壹本虧損1.5億元。

一位上市公司的註冊會計師向《證券日報》記者分析:“同方股份2018年38.79億元的虧損主要來自於公司對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2018年計提額為36.34億元。”

從公司資產減值準備表中可見,2018年,壞賬減值準備本年計提金額為5.59億元;此外,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本年計提金額增至10.45億元;同時,商譽減值準備增至10.67億元,其中,公司對壹人壹本計提了9.02億元的商譽準備減值。

另外,從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表中可見,被投資單位深圳市華融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融泰)2018年年末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的金額為6.38億元;同時,被投資單位中國醫療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醫療網絡)2018年年末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的金額為7.41億元。

據瞭解,公司於2017年出資約16億元人民幣收購中國醫療網絡27.62%股權。收購當年中國醫療網絡即虧損2.58億港元,2018年,該公司繼續虧損5398萬港元。2017年、2018年,公司分別對中國醫療網絡確認投資損失1330萬元、1276萬元,計提減值準備7793萬元、6.63億元。

上交所要求公司解釋,在中國醫療網絡2017年虧損額遠高於2018年的情形下,在2018年大額計提減值的原因,同時,要求公司解釋大額計提是否存在“洗大澡”的行為。

主業連續3年虧損

盈利子公司轉讓後業績突降

除了上述虧損理由外,上述註冊會計師還向記者分析:“公司主業早已從2016年就開始出現虧損,同方股份2016年至2018年扣非淨利潤已連續3年虧損,分別為-1.35億元、-3410萬元、-42.11億元,此外,公司一直靠投資收益支撐。”

《證券日報》記者回顧同方股份歷年的年報發現,在2016年以前,公司主業盈利情況良好。但是從2016年開始,公司主業的盈利突然出現大幅下滑,扣非後淨利潤報虧1.35億元。直至2018年,公司主業虧損依舊。

那麼,2016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從業績來看,2016年,剔除同比合並範圍變動因素後,主營業務收入為258.21億元,呈穩中有升態勢;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3.02億元,同比增長241.02%。

從上述數據來看,公司業績穩步上升,但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記者發現,2016年,公司實現盈利主要是因為“出售了所持紫光國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光國芯)和龍江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控制性權益”。

上述註冊會計師向《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同方股份2016年主業虧損的主要原因就是紫光國芯的股份被轉讓出去。“從此前年報來看,公司對紫光國芯的收益在營業收入中佔了很大的比重,因此在紫光國芯被轉讓後,對公司的利潤影響較大。”

查閱2015年年報可知,在轉讓前,紫光國芯原名為同方國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方國芯)。該公司在2013年至2015年分別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17億元、10.83億元、12.46億元。2015年,同方國芯實現利潤總額3.96億元,比2014年的3.38億元同比增長17%。

“結合2016年公司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5億元來看,公司終止合併紫光國芯,是公司扣除非經常損益的淨利潤同比大幅下降的主因。”上述註冊會計師如是說。

溢價178%收購虧損公司

被疑涉嫌利益輸送

事實上,同在2016年,同方股份將紫光國芯的股份轉讓出去後,還於同年斥資13.1億元,溢價178%收購華融泰48%股權。

距離收購時的最近一期報表顯示,華融泰虧損5053萬元。收購後,華融泰於2016年至2018年分別虧損1.95億元、2.9億元與2.4億元。截至2018年底,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中,華融泰賬面淨值僅剩餘3.79億元,相比原始投資額縮水71%。此外,2016年至今,公司通過資金拆借、對外投資、捐贈等方式不斷向華融泰提供資金支持。

對此,上交所接連兩次發函問詢同方股份,要求論證收購華融泰是否存在利益輸送、損害上市公司資金安全及相關權益等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關聯交易離不開黃俞這個重要人物。資料顯示,2009年6月份至今,黃俞任華融泰董事長,同時,從2016年5月11日至今,黃俞還擔任公司第七屆董事會副董事長、總裁之職。

從4月24日起至今,上交所已經接連發了兩份問詢函,但時隔一個月之久,公司仍未給予回覆。

目前,公司正處於股權轉讓的關鍵時期,而對於公司與華融泰關聯交易問題以及公司總裁黃俞是否會因此調整崗位的問題,前述工作人員表示:“關聯交易問題公司會在回覆函中披露,請關注公告進展。”同時,該人士還表示,黃俞崗位會調整,不過,其調整原因是由於公司實控人變更,而不是外界傳聞的關聯交易問題。

清華控股擬轉讓公司股份

實控人或變更國資委

而就在今年4月份,同方股份發佈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清華控股擬向中核資本轉讓其持有的佔公司總股本21%的股份,轉讓完成後,清華控股通過直接和間接方式仍持有同方股份7.1%股份,中核資本持有同方股份21%股份。中核資本成為同方股份控股股東,公司實際控制人由教育部變更為國資委。

同方股份沒有在公告中給出調整理由。至於此次調整是否與關聯交易有關?相關管理層是否會發生變更?公司證券部一位工作人員解釋稱:“實控人變更主要是因為此前有相關規定,高校不允許持有上市公司,未來管理層肯定會有相應的調整,但目前公司管理層還沒有調整,等股權變更完成後會進行管理層調整。”

當談及未來的規劃時,同方股份表示,公司將進一步推動實施“清理、整頓、瘦身”工作,剝離或處置低效業務資產以及與公司主業關聯度小或已經不符合公司整體戰略發展的產業及業務,回收資金。

“公司目前主營業務主要是節能環保和信息技術等,跟這些不相關的都是非主業,但是具體剝離哪些公司,什麼時候剝離還沒有具體打算。”前述同方股份證券部工作人員如是說。

(策劃向炎濤矯月)

本文源自證券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