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外賣是偽自由的工作,規章制度從不兒戲,領導靠此斂財

跳槽那些事兒 騎行 交通 老郭看見 2019-05-30

送外賣是眾多工作中的一種,覺得這工作體面的人不多,但認真做的人還是會因為工資收入而感到自豪的。有人入職外賣是因為聽說工作自由,然而真相併不是那樣。這裡是講規矩的,該約束外賣員的沒有含糊,甚至沒有半點人情。罰款的理由不少,遲到早退的是三五十的罰,而曠工缺勤則是百元起步了。規章不是兒戲,執行的相當嚴格,罰款金額最高的可抵得3天工資收入,有時候還不一定夠。罰款去向哪裡,沒有賬目的。有外賣員說領導靠此斂財。

送外賣是偽自由的工作,規章制度從不兒戲,領導靠此斂財

外賣運營的配送站點負責人,一般叫"經理"或者"站長",一個站點有一個"一哥",管著手下幾十到上百號外賣員,基本是一群"外賣小哥",女性也有,比例不大,同樣是當"小哥"用的。每天每個站點都會召開晨會,服裝按規定的穿著,說是工服,但是要外賣員自己掏錢買的,包括頭盔和餐箱等。這年頭讓勞動者花錢買工作所需用品的單位不多了,有的也是離職時全額退款的,但是在外買行業裡要收取一定折舊費的。這些在團隊做專送的還好,那些註冊眾包的跑腿者,用具的買受人,當自己不用想轉讓,他人想要也接收不成。興沖沖置辦了裝備,結果兩天下來感覺自己不行,衣服和箱子看著就難受了,成了橫豎礙眼的東西。

晨會的內容或者是分析站點昨天的數據,哪位外賣員超時了,有差評和投訴了,或者誰違反了工作制度了,或者喊喊整齊劃一的口號,內容由平臺統一制定的,並含有指定的場景演練,等等;散會當然是鳥獸散,有外賣員邊走邊嘴巴就冒泡,在心裡不認為開會有什麼作用,倒成了一種約束。

除了晨會還有安全會議,這個應該是重要的,畢竟外賣員在實在的交通人,每天每時都在馬路上騎行,這些騎車掙錢的錢的在自身安全和交通上是需要往腦子裡根植的。然而同樣外賣員還是不以為然,他們騎車匆忙還不是因為配送時間不夠,時間99.9%被商家出餐拖拉給浪費了。事實上外賣行業從開始到至今,在商家出餐遲的問題上始終沒有做一個方案或者考核標準出來,所有出現問題的責任全部壓在外賣員的頭上。有人說平臺明知的問題不解決就是留著處罰撈錢的。

送外賣是偽自由的工作,規章制度從不兒戲,領導靠此斂財

會議是必須要參加的,不參加就兩個字的結果:罰款。論會議效果,所見甚微。會議的名目有幾種,開會過程中又是拍照,又是錄像,弄的挺正規和嚴肅的,然而這樣的開會,不會有先進的外賣員和其他人分享工作經驗的。這是人性決定的,同行冤家,一鍋裡攪勺子,都是競爭的人,徒弟打師傅的多了去了。

平時還有制度要執行,比如在崗時間,開工和收工,跑多少單,高峰期表現如何。外賣員在外面跑著,為不同的人提供服務,表面上自由,其實這個只是相對的。相比與一些工廠等單位,他們只在一個車間或一個場所裡工作。

其實外賣員也是有工作範圍圈子的,也就是站點商圈,跑也在這個裡面,出圈的後果很嚴重,當然是違反了工作要求,兜裡的銀子是捂不住的。按時上下班,在一定範圍內活動,服務質量也有要求。所以送外賣的自由也是"偽自由"。據知情人說,在同一個平臺,同一個商圈裡的兩個站長,一個年薪10多萬,一個年入26萬,差距很大,但是高收入的站長不是做出成績獲得的,而是靠罰款得到的,也只有做的不好才有種種理由去罰外賣員的款。辛苦的工作做著,卻被紅線絆腳。職場需要規範,但是對於外賣的從業者還很遠。

送外賣是偽自由的工作,規章制度從不兒戲,領導靠此斂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