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事不對人!”這句話錯在哪?揭祕贏在職場的6種制勝思維!

跳槽那些事兒 心理學 技術 工程師 平衡木上的魚 2019-04-28

前日與同事午飯期間,小魚聽到了一個八卦。說是一週前銷售團隊的服務助理小夏在隔壁辦公室發生了情緒崩潰的一幕。

在與質量部門主管討論某一個問題的時候,她“哇”的一聲,歇斯底里大喊:

“你們什麼都要我做!”“什麼事都歸我管!出了問題又都來怪我!”

隨即趴在桌子上嚎啕大哭起來。正好在場的都是清一色技術男,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刻嚇一跳,面面相覷一時間手足無措,不知該如何是好。

小夏自己哭了好一會兒終於平靜下來,出去了。

這樣一個平時對同事與客戶均細聲細語的姑娘,到底是什麼事情壓到了她淚腺的閥門,在辦公室裡失控又失態?

“我對事不對人!”這句話錯在哪?揭祕贏在職場的6種制勝思維!

索性深扒了一下,原來小夏負責對接的一個客戶十分難伺候,提出了若干超出公司正常服務範疇的額外要求。而這些既費時又費力的要求都需要質量部門工程師的協助配合。

一方面銷售為了維繫與客戶的長期關係,什麼都應承下來後兩手一攤,把爛攤子推給小夏;

另一方面質量部門又抱怨做這些額外的工作沒有辦法在系統裡創建工單,無法被計入實際工作量,影響績效。另一頭客戶的奪命電話又在聲聲緊逼。

負責其區域的質量主管當著在場所有工程師的面,耿直來了一句:

“你隨隨便便答應客戶不合理的要求就是不對!你把系統問題解決後再來找我。”

這徹底讓處在高壓下的小夏面上也掛不住,情緒也扛不住了。

事後聽說質量主管為自己辯解:“我對事不對人啊!誰知道她就哭了。”這事呢還真沒法說到底是誰的錯。

但這位已經幹了快6年的質量主管永遠掛在嘴邊的“對事不對人”卻讓他與其他各部門的合作一直都不那麼順暢。然後,他的上司上週五升職了,這個空缺卻讓剛入職2年的另一位主管接任了。

“對事不對人”的思維在小魚看來是職場上的大忌。思維決定行為,行為導致結果。那麼要想在職場上步步為贏,到底需要具備哪些制勝思維呢?

“我對事不對人!”這句話錯在哪?揭祕贏在職場的6種制勝思維!

1 人本思維 Vs 事本思維

小魚在我成功是憑真本事,他成功全靠拼爹和運氣!如何規避自我認知盲區中介紹過,絕大多數人都存在一定的自我認知盲區,主要是由於心理學中的基本歸因謬誤 & 自我服務偏差所致。

基本歸因謬誤是指,在對他人的行為進行歸因的時候,往往傾向於把別人的行為歸為其內在因素導致,而低估外部情境因素的影響。

自我服務偏差是指,人們傾向於把別人的成功和自己的失敗歸因於外部因素,而把別人的失敗和自己的成功歸因於內部因素 。

簡言之,每個人內心深處都無法接受自己被別人否定、被他人打敗、做錯了事、責任在自己的現實,即便這是個事實。正因如此,人們才需要不斷的剖析自我,修煉客觀理性看待人與事的認知能力,達到不斷自我提升的目的。

“我對事不對人!”這句話錯在哪?揭祕贏在職場的6種制勝思維!

問題來了,絕大多數人沒這麼快修成正果。因此,這一套拳法可以用來嚴以律己,但絕不要想著也嚴以待人。

換言之,在我們的生活與工作中,對自己提出高標準高要求,時刻自省難能可貴;但在與他人合作時卻應牢記“對人不對事”、“以人為本”

人人都喜歡對自己表現出親切友善、行事風格相近、有相似價值觀與愛好,特別是還時不時對自己讚美有加的人。以貌取人、以偏概全、愛屋及烏,都是無法短時間改變的人性。

既然90%的人都是普通人,那麼我們在真正做事之前尊重、或者利用這樣的人性。

把塑造良好的人際關係作為良性合作關係的開端;在多次合作過程中對他人加以不偏離原則的額外支持與包容,將對方的情感賬戶填滿,待將來作交換。

如果具備了“人本思維”,先聚焦人,再著手事,相必上述質量經理在跨部門的合作中會更加遊刃有餘,也不會輕易丟掉本來唾手可得的升職機會。

“我對事不對人!”這句話錯在哪?揭祕贏在職場的6種制勝思維!

2 目標思維 & 全局思維

Vs 當下思維 & 本職思維

不少職場人、包括大學生們,初入社會與職場難免抱有一種謙卑心態。說的好聽一點,叫做強烈的學習意識,看著什麼都想學,又生怕學不好,反正多多益善就對了。

於是在言行中也自然流露出這樣的話語。

面試中會說:“我會多多學習相關業務知識,與公司共同成長。”被初次交代任務時會講:“我會好好跟著某某學習,爭取把它順利完成!”

殊不知這樣的表述一出,老闆心裡就要皺起眉頭:“我招你是來做事解決問題的,不是來學習的。想上學,請付學費。”

“我對事不對人!”這句話錯在哪?揭祕贏在職場的6種制勝思維!

無獨有偶,小魚最近在覆盤團隊成員們的職業規劃數據時,發現許多員工在Career Aspiration一欄寫上了“我要學習什麼什麼領域知識”,卻沒有填寫明確的中長期目標職位。

這種以學習為目的的思維其實是一種“當下”思維,只泛泛認識到自身當下的知識技能有所欠缺,而非聚焦遠期目標的達成。只關注目前的本職工作,而沒有為將來的長遠職業目標做知識與能力的針對性準備。

換句話說,知道自己可以學什麼,但不知道自己應該先學什麼,為什麼要學

學習只是達成目標的手段,而非目標本身。小魚在王思聰打響英語保衛戰:你的學習姿勢至今停留在發誓階段嗎?中講述過如何持續有效的學習的步驟,其中最後不可或缺的一步是及時轉化學習成果與持續輸出。

而在職場中首先得瞄準目標在哪,再來倒推需要通過哪些手段(包括學習)才能達成目標。這一點在職業發展的道路上尤為重要。

再次強調,知識本身無法帶來財富,只有轉化為技能、思維、與能力才有可能。

“我對事不對人!”這句話錯在哪?揭祕贏在職場的6種制勝思維!

3 結果思維 & 野蠻思維

Vs 過程思維 & 完美思維

如果說生活中,我們追求每一刻的體驗,追求完美均是各人的自由;那麼工作中,結果大於過程,這應該是人人皆知的鐵律了。

跟老闆溝通工作,永遠先講結果,後講過程。最理想的示範是:

老闆,這件事已經在某某天圓滿完成,取得了多少多少數據的增長,得到了多麼多麼好的反饋。雖然在期間遇到了什麼什麼困難,但通過我的努力,某某的協助與支持,最終還是解決了問題。

可千萬不要一上來說細節,長篇大論一番之後還是沒有老闆想聽的結果,這就屬於無效溝通。老闆只要結果是種聚焦目標而產生的野蠻思維,對他們來說,任何沒有結果的溝通都是耍流氓。

換句話講,就是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再加一句,不管是野蠻的抓到還是溫柔的抓到。

對我們自己推進每一個任務來說,我們也需要時刻關注溝通的目的,也就是交付結果,或為交付結果達成的共識。

而在現實中,堅守“完美主義”的員工通常會為工作中實際上佔比微小部分的瑕疵而困惑。這就完全忽略了小魚在職場小白如何5分鐘逆襲老油條:沒人再肯花時間教你的5大管理工具介紹的與優先級密切相關的“二八定律”。

“我對事不對人!”這句話錯在哪?揭祕贏在職場的6種制勝思維!

比較典型的現象有:

下意識的放大瑕疵對整個任務結果的影響;誇大瑕疵與問題帶來的額外工作量;渲染該瑕疵與問題對自己完成任務產生的阻礙。

而每當員工如此向我解釋為什麼會受影響時,我都會問一句:“與這個問題相關的Volume多少?佔總量的多少?

不等我再次發問,習慣了被我反問的員工已經開始自問自答:“大概也就每天10個以內,佔比很小,應該影響不大。”久而久之,他們已經不再為此類數目極其微小,可吸收的風險而停滯不前。

除卻貨真價實的極端強迫症患者,大多數的完美主義亦與缺乏全局思維、缺少對目標、結果的聚焦有關。

這本不是個完美的世界,也不存在完美的公司,更沒有完美的人。因此,對於職場上的每一項任務,做成比做完美更緊要。

“我對事不對人!”這句話錯在哪?揭祕贏在職場的6種制勝思維!

4 借力思維 Vs 擁有思維

小魚清楚的記得攻讀研究生期間有一門管理課程,專門研究SME(中小企業)的特點與趨勢。裡面詳細的分析了中小企業與傳統大型企業的區別。

其中最大的一點就是關於Ownership的解讀。其理念是:

但凡是關乎核心競爭力的資產,企業必須牢牢擁有;所有一切非核心的東西,都可以租賃、借用、外包。

唯有如此,才能既能夠最小成本的把握住公司的核心資產,又能夠保持公司適應外部動態變化、緊跟趨勢的靈敏度。

雖然當時聽來仍然一知半解,但當踏入真實的商業世界,會發現這真是一條有用的法則。賺錢、創業、職場皆如此。

這裡的借力是個泛指的概念。實際上借的“力”可以包括借勢、借人、借錢、借名、借平臺。借力遠遠比單純賣力的投資回報率要高。

“我對事不對人!”這句話錯在哪?揭祕贏在職場的6種制勝思維!

“富人”一般就比“窮人”擅長借力。通過借,可以獲得信用背書、可以獲得曝光度、獲得知名度、獲得資源、獲得更多的回報。

向銀行貸款買房,可以積累良好的信用記錄,為下次借帶來便利;應聘到風口行業的頭部公司,可以接觸頂端的行業機會與薪酬,為職業發展插上翅膀;借用風控部門對於合規制度的重申,可以拒絕其他同事不合理的要求;藉助公司重大活動與會議的提問時間,可以增加曝光度與在管理層腦中的印象;創業者藉助風投的注資,擴大經營獲得更高的回報。

有人喜歡擁有,習慣擁有,就增加了佔有的成本,缺乏了外部槓桿對結果的正向作用。

回到工作場所,我們也應分清哪些工作屬於有關自身核心競爭力的高價值任務,哪些是相對邊緣任務,不相干任務,對其做相應的刪減、授權與拒絕

這一點又與40歲高圓圓懷孕:“阿爾卑斯山時間策略”助你從容規劃工作與人生中時間管理四象限不謀而合。

希望以上的人本思維、目標思維、全局思維、結果思維、野蠻思維與借力思維這6大思維能夠幫助到大家更好的聚焦職業目標、工作目標,用最高效省力的方式實現職場上的彎道超車!

“我對事不對人!”這句話錯在哪?揭祕贏在職場的6種制勝思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