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思維VS打工思維(深度好文)'

"

菲茨傑拉德曾經寫過:「每天早晨醒來,眼前的這個世界都充滿了無法言喻的傲視萬物、壯懷激烈的意味。」

少年人嘛,從來不缺理想、信念、才氣,只是在通往自我成就之路上會遇到阻礙。

每一個年輕人都期盼自己成為不一樣的煙火,他們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他們會不解為什麼成年人的世界如此複雜曲折。

但講真,其實也並不是所有的成年人都面目可憎。只是他們會告訴你,甭管你多才華橫溢,如果你不能克服自己的孩子氣。別人拿到 100 分的時候,你就只能拿到一個大大的剛好及格。

1

你想的:沒有功勞還有苦勞

你老闆想的:一切都是結果導向

"

菲茨傑拉德曾經寫過:「每天早晨醒來,眼前的這個世界都充滿了無法言喻的傲視萬物、壯懷激烈的意味。」

少年人嘛,從來不缺理想、信念、才氣,只是在通往自我成就之路上會遇到阻礙。

每一個年輕人都期盼自己成為不一樣的煙火,他們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他們會不解為什麼成年人的世界如此複雜曲折。

但講真,其實也並不是所有的成年人都面目可憎。只是他們會告訴你,甭管你多才華橫溢,如果你不能克服自己的孩子氣。別人拿到 100 分的時候,你就只能拿到一個大大的剛好及格。

1

你想的:沒有功勞還有苦勞

你老闆想的:一切都是結果導向

老闆思維VS打工思維(深度好文)

「書山有路勤為徑」的想法是沒有辦法在職場上為你開疆闢土的。學生時代我們目標單一,為了升學玩命讀書,反正跟隨眾人大方向總是錯不了。

但是,如果一份工作做到最後你只剩下疲勞,那基本離走人不遠了。因為你沒有掌握正確的工作方法,不能夠合理地安排時間,甚至勤奮都沒勤到點子上。

真正的 point 應該在於,工作也是需要邏輯的。探究任務背後的剛性需求才是根本所在,這就是「做了」和「做到」的區別。

「老闆要求一個活動邀請到 100 位參與者,我吭哧吭哧不吃不喝發出去幾百封邀請函。最後僅僅收到個位數的回覆,這件事能怪我嗎?」

答案就是:「不怪你還能怪誰呢?」

有沒有考慮到參與者的剛需?他們為什麼要來參加你的活動?如何讓參與者和組織者達到雙贏?為什麼你認為你的活動棒呆,然而回復寥寥?有沒有合作方可以更高效地和你一拍即合?

思考問題靠的是頭腦,執行任務靠的是手段。

認為「疲勞」是勤奮的代名詞,就像是於小戈在講述職場競爭時所說的一句話:「一切沒有產出的努力,都是浪費資源。」

新手和「不思考」之間不能畫上等號。

2

你想的:我咋知道怎麼辦啊?

你老闆想的:讓老闆做選擇題,而不是問答題。

我們經常碰到一種情況:同老闆溝通方案,他經常一臉生無可戀的表情看著我們,好像在說:「這種決定難道要我做嗎?」

而我們卻無辜地想:「我們怎麼敢做決定?」

沒錯,有些事情你是不知道怎麼處理更好,但並不代表你就啥都不用幹了。

你要做的應當是提供各種方案,並陳述你的判斷以及原因。

同樣是裝修辦公室,A 跑去問:「老闆,你想裝修成什麼樣的?」

B 卻能夠說:

「老闆,這裡有幾種風格可供挑選,比如地中海風格、小清新風格、霸道總裁風格、KTV 酷炫風格。之所以提供這幾種方案,原因是預算、風格匹配、實用性……」

如果你是老闆,這兩種員工,你覺得誰更好?

"

菲茨傑拉德曾經寫過:「每天早晨醒來,眼前的這個世界都充滿了無法言喻的傲視萬物、壯懷激烈的意味。」

少年人嘛,從來不缺理想、信念、才氣,只是在通往自我成就之路上會遇到阻礙。

每一個年輕人都期盼自己成為不一樣的煙火,他們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他們會不解為什麼成年人的世界如此複雜曲折。

但講真,其實也並不是所有的成年人都面目可憎。只是他們會告訴你,甭管你多才華橫溢,如果你不能克服自己的孩子氣。別人拿到 100 分的時候,你就只能拿到一個大大的剛好及格。

1

你想的:沒有功勞還有苦勞

你老闆想的:一切都是結果導向

老闆思維VS打工思維(深度好文)

「書山有路勤為徑」的想法是沒有辦法在職場上為你開疆闢土的。學生時代我們目標單一,為了升學玩命讀書,反正跟隨眾人大方向總是錯不了。

但是,如果一份工作做到最後你只剩下疲勞,那基本離走人不遠了。因為你沒有掌握正確的工作方法,不能夠合理地安排時間,甚至勤奮都沒勤到點子上。

真正的 point 應該在於,工作也是需要邏輯的。探究任務背後的剛性需求才是根本所在,這就是「做了」和「做到」的區別。

「老闆要求一個活動邀請到 100 位參與者,我吭哧吭哧不吃不喝發出去幾百封邀請函。最後僅僅收到個位數的回覆,這件事能怪我嗎?」

答案就是:「不怪你還能怪誰呢?」

有沒有考慮到參與者的剛需?他們為什麼要來參加你的活動?如何讓參與者和組織者達到雙贏?為什麼你認為你的活動棒呆,然而回復寥寥?有沒有合作方可以更高效地和你一拍即合?

思考問題靠的是頭腦,執行任務靠的是手段。

認為「疲勞」是勤奮的代名詞,就像是於小戈在講述職場競爭時所說的一句話:「一切沒有產出的努力,都是浪費資源。」

新手和「不思考」之間不能畫上等號。

2

你想的:我咋知道怎麼辦啊?

你老闆想的:讓老闆做選擇題,而不是問答題。

我們經常碰到一種情況:同老闆溝通方案,他經常一臉生無可戀的表情看著我們,好像在說:「這種決定難道要我做嗎?」

而我們卻無辜地想:「我們怎麼敢做決定?」

沒錯,有些事情你是不知道怎麼處理更好,但並不代表你就啥都不用幹了。

你要做的應當是提供各種方案,並陳述你的判斷以及原因。

同樣是裝修辦公室,A 跑去問:「老闆,你想裝修成什麼樣的?」

B 卻能夠說:

「老闆,這裡有幾種風格可供挑選,比如地中海風格、小清新風格、霸道總裁風格、KTV 酷炫風格。之所以提供這幾種方案,原因是預算、風格匹配、實用性……」

如果你是老闆,這兩種員工,你覺得誰更好?

老闆思維VS打工思維(深度好文)

員工要懂得幫助老闆減少時間浪費,篩選備用方案。封閉式的問題永遠比開放式的問題省時的多。

成為企業員工,要儘量幫助上司減少思考成本,專注攻克主線任務。

不然他為什麼要請幫手來完成工作呢?

3

你想的:不懂咋還不能問了?

你老闆想的:這裡不是學校。

我們總覺得:「伸手不打笑臉人。」只要自己帶著笑和溫暖請教別人,人家總不可能會拒絕我們。

是的,沒錯,一般人都不會拒絕你,但是會煩你。如果養成了一種求助慣性那會更加可怕。

如果你不理解,我們換一個學生時代的例子:

你學習超級好,身邊坐著一個學習比較差的孩子。性格好,但是每次都愛跑來問你。有時候還一臉愁容:「不好意思打擾你了,但是我還是想問一下……以後還請多多指教!」

是不是覺得一兩次沒什麼?那把這種情況乘以 10 次甚至更多呢?

尤其是現在的社會,整體節奏加快,再有誠意的請教都需要他人騰出自己的工作時間來幫你。時間一長,只會讓人懷疑你的學習和觀察能力。

一開始有「老司機」帶你上路,但你要不要自己多想想辦法加速自己成長的時間呢?

職場新人始終要學會獨立解決問題。

喬布斯說過:「優秀的員工只要告訴他要做什麼事,要什麼效果,他就會想辦法搞定。」

"

菲茨傑拉德曾經寫過:「每天早晨醒來,眼前的這個世界都充滿了無法言喻的傲視萬物、壯懷激烈的意味。」

少年人嘛,從來不缺理想、信念、才氣,只是在通往自我成就之路上會遇到阻礙。

每一個年輕人都期盼自己成為不一樣的煙火,他們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他們會不解為什麼成年人的世界如此複雜曲折。

但講真,其實也並不是所有的成年人都面目可憎。只是他們會告訴你,甭管你多才華橫溢,如果你不能克服自己的孩子氣。別人拿到 100 分的時候,你就只能拿到一個大大的剛好及格。

1

你想的:沒有功勞還有苦勞

你老闆想的:一切都是結果導向

老闆思維VS打工思維(深度好文)

「書山有路勤為徑」的想法是沒有辦法在職場上為你開疆闢土的。學生時代我們目標單一,為了升學玩命讀書,反正跟隨眾人大方向總是錯不了。

但是,如果一份工作做到最後你只剩下疲勞,那基本離走人不遠了。因為你沒有掌握正確的工作方法,不能夠合理地安排時間,甚至勤奮都沒勤到點子上。

真正的 point 應該在於,工作也是需要邏輯的。探究任務背後的剛性需求才是根本所在,這就是「做了」和「做到」的區別。

「老闆要求一個活動邀請到 100 位參與者,我吭哧吭哧不吃不喝發出去幾百封邀請函。最後僅僅收到個位數的回覆,這件事能怪我嗎?」

答案就是:「不怪你還能怪誰呢?」

有沒有考慮到參與者的剛需?他們為什麼要來參加你的活動?如何讓參與者和組織者達到雙贏?為什麼你認為你的活動棒呆,然而回復寥寥?有沒有合作方可以更高效地和你一拍即合?

思考問題靠的是頭腦,執行任務靠的是手段。

認為「疲勞」是勤奮的代名詞,就像是於小戈在講述職場競爭時所說的一句話:「一切沒有產出的努力,都是浪費資源。」

新手和「不思考」之間不能畫上等號。

2

你想的:我咋知道怎麼辦啊?

你老闆想的:讓老闆做選擇題,而不是問答題。

我們經常碰到一種情況:同老闆溝通方案,他經常一臉生無可戀的表情看著我們,好像在說:「這種決定難道要我做嗎?」

而我們卻無辜地想:「我們怎麼敢做決定?」

沒錯,有些事情你是不知道怎麼處理更好,但並不代表你就啥都不用幹了。

你要做的應當是提供各種方案,並陳述你的判斷以及原因。

同樣是裝修辦公室,A 跑去問:「老闆,你想裝修成什麼樣的?」

B 卻能夠說:

「老闆,這裡有幾種風格可供挑選,比如地中海風格、小清新風格、霸道總裁風格、KTV 酷炫風格。之所以提供這幾種方案,原因是預算、風格匹配、實用性……」

如果你是老闆,這兩種員工,你覺得誰更好?

老闆思維VS打工思維(深度好文)

員工要懂得幫助老闆減少時間浪費,篩選備用方案。封閉式的問題永遠比開放式的問題省時的多。

成為企業員工,要儘量幫助上司減少思考成本,專注攻克主線任務。

不然他為什麼要請幫手來完成工作呢?

3

你想的:不懂咋還不能問了?

你老闆想的:這裡不是學校。

我們總覺得:「伸手不打笑臉人。」只要自己帶著笑和溫暖請教別人,人家總不可能會拒絕我們。

是的,沒錯,一般人都不會拒絕你,但是會煩你。如果養成了一種求助慣性那會更加可怕。

如果你不理解,我們換一個學生時代的例子:

你學習超級好,身邊坐著一個學習比較差的孩子。性格好,但是每次都愛跑來問你。有時候還一臉愁容:「不好意思打擾你了,但是我還是想問一下……以後還請多多指教!」

是不是覺得一兩次沒什麼?那把這種情況乘以 10 次甚至更多呢?

尤其是現在的社會,整體節奏加快,再有誠意的請教都需要他人騰出自己的工作時間來幫你。時間一長,只會讓人懷疑你的學習和觀察能力。

一開始有「老司機」帶你上路,但你要不要自己多想想辦法加速自己成長的時間呢?

職場新人始終要學會獨立解決問題。

喬布斯說過:「優秀的員工只要告訴他要做什麼事,要什麼效果,他就會想辦法搞定。」

老闆思維VS打工思維(深度好文)

同理,越是出色的人,越是善於在條件缺乏的情況下將事情做好。

不懂的事情學會自己解決,獨立思考。如果你的腦細胞真的山窮水盡了,再去求助別人。

4

你想的:為什麼我老要參加無聊的 social?

你老闆想的:交際圈的重要性堪比專業技能。

Facebook 的一位工程師聊起自己的職場交友觀的時候曾說: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覺得自己之前競賽、程序比別人寫得快那麼一點,於是就可以不在乎圈子和關係。到了最後我才意識到,當一個工程師做到了上面的級別,你代碼能力的重要程度會指數型下降。」

很簡單,職場裡的交際哲學就是人的哲學。

比如各類團建……年輕人們容易覺得只要是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做了就好像人格被粉碎了一樣。

從大學時代被人拉去講座花式填坑開始,年輕人就厭倦了各種自己不感興趣的團建場合。

但是自我的交際圈就是煮青蛙的溫水。時間久了,我們會發現自己和各個部門的人溝通逐漸變難。

為什麼呢?因為大家都跟你不熟……

尤其是當我們逐漸開始負責跨部門的交際任務,和同事們打交道的領域慢慢變多。為了提高效率,這個時候,日常團建建立起的瞭解就顯得格外重要。不然,你如何跟上快速推進的工作。

擴大交際圈是一句很簡單的話,相信許多年輕人也能夠理解為什麼要擴大自己的交際圈。

然而第一步,就是答應去你們公司的下一次團建吧。

5

你想的:累了煩了,還不讓叨叨兩句?

你老闆想的:沒人喜歡負能量爆棚的人。

任何團隊中,負能量的傳播者都是讓人討厭的存在。

尤其是這些人會分散在辦公室的各個角落,他們就像是散發著黑色煙氣的小鬼兒,一直向團隊傳達負面信息。

比如在微信群裡吐槽兩句:「我的媽呀,我真的要做不完了。」「這活兒太多了!簡直了。」

"

菲茨傑拉德曾經寫過:「每天早晨醒來,眼前的這個世界都充滿了無法言喻的傲視萬物、壯懷激烈的意味。」

少年人嘛,從來不缺理想、信念、才氣,只是在通往自我成就之路上會遇到阻礙。

每一個年輕人都期盼自己成為不一樣的煙火,他們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他們會不解為什麼成年人的世界如此複雜曲折。

但講真,其實也並不是所有的成年人都面目可憎。只是他們會告訴你,甭管你多才華橫溢,如果你不能克服自己的孩子氣。別人拿到 100 分的時候,你就只能拿到一個大大的剛好及格。

1

你想的:沒有功勞還有苦勞

你老闆想的:一切都是結果導向

老闆思維VS打工思維(深度好文)

「書山有路勤為徑」的想法是沒有辦法在職場上為你開疆闢土的。學生時代我們目標單一,為了升學玩命讀書,反正跟隨眾人大方向總是錯不了。

但是,如果一份工作做到最後你只剩下疲勞,那基本離走人不遠了。因為你沒有掌握正確的工作方法,不能夠合理地安排時間,甚至勤奮都沒勤到點子上。

真正的 point 應該在於,工作也是需要邏輯的。探究任務背後的剛性需求才是根本所在,這就是「做了」和「做到」的區別。

「老闆要求一個活動邀請到 100 位參與者,我吭哧吭哧不吃不喝發出去幾百封邀請函。最後僅僅收到個位數的回覆,這件事能怪我嗎?」

答案就是:「不怪你還能怪誰呢?」

有沒有考慮到參與者的剛需?他們為什麼要來參加你的活動?如何讓參與者和組織者達到雙贏?為什麼你認為你的活動棒呆,然而回復寥寥?有沒有合作方可以更高效地和你一拍即合?

思考問題靠的是頭腦,執行任務靠的是手段。

認為「疲勞」是勤奮的代名詞,就像是於小戈在講述職場競爭時所說的一句話:「一切沒有產出的努力,都是浪費資源。」

新手和「不思考」之間不能畫上等號。

2

你想的:我咋知道怎麼辦啊?

你老闆想的:讓老闆做選擇題,而不是問答題。

我們經常碰到一種情況:同老闆溝通方案,他經常一臉生無可戀的表情看著我們,好像在說:「這種決定難道要我做嗎?」

而我們卻無辜地想:「我們怎麼敢做決定?」

沒錯,有些事情你是不知道怎麼處理更好,但並不代表你就啥都不用幹了。

你要做的應當是提供各種方案,並陳述你的判斷以及原因。

同樣是裝修辦公室,A 跑去問:「老闆,你想裝修成什麼樣的?」

B 卻能夠說:

「老闆,這裡有幾種風格可供挑選,比如地中海風格、小清新風格、霸道總裁風格、KTV 酷炫風格。之所以提供這幾種方案,原因是預算、風格匹配、實用性……」

如果你是老闆,這兩種員工,你覺得誰更好?

老闆思維VS打工思維(深度好文)

員工要懂得幫助老闆減少時間浪費,篩選備用方案。封閉式的問題永遠比開放式的問題省時的多。

成為企業員工,要儘量幫助上司減少思考成本,專注攻克主線任務。

不然他為什麼要請幫手來完成工作呢?

3

你想的:不懂咋還不能問了?

你老闆想的:這裡不是學校。

我們總覺得:「伸手不打笑臉人。」只要自己帶著笑和溫暖請教別人,人家總不可能會拒絕我們。

是的,沒錯,一般人都不會拒絕你,但是會煩你。如果養成了一種求助慣性那會更加可怕。

如果你不理解,我們換一個學生時代的例子:

你學習超級好,身邊坐著一個學習比較差的孩子。性格好,但是每次都愛跑來問你。有時候還一臉愁容:「不好意思打擾你了,但是我還是想問一下……以後還請多多指教!」

是不是覺得一兩次沒什麼?那把這種情況乘以 10 次甚至更多呢?

尤其是現在的社會,整體節奏加快,再有誠意的請教都需要他人騰出自己的工作時間來幫你。時間一長,只會讓人懷疑你的學習和觀察能力。

一開始有「老司機」帶你上路,但你要不要自己多想想辦法加速自己成長的時間呢?

職場新人始終要學會獨立解決問題。

喬布斯說過:「優秀的員工只要告訴他要做什麼事,要什麼效果,他就會想辦法搞定。」

老闆思維VS打工思維(深度好文)

同理,越是出色的人,越是善於在條件缺乏的情況下將事情做好。

不懂的事情學會自己解決,獨立思考。如果你的腦細胞真的山窮水盡了,再去求助別人。

4

你想的:為什麼我老要參加無聊的 social?

你老闆想的:交際圈的重要性堪比專業技能。

Facebook 的一位工程師聊起自己的職場交友觀的時候曾說: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覺得自己之前競賽、程序比別人寫得快那麼一點,於是就可以不在乎圈子和關係。到了最後我才意識到,當一個工程師做到了上面的級別,你代碼能力的重要程度會指數型下降。」

很簡單,職場裡的交際哲學就是人的哲學。

比如各類團建……年輕人們容易覺得只要是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做了就好像人格被粉碎了一樣。

從大學時代被人拉去講座花式填坑開始,年輕人就厭倦了各種自己不感興趣的團建場合。

但是自我的交際圈就是煮青蛙的溫水。時間久了,我們會發現自己和各個部門的人溝通逐漸變難。

為什麼呢?因為大家都跟你不熟……

尤其是當我們逐漸開始負責跨部門的交際任務,和同事們打交道的領域慢慢變多。為了提高效率,這個時候,日常團建建立起的瞭解就顯得格外重要。不然,你如何跟上快速推進的工作。

擴大交際圈是一句很簡單的話,相信許多年輕人也能夠理解為什麼要擴大自己的交際圈。

然而第一步,就是答應去你們公司的下一次團建吧。

5

你想的:累了煩了,還不讓叨叨兩句?

你老闆想的:沒人喜歡負能量爆棚的人。

任何團隊中,負能量的傳播者都是讓人討厭的存在。

尤其是這些人會分散在辦公室的各個角落,他們就像是散發著黑色煙氣的小鬼兒,一直向團隊傳達負面信息。

比如在微信群裡吐槽兩句:「我的媽呀,我真的要做不完了。」「這活兒太多了!簡直了。」

老闆思維VS打工思維(深度好文)

不要認為職場裡每一個人都應當接受你的疲勞和抱怨。就好像,如果你的朋友一直負能量爆棚,你也會覺得這個人怪怪的。

而且通常負能量滿滿的人,很難達到理想的工作狀態。這些黑色的情緒會阻礙一個人出色地完成工作。

下次跟人抱怨之前,問問自己這個問題:我要變成隔壁工位那個愛叨叨的傢伙嗎?

6

你想的:活兒幹太快,就會接更多事。

你老闆想的:實踐是提升能力的唯一途徑。

許多年輕人在進入職場前,看到許多的前輩攻略,認為工作完成快了,就會導致本來不屬於自己的工作內容也成了自己的任務。所以呢?

難道能力是通過中規中矩的工作提高的嗎?著名的語言學家曾經提出過有關人類「最近發展區」的理論。

這個區域存在於我們幼年時期學習解決問題的階段,界定在「兒童已有的獨立解決問題的水平」和「通過成人或更有經驗的同伴幫助兒能達到的潛在發展區域」之間。

說白了,就是需要人幫一把,才能習得的技能。而兒童時期的我們,通過習得這部分的技能,進步的最快。

進入職場的道理與這裡相似,如果我們效率夠高,完成了額外的工作。本不屬於我們工作區域內的內容就會成為我們「最近發展區」的事情,獲得的額外技能就是我們真實能力的增長。

我們總說複合型人才,跨行型的鬼才是當前的需求趨勢。但是那些希求轉型的人為何屢屢失敗,原因就在於之前練得太少。

奉送大家一句話,真格基金的徐小平說過:不要用兄弟情誼追求共同利益,要用共同利益追求兄弟情義。

關注並轉發此文後,私信回覆“721”,這邊安排專業諮詢老師和您聯繫為您提供免費股權諮詢服務,並且贈送《股權架構方案設計》《有限合夥協議》《股東進入和退出機制》《公司估值的二十二個標準》等股權相關資料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