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輿情」違規公款吃喝又鬧新變種?當心變異“四風”背後的陷阱'

跳槽那些事兒 文章 人民網 政治 經濟 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 2019-08-25
""「人民輿情」違規公款吃喝又鬧新變種?當心變異“四風”背後的陷阱

劉星星

人民網新媒體智庫高級研究員,輿情危機管理專家。主要從事吏治輿情、輿情風險評估、突發應急管理、危機公關的研究。

違規接受宴請,查

日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通報,原國家菸草專賣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趙洪順被“雙開”,案情顯示其“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置若罔聞,長期違規頻繁接受宴請,大吃大喝”。翻開近來公佈的其他一些落馬乾部案情可見,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規接受宴請的不在少數。他們除了違規接受宴請,無一例外地存在與監管服務對象或企業之間的利益輸送、權錢交易問題。

"「人民輿情」違規公款吃喝又鬧新變種?當心變異“四風”背後的陷阱

劉星星

人民網新媒體智庫高級研究員,輿情危機管理專家。主要從事吏治輿情、輿情風險評估、突發應急管理、危機公關的研究。

違規接受宴請,查

日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通報,原國家菸草專賣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趙洪順被“雙開”,案情顯示其“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置若罔聞,長期違規頻繁接受宴請,大吃大喝”。翻開近來公佈的其他一些落馬乾部案情可見,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規接受宴請的不在少數。他們除了違規接受宴請,無一例外地存在與監管服務對象或企業之間的利益輸送、權錢交易問題。

「人民輿情」違規公款吃喝又鬧新變種?當心變異“四風”背後的陷阱

從“違規公款吃喝”轉為“違規接受宴請”,我們可以看到,隨著狠抓作風建設的不斷深入,一些幹部為了規避“禁令”風險,玩著“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把戲,打起了企業的主意,讓企業老闆成為“埋單人”,“不吃公款吃老闆”。針對這些現象,媒體表示很憤慨,指出全面從嚴治黨以來,中央狠剎大吃大喝之風,一些領導幹部仍然頂風違紀,不收手、不收斂,管不住自己的“吃喝”,必須嚴查狠打。

舌尖上的腐敗,毀

在中央八項規定重拳之下,各地“三公”消費大幅減少,公款吃喝風得到有效遏制。但也仍有少數幹部罔顧禁令,違規吃喝,逢請必到,“走到哪裡吃到哪裡”。網友“西瓜丸子”說,這種讓企業老闆埋單的行為,在本質上仍是一種權錢交易的腐敗行為。接受吃請的黨員幹部,在面對企業不合法理的要求時,難免會有“特殊照顧”。舌尖上的腐敗也披上了“隱身衣”,老闆埋單的飯局看似小事,其中卻隱藏著腐敗的陷阱。

2018年3月,“違規接受管理服務對象宴請”,被明確為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第十三類問題。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截至今年5月底,全國共查處此類問題3200多起,處理5900多人,並將問題梳理為幾類典型:“集體吃”“出國吃”“反覆吃”“家屬吃”“轉嫁吃”“借公吃”。從這些數據和表現可以看出,雖然公款吃喝之風得到了有效遏制,但“不吃公款吃老闆”的新問題在一些地方有愈演愈烈的態勢。可以說,開展集中整治和通報,正是一種必然要求。

繞不過的飯局?治

為了黨員幹部的“吃喝”忙前忙後,一些企業老闆真的是“人傻錢多”或兄弟義氣?事實上,他們看中的,無非是一些幹部手中的權力。這一點,落馬的原天津市醫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建津在懺悔時說:“因為我是一個國有企業的負責人,負責一個企業的經營管理權。所以投我所好,我高興了可能跟他合作的項目就多一些,他獲利的機會就多一些。”

俗話說,“吃人嘴軟,拿人手短”。不管是官員“吃公款”還是“吃老闆”,根本上都是在“吃權力”,都是權力囂張之手亂伸的突顯。“吃老闆”看似不直接違背有關規定,其實危害甚大。這種變異的“四風”問題更加隱蔽地助長了官商勾結,權錢交易、利益輸送,嚴重破壞了“親”“清”政商關係,也嚴重毒化了政治生態

2018年4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的一篇題為《堅決整治違規接受管理服務對象宴請》的文章稱,當年3月發佈的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月報中,首次將“違規接受管理服務對象宴請”增加為統計問題類型,就釋放了要集中整治“不吃公款吃老闆”等不正之風的強烈信號。那麼,各級幹部要如何防止誤陷“飯局門”?有媒體結合中央紀委監委發佈的八項規定典型案例,梳理了“八類”飯局堅決不能吃。

守住吃喝底線,防

除了嚴守紀律規矩,恪守公私邊界,管好自己的“嘴”,守住自己的“手”,輿論還認為,各級幹部要不斷淨化“八小時”外的生活圈、朋友圈、社交圈,努力增強對抗“圍獵”的政治定力和責任擔當,不斷提高本領。

從源頭抓牢治理。紅網發表文章指出,治理違規吃喝問題,還需在制度化、常態化上多下一番功夫,尋求治本之策,抓牢源頭治理,打好“持久戰”。同時強調,要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把好財務審批報賬關口,二是嚴格落實無公文不接待,三是加強八小時外監督檢查

管好手中權力。有專家指出,堅決剎住“不吃公款吃老闆”歪風,還要管好黨員幹部手中的公權力。一方面,通過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制定相互約束、相互制衡的權力行使規則,切實把權力關進“籠子”,置於陽光之下;另一方面,要規範權力運行流程,儘量縮減權力尋租空間

抓早抓小防微杜漸。中央紀委駐中國社科院紀檢組副組長高波強調:“監督執紀問責也要跟上。”他說,紀檢監察機關要抓早抓小、動輒則咎,趕在事情從量變到質變的前端,防微杜漸。

建立不廉潔行為查詢制度。《中國組織人事報》發文認為,要建立失信懲戒機制,健全不廉潔行為查詢系統及“黑名單”制度,對市場經濟活動中違規宴請政府官員的企業,依法依規限制其有關經濟活動。

輿情點評

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全面從嚴治黨,各地在反腐敗鬥爭中狠剎吃喝風,收到顯著效果。民眾對幹部作風的轉變有了較高的評價。即使這樣,仍然有些幹部罔顧禁令,頂風奢靡,始終無法改變貪吃、貪喝的惡劣作風,以至出現了“吃老闆”的新“竅門”。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個道理,如果有人說不懂,要麼是佔便宜裝糊塗,要麼是有“底氣”。裝糊塗的人,往往沒有足夠的定力和自律,貪婪而又虛榮,極易在觥籌交錯、酒足飯飽的過程中放鬆意志、迷失自我,以至犯下追悔莫及的錯誤。有“底氣”的人,更是仗著權力做交易,例如,本來需要集體審批的項目,可能因為一壺酒就能由個人“特事特辦”;本來必須嚴格走程序的項目,可能因為一餐飯而矇混過關。而一些老闆費盡心思供奉吃喝,看中的不過是官員手中可以用來尋租的權力。

從當前所發現的問題可以看出,對此類頂風違規吃喝、陽奉陰違的幹部,絕不能手軟。媒體指出,紀檢監察部門要善於從一些小細節中深挖細查,無論是“四風”問題如何隱形變異,如何改頭換面,只要嚴守底線紅線,不放鬆任何的尺度和標準,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一起,形成震懾,便能使“四風”問題無處遁形

習近平書記曾語重心長地告誡各級幹部,新型政商關係,概括起來說就是“親”“清”兩個字。我們理解,各級幹部“8小時”內外都要在是與非、公與私上清清楚楚,在名與利、錢與物上清清白白。只有清廉清正,嚴格執行紀律和規則,才能真正執政為民,擔負起黨和人民交給的重任。

"「人民輿情」違規公款吃喝又鬧新變種?當心變異“四風”背後的陷阱

劉星星

人民網新媒體智庫高級研究員,輿情危機管理專家。主要從事吏治輿情、輿情風險評估、突發應急管理、危機公關的研究。

違規接受宴請,查

日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通報,原國家菸草專賣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趙洪順被“雙開”,案情顯示其“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置若罔聞,長期違規頻繁接受宴請,大吃大喝”。翻開近來公佈的其他一些落馬乾部案情可見,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規接受宴請的不在少數。他們除了違規接受宴請,無一例外地存在與監管服務對象或企業之間的利益輸送、權錢交易問題。

「人民輿情」違規公款吃喝又鬧新變種?當心變異“四風”背後的陷阱

從“違規公款吃喝”轉為“違規接受宴請”,我們可以看到,隨著狠抓作風建設的不斷深入,一些幹部為了規避“禁令”風險,玩著“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把戲,打起了企業的主意,讓企業老闆成為“埋單人”,“不吃公款吃老闆”。針對這些現象,媒體表示很憤慨,指出全面從嚴治黨以來,中央狠剎大吃大喝之風,一些領導幹部仍然頂風違紀,不收手、不收斂,管不住自己的“吃喝”,必須嚴查狠打。

舌尖上的腐敗,毀

在中央八項規定重拳之下,各地“三公”消費大幅減少,公款吃喝風得到有效遏制。但也仍有少數幹部罔顧禁令,違規吃喝,逢請必到,“走到哪裡吃到哪裡”。網友“西瓜丸子”說,這種讓企業老闆埋單的行為,在本質上仍是一種權錢交易的腐敗行為。接受吃請的黨員幹部,在面對企業不合法理的要求時,難免會有“特殊照顧”。舌尖上的腐敗也披上了“隱身衣”,老闆埋單的飯局看似小事,其中卻隱藏著腐敗的陷阱。

2018年3月,“違規接受管理服務對象宴請”,被明確為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第十三類問題。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截至今年5月底,全國共查處此類問題3200多起,處理5900多人,並將問題梳理為幾類典型:“集體吃”“出國吃”“反覆吃”“家屬吃”“轉嫁吃”“借公吃”。從這些數據和表現可以看出,雖然公款吃喝之風得到了有效遏制,但“不吃公款吃老闆”的新問題在一些地方有愈演愈烈的態勢。可以說,開展集中整治和通報,正是一種必然要求。

繞不過的飯局?治

為了黨員幹部的“吃喝”忙前忙後,一些企業老闆真的是“人傻錢多”或兄弟義氣?事實上,他們看中的,無非是一些幹部手中的權力。這一點,落馬的原天津市醫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建津在懺悔時說:“因為我是一個國有企業的負責人,負責一個企業的經營管理權。所以投我所好,我高興了可能跟他合作的項目就多一些,他獲利的機會就多一些。”

俗話說,“吃人嘴軟,拿人手短”。不管是官員“吃公款”還是“吃老闆”,根本上都是在“吃權力”,都是權力囂張之手亂伸的突顯。“吃老闆”看似不直接違背有關規定,其實危害甚大。這種變異的“四風”問題更加隱蔽地助長了官商勾結,權錢交易、利益輸送,嚴重破壞了“親”“清”政商關係,也嚴重毒化了政治生態

2018年4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的一篇題為《堅決整治違規接受管理服務對象宴請》的文章稱,當年3月發佈的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月報中,首次將“違規接受管理服務對象宴請”增加為統計問題類型,就釋放了要集中整治“不吃公款吃老闆”等不正之風的強烈信號。那麼,各級幹部要如何防止誤陷“飯局門”?有媒體結合中央紀委監委發佈的八項規定典型案例,梳理了“八類”飯局堅決不能吃。

守住吃喝底線,防

除了嚴守紀律規矩,恪守公私邊界,管好自己的“嘴”,守住自己的“手”,輿論還認為,各級幹部要不斷淨化“八小時”外的生活圈、朋友圈、社交圈,努力增強對抗“圍獵”的政治定力和責任擔當,不斷提高本領。

從源頭抓牢治理。紅網發表文章指出,治理違規吃喝問題,還需在制度化、常態化上多下一番功夫,尋求治本之策,抓牢源頭治理,打好“持久戰”。同時強調,要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把好財務審批報賬關口,二是嚴格落實無公文不接待,三是加強八小時外監督檢查

管好手中權力。有專家指出,堅決剎住“不吃公款吃老闆”歪風,還要管好黨員幹部手中的公權力。一方面,通過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制定相互約束、相互制衡的權力行使規則,切實把權力關進“籠子”,置於陽光之下;另一方面,要規範權力運行流程,儘量縮減權力尋租空間

抓早抓小防微杜漸。中央紀委駐中國社科院紀檢組副組長高波強調:“監督執紀問責也要跟上。”他說,紀檢監察機關要抓早抓小、動輒則咎,趕在事情從量變到質變的前端,防微杜漸。

建立不廉潔行為查詢制度。《中國組織人事報》發文認為,要建立失信懲戒機制,健全不廉潔行為查詢系統及“黑名單”制度,對市場經濟活動中違規宴請政府官員的企業,依法依規限制其有關經濟活動。

輿情點評

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全面從嚴治黨,各地在反腐敗鬥爭中狠剎吃喝風,收到顯著效果。民眾對幹部作風的轉變有了較高的評價。即使這樣,仍然有些幹部罔顧禁令,頂風奢靡,始終無法改變貪吃、貪喝的惡劣作風,以至出現了“吃老闆”的新“竅門”。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個道理,如果有人說不懂,要麼是佔便宜裝糊塗,要麼是有“底氣”。裝糊塗的人,往往沒有足夠的定力和自律,貪婪而又虛榮,極易在觥籌交錯、酒足飯飽的過程中放鬆意志、迷失自我,以至犯下追悔莫及的錯誤。有“底氣”的人,更是仗著權力做交易,例如,本來需要集體審批的項目,可能因為一壺酒就能由個人“特事特辦”;本來必須嚴格走程序的項目,可能因為一餐飯而矇混過關。而一些老闆費盡心思供奉吃喝,看中的不過是官員手中可以用來尋租的權力。

從當前所發現的問題可以看出,對此類頂風違規吃喝、陽奉陰違的幹部,絕不能手軟。媒體指出,紀檢監察部門要善於從一些小細節中深挖細查,無論是“四風”問題如何隱形變異,如何改頭換面,只要嚴守底線紅線,不放鬆任何的尺度和標準,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一起,形成震懾,便能使“四風”問題無處遁形

習近平書記曾語重心長地告誡各級幹部,新型政商關係,概括起來說就是“親”“清”兩個字。我們理解,各級幹部“8小時”內外都要在是與非、公與私上清清楚楚,在名與利、錢與物上清清白白。只有清廉清正,嚴格執行紀律和規則,才能真正執政為民,擔負起黨和人民交給的重任。

「人民輿情」違規公款吃喝又鬧新變種?當心變異“四風”背後的陷阱

(作者:人民網新媒體智庫高級研究員 劉星星)

編輯:張僖雅 | 責編:邱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