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上無意間刷到一個關於吳倩蓮的帖子和《天若有情》的劇照。

"

晚上無意間刷到一個關於吳倩蓮的帖子和《天若有情》的劇照。

浪漫的悲情

《天若有情》是陳木勝執導的第一部作品,亦是吳倩蓮踏入香港影壇的處女作。

陳木勝根據自己年輕時愛飆車的經歷做出了《天若有情》的故事原型,贏得了杜琪峰、林嶺東與王晶的認可,最終成為該片的導演。

這部1990年的片子,歷經時光的洗練而愈發歷久彌新。JOJO坐在華第的摩托車後面,兩人一路飛馳,華第的鼻血不斷的滴落在JOJO白色的手套上以及最後JOJO赤腳在馬路上尋找華第的一幕是一代人心中永遠的經典場面。

最美的愛情,永遠都純潔無邪。它不受物質,權力,地位,世俗和偏見的制約,一廂情願的認為只要愛著這個人,只看著這個人,一切的問題都不是問題,一切的困難都不是困難,至少在這個故事裡,倔強的JOJO是這麼認為。但華第其實自始至終都更清醒,理智,儘管一身學生裝打扮,溫柔體貼無怨無悔跟著他的JOJO,也曾讓他對未來的美好有過期盼與渴求,但他心裡更清楚,橫亙在兩人之間的這種階級的鴻溝其實是無法逾越的。所以JOJO許願的時候,他毅然悄悄的放手,離開。華第的出身以及命運,給了這段充滿青春氣息的浪漫愛情賦予了無以復加的悲情,因為它讓你看到了階級的不可逾越,命數的不可逆轉。JOJO和華第像極了每一個曾在青春年少時傾盡所有,不顧一切去愛一個人的自己,那些激情和炙熱,餘生終不會再有,因為它曾經已完完整整的給了一個人,這也許就是《天若有情》在29年後的今天來看,仍然讓人感懷的原因吧。

香港90年代的女演員裡,吳倩蓮是一個獨特的存在。與群星閃耀的同時代女星比起來,她甚至看起來有點寡淡,單眼皮,臉上帶一點倔強的神情,但也就是這份人淡如菊的獨特氣質,讓她深深的印在人的腦海裡。即便現在的熒幕上,已再難覓她的芳蹤,但想起她時,仍舊是懷念。

劉天王年輕的時候,真的不粉他。也不是因為他不帥,大抵就是因為他不是自己喜歡的那一掛吧。但我看過他所有的電影 ,因為一個死黨是他的超級粉絲 。

至今仍記得上高中那會兒,我們兩個人逃了晚自習, 跑去學校旁邊一個租影碟的店裡,花幾塊錢,在一個只能容納兩個人的小黑屋裡看一部劉天王的電影,那種夾雜著緊張,小害怕,又有點興奮的心情,現在想來都有點幼稚和搞笑。

小時候看劉天王,一直不喜歡他的周到和周全,覺得做artist就應該是有個性的人,誰都不甩的那種,這樣才夠真實。但是隨著年齡漸長,看事情的角度不再單一,也看著劉天王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努力,自律,禮貌,周到,有一天忽然明白,周到和周全,不一定是假,它也可以是一種成熟,一種善良,一種更加顧及周圍人感受的成全和智慧。

電影還是當年的電影,而扮演故事主人公的演員和我們也都從青春年少步入而立,不惑,知天命之年。歲月不曾饒過任何人,歲月也不曾帶走年少時浪漫裡帶點悲情的愛情回憶,時光荏苒,我們終將在各自的故事裡願他好,祝我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