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劃定763平方公里綠色生態屏障區,與北京通州溼地公園相接'

天津 通州 京津冀 張國清 環境汙染 中國發展網 2019-08-09
"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記者王敏報道 在天津的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之間,一道相當於中心城區面積2倍的綠色生態屏障正在“孕育”。

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融綠色發展、創新驅動為一體——這一被定位“雙城生態屏障、津沽綠色之洲”的區域,將打造成為天津高質量發展“綠谷”,在提升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的同時,將為子孫後代留下寶貴的綠色遺產。

科學規劃 告別“攤大餅”式發展

位於天津市津南區鹹水沽鎮的綠色生態屏障起步區,已是滿眼蔥鬱。

天津市雙城生態屏障現場指揮部副組長範樹合介紹,起步區佔地面積7400餘畝,按照林水田湖草與溼地一體進行治理和修復,打造了一個林中有湖、湖邊有草、路邊有花、林田水草交相輝映的自然綠色空間。

兩年前,天津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做出加強濱海新區與中心城區中間地帶規劃管控,建設綠色森林屏障的戰略決策。2018年5月,天津劃定736平方公里的綠色生態屏障區,將綠色生態屏障建設要求及規劃管控相關工作以地方性法規形式進行規定。

“天津中心城區380多平方公里,濱海新區和中心城區之間相向發展,已經快連上了,極有可能走到國際上的一些特大型城市攤大餅的路子上去。”天津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國清說,濱海新區和中心城區之間是沿海通道,需要一個生態屏障,這個生態屏障能夠把天津南北兩大水系、天津南北兩大溼地連起來。

記者採訪瞭解,雙城綠色生態屏障區南北向約50公里,東西向約15公里,北連天津七裡海和大黃堡生態溼地保護區與盤山和於橋水庫生態保護區,進而與北京通州生態公園和溼地公園相接;南接北大港和團泊生態溼地保護區,進而與雄安新區生態公園和溼地公園相連,將融入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體系,成為環首都東南部生態屏障帶的重要組成部分。

綜合施策 不止於“看得見”的綠色

按照城市總體規劃和生態保護要求,雙城綠色生態屏障區分為一級管控區、二級管控區和三級管控區。其中一級管控區將實現三分林、三分水、三分田、一分草的生態空間結構。

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局長陳勇表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生態修復和環境治理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因此,在綠色生態屏障規劃建設中,不僅是植樹造林,而是採取“宜林則林、宜水則水、宜田則田”策略,依託生態廊道和河湖水系,挖土成塘,墊土成臺,高處種植林木,低處形成水面,與保留農田一起,形成林、水、田交織的新景觀形態,進而構建“山水林田湖河草”的完善生態系統。

與此同時,“看不見”的綠色工程也在穩步推進。水生態環境治理、人居環境整治、生態基礎設施建設、拆遷與生態修復、汙染治理……津南區雙橋河鎮是今年綠色生態屏障建設的一處重要節點,片區周邊5個自然村落正在積極整治中。

雙橋河鎮西官房村村民王大娘今年75歲,已經在這裡生活了50多年,她告訴記者:“從去年開始村裡的面貌就有了變化,之前有個臭水溝,一到夏天味道難聞,村裡蒼蠅蚊子也多。現在修了地下管網和汙水站,徹底乾淨了,環境變漂亮了。聽說以後還要做成旅遊勝地,村裡可以增收致富。”

以人為本 饋未來綠色“遺產”

“建設雙城綠色生態屏障,是以實現人的可接近性為目標。”範樹合說,通過取締散亂汙企業和低效園區,實施生態修復,實施低效製造業轉移,發展生產型和生活型服務業以及文旅產業,同時重視歷史遺存的合理利用,助推綠色高質量發展。

面對原先天津市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之間城市無序擴張和生態空間的日益萎縮,天津以兩個中心城區面積的體量構築雙城綠色生態屏障,體現了市委市政府重視生態環境建設的決心和魄力。張國清介紹,一級管控區從去年起已經禁止任何與生態建設無關的開發活動,撤出所有的生產經營活動。

“津南區作為綠色生態屏障建設的主戰場,兩年間共實施造林綠化3.12萬畝,形成大綠野趣、鬱鬱蔥蔥、鳥語花香、生機盎然的海河南岸生態廊道。”津南區副區長馬明揚說,生態屏障為津沽百姓和日後國家會展中心參展客商提供了親近自然、感悟自然的遊憩休閒場所。

據規劃,到2021年,一級管控區森林覆蓋率達到20%,藍綠空間比例達到65%;到2035年,一級管控區森林覆蓋率不低於30%,地表水主要指標達到IV類,局部達到III類,生活垃圾處理率達到100%。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