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精英》風光難續,留給騰訊遊戲的時間似乎不多了


《和平精英》風光難續,留給騰訊遊戲的時間似乎不多了


文/程夢玲 編輯/津平

其實,《刺激戰場》“換裝”《和平精英》早有徵兆。

在今年3月份騰訊召開的2018年業績會上,騰訊總裁劉熾平回答記者提出“《絕地求生》是否做好準備不會變現?”問題時就透露出對於《絕地求生》變現的不放棄態度,他提到:“雖然目前還沒有拿到版號,但仍然在積極溝通,且不排除未來也會對這些遊戲進行各種各樣的修改。”

而在4月份,主管部門公佈的4月份首批國產遊戲過審的版號名單中仍未有《絕地求生》,然而騰訊的另一款同類型手遊《和平精英》卻正式過審,此時就預示著留給《絕地求生》的時間便不多了。

果然,5月7日《絕地求生:刺激戰場》、《絕地求生:全軍出擊》兩款手遊同時宣佈停服維護,與此同時《和平精英》開啟了針對安卓用戶的體驗服限時刪檔測試,登錄這一遊戲就能發現,從場景到人物都和《刺激戰場》無甚差別,且玩家在前兩款遊戲的數據可以全部平移過來,有玩家調侃道“吃雞”今後變成“維和”了。

至此,騰訊終於解決了《絕地求生》的“版號”問題,但隨之而來是用戶對於《和平精英》的吐槽。如果,當遊戲給予用戶的感覺不再,它對用戶的吸引力還依舊嗎?

1

拿到《絕地求生》代理權後,

騰訊遊戲業務營收增速開始斷崖式下跌


騰訊對於《絕地求生》的執著可以追溯到2017年。當年的3月份,《絕地求生》正式開始在Steam平臺上發售搶先體驗版,16天銷量突破100萬套,成為Steam史上銷量最快突破100萬的遊戲。

看到了《絕地求生》的火爆,騰訊在當年11月份就拿下了《絕地求生》中國大陸的獨家代理運營權,然而騰訊遊戲業務營收增速斷崖式的下跌卻也是從此開始出了。

翻看騰訊遊戲業務近三年的增長情況,不難發現2017年第四季度是一個轉折點,在此之前,騰訊遊戲業務營收幾乎都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長,即使在2016年Q4出現了增長下滑,之後在2017年Q1裡又開始回升,直到2017年Q4裡再次出現增速下跌後,就開始了它下跌之路。在2018年的最後兩個季度裡,騰訊遊戲業務營收甚至還出現負增長,分別下滑3.80%和0.70%。


《和平精英》風光難續,留給騰訊遊戲的時間似乎不多了


數據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不久前騰訊發佈的 2018 財年第四季度財報和全年財報:很多人提煉出的關鍵詞之一就是“遊戲業務佔比持續下跌”。2018年全年騰訊遊戲業務營收為1284億元,佔總營收的比重為41.06%,同比雖然只減少0.1%,但是高峰時期,遊戲營收佔比達到了過半還多,如今萎縮明顯。

而最醒目的還是第四季度,直接從Q1的287億元跌至241億元,同比增速從26%降至-1%,遊戲業務盈利能力下降9.5%,佔總營收的比重也創下新低,僅28.5%。

這期間騰訊拿到的那張好牌——《絕地求生》卻因為拿不到版號,PC版遲遲無法正式上線,迂迴開發的兩版手遊也都無法開啟付費,幾乎不能為騰訊帶來多少營收。

明明是拿到《絕地求生》代理權時是絕佳的時期,卻無奈不能派上用場,倒成為騰訊遊戲業務營收增速開始持續斷崖下跌的“標誌”。

2

外憂內患,騰訊“移花接木”完成1.86億月活變現


拿不到版號的《絕地求生》卻有著讓人眼熱的數據表現,從2018年2月9日開始測試,《刺激戰場》和《全軍出擊》當月的用戶數量就在同類吃雞手遊中開始領先,其中《刺激戰場》平均日活量更是直逼《王者榮耀》。


《和平精英》風光難續,留給騰訊遊戲的時間似乎不多了



在今年QuestMobile的數據顯示中,2月份《刺激戰場》的月活達到1.86億,已經超過了1.85億的《王者榮耀》,成為月活第一的手遊。

這樣的《絕地求生》對於騰訊來說就像是一塊再添一把火候就能吃的“肉”,香味瀰漫,起鍋就在眼前,只要能拿到版號,《絕地求生》就能創下如同《王者榮耀》般的營收,甚至更高,所以騰訊對《絕地求生》的執著一等就是一年半。

而如今不等了,一方面當然有自身營收原因,與遊戲營收收入增速減緩相對應的是,騰訊2018年的淨利增幅與前兩年相比也出現大幅下降,也是在第四季度,848.96億的收入同比只增長5%;當季淨利為142.3億,同比減少了32%,環比減少了39%。

目前騰訊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遊戲公司,即使去年受版號問題影響,在Newzoo發佈的2018年全球遊戲公司收入TOP25的名單中位列第一,且佔據全球市場近15%的份額,但是自《王者榮耀》之後至今,除《絕地求生》,騰訊再未出現一款達到同樣熱度的遊戲也是事實。

去年在2018年騰訊Up文創大會上高調亮相,同樣引自於國外的大火遊戲的《堡壘之夜》都未能“出圈”。

且近三年騰訊發佈的遊戲數量也在逐年減少,從2017年的37款到去年26款,今年騰訊共發佈了19款新遊戲,且其中大多是動漫IP衍生遊戲,可能為了更好的申請到版號,絕大多數與傳統文化有關,幾乎不具備爆款遊戲之相。

另一方面,可能還有來自遊戲同行的原因。隨著騰訊遊戲增長放緩,網易遊戲的增長卻在提速,網易第四季度在線遊戲服務淨收入為110.20億元(16.03億美元),較上一季度的103.48億元增長6%,較上年同期的80.04億元增長38%,且該季度網易遊戲的營收已接近騰訊遊戲營收的50%。

不僅如此,在騰訊的《絕地求生》遲遲等不來版號“青睞”的同時,市場上卻有同類型遊戲拿到遊戲版號,就在今年 1 月及3 月份,蘇州某遊戲公司開發的「吃雞」手遊《求生:英雄峽谷》與網易的新版「吃雞」手遊《堡壘前線:破壞與創造》都拿到了遊戲版號,這讓騰訊如何能在無動於衷?只能一招“移花接木”,讓《絕地求生》變《和平精英》,拿到版號變現了。

3

換裝《和平精英》,真的是《絕地求生》這塊肉“煮熟”的最後一步嗎?


5月8日,也就是《和平精英》公測的首日,“新浪財經”消息,傑富瑞發表報告稱,因為騰訊控股遊戲《和平精英》的推出早於預期,下半年騰訊遊戲收入成長量將重新加速,可能達到35%-40%,業界對這款遊戲寄予厚望。

當然《和平精英》確實表現不俗,公測短短一天,已經來到遊戲總榜中免費版、暢銷榜的雙榜第一,若真能像平移數據一樣,平移《絕地求生》的1.86億月活,如同《王者榮耀》一樣日入千萬人民幣不是夢,然而真的能嗎?


《和平精英》風光難續,留給騰訊遊戲的時間似乎不多了



即使是作為《絕地求生》的換殼遊戲,為了順利拿到版號,《和平精英》還是有所改動的,首先是口號上,從“大吉大利今晚吃雞”變成了“勇者同行為了和平”;其次是場景中上,原先的廢墟和倉庫也變成了嶄新的建築,上面還掛著正能量標語;在遊戲打鬥中,被擊中後也不再流血,而是變成了發光,且被淘汰的玩家會蹲在地上,對著擊殺者笑著揮揮手然後留下盒子迅速消失。

遊戲進行到只剩5位玩家後,就等同於取得勝利,可以提前終止戰鬥。即使堅持到最後獲得第一,也是與其他四位玩家一起手拉手唱歌,一片團結友好的熱鬧氛圍。


《和平精英》風光難續,留給騰訊遊戲的時間似乎不多了



此外《和平精英》還積極響應號召,加入了“16+”未成年人遊戲防沉迷系統,這在中國遊戲領域還是第一次。

但也因為這些改動,讓《和平精英》遭到玩家的各種吐槽。當一個遊戲給予用戶的感覺不再,它對用戶的吸引力還在嗎?

此前《絕地求生》一直遲遲拿不到版號的原因可能就是來自於遊戲中這些“刺激”設定,騰訊一直不曾改動《絕地求生》,怕也正是因為忌憚改動之後會帶來用戶對遊戲的不滿,如今大膽“借殼”的《和平精英》真的會平移成功嗎?相信市場會給我們答案。

(麻辣娛投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