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說成守寡十年,她還笑得出?比謠言更可怕的是相信謠言'

"

有一天陪我媽看電視。看到北京臺一個文藝訪談節目,嘉賓的是女演員陶慧敏。

陶慧敏演過89版《紅樓夢》《楊乃武與小白菜》等,近幾年出演過《人民的名義》。說真的,我並不大認得她,但在父母那一代人裡她可是被視為女神的,比現在劉亦菲在年輕人心中的地位都不差。

在這期節目裡,我注意到一件有意思的事。


01 無中生有的謠言,連閨蜜都信以為真

陶慧敏談起自己的家庭時,說正好借電視臺闢辟謠。由於陶慧敏比較低調,觀眾對她的私人生活都不太瞭解。

不知肇始於哪家不負責任的媒體,多年來網上總是傳著陶慧敏“守寡十年,獨自帶大孩子”的新聞。

新聞裡說她丈夫是個商人因病去世,說得有模有樣。類似的頭條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蹦出來一次。

"

有一天陪我媽看電視。看到北京臺一個文藝訪談節目,嘉賓的是女演員陶慧敏。

陶慧敏演過89版《紅樓夢》《楊乃武與小白菜》等,近幾年出演過《人民的名義》。說真的,我並不大認得她,但在父母那一代人裡她可是被視為女神的,比現在劉亦菲在年輕人心中的地位都不差。

在這期節目裡,我注意到一件有意思的事。


01 無中生有的謠言,連閨蜜都信以為真

陶慧敏談起自己的家庭時,說正好借電視臺闢辟謠。由於陶慧敏比較低調,觀眾對她的私人生活都不太瞭解。

不知肇始於哪家不負責任的媒體,多年來網上總是傳著陶慧敏“守寡十年,獨自帶大孩子”的新聞。

新聞裡說她丈夫是個商人因病去世,說得有模有樣。類似的頭條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蹦出來一次。

被說成守寡十年,她還笑得出?比謠言更可怕的是相信謠言


眾口鑠金,甚至陶慧敏的閨蜜都將信將疑了。

有一天閨蜜轉發一篇微信文章給她,但也不好意思向她求證。陶慧敏哭笑不得,“你和我從小一起長大的,親眼看著我嫁給初戀的啊?”

"

有一天陪我媽看電視。看到北京臺一個文藝訪談節目,嘉賓的是女演員陶慧敏。

陶慧敏演過89版《紅樓夢》《楊乃武與小白菜》等,近幾年出演過《人民的名義》。說真的,我並不大認得她,但在父母那一代人裡她可是被視為女神的,比現在劉亦菲在年輕人心中的地位都不差。

在這期節目裡,我注意到一件有意思的事。


01 無中生有的謠言,連閨蜜都信以為真

陶慧敏談起自己的家庭時,說正好借電視臺闢辟謠。由於陶慧敏比較低調,觀眾對她的私人生活都不太瞭解。

不知肇始於哪家不負責任的媒體,多年來網上總是傳著陶慧敏“守寡十年,獨自帶大孩子”的新聞。

新聞裡說她丈夫是個商人因病去世,說得有模有樣。類似的頭條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蹦出來一次。

被說成守寡十年,她還笑得出?比謠言更可怕的是相信謠言


眾口鑠金,甚至陶慧敏的閨蜜都將信將疑了。

有一天閨蜜轉發一篇微信文章給她,但也不好意思向她求證。陶慧敏哭笑不得,“你和我從小一起長大的,親眼看著我嫁給初戀的啊?”

被說成守寡十年,她還笑得出?比謠言更可怕的是相信謠言


陶慧敏微笑著說,“新聞也沒寫我什麼不好的,就是說我守寡十年,很辛苦。”

主持人都坐不住了,“陶老師你太善良了,都守寡十年了,還沒寫什麼不好?”

我搜了一下,這條以訛傳訛的娛樂新聞現在還在網上流傳。


"

有一天陪我媽看電視。看到北京臺一個文藝訪談節目,嘉賓的是女演員陶慧敏。

陶慧敏演過89版《紅樓夢》《楊乃武與小白菜》等,近幾年出演過《人民的名義》。說真的,我並不大認得她,但在父母那一代人裡她可是被視為女神的,比現在劉亦菲在年輕人心中的地位都不差。

在這期節目裡,我注意到一件有意思的事。


01 無中生有的謠言,連閨蜜都信以為真

陶慧敏談起自己的家庭時,說正好借電視臺闢辟謠。由於陶慧敏比較低調,觀眾對她的私人生活都不太瞭解。

不知肇始於哪家不負責任的媒體,多年來網上總是傳著陶慧敏“守寡十年,獨自帶大孩子”的新聞。

新聞裡說她丈夫是個商人因病去世,說得有模有樣。類似的頭條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蹦出來一次。

被說成守寡十年,她還笑得出?比謠言更可怕的是相信謠言


眾口鑠金,甚至陶慧敏的閨蜜都將信將疑了。

有一天閨蜜轉發一篇微信文章給她,但也不好意思向她求證。陶慧敏哭笑不得,“你和我從小一起長大的,親眼看著我嫁給初戀的啊?”

被說成守寡十年,她還笑得出?比謠言更可怕的是相信謠言


陶慧敏微笑著說,“新聞也沒寫我什麼不好的,就是說我守寡十年,很辛苦。”

主持人都坐不住了,“陶老師你太善良了,都守寡十年了,還沒寫什麼不好?”

我搜了一下,這條以訛傳訛的娛樂新聞現在還在網上流傳。


被說成守寡十年,她還笑得出?比謠言更可怕的是相信謠言


真實情況是陶慧敏嫁給初戀,先生健康,家庭幸福。那則經久不息的新聞完全是無中生有。

02 人腦是故事高手,但你仍有選擇

我們都喜歡編故事,也喜歡聽故事。因為,人的頭腦本就是故事高手。

也許網友看到一個明星沒化妝,穿著隨意,帶著孩子上街買菜,就會猜想她是不是守寡。這個猜想被另一個人聽見,就增添了細節,丈夫是個商人,因病去世。傳到了第三個人耳朵裡,繼續添油加醋一番,這個明星十年了過得有多苦。

如果大家都傳這個消息,看到的人沒有經過反思和查證,就會信以為真。

你看,連上面這段故事也是我腦補出來的哦。

明星藝人因其娛樂性質,人們更容易製造和關注他們有關的謠言。其實,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在生活中同樣也會遭到猜測和誤解。

我的一位女性朋友,已婚多年,正在育齡。因為不穿高跟鞋,並且最近比較重視健康,不熬夜,不應酬。不知是競爭關係的同事有意,還是他人無意,公司裡開始傳她在備孕,甚至已經懷孕了,為了不被從重要項目中踢出來而隱瞞。

因為人腦太擅長編故事了,所以常常三人成虎。不過,不同人對流言的態度卻不同。

陶慧敏似乎完全沒有被流言影響到生活,之前並沒有急迫地闢謠,直到參加電視節目時才當笑話講出來。她全程都是笑呵呵的,甚至笑場了。

但是面對空穴來風煩惱不已的明星也不少,我們經常會看到明星工作室多次抱怨,反覆闢謠,打官司。而與謠言的對抗可能會給他們帶來壓力,金錢、精力、時間的損失。

當然,我並不是說造謠傳謠的人還有理了。謠言理應被闢除。只是,我更欣賞陶慧敏這種一方面闢謠,一方面不讓謠言左右自己生活的態度。

"

有一天陪我媽看電視。看到北京臺一個文藝訪談節目,嘉賓的是女演員陶慧敏。

陶慧敏演過89版《紅樓夢》《楊乃武與小白菜》等,近幾年出演過《人民的名義》。說真的,我並不大認得她,但在父母那一代人裡她可是被視為女神的,比現在劉亦菲在年輕人心中的地位都不差。

在這期節目裡,我注意到一件有意思的事。


01 無中生有的謠言,連閨蜜都信以為真

陶慧敏談起自己的家庭時,說正好借電視臺闢辟謠。由於陶慧敏比較低調,觀眾對她的私人生活都不太瞭解。

不知肇始於哪家不負責任的媒體,多年來網上總是傳著陶慧敏“守寡十年,獨自帶大孩子”的新聞。

新聞裡說她丈夫是個商人因病去世,說得有模有樣。類似的頭條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蹦出來一次。

被說成守寡十年,她還笑得出?比謠言更可怕的是相信謠言


眾口鑠金,甚至陶慧敏的閨蜜都將信將疑了。

有一天閨蜜轉發一篇微信文章給她,但也不好意思向她求證。陶慧敏哭笑不得,“你和我從小一起長大的,親眼看著我嫁給初戀的啊?”

被說成守寡十年,她還笑得出?比謠言更可怕的是相信謠言


陶慧敏微笑著說,“新聞也沒寫我什麼不好的,就是說我守寡十年,很辛苦。”

主持人都坐不住了,“陶老師你太善良了,都守寡十年了,還沒寫什麼不好?”

我搜了一下,這條以訛傳訛的娛樂新聞現在還在網上流傳。


被說成守寡十年,她還笑得出?比謠言更可怕的是相信謠言


真實情況是陶慧敏嫁給初戀,先生健康,家庭幸福。那則經久不息的新聞完全是無中生有。

02 人腦是故事高手,但你仍有選擇

我們都喜歡編故事,也喜歡聽故事。因為,人的頭腦本就是故事高手。

也許網友看到一個明星沒化妝,穿著隨意,帶著孩子上街買菜,就會猜想她是不是守寡。這個猜想被另一個人聽見,就增添了細節,丈夫是個商人,因病去世。傳到了第三個人耳朵裡,繼續添油加醋一番,這個明星十年了過得有多苦。

如果大家都傳這個消息,看到的人沒有經過反思和查證,就會信以為真。

你看,連上面這段故事也是我腦補出來的哦。

明星藝人因其娛樂性質,人們更容易製造和關注他們有關的謠言。其實,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在生活中同樣也會遭到猜測和誤解。

我的一位女性朋友,已婚多年,正在育齡。因為不穿高跟鞋,並且最近比較重視健康,不熬夜,不應酬。不知是競爭關係的同事有意,還是他人無意,公司裡開始傳她在備孕,甚至已經懷孕了,為了不被從重要項目中踢出來而隱瞞。

因為人腦太擅長編故事了,所以常常三人成虎。不過,不同人對流言的態度卻不同。

陶慧敏似乎完全沒有被流言影響到生活,之前並沒有急迫地闢謠,直到參加電視節目時才當笑話講出來。她全程都是笑呵呵的,甚至笑場了。

但是面對空穴來風煩惱不已的明星也不少,我們經常會看到明星工作室多次抱怨,反覆闢謠,打官司。而與謠言的對抗可能會給他們帶來壓力,金錢、精力、時間的損失。

當然,我並不是說造謠傳謠的人還有理了。謠言理應被闢除。只是,我更欣賞陶慧敏這種一方面闢謠,一方面不讓謠言左右自己生活的態度。

被說成守寡十年,她還笑得出?比謠言更可怕的是相信謠言


03 故事不是問題,與故事的關係才是問題


比外來的謠言更可怕的是,我們也會編造關於自己的故事。

《心花路放》裡周冬雨演的殺馬特造型少女,有段經典臺詞,“我跟別的姑娘可不一樣,我這輩子特別不順,我太姥姥在我兩歲的時候就死了,感覺我這輩子寫出來就是本書。”

有的故事中,原生家庭太糟糕,決定了自己的一生;有的故事中,丈夫是個不負責任的男人,自己是無能為力的受害者;有的故事中,自己是個糟糕的母親,無法停止對孩子咆哮……

頭腦就像一臺喜歡播放故事的收音機,不停地播放故事,而且這些故事大都是負面的。研究表明,人類頭腦80%的想法是消極的。如果你把這些故事當作事實,自然會因之焦慮、抑鬱、憤怒、低自尊、自我懷疑和不安。


絕大多數心理學方法都認為這些負面的故事是心理問題的核心,主張消除這些負面的故事。

比如,質疑這個故事的真實性。

重新對故事賦意,讓故事變得更積極。

講一個更好的故事來代替現在的故事。

分散對這個故事的注意力……

但在新一代認知行為療法ACT(接納承諾療法)中,我們不把故事看作問題。

真正的問題在於,我們和故事之間是怎樣的關係。是把它當作小說一樣談論,還是把它當作現實中發生的事實。只有把它當作事實時,才會發生問題。在ACT中,把這種現象叫作“融合”。

大家都聽過“望梅止渴”的故事。如果讓你現在細細地想象一顆梅子,或者一個檸檬,你也會流口水。當我們講述梅子的故事時,生理上會做出相應的反應。當我們相信故事時也同樣,我們的生理和行為會按照故事中講述的去行動。


"

有一天陪我媽看電視。看到北京臺一個文藝訪談節目,嘉賓的是女演員陶慧敏。

陶慧敏演過89版《紅樓夢》《楊乃武與小白菜》等,近幾年出演過《人民的名義》。說真的,我並不大認得她,但在父母那一代人裡她可是被視為女神的,比現在劉亦菲在年輕人心中的地位都不差。

在這期節目裡,我注意到一件有意思的事。


01 無中生有的謠言,連閨蜜都信以為真

陶慧敏談起自己的家庭時,說正好借電視臺闢辟謠。由於陶慧敏比較低調,觀眾對她的私人生活都不太瞭解。

不知肇始於哪家不負責任的媒體,多年來網上總是傳著陶慧敏“守寡十年,獨自帶大孩子”的新聞。

新聞裡說她丈夫是個商人因病去世,說得有模有樣。類似的頭條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蹦出來一次。

被說成守寡十年,她還笑得出?比謠言更可怕的是相信謠言


眾口鑠金,甚至陶慧敏的閨蜜都將信將疑了。

有一天閨蜜轉發一篇微信文章給她,但也不好意思向她求證。陶慧敏哭笑不得,“你和我從小一起長大的,親眼看著我嫁給初戀的啊?”

被說成守寡十年,她還笑得出?比謠言更可怕的是相信謠言


陶慧敏微笑著說,“新聞也沒寫我什麼不好的,就是說我守寡十年,很辛苦。”

主持人都坐不住了,“陶老師你太善良了,都守寡十年了,還沒寫什麼不好?”

我搜了一下,這條以訛傳訛的娛樂新聞現在還在網上流傳。


被說成守寡十年,她還笑得出?比謠言更可怕的是相信謠言


真實情況是陶慧敏嫁給初戀,先生健康,家庭幸福。那則經久不息的新聞完全是無中生有。

02 人腦是故事高手,但你仍有選擇

我們都喜歡編故事,也喜歡聽故事。因為,人的頭腦本就是故事高手。

也許網友看到一個明星沒化妝,穿著隨意,帶著孩子上街買菜,就會猜想她是不是守寡。這個猜想被另一個人聽見,就增添了細節,丈夫是個商人,因病去世。傳到了第三個人耳朵裡,繼續添油加醋一番,這個明星十年了過得有多苦。

如果大家都傳這個消息,看到的人沒有經過反思和查證,就會信以為真。

你看,連上面這段故事也是我腦補出來的哦。

明星藝人因其娛樂性質,人們更容易製造和關注他們有關的謠言。其實,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在生活中同樣也會遭到猜測和誤解。

我的一位女性朋友,已婚多年,正在育齡。因為不穿高跟鞋,並且最近比較重視健康,不熬夜,不應酬。不知是競爭關係的同事有意,還是他人無意,公司裡開始傳她在備孕,甚至已經懷孕了,為了不被從重要項目中踢出來而隱瞞。

因為人腦太擅長編故事了,所以常常三人成虎。不過,不同人對流言的態度卻不同。

陶慧敏似乎完全沒有被流言影響到生活,之前並沒有急迫地闢謠,直到參加電視節目時才當笑話講出來。她全程都是笑呵呵的,甚至笑場了。

但是面對空穴來風煩惱不已的明星也不少,我們經常會看到明星工作室多次抱怨,反覆闢謠,打官司。而與謠言的對抗可能會給他們帶來壓力,金錢、精力、時間的損失。

當然,我並不是說造謠傳謠的人還有理了。謠言理應被闢除。只是,我更欣賞陶慧敏這種一方面闢謠,一方面不讓謠言左右自己生活的態度。

被說成守寡十年,她還笑得出?比謠言更可怕的是相信謠言


03 故事不是問題,與故事的關係才是問題


比外來的謠言更可怕的是,我們也會編造關於自己的故事。

《心花路放》裡周冬雨演的殺馬特造型少女,有段經典臺詞,“我跟別的姑娘可不一樣,我這輩子特別不順,我太姥姥在我兩歲的時候就死了,感覺我這輩子寫出來就是本書。”

有的故事中,原生家庭太糟糕,決定了自己的一生;有的故事中,丈夫是個不負責任的男人,自己是無能為力的受害者;有的故事中,自己是個糟糕的母親,無法停止對孩子咆哮……

頭腦就像一臺喜歡播放故事的收音機,不停地播放故事,而且這些故事大都是負面的。研究表明,人類頭腦80%的想法是消極的。如果你把這些故事當作事實,自然會因之焦慮、抑鬱、憤怒、低自尊、自我懷疑和不安。


絕大多數心理學方法都認為這些負面的故事是心理問題的核心,主張消除這些負面的故事。

比如,質疑這個故事的真實性。

重新對故事賦意,讓故事變得更積極。

講一個更好的故事來代替現在的故事。

分散對這個故事的注意力……

但在新一代認知行為療法ACT(接納承諾療法)中,我們不把故事看作問題。

真正的問題在於,我們和故事之間是怎樣的關係。是把它當作小說一樣談論,還是把它當作現實中發生的事實。只有把它當作事實時,才會發生問題。在ACT中,把這種現象叫作“融合”。

大家都聽過“望梅止渴”的故事。如果讓你現在細細地想象一顆梅子,或者一個檸檬,你也會流口水。當我們講述梅子的故事時,生理上會做出相應的反應。當我們相信故事時也同樣,我們的生理和行為會按照故事中講述的去行動。


被說成守寡十年,她還笑得出?比謠言更可怕的是相信謠言


04 如何從故事中鬆綁


那麼怎樣做才能不被故事牢牢綁住呢?在ACT中將從故事中鬆綁叫“解離”,並且有多種多樣簡單易行的“解離”方法。


給故事命名

你的大腦給你講了個什麼故事?給它起個名字。這樣當大腦在講起它時,你就能像聽《白雪公主》一樣,知道那只是個故事。

以前我的一位下屬,工作好幾年了,可是幾乎遇到任何她沒做過的事都不自己解決,總是向我或其他同事求助。

比如,一個沒寫過的方案怎麼開頭?客戶問了一個問題怎麼回答?事無鉅細的向他人求助。一開始我有些生氣,認為她是推卸責任。後來平心靜氣和她談了一次,發現她頭腦裡有個故事——自己從小做事總是搞砸,然後被家長罵,長大後也不敢做有風險的事,幾乎沒有獨面挑戰併成功的經驗。

她把這個故事命名為“我會搞砸”。從此之後,每次遇到新狀況,她的頭腦開始碎碎念時,她就知道,“嘿,‘我會搞砸’你又來了。”於是,她注意到這些只是她頭腦裡的故事、想法。就不會信以為真地那麼焦慮和擔憂了。試了幾次之後,她發現很多事其實也沒有那麼難。

把想法唱出來

現在請你回想一個經常進入你腦海的消極自我評價,比如“我怎麼這麼蠢啊”。你可以用“海草舞”、“學貓叫”的曲調把它唱出來。或者在腦海裡用單田芳,郭德綱的聲音把你的想法說出來。

旅遊的時候,我被當地小騙子利用善意騙了幾美元錢。當我發現他是騙子時,頓時覺得愛心氾濫,毫無戒備的自己真是蠢啊!

“我怎麼這麼蠢啊”的聲音在頭腦裡揮之不去,碧海藍天的景色都一下子變得灰暗了。

我用“祝你生日快樂”的旋律哼唱道“我怎麼這麼蠢啊~~我怎麼這麼蠢啊~~”

唱了一會就笑了起來,覺得太滑稽。原來,這七個字只是字詞而不是事實。

顯示器練習

想象一臺電腦顯示器,而你的消極自我評價是顯示器上的文字。

想象那些文字一會兒變綠,一會兒變黃,一會兒變藍。

想象字體的變化,一會兒變成斜體,一會兒變成兒童讀物上的自體。它們還可以變大變小,變成垂直排版。如果你的想象力足夠豐富,你還可以想象這些字帶有動畫效果,像動畫片的片頭一樣,漢字們在跳舞。

"

有一天陪我媽看電視。看到北京臺一個文藝訪談節目,嘉賓的是女演員陶慧敏。

陶慧敏演過89版《紅樓夢》《楊乃武與小白菜》等,近幾年出演過《人民的名義》。說真的,我並不大認得她,但在父母那一代人裡她可是被視為女神的,比現在劉亦菲在年輕人心中的地位都不差。

在這期節目裡,我注意到一件有意思的事。


01 無中生有的謠言,連閨蜜都信以為真

陶慧敏談起自己的家庭時,說正好借電視臺闢辟謠。由於陶慧敏比較低調,觀眾對她的私人生活都不太瞭解。

不知肇始於哪家不負責任的媒體,多年來網上總是傳著陶慧敏“守寡十年,獨自帶大孩子”的新聞。

新聞裡說她丈夫是個商人因病去世,說得有模有樣。類似的頭條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蹦出來一次。

被說成守寡十年,她還笑得出?比謠言更可怕的是相信謠言


眾口鑠金,甚至陶慧敏的閨蜜都將信將疑了。

有一天閨蜜轉發一篇微信文章給她,但也不好意思向她求證。陶慧敏哭笑不得,“你和我從小一起長大的,親眼看著我嫁給初戀的啊?”

被說成守寡十年,她還笑得出?比謠言更可怕的是相信謠言


陶慧敏微笑著說,“新聞也沒寫我什麼不好的,就是說我守寡十年,很辛苦。”

主持人都坐不住了,“陶老師你太善良了,都守寡十年了,還沒寫什麼不好?”

我搜了一下,這條以訛傳訛的娛樂新聞現在還在網上流傳。


被說成守寡十年,她還笑得出?比謠言更可怕的是相信謠言


真實情況是陶慧敏嫁給初戀,先生健康,家庭幸福。那則經久不息的新聞完全是無中生有。

02 人腦是故事高手,但你仍有選擇

我們都喜歡編故事,也喜歡聽故事。因為,人的頭腦本就是故事高手。

也許網友看到一個明星沒化妝,穿著隨意,帶著孩子上街買菜,就會猜想她是不是守寡。這個猜想被另一個人聽見,就增添了細節,丈夫是個商人,因病去世。傳到了第三個人耳朵裡,繼續添油加醋一番,這個明星十年了過得有多苦。

如果大家都傳這個消息,看到的人沒有經過反思和查證,就會信以為真。

你看,連上面這段故事也是我腦補出來的哦。

明星藝人因其娛樂性質,人們更容易製造和關注他們有關的謠言。其實,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在生活中同樣也會遭到猜測和誤解。

我的一位女性朋友,已婚多年,正在育齡。因為不穿高跟鞋,並且最近比較重視健康,不熬夜,不應酬。不知是競爭關係的同事有意,還是他人無意,公司裡開始傳她在備孕,甚至已經懷孕了,為了不被從重要項目中踢出來而隱瞞。

因為人腦太擅長編故事了,所以常常三人成虎。不過,不同人對流言的態度卻不同。

陶慧敏似乎完全沒有被流言影響到生活,之前並沒有急迫地闢謠,直到參加電視節目時才當笑話講出來。她全程都是笑呵呵的,甚至笑場了。

但是面對空穴來風煩惱不已的明星也不少,我們經常會看到明星工作室多次抱怨,反覆闢謠,打官司。而與謠言的對抗可能會給他們帶來壓力,金錢、精力、時間的損失。

當然,我並不是說造謠傳謠的人還有理了。謠言理應被闢除。只是,我更欣賞陶慧敏這種一方面闢謠,一方面不讓謠言左右自己生活的態度。

被說成守寡十年,她還笑得出?比謠言更可怕的是相信謠言


03 故事不是問題,與故事的關係才是問題


比外來的謠言更可怕的是,我們也會編造關於自己的故事。

《心花路放》裡周冬雨演的殺馬特造型少女,有段經典臺詞,“我跟別的姑娘可不一樣,我這輩子特別不順,我太姥姥在我兩歲的時候就死了,感覺我這輩子寫出來就是本書。”

有的故事中,原生家庭太糟糕,決定了自己的一生;有的故事中,丈夫是個不負責任的男人,自己是無能為力的受害者;有的故事中,自己是個糟糕的母親,無法停止對孩子咆哮……

頭腦就像一臺喜歡播放故事的收音機,不停地播放故事,而且這些故事大都是負面的。研究表明,人類頭腦80%的想法是消極的。如果你把這些故事當作事實,自然會因之焦慮、抑鬱、憤怒、低自尊、自我懷疑和不安。


絕大多數心理學方法都認為這些負面的故事是心理問題的核心,主張消除這些負面的故事。

比如,質疑這個故事的真實性。

重新對故事賦意,讓故事變得更積極。

講一個更好的故事來代替現在的故事。

分散對這個故事的注意力……

但在新一代認知行為療法ACT(接納承諾療法)中,我們不把故事看作問題。

真正的問題在於,我們和故事之間是怎樣的關係。是把它當作小說一樣談論,還是把它當作現實中發生的事實。只有把它當作事實時,才會發生問題。在ACT中,把這種現象叫作“融合”。

大家都聽過“望梅止渴”的故事。如果讓你現在細細地想象一顆梅子,或者一個檸檬,你也會流口水。當我們講述梅子的故事時,生理上會做出相應的反應。當我們相信故事時也同樣,我們的生理和行為會按照故事中講述的去行動。


被說成守寡十年,她還笑得出?比謠言更可怕的是相信謠言


04 如何從故事中鬆綁


那麼怎樣做才能不被故事牢牢綁住呢?在ACT中將從故事中鬆綁叫“解離”,並且有多種多樣簡單易行的“解離”方法。


給故事命名

你的大腦給你講了個什麼故事?給它起個名字。這樣當大腦在講起它時,你就能像聽《白雪公主》一樣,知道那只是個故事。

以前我的一位下屬,工作好幾年了,可是幾乎遇到任何她沒做過的事都不自己解決,總是向我或其他同事求助。

比如,一個沒寫過的方案怎麼開頭?客戶問了一個問題怎麼回答?事無鉅細的向他人求助。一開始我有些生氣,認為她是推卸責任。後來平心靜氣和她談了一次,發現她頭腦裡有個故事——自己從小做事總是搞砸,然後被家長罵,長大後也不敢做有風險的事,幾乎沒有獨面挑戰併成功的經驗。

她把這個故事命名為“我會搞砸”。從此之後,每次遇到新狀況,她的頭腦開始碎碎念時,她就知道,“嘿,‘我會搞砸’你又來了。”於是,她注意到這些只是她頭腦裡的故事、想法。就不會信以為真地那麼焦慮和擔憂了。試了幾次之後,她發現很多事其實也沒有那麼難。

把想法唱出來

現在請你回想一個經常進入你腦海的消極自我評價,比如“我怎麼這麼蠢啊”。你可以用“海草舞”、“學貓叫”的曲調把它唱出來。或者在腦海裡用單田芳,郭德綱的聲音把你的想法說出來。

旅遊的時候,我被當地小騙子利用善意騙了幾美元錢。當我發現他是騙子時,頓時覺得愛心氾濫,毫無戒備的自己真是蠢啊!

“我怎麼這麼蠢啊”的聲音在頭腦裡揮之不去,碧海藍天的景色都一下子變得灰暗了。

我用“祝你生日快樂”的旋律哼唱道“我怎麼這麼蠢啊~~我怎麼這麼蠢啊~~”

唱了一會就笑了起來,覺得太滑稽。原來,這七個字只是字詞而不是事實。

顯示器練習

想象一臺電腦顯示器,而你的消極自我評價是顯示器上的文字。

想象那些文字一會兒變綠,一會兒變黃,一會兒變藍。

想象字體的變化,一會兒變成斜體,一會兒變成兒童讀物上的自體。它們還可以變大變小,變成垂直排版。如果你的想象力足夠豐富,你還可以想象這些字帶有動畫效果,像動畫片的片頭一樣,漢字們在跳舞。

被說成守寡十年,她還笑得出?比謠言更可怕的是相信謠言


ACT有六大核心過程,每一過程都有各式各樣的方法。在諮詢中需要諮詢師根據來訪者的具體情況,靈活地選用。以上我介紹的只是3種簡便易自學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很多ACT練習乍看起來簡單,甚至滑稽。但是行重於言,你一定要親自練習過才能體會到“融合”和“解離”的區別。不妨在你下次注意到自己頭腦裡的負面故事時嘗試這些方法,並把你嘗試的結果與我分享。


其實,在陶慧敏的故事中還有一點耐人尋味。

陶慧敏塑造的人物形象中最經典的是林黛玉和小白菜,都是悲苦的形象。那些很容易就相信了她喪夫多年、孤苦伶仃的觀眾,是不是也把她在現實中的形象和熒幕上的形象“融合”了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