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瓷為何能成收藏新寵?仿品多,又該如何辨真識假?

陶瓷 書法 藝術 詩歌 集幣視點 2017-04-25

縱觀近些年的拍賣市場,作為陶瓷收藏品中的高端品——文人瓷,其價值近年來不斷升溫,甚至還出現了幾級跳的現象。

【頻頻出現高價成交,文人瓷註定非同凡響】

我們先看一些歷史成交數據:

●2012保利春拍,民國“珠山八友”之一的景德鎮瓷畫名家何許人的作品粉彩四季山水長條瓷板掛屏(四屏)以2242.5萬元人民幣成交,刷新藝術家本人作品成交紀錄,創八友瓷價格新高。拍得此幅作品是資深書畫收藏大鱷包銘山先生。

文人瓷為何能成收藏新寵?仿品多,又該如何辨真識假?

●王步粉彩東籬秋菊圖象耳尊以908.5萬元成交

文人瓷為何能成收藏新寵?仿品多,又該如何辨真識假?

此外還有,王琦繪製瓷板畫《糊塗即是仙》以100.8萬元成交,在安徽藝海2014年春季藝術品拍賣會上,五幅民國瓷板畫以31360元成交,民國金品卿瓷板畫以138000元成交,粉彩花鳥筆筒以13440元成交。2013 春拍王琦一幅作品39.5×25.8釐米成交價92萬元。另一件王大凡的作品101×46釐米,2011年中國嘉德成交價920萬元。

【文人瓷高價成交背後的價值規律】

晚清、民國初年,景德鎮的淺絳彩瓷畫家為顯示自己非凡的文化素養與審美趣味,將詩、書、畫相結合的文人畫這一形式移植到瓷器上,直接以釉上彩料在白瓷胎上繪寫富有詩意的畫圖。畫作或以宋元以來的紙絹繪畫為粉本,或擬“四王”、“揚州八怪”等的筆意,或擬同時代的趙之謙、虛谷、任熊等海上畫派的風格,並開創了瓷畫上題寫詩詞、干支年月與作者署名的先河,有的還在落款處繪有印章。

●集中國傳統詩書畫印藝術於一體,是中國封建時代最後一批文人士大夫精神的寫照

文人瓷,淺絳彩瓷集瓷器、國畫、詩詞、書法、篆刻這五種最具中國化和書卷氣的藝術於一體,第一次集體有意識地署上創作者的名款和紀年,形成中國陶瓷史上的兩個重大轉變,即瓷上繪畫由御窯匠人和民間匠人向文人的轉變,由“描”向“寫”的轉變。從而將瓷繪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個性創作,使一批有個性且在紙絹畫上有不凡功力的文人畫家一反官窯程式化的描摹手法,在瓷上渾灑筆墨,盡情抒寫胸中逸氣,創造了中國瓷繪藝術史上的一個高峰。

●存世時間短,僅僅是這一特定時間段的特殊藝術形式

“以瓷代紙,將畫入瓷”這一陶瓷繪畫新生事物的興起,大致是在清朝晚期咸豐、同治年間,文人畫師程門、御廠畫師金品卿、王少維等以中國畫表現手法於瓷上作畫,開創了與官瓷紋飾迥然有別的淺絳彩文人瓷畫。但由於彩料配製、烘燒工藝、畫面色調以及洋瓷衝擊等原因,淺絳彩文人瓷畫在風行了半個多世紀後便告消退。

●精品少,名家作品比較難覓

從當今存留的淺絳彩瓷作品看,時代大多集中在清同治和光緒兩朝。從江西省博物館收藏的淺絳瓷來看,既有像程門、俞子明等大家熟知的淺絳大家的精心之作,也有一些名不見經傳的瓷繪藝人的淺絳作品。程門的作品幾乎可以說是淺絳彩瓷特徵的完美詮釋,設色淡雅,意境悠遠,表現了文人畫超凡脫俗的藝術風骨。

【真正的民國文人瓷沒有幾千元的,從畫工、書法、落款(即印章)可鑑定名家瓷作品】

文博專家、廣州中國古陶瓷研究會副會長李鴻基說“真正的民國文人瓷沒有幾千元的,價位一般在幾萬元至幾十萬元之間,有的甚至超過百萬元。” 若價格低於幾萬元,容易買到假貨;此外,買瓷一定要摸到實物,尋找手感,千萬別輕易下手。具體的:

第一點看畫工,特別是線條。仿的作品,往往會因為仿的人技藝不高超的緣故,因此用筆不夠流暢,所畫的線條不直,加上工筆不夠細膩,畫意自然也不對;

第二點看胎質。年歲有80年至100年的民國文人瓷,釉質感很強,眼看手摸有玉質感,拿在燈光下斜著角度看,會有“蛤蠣光”(即與貝殼內彩光相似);而仿的瓷,看起來無光澤且釉面很乾;

第三點看底部。通常底部造假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底看起來硬朗,且民國文人瓷,它有老底的感覺,底部有一圈微黃隱約可見,最難偽照。

【編後語】

2017年4月22日,“江南文人會*南湖雅集”——第一屆文人瓷藏友會正在嘉興盛大舉行,文人瓷的魅力開始慢慢向民間大眾滲透。這樣的文化藝術珍寶,需要讓我們的國人都知曉,懂欣賞,能品鑑,這或許也是一種不錯的文化復古的方式吧!

春風微醺,似臨曲水,山水隱現,美人低眸,徐徐我往,輾轉在斯!

內容整理自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