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壇走馬|譚鑫培給慈禧唱戲,慈禧竟賞他這個!

譚鑫培,本名金福,字望重,中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大師,京劇譚派藝術的創立者,被尊為京劇界鼻祖,亦有伶界大王之贊。其對京劇藝術的革新,起到了繼往開來的作用,對後世影響極其深遠,行內有“無腔不學譚”之說。1905年,譚鑫培在豐泰照相館拍攝了黑白無聲影片《定軍山》,該片成為了中國第一部電影。

菊壇走馬|譚鑫培給慈禧唱戲,慈禧竟賞他這個!

譚鑫培10歲隨父到北京,11歲入小金奎科班習武丑,後改武生及文武老生。1863年出科。23歲搭三慶班,以演《神州擂》、《三岔口》、《白水灘》及"八大拿"等武生戲為主。曾傍程長庚演《青石山》馬童,得"大老闆"賞識,委以武行頭。在《同光十三絕》畫中,譚鑫培是唯一的武生演員。

譚鑫培為京劇老生的表演藝術開拓了新的天地, 影響十分深遠,在京劇史上起到了繼往開來的作用。半個多世紀以來,很多京劇老生都宗法於他,世稱"譚派"。 譚鑫培以畢生的心血和精力,全面地繼承和發展了民族傳統的戲曲藝術,從他開始,老生藝術進一步規範化、體系化,基本穩定了京劇的格局。他在60餘年的演劇生活中,上至宮廷王府,下至鄉鎮村野,佔領過當時中國各種樣式的舞臺,贏得了各種層次的觀眾。他創造的譚派藝術多方面地代表了我國戲曲的傳統風範。他出色地傳承了前輩程長庚、余三勝等徽派、漢派的精華,文武兼擅,昆亂不擋,唱唸做打全方位的發展,並且開"韻味派"之先河,使京劇逐漸趨入精美的境界。他創始的譚派是流傳最廣、對後世影響最大、枝葉最為繁茂的一個藝術流派,在京劇歷史上,始終被認定為老生行當中的主流派。後來的餘叔巖、馬連良、言菊朋、楊寶森等重要的老生流派,都是從譚派衍化出來的。

菊壇走馬|譚鑫培給慈禧唱戲,慈禧竟賞他這個!

菊壇走馬|譚鑫培給慈禧唱戲,慈禧竟賞他這個!

光緒十六年,譚鑫培被選入清宮昇平署應差,為內廷供奉。一次進宮演出《失空斬》慈禧看完自然感到趣味盎然,餘興未盡。於是命李蓮英把譚叫到御前答話。慈禧說:“好,你演得真像諸葛亮,我就說這出汪大頭(汪桂芬的外號)不行,你想,諸葛亮操勞一生,事無鉅細,事必躬親,怎麼能像他那麼容貌富態,身體豐腴呢?自然應該是一付精明強幹的樣子。所以你一扮上,就真像諸葛亮,是這裡事兒。小李子,來呀,今兒個戲演得不錯有功,立賞譚鑫培古月軒鼻菸壺一個,尺頭兩匹。”慈禧剛說完,李蓮英就接著話茬說:“頭天進宮,就賞下來了,這你可是頭一份,真是龍恩浩蕩啊。趕快磕頭謝恩,來呀,跟我後頭領賞去。”

菊壇走馬|譚鑫培給慈禧唱戲,慈禧竟賞他這個!

“等等!”只見慈禧又說:“鑫培,你站起來,叫我好好看看你。”譚鑫培趕緊站起來,不敢低頭,也不敢看老佛爺的真容。慈禧上下一打量他扮演的諸葛亮,就說:“你們看看,我說這諸葛亮的身上少點什麼,我們的兩班大臣都帶著朝珠,這堂堂的諸葛丞相,又是個武鄉侯,怎麼連個朝珠都沒有。也許那個朝代不興這個,我看還是帶上好看。”

慈禧這邊正說著,那邊的李蓮英就從一位大臣身上摘下一副朝珠,轉身給譚鑫培帶上了,他的嘴裡還叨嘮著說:“這一帶上就是好看,透著就那麼莊重,那麼威風。”從此,凡京劇舞臺演出《失空斬》,無論你是譚派、餘派還是楊派,從1890年一直到以後,生於東漢的諸葛亮就都帶上了清朝的朝珠。(本文圖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