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二奎"

京劇老生流派雜說(上)|文史宴
大司馬亂入:京劇作為國粹,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後期形成譚、餘、言、馬、奚、楊、高、麒、唐等多個流派,各有絕藝,異彩紛呈。不過,大家看慣了京劇在今天的樣子,...
明揚說名段——李和曾《上天台》金鐘響賞析
《上天台》可稱是“骨子老戲”,說的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因姚期父子戰功顯赫,加封姚剛官職,當朝太師、國丈郭榮心生不滿,藉故與姚剛發生爭執,反被性情暴躁的姚剛殺...
醋海翻船(幽默故事)
張二奎和媳婦李蘭去逛商場,上了公交車,正巧空著個雙排座,李蘭趕緊拉著張二奎坐了。公交車緩緩開動,張二奎開始閉目養神,養得正舒服呢,感覺有人捅他,睜眼一看,李蘭正往他身邊使眼色。張二奎一看,身邊不知什麼時候站了一個肚子微微隆起的女子。張二奎連忙起身讓座,李蘭把他拽得死死的,小...
老生——戲曲行當
老生,顧名思義,就是劇中的中老年男子角色,又叫正生、鬚生,在演出時要在耳朵上戴掛假鬍鬚,京劇的行話中也叫"髯口",老生唱和唸白都用真聲,風格上講究剛勁、挺...
票友下海——業餘轉正
京劇是一門技藝性很強的藝術,大部分京劇演員都是從小就開始學藝,多進科班接受系統訓練,學藝師滿即登臺演出,這些演員統稱為“科班出身”;但是也有一些“另類”演...
四大徽班臺柱子,京劇春臺班著名老生——余三勝
余三勝,湖北羅田縣九資河鎮人,(1802—1866)本名開龍,字啟雲,著名京劇老生演員。余三勝所擅長的劇目,以唱、做並重者為多,如《定軍山》、《秦瓊賣馬》...
清同治末期“楊月樓冤案”始末
同光之際,上海發生一起名伶楊月樓冤案,案情複雜,過程曲折,跌宕起伏,出人意料,至今仍為世人相爭論。楊月樓是京劇戲班演小生的名伶,由於演技扮相俱佳,藝兼文武...
瞭解京劇的“一知”,京劇基礎知識入門書
京劇藝術源遠流長,是我們的“國粹”。很多重要的節日的大型慶祝晚會上,總少不了京劇節目的助興。其實父母那代人對京劇有特別的情感,很多新劇是陪伴他們的青春和成...
京劇的十三位奠基人之一,聲名赫赫的京劇表演藝術家——郝蘭田
郝蘭田,京劇老旦演員,與老生大王譚鑫培的父親譚志道同為清朝同治、道光時期技藝非凡、聲名赫赫的京劇表演藝術家,是徽班進京後由演唱徽調、崑腔衍變為京劇的十三位...
“徽班領袖”“京劇鼻祖”“京劇之父”——程長庚
程長庚(1811年11月22日-1880年01月24日),名椿,字玉珊,安徽省潛山縣人。清代徽劇、京劇表演藝術大師。程長庚幼年在徽班坐科,道光二年(182...
'陳墨香:餘叔巖遺事及其世系'
" 此文,為舊京故劇學家陳墨香先生遺作。對餘之世系,自三勝起,記述甚詳。對叔巖之成功史,紀之尤為詳盡,非泛泛者流所能及。墨老撰此文,時期約在民三十與三十一年之間,蓋時正當叔巖病勢險惡之際,故文中對叔巖之死卒月日,均留以空格,備臨時為之填注也。詎墨老不壽,竟先餘而歸道山矣。此...
'梨園記事:譚鑫培與梅蘭芳之交'
"在戲曲世家中,譚梅兩家淵源頗深,從梅巧玲開始,幾代人不僅具有同臺同班的經歷,且日常往來較密,無論是史料記載還是人文傳播均為戲劇界人所共曉。梅蘭芳的祖父梅巧玲,原籍江蘇泰州,11歲時入蘇州福盛班學藝,先從楊三喜習崑曲,後跟羅巧福學皮黃。他天資聰明,學藝認真,不久便成為四喜班...
北京這條名揚天下的衚衕,不是南鑼鼓巷,也不是東四,而是
“ 陝西百順石頭城。韓家潭畔絃歌雜,王廣斜街燈火明。萬佛寺前車輻輳,二條營外路縱橫。貂裘豪客知多少,簇簇胭脂坡上行。” 啪!小北今天先拍下醒木,給大家來...
好齊全的「戲曲之最」,又漲知識了!(收藏)
☞瀟湘花鼓戲【2016年12月 - 精選】☞瀟湘花鼓戲【2017年1月 - 精選】來自聽戲app鬧哄哄的一齣戲,是悲歡離合人生的濃縮,是人世袖珍的舞臺。那...
《四郎探母》的流派傳承------譚鑫培言菊朋馬連良老唱片對比欣賞
京劇《四郎探母》又稱《北天門》。可謂不折不扣的骨子老戲。清末“同光十三絕”中後排右起第一位即為楊月樓扮演的《四郎探母》之楊延輝。餘叔巖的祖父老生“前三鼎甲...
“下海”的京劇名票有哪些?你最中意哪一位呢?
什麼是票友?票友是指業餘的京劇演員和琴師。票友唱戲不能收錢,這是個規矩。相傳清初八旗子弟憑朝廷的“龍票”,赴各地演唱子弟書,為清朝作義務宣傳。後來就將不取...
原來我們的大安慶孕育了這麼多的名人,身為安慶人,我自豪
各位親愛的v友們,你知道我們大安慶有多少名人嗎?還不知道就太low了!今天小v就帶你們一起見識見識哈!陳獨秀陳獨秀:安徽懷寧(今安慶)人,中國近現代史上偉...
戲曲百科|同光十三絕到底指的都有誰?
同光十三絕是晚清畫師沈容圃繪製於清光緒年間的工筆寫生戲畫像,該畫作參照清代中期畫家賀世魁所繪《京腔十三絕》中的戲曲人物,用工筆重彩繪制而成。正如景孤血在《...
京劇漫談
齊如山齊如山(1875-1962),戲曲理論家。早年留學歐洲,曾涉獵外國戲劇。1912年在北京經常為梅蘭芳的表演及劇本提出修改意見,民國五年以後的二十多年...
譚鑫培“駕崩”後譚派的分化
今日推送之《譚鑫培“駕崩”後譚派的分化》錄自《電視與戲劇》1994年第8、9期,原題《漫談譚派的分化》,作者馬明捷。京劇史上,有一個為梨園後輩極尊崇的人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