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史今說:三位帝王一樁事!是韓國的“拓疆史”?(第173期)

唐朝 韓國 明朝 宋朝 90大歷史 2017-06-08

編語:朝鮮半島北部地區,曾經長期就處在中國的領土掌控之內,後來隨著隨著朝鮮(韓國)的政治重心一再北移,一場開啟了“北進政策”的國策,悄悄然在朝鮮形成了。

古史今說:三位帝王一樁事!是韓國的“拓疆史”?(第173期)

也正因與此,一些不為人知的歷史事實,讓人知道朝鮮(韓國)的開疆拓土的歷史,究竟是有著怎樣的格調,以至於給一百座金山也拉不回來。也讓我們見識到了朝鮮(韓國)並非是近代以來如此,古代時期的朝鮮半島亦然如此。

古史今說:三位帝王一樁事!是韓國的“拓疆史”?(第173期)

今天,不放小編帶大家一同看看,我們中國歷史上哪三位帝王,給朝鮮(韓國)下了這麼一下強心劑,三位帝王又是有著怎樣的度量,才有了朝鮮(韓國)史上的“拓疆史”呢?


一、自唐玄宗賜土予新羅事件(韓國),便開啟了沒完沒了的吹噓,將“賜土”寫到自己史上裡成為了大功績,並還成就了一位朝鮮國王的民族英雄史:

公元735年,即開元二十三年,新羅(韓國)遣唐使金義忠入唐,並上表陳詞想感謝唐玄宗幫了他們一件事,那究竟是什麼事呢?小編在這裡引用一段《三國史記·新羅本紀》中的記載:

古史今說:三位帝王一樁事!是韓國的“拓疆史”?(第173期)

“(聖德王)三十四年春正月……遣金義忠入唐賀正。二月,副使金榮在唐身死,贈光祿少卿,義忠回,救賜浿江(今大同江)以南地。”為表示感謝,翌年夏六月新羅遣使入唐賀正,並附表陳謝曰:“伏奉恩救,賜浿江以南地境。臣生居海裔,沐化聖朝,雖丹素為心,而功無可效,以忠貞為事,而勞不足賞。陛下降雨露之恩,發日月之詔,錫臣土境,廣臣邑居,遂使墾闢有期,農桑得所。臣奉絲綸之旨,荷榮寵之深,粉骨糜身,無由上答。”

古史今說:三位帝王一樁事!是韓國的“拓疆史”?(第173期)

這樣一件事浮出水面,小編不禁要想,我們的唐玄宗,此時不過是剛剛50歲,春秋正盛,還沒到了昏聵的時候,那麼是為什麼卻賞賜了這麼一片土地給新羅呢?小編為大家分析一二:

古史今說:三位帝王一樁事!是韓國的“拓疆史”?(第173期)

1、當時唐玄宗在位時期,新羅(韓國)和大唐的關係正在向友好的方向,一直髮展著。雙方並沒有任何直接的利益衝突,即使是有,新羅(韓國)也不敢挑事情,這點大家相比都明白。

2、因為在公元698年,粟末靺鞨首領大柞榮被唐朝封為“渤海郡王”,震國因此改國號為渤海。可是,隨著渤海國的崛起已經唐朝在東北邊疆帶來了很多麻煩事,以及不斷暗地裡下絆子,而這樣的情況不僅對大唐有一定的麻煩,更是對新羅(韓國)有著更具嚴重的危機。於是,唐朝和新羅(韓國)對待渤海的利益上、立場等方面便有了共同之處。

古史今說:三位帝王一樁事!是韓國的“拓疆史”?(第173期)

3、唐朝採取了,要麼以渤海的存在去牽制新羅,要麼就是團結新羅(韓國)來牽制渤海,給渤海國暗下絆子,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種策略,是中國古代典型的遠交近攻戰略,也是最佳的方案。

4、小編認為,這才有了在公元735年,唐玄宗賜“土地”給新羅(韓國)浿江以南地區的事情,而這種朝貢冊封機制,在中國對周邊國家的管制裡,一向是很管用的。因此,就以此判斷,這次“賜土”事件既不是唐朝和新羅的矛盾才有的,更不是新羅(韓國)憑藉自己可憐的軍隊採取武力去索取的,這點顯然很不實際。

古史今說:三位帝王一樁事!是韓國的“拓疆史”?(第173期)

所以,綜合這些來看,唐玄宗的出發點,其實很簡單,就是為了拉攏新羅,製造一個對渤海國可以背後下手的棋子。進而達到穩定東北亞局勢的目的。然而,唐玄宗的此舉,雖然在當時有了很好的效果,可是這件事,卻使得新羅(韓國)認為這是一件絕對可以栽進歷史的大事件,而掌握了這片肥沃土地,對於同樣是農耕文明起步不久的新羅而言,意義那是真大。

古史今說:三位帝王一樁事!是韓國的“拓疆史”?(第173期)

可是呢?這樣的事在後來繼續在發生,我們確依然看不到朝鮮(韓國)的感恩之心,反而是藉此為要挾,變本加厲,他們正是看重了朝鮮半島對於中國來說,有了怎樣的戰略重要性。繼而才有了下面同樣的兩次一樣性質的事件發生。

二、遼國賜土予高麗事件(韓國)

古史今說:三位帝王一樁事!是韓國的“拓疆史”?(第173期)

公元992年,遼國對高麗(韓國,新羅王朝的繼任者)發動了一場一定規模的進攻,當遼國大軍跨過鴨綠江,直取高麗(韓國)的蓬山郡(今龜城西),高麗接連慘遭大敗。最終高麗(韓國)在軍事形勢極其不利的情況下,硬著頭皮派遣了大臣徐熙前往遼國前鋒軍軍營講和,而亮點來了,徐熙在這裡用了偷樑換柱的辦法,將“高麗”與“高句麗”的關係虛假的進行嫁接後,偷換了概念,把一切都說的是理所當然。

古史今說:三位帝王一樁事!是韓國的“拓疆史”?(第173期)

而當時遼國之所以出兵,就是為了接受渤海國當年留下的原為高句麗的土地。可是就因為徐熙這樣的偷換概念,切詞狡辯,居然提出了遼國如今的東京所處地區應屬於高麗(高句麗)的舊地。

古史今說:三位帝王一樁事!是韓國的“拓疆史”?(第173期)

1、寫到這裡,小編不得不說,遼國人面對了一個假意求和,實則竊取領土的政治把戲。最終,“地理”這一科經常“掛科”、“留級”的遼國終於被矇住了,再後來,派遣了蕭恆德致書高麗,允許高麗向鴨綠江以東二百八十里的地方修建城池,整邊戍民。自此那片地區又成為了高麗(韓國)的地盤。

古史今說:三位帝王一樁事!是韓國的“拓疆史”?(第173期)

2、不得不說,高麗(韓國)這把戲,把遼國領軍的將軍們給說的無言可駁,畢竟徐熙那位仁兄,真是很能扯,自此不僅把遼國坑了進去,也讓我們國人到了近數十年,才真的撇清高麗(韓國)和高句麗的關係,這是一個多麼大的歷史誤區。不過,還好我們的國人如今已經很機智了。所以,我們的餘地還有很大。不過事情沒完,因為高麗(韓國)本來是戰敗國,如果不是高麗(韓國)硬將自己說成了佔理的一方,遼國肯定會直接將高麗(韓國)平定。

古史今說:三位帝王一樁事!是韓國的“拓疆史”?(第173期)

3、後來,高麗(韓國)也不能白白佔了鴨綠江下游南岸女真聚居地的築城開發、居住權。遼國的條件則是,必須向遼國稱臣納貢,與北宋王朝斷絕宗藩關係,換取平安和該地區的權益。高麗(韓國)自然深諳其中道理,為了保障自己的既得利益,很乾脆的就轉了風向,投了遼國。

古史今說:三位帝王一樁事!是韓國的“拓疆史”?(第173期)

4、不得不說,高麗(韓國)真的很善於使用“大丈夫能屈能伸,小老兒見風使舵”的本領,而遼國呢?如此做的意圖就是一場政治交易,畢竟當時的遼國的主要對手、以及威脅是北宋王朝,不至於為了巴掌大的地方,空耗國力,給北宋以可乘之機。於是就這樣,遼國達到了孤立北宋的“朋友圈”的目的,又能掐住高麗(韓國)的命門,而對於高麗(韓國)則是為了一時利益,賣友求榮,這種行為讓小編實在覺得那句話很對,國與國之間永遠是隻有利益,不可能存在真正長久的“友誼”,哪怕是短暫的。

三、成祖皇帝賜土予李氏朝鮮事件:

古史今說:三位帝王一樁事!是韓國的“拓疆史”?(第173期)

1、就這樣,當高麗(韓國)嚐到了政治利益換取的甜頭後,這就開始助長了高麗(韓國)領土擴張的野心,要知道後來元末明初,高麗趁著元朝無力顧及東北邊事,於是開始藉機奪取了朝鮮半島東北地區的元朝所屬領土。之後,又因為徐熙那位混主,徹底將高麗與高句麗關係的成功混淆,使得即使英明的洪武皇帝朱元璋,也把它們當作了一回事。

古史今說:三位帝王一樁事!是韓國的“拓疆史”?(第173期)

2、所以就有了將鴨綠江視為自古以來的中朝邊界線的定論了,不過同時,當時的洪武爺心中還有一個念頭就是,中國自古都是一向會接續上一個王朝的領土疆域,這是歷史沿革下來的,無法改變,於是便要將朝鮮半島東北部的元朝舊地一併接手過來,設官置府,進行直接有效的統治管理。

古史今說:三位帝王一樁事!是韓國的“拓疆史”?(第173期)

3、於是在公元1387年,洪武爺驅逐了殘餘元朝勢力後,便下令設置了鐵嶺衛,這就是我們大家所熟知的一段歷史了,到了公元1388年,洪武爺通過高麗大臣楔長壽將聖旨帶回高麗,詔告高麗,自己所言明的疆域舊地的歸屬,小編在這裡引用一段下面的記錄:

古史今說:三位帝王一樁事!是韓國的“拓疆史”?(第173期)

“以鐵嶺(在今朝鮮江原道北部)北、東、西之地,舊屬開元,其土著軍民女真、韃靼、高麗人等,遼東統之;鐵嶺之南,舊屬高麗,人民悉聽本國管屬。疆境既正,各安其守,不得復有所侵越。”

4、然後,由於當時的高麗統治並未結束,一直阻撓洪武爺對此地的順利接收,致使洪武爺將鐵嶺衛置於朝鮮半島的計劃流產,只能在倉促間將鐵嶺衛設置在了今天的瀋陽一帶。以全力對付仍有餘力的元朝勢力。

古史今說:三位帝王一樁事!是韓國的“拓疆史”?(第173期)

5、後來李氏朝鮮誕生,成祖皇帝朱棣當時在位,特別關注朝鮮半島東北部女真的情況,於是派遣王可仁前往朝鮮進行招諭女真人的工作,然而又是因為李氏朝鮮自己接續了高麗王朝的領土,對在朝鮮半島東北地區下的已佔土地進行了更為嚴格的實際控制,而當時歷史朝鮮的國王李芳遠在得知明朝使臣到訪,連夜召集大臣商議怎麼應付明朝使臣,於是便有了計察使藝文館提學金瞻隨回國的王可仁一同出使大明,並向成祖朱棣奏請自己那塊土地是合法的,還繼續拿出來了老套路,來詐明朝。

古史今說:三位帝王一樁事!是韓國的“拓疆史”?(第173期)

6、就這樣,被歷史誤導下的明朝官員也相信了金瞻的說辭,唉!這裡小編真的想說句公道話,一子錯滿盤皆落索。卻將王可仁、伶景等人提供的情況和據理力爭置之度外,這讓我們情何以堪。

就這樣,成祖皇帝朱棣聽了禮部的上奏陳情,將十處女真地“歸屬”了朝鮮,不再對那裡視為固有領土。這塊地區分別是:(小編引用)

古史今說:三位帝王一樁事!是韓國的“拓疆史”?(第173期)

:參散(今北青)、禿魯幾(今端州)、洪肯(今洪源)、哈蘭(今咸興)、大伸(亦名泰神,今吉州北50裡處)、都失裡(亦名海洋,今吉州)、海童(亦名海通)、阿沙(亦名利城,今利原)、斡合(今境城)、阿都歌(亦名阿漢,在今吉州附近)等,而這十處女真之地的喪失,為李氏朝鮮,後來進一步向圖們江南岸地區擴張提供了重要條件。

7、而至此,到了後來朝鮮世宗大王,所以能對當時在朝鮮東北地區的女真部落進行成功征討,與此事件有著很大的關係。也因此,使得朝鮮世宗大王又多了一項鞏固邊疆“故土”的作為,成為了朝鮮半島(韓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


古史今說:三位帝王一樁事!是韓國的“拓疆史”?(第173期)

總結:其實不難明白,不管是唐玄宗、遼國或者是明朝成祖皇帝都是因為面對主要的對手,而採取對朝鮮半島的歷代政權進行恩威並施,並以“賜土”為代價來換取東北部地區的安定和團結。這在大的方面而言,他們這麼做是無可厚非,然而,以我們國人今天的觀念來看,這三次“賜土”事件也讓我們覺得,祖國的領土怎麼能拿來隨意恩賜給人家呢?不光如此,竟然還讓人家在自己的歷史上寫到是開疆拓土、固邊的事蹟,到處宣揚,不得不說,朝鮮半島(韓國)的老祖宗其實和如今的韓國本質上差不了多少。只是因為歷史久遠,我們瞭解的不多使然,才讓我們不明真相,相信,今天小編寫的這篇文章,會讓大家受益匪淺!也讓我們一同瞭解歷史的真相、明斷是非。

古史今說:三位帝王一樁事!是韓國的“拓疆史”?(第173期)

結語:關於今天本期話題《古史今說:漢匈打了百年,秦朝三擊擺平,破匈奴!》文章結束了,不知道大家是否認同、滿意呢!如若您喜歡或支持小編的文章,歡迎訂閱、關注、交流、討論或收藏、點評、點贊!感謝各位的支持!每日精彩文章與您同享!當然也歡迎大家發表不同的觀點和交流意見給小編我,大家共勉而行!

注:聲明頭條作者90大歷史所發文章、視頻、圖文等均在今日頭條首發!未經原創作者允許請勿擅自修改、發佈以及抄襲!

"本文已入駐快版權"原創作品轉載平臺"。"如需轉載,請登錄快版權獲取正版授權"


相關推薦

推薦中...